大学创新与守成不可偏废 - 范文中心

大学创新与守成不可偏废

08/11

论点一瞥

CHINAHIGHEREDUCATION

大学素质教育的说法做法有偏颇

朱高峰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1期撰文认为,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教育界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也有不少的文件专门强调其重要性。照理说,它应该有着全面而丰富的内涵,是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的本质属性,然而,现实中的一些说法和做法却有失偏颇,竟把它作为正常教学之外附加的内容。

这是个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还有,社会

上主流的说法是知识、能力、素质,但从逻辑上讲,素质应该是涵盖知识和能力的上位概念,换言之,知识和能力也都是素质,三者并不在同一个逻辑平台上。对于素质教育,它应该有着全面而丰富的内涵,最起码应该涵盖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知识是无穷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选择什么知识作为人才必须具有的基础就成为了问题。因而有基础与专业之争、政治与业务之争等等。能力对于创新来说至为关键。创新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做出实用的东西来,就一定要有能力。当然,对能力不能作狭义的理解,局限于动手之类,而应全面地看。落实到工程教育中,至少应该包括思维能力、技艺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品德应包括个人修养、基本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现在高校的通用做法是把品德作为一门课程,把它局限在这门课程里面,这是不科学的。品德应该贯穿和融入人的整个生活、学习过程中,贯穿素质教育的全时空,在知识和能力课程中也要包含品德的内容。因此,知识、能力、品德三者之间如何结合,还需要从更高层次来进行审视和解决。

吴立保在《中国高教研究》第3期撰文提出,大学理念的构建不能完全采取“拿来主义”,即使是世界先进的大学理念在中国也要有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立足中国民族心理之上的大学理念可以称之为华人大学理念。金耀基教授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提出,在大学教育方面,在现代性的全球化趋势下,华人族群自然而然地会寻求建立一个华族的现代文化的身份与认同。因此,传承和发展华族文化的大学理念的构建是对从事华人高等教育者的智慧与想像力的重大挑战。2000年甘阳在对该著做书评时,首先提出了

徐显明在《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撰文提出,与大学创新能力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另一种能力,是大学的守成能力。有无守成能力,是这所大学能否形成传统与特色、价值与精神的关键,也是其能否受人尊重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上(包括中国)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地位之所以越来越低,甚至越来越不像自己的过去,不是因为其创新能力下降了,而是因为其守成能力丧失了。守成对一所大学来说,有三个重要意义。其一,并不是所有学科都以创新为水平标准。对一些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守成能力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如法律学科,法科学生的第一能力是守护法律的能力,而非其变革或创新法律的能力。再如宗教、道德、伦理等学科,其学科水

平也是由守成能力表达出来的。其二,守成对一所大学的传统而言,比创新更为重要。对优良传统而言,创新不是功劳而是灾难。在传统方面进行创新,无异于毁掉传统。其三,守成对大学共同的精神而言,预示着要有十倍于创新的勇气。因为,大学精神是高尚的,是圣洁的,她无时不受到世俗的、功利的甚至公共权力的扭曲和蚀剥,要抵御各种社会侵袭,有时甚至需要守护者作出牺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创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而守成则是一所大学的脚跟,两者同等重要。

廖保平在5月30日《西安晚报》撰文提出,教授和大学可不可以谈财富、讲赚钱?当然可以。我们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就要让知识分子有可观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校长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筹募资金以支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有了这些源源不断的收入之后,大学就有能力加强硬件建设,延请和留住优秀教授,资助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两者“教学相长”,两者皆成为大学的最大财富。可见,教授和大学富起来不是问题,问题是,当教授、大学富起来之时,大学的教育却贫了下去。更关键的是,在目前的大学考评机制下,谁有本事搞到

课题经费,谁能多产论文,谁就能迅速地富裕。这会诱使更多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其后果是教授忙于赚钱,无暇给本科生上课,没有精力辅导研究生,教育质量可想而知。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没有好的质量,教育何来成功一说?一般经验是,越能获得社会捐赠的大学越有钱,越能延请优秀教授,越能提高教育质量,越能获得知名度,越能获得捐赠,形成良性循环。可是,我们的一些大学越有钱,越能延请优秀的教授,越是优秀的教授越有能力搞课题、项目经费,越容易分散教学精力。改变大学教育穷下去的现状,就要改变大学富起来的方式。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捐赠,接受社会要求和监督,就要改革“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制度,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责任编辑:韩廷斌)

大学创新与守成不可偏废

华人大学理念的主动构建

“华人大学的理念”问题。他认为,在共通性和普遍性之外,华人社会的现代性亦有别于西方的现代性。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相比于西方大学,中国的大学不仅是“横向的移植”,也有“纵向的继承”,华人社会的大学既有西方大学的模式,也有华人传统教育的理念。在《华人大学理念与北大改革》一文中,他明确指出,中国大学的使命是要坚持和加强中国人在思想、学术、文化、教育上的独立自主,而不是要成为西方大学的附庸藩属。建立华人大学的理念,必须打破传统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僵硬模式,用林毓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在具体方法上,应以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切入,以学术自主为递进,但华人大学理念最根本的所在则是学术独立。在学术独立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文明成果,重塑大学发展理念,才能重塑中国大学精神。

大学富起来的方式待改变

80

中国高等教育2011.13、14


相关内容

  • 20**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埠 绰约 扣人心弦 扶老携幼 B.博奕 翘楚 以逸待劳 固若金汤 C.笃信 聪慧 日臻成熟 灸手可热 D.溃乏 矫情 所向披靡 汗流浃背 2.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 ...
  • 未来职业规划
    未来职业规划 学校: 系别: 艺术设计与人文系 专业: 广告设计与制作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 录 一. 前 言 二. 自我分析 三. 职业分析 四. 在校学业规划 五. 未来职业规划 六. 评估调整 七. 结束语 一.前言 在今天这个 ...
  • 基辛格:过去1800多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凤凰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于3月21日-23日在北京举行. 在21日上午举办的"与基辛格关于变革世界中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对话"论坛上,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 ...
  • 领导班子"四风"问题清单汇总
    XX单位领导班子"四风"问题清单汇总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方面 1.对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重视,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存在重工作轻理论学习的倾向. 2.大局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对各自分管的工作重视程度高,对不分管的工作关 ...
  • 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质思考
    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质思考 在城乡结合部的中学任教数年,我对于这一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 决定的教育特殊化,有了一些认识,对于班主任工作也有了一些自 己的思考.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究竟该如何有 针对性地开展?目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 ...
  • 提高效能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意义
    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开展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相关问题的重要措施.当前,在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优质服务工作的形势下,虽然我们的作风和办事服务环 ...
  • 正确使用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 基本内容及要点: 1.判断成语的组成方式(语法结构类型),了解成语的词性及成语的搭配特点. 2.根据成语的结构特点,学会推测和阐释成语的基本意义. 3.学会区别意义相近的成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4.提高综合判断成语在具体语言 ...
  • 个人性格和气质测试
    性格和气质测试 请认真完成下列问题.从下列五个选项中选择一项,填入各问题后面的括号中.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若与自己的情况"很符合"请选A,"较符合"请选B,"一般"请选C," ...
  • 个人进修计划
    个人进修计划 计划一:教师个人进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实现我县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台阶"的目标,必须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原有的教育教学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墨守成规,创新不足,知 ...
  • 中国与诺贝尔奖
    中国与诺贝尔奖 摘要:本文主要分四部分介绍了中国与诺贝尔奖,首先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以及20世纪科技史上中国几位科学家王淦昌.赵忠尧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史料,然后提出诺贝尔奖的精髓在于原始的创新,并提出了创新性文化环境,指出唯有营造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