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哲学的爱情观_孙龙 - 范文中心

柏拉图哲学的爱情观_孙龙

12/14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3月

柏拉图哲学的爱情观

孙 龙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034)

摘 要: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的自由爱情观。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柏拉图式的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关键词:柏拉图 哲学 爱情 理性与感性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3—0205—01 一、柏拉图式的爱情的形成 柏拉图(Plato ,Πλάτων),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不少哲学家甚至情愿单身。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是浪漫温馨的温柔,甜蜜快乐的幸福。爱情是不要给它附加太多的东西,诸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那些东西本不属于爱情的,而是属于婚姻的,爱情的本质是精神上的,爱若没有物质依托,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是一件虚无缥缈的海蜃盛楼,可望不可即。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意义: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

”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苏格拉底问他摘到没有?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什么原因呢?”柏拉图叹了口起气说:“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无奈只好放弃;于是,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可是我越往前走,越发觉不如以前见到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当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原来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早已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咯!”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之后,就产生了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强调爱情高于性。《会饮》中有一经典的表述:“明智意味着掌管好快感和情欲,而最强烈的快感莫过于爱欲。既然快感比不上爱欲强烈,当然就得受爱欲支配,爱欲是快感的主人;既然爱神统治快感和情欲,爱神肯定就是特别明智的。”这里至少有三点值得玩味的要义:一是理性支配情感;二是性的满足比不上爱情的强烈;三是爱情总是要主导“性”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不过是通过爱慕一个又一个美的身体而追求“美本身”的一种理想。但这种理想的实现不可避免地使人的爱情陷入一个悖论:爱的忠贞和背

叛都变得既可能又合理。一方面,人的一生中总是会被许多美的身体所吸引和诱惑,从而导致背叛;另一方面,只与一个伴侣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也有某些美妙和值得赞赏之处。

二、柏拉图式的爱情对后世的影响

菲奇诺一生致力于对柏拉图著作和柏拉图学派著作的翻译和解释,并促成了“佛罗伦萨柏拉图主义的文艺复兴”。他最先对柏拉图的《会饮》作了系统的解读。他正式使用了“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爱情”这一术语。菲奇诺阐明,柏拉图的思想是最崇高的“精神显现”之一,只有基督教的真理能超过它。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和基督教关于“爱”的概念可以并行不悖:人类的“爱”的最高形式,就是最后以人对上帝的爱为基础的神交。一般认为,从16世纪起,这种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关于爱的理论,就在诗歌和文学中占统治地位。根据他对《会饮》的解读,爱或爱情只是柏拉图“理念”中的东西;而世俗凡界中的人的爱情只是一种疾病或传染病。菲奇诺专门写了“如何摆脱爱”。他将爱这种激情与疾病或传染病相提并论:人间的爱情不过是一种病,恋人们实际上就是患上了这种疯病的人。他甚至这样描绘热恋中的人的心理状态:“他们先是肝火攻心,痛苦不堪,继而被黑色胆汁灼伤;他们被烈火狂焰吞没,可以说已是双目失明,不知扑向何方……人们正是由于这种疯狂而使自己降低到野兽之列。”菲奇诺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爱情病理学。这种病理学的治疗原则是以预防为主。要节制,回避,转移注意力。

写到这里,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大意就出来了;作为理念的“爱情”,或爱情就是一种理念,其基本涵义也彰显了。柏拉图强调,爱情是一个过程,是通过爱慕一个又一个美的身体而追求美本身的一种永无止境的理想。爱情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从一个身体、两个身体→所有美的身体→美的操持或培育→美的种种学问→美本身的学问→美本身。“谁要是在爱欲方面被培育到这般境地,依序正确地瞥见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在爱欲的路途上终至抵达终点,他就会突然瞥见,自如的美本身何等神奇——为了这美,他先前付出的所有艰辛都值了。”爱情是对生命的意义的追寻;正是在爱的过程中,“人的生命才值得”。这一切就在人类本来的性格: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对于那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谓爱情。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埃尔默·摩尔著. 柏拉图十讲,中国言实出版社.

王大庆译. 柏拉图对话集. 商务印[2] [古希腊]柏拉图著,

书馆

[3] [意]菲奇诺,柏拉图〈会饮〉的评论. 华夏出版社

205


相关内容

  •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友谊与爱情观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友谊与爱情观 黄都中学九(2)班主题班会 一.主题与构思 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友谊与爱情,使中学生明确友谊与爱情的关系.当友谊与爱情来临时,应采取什么态度和方法.同时也修正中学生以前对这两者的错误的探秘心里. 二.组 ...
  • [转载]本人西方哲学名著藏书目录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一卷  柏拉图的符咒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二卷  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 │  一个孤独散步者遐想:插图本 │  不正常的人 │ 文化霸权理论研究 │  东方编译所译丛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 ...
  • 关于爱情的英文名言
    关于爱情的英文名言 1.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2.人活着总要爱一回. 3.爱是一盏永不昏暗的明灯. 4.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5.我的心因你而笑. 6. ...
  • 柏拉图的教育哲学
    柏拉图的教育哲学 李永忠, 吴和庆(湘潭师范学院人事处, 湖南湘潭 411201) 摘 要:柏拉图不但对西方哲学影响巨大, 而且其教育理念也于西方文明贡献卓著.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教育, 柏拉图的哲学与教育思想是不能不管的.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论 ...
  • 王岳川文艺美学笔记总结
    王岳川<文艺美学>之导论 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审美经验,审美体验,审美主体.美学是研究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知和感受的复杂过程所形成的学科.文艺美学研究对象用审美体验看艺术美.文艺学研究文学作品,包括形成文学史.文学理论.王岳 ...
  • 阿基米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介绍
    柏拉图(希腊语:∏λ?των,英语: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原名亚里士多克勒(Aristoklēs),家中排行老四.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 ...
  • 哲学对话 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哲学对话 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作者:斯迈利      分类:哲学 简介: 很多最伟大的哲学家都曾用对话形式阐述他们的论证,但是,对话形式本身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考察了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采用对话形式写 ...
  • っ苏格拉底眼中的爱情[散文欣赏]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 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双手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 ...
  • 西方哲学史_名词解释_考研
    伊奥尼亚派 水本原说: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 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