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结构训练 学生版 - 范文中心

高中议论文结构训练 学生版

03/12

高中议论文结构训练之-------- 并列式结构

一、概念解说

(一)分论点并列式

1.基本方法:在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分论点,从各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基本形式为:中心论点=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

2.具体要求

(1)从数量上说,分论点一般为三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2)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

3.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点并列式”特点。

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锦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上一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说,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杂,让城市创造奇迹。当越来越多的人赞叹上海腾飞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是那些外来的“阿拉”为我们推波助澜。同时,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日语、英语“和平共处”、“互相渗透”。“人与人之间呈现不同的个性,但又彼此包容,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个新上海的奇迹!”这是余秋雨所说的话。上海的今天,没有杂,是绝对不可能繁荣发达的。

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文学可以酸,可以甜,但不能没有味道。杂就成了芸芸众生的调味品。你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当然也能“小桥流水人家”;你可以张开双臂,尝试和尼采、卡夫卡拥抱,你也可以十指紧扣,和棉棉、陈丹燕窃窃私语。文学正因为有了“杂”这面三棱镜,才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梅兰竹菊,蜂蝶雁莺,不一样的生物带来不一样的神采。脱尘、修长、卓然、轻盈、栩栩如生的词汇传递给我们美的享受,人类的胸怀也因这道不尽、说不完的大自然而博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恬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雅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豪放;“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悟中,竟有那么多“最难将息”的表达,冥冥间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奇迹,不但映红了大自然中的枫叶,更映红了生命的旌旗。

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生活在城市之中,不免有单调之感,那么就让我们静静地放松身心,倾听一下窗外的声音——是什么?你听见什么?是车水马龙?是鸟语花香?还是那首:“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的广告歌?不论是什么,你已经会发现,我们触及大东西,任何东西,都不是单一的。正因为有杂,才让万国建筑、山上春花、爵士鼓点、苏杭花茶、城市、文学、自然……一切的一切,显得如此生机盎然,如此风姿绰约,如此妙不可言!朋友,让我们感叹吧,感叹杂,感叹生命的奇迹!

【文章结构点评】作者首先运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引出论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接着作者将三个分论点进行并列论证: 杂,让城市创造奇迹;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最后总结:“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二)分论据并列式

1.基本方法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分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几个并列的分论据应从不同角度选择,防止堆砌重复。

2.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论据并列式”特点。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文章结构点评】作者首先运用对比引出话题,然后列举了李白、与康熙相伴31年的臣子纳兰容若和萧红,最后对三个例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二、学以致用

题目:1.站直了做人(分论点并列) 2.笑对人生(分论据并列式)。

要求:1.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一篇并列式议论文提纲。

层进式结构

一、什么是层进式结构

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特点。

辨析下列两个提纲,指出各属于议论文的哪种结构,并说明理由。

①标题:失败是人生的财富 失败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

提纲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有助于成功

失败可以使人生变得丰富

②标题:寻找

列举现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寻找”

提纲揭示实质:寻找就是探索和追求的过程,就是对现状的不满足

提出方法:寻找应该有目标,能坚持

二、层进式的三种模式

(一)模式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大到小、由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题目:寻找读书的幸福

小时候不知道读书的幸福

提纲 后来品尝到读书的幸福

现在正努力寻找读书的幸福

这个提纲按时间先后顺序写自己对读书幸福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由无到有,由浅人深,脉络清楚,符合对

事物的认识规律,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要求。

(二)模式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 1——回答“是什么”

本论论证分论点2——回答“为什么”

3——回答“怎么办”

结论(照应)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语言一定要简洁些。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三)模式三。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常常用在材料作文或时评的写作中)

三、下面是一篇较标准的高考满分作文,请认真赏析。

孤独与幸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名言引入)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中心论点)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诠释论点)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分论点一“是什么”)

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议论)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例证)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议论)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分论点二“为什么”)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议论)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分论点三“怎么样”)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议论)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例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议论)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联系实际)

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辩证思考)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结论)

四、学以致用

1.下面是一篇以“忙”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将后面的阅读提纲补充完成。

忙与盲

很多年以前,曾经有一首名为《忙与盲》的流行歌曲,记不清歌词里的内容,但却对这个歌名记忆犹新。 如今的现代人,在尘世中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着各方面的压力,连小学生都会不由得感叹一声,“我觉得自己好累。”

现代人已经不习惯看一本书,宁愿选择网络;现代人不习惯写封信,宁愿打个电话;现代人不习惯在家好好做饭,细嚼慢咽,宁愿吃快餐和泡面;现代人不习惯与家人在一起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在周末全家出去走走,宁愿和朋友、同事在外喝酒蹦迪。

不是现代人喜欢这样的生活,而是实在太忙碌,为金钱,名利,权力或是女人。失去了原本该有的闲情逸致,失去了观看日出日落的激情,也忘记了花开花落的美丽。

曾经看过一篇散文,有个天使般的儿童告诉我们,春天到了,她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我们都为她的灵敏和聪慧而感叹,却为我们的盲目和迟钝而羞愧。在春天的时候,我们不懂得如何去形容小草的芬芳,不懂得花开的声音,也看不到蝴蝶的飞舞。

我不得不为古代造字者的智慧而折服,“忙”=心已死。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震撼的文字。忙得心灵都闭塞了,死去了,这样的人形同枯槁,行尸走肉。满心满念想的、做的,都不是发自内心。而内心被那些物质化的东西填塞得满满的,没有留下一点空间给自己,问自己什么才是真实所想所要。

当初造字时,“盲”本是为一些看不见光明和色彩的人而造,而如今运用的更多。盲从、盲目、盲动、盲干者比比皆是。而造成这样后果的重要原因就是“盲”=眼睛已死。为什么那么多眼明聪慧之人,却反被眼睛所蒙蔽,宁愿一错再错,宁愿自己去品尝苦果?曾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死了,心也就死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现代人,却两者兼有。

“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盲盲盲,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

忙忙忙,盲盲盲,忙得分不清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

很多年前的这首歌,还在告诉着我们,忙与盲的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现代人的无奈与悲哀。 刘墉曾在书中写道,“慢慢走,慢慢看。”真希望忙碌的人都看到这句话,在上班途中,提前一站下车,看看树木发芽,听听鸟儿歌唱,让晨光洒在自己的身上。繁忙之余,看看窗外的云,你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象小时候那样把它们想成各种动物。只要花一天的时间,和家人一起,或是动手包饺子,或是静静得看电视,或是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你会让家充满了温馨。

其实生活很简单,并没有很多的名利、权力、金钱在你身后驱赶。你要时时将心灵之窗向世界开启,在忙碌时不让自己的心与目都死去。你的人生,可以有声音,有色彩,也会很美丽。

本文思路结构为:

引论:

本论:(一) :失去了原本该有的闲情逸致„„也忘记了花开花落的美丽。

(二) :心已死。

(三) :眼、心死。

(四) :慢慢走,慢慢看。

结论:

2. 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提纲。


相关内容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转载]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 ...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将文章分为记事.叙事.解释.议论(论辩)等类别[①].叶圣陶.夏丏 ...
  • 高中阶段三年规划,逐步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摘 要: 英语写作能力是多种知识.多种能力的综合.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是一个经过三年规划.逐步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整体规划 阶段性 写作技巧 掌握一种技能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不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的反思
    2009-01-06 09:15 来源:网络 [ 标签: 语文教案 语文课件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三语文教学的反思 现实告诉我,语文教学尤其到了高三,应该怎么做.我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六册书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我要研 ...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春季期英语教学总结 英语组 张彩媛 这一学年来,本人担任高二(8)和(15)两班的英语教师,在相互认识了之后,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去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便"因材施教".本人在教学中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 ...
  • 高中地理教学的论文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 摘要: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 ...
  • 20**年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的十个基本策略
    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的十个基本策略 华义平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事关高考成败,故不可等闲视之.笔者现根据多年高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谈谈对一些基本策略的认识,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 高考作文有效教学应首先重 ...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体裁法.过程法与结果法的整合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体裁法.过程法与结果法的整合 上海市第八中学 孙篱秋 一.课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版)>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