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 范文中心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08/25

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

畜禽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范畜禽养殖技术,有利于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维护生态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笔者组织实施了无公害鸡蛋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蛋鸡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以奖代补项目建设,国家级、省级蛋鸡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取得初步的成效,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但在验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规范的问题。为推进和规范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笔者结合实际归纳总结科学选址、合理规划等10项技术规范,仅供生产者借鉴。

1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布局

1.1科学选址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选址必须符合所在地市(县、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建区、禁养区以外,距离主要交通干线相对方便(2 km以上),远离居民生活区(500 m以上);严禁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距离河流主干道至少lkm以上和支流500 m以上,500m半径范围内没有其它动物养殖场;地势干燥,给排水相对方便;鸡场周围环境通风良好,空气质量符合畜禽场环境标准NY/T388。

1.2规划布局合理

鸡舍应座北朝南,栋与栋之间隔离带在8~12m

之间,纵向外墙高度不低于3m以上,便于通风透气。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严格分开。鸡场净道与污道严格分开,场四周设有绿化隔离带(或围墙等有效屏障);每栋鸡舍饲养同一批次同一日龄的鸡只,按栋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超过13只鸡。育雏鸡、育成鸡、产蛋鸡分开饲养,以防交叉感染。

1.3完善防疫设施

鸡场大门入口处设置车辆进出消毒池。消毒池宽度与大门相同,长度等于进场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长,水泥结构,定期更换消毒液;设置过道自动 喷雾消毒设施。生产区门口设置更衣更鞋室、消毒室、沐浴室;每栋鸡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桶)。配置兽医解剖诊断室、药品仓库、病鸡隔离观察治疗室,在鸡场下风向50m以上设置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坑。2 饲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蛋鸡标准化生产技术实际上是现代养鸡业的缩影,它是用现代劳动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来装备养鸡业,即用现代经济管理的方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养鸡业,实现养鸡业内部的专业化和各个环节的社会化,合理地利用种质资源、饲料资源、防疫资源和人力资源,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养鸡生产结构,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鸡蛋的产品率和商品率,达到养鸡的高产、稳产、优质、低耗,提高养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各个养鸡规模场要按照蛋鸡的生物特性和生产工艺,按照育雏、育成,产蛋初期、中期、后期不同生产阶段,制定营养配方、免疫程序、疫情监测、消毒、隔离、病死鸡只等废弃物处置、鸡蛋收集、包装运输

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岗定人,责任到人,落实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印制上墙,执行良好,同时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养鸡技术水平。

3 引种技术规范

好种出好苗,好苗出产量。雏鸡生长是否良好与种鸡场、孵化场供应的雏鸡质量密切相关。种蛋与孵化机被污染后所孵出的雏鸡易发病和死亡。因此,应从种鸡质量好、防疫制度严格、出雏率高的鸡场引进雏鸡。引进雏鸡时应选自非疫区种鸡场,并了解主要疫病的免疫情况是否科学合理,方能引种。原则上应从相对固定的1~2个种鸡场引进鸡苗,避免因多家引种带来病原。引种时要求种鸡场提供有效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产地检疫证明》、瞧输工具消毒证明>以及数量相符的购种合同和发票,以存档备案。引进验收合格后,应在本场设置的专用育雏舍育雏隔离观察2周以上,确认健康鸡后方能合群饲养。

4 蛋鸡生产的工艺流程技术规范

根据蛋鸡生理特点和饲养工艺设计,大致可将其分为育雏鸡(0~7周龄)、育成鸡(8~20周龄),这两个阶段统称为后备鸡;产蛋鸡(从产第1枚蛋至产蛋周期结束,大约为20~75周龄)。培育出优质的雏鸡和育成鸡关系到成年鸡的质量和产蛋性能。根据鸡处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和管理,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①雏鸡的保温。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1~6日龄应从35~33℃逐渐下降至21~18℃,注意观察雏鸡的行为和听雏鸡叫声,确保育雏的成活率和健壮的后备鸡。②雏鸡的断喙。断喙的目的在于防治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时间一般掌握在1~12日龄。断喙是一大应激,不宜同免疫接种同时进行。③育成鸡限饲。限饲目的在于使产蛋鸡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个体间体重差异缩小,产蛋率上升快而均匀。④转群。一般掌握2次,第1次转群是从雏鸡舍(6~7周龄)转到育成鸡舍,第2次转群是从育成鸡舍(17~18周龄) 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注意事项:按时转群,停料,减少应激,不宜同断啄、接种疫苗同时进行。选优汰劣,个体均匀入笼。⑤免疫接种。⑥良好的饮水系统。

5 蛋鸡饲养饲料使用技术规范

执行无公害鸡蛋——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原则NY5042-2001标准,其所需蛋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要求新鲜,符合各品种的色、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异味、结块等;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GB13078及相关标准;不得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增色剂(砷制剂、铬制剂、蛋黄增色剂、铜制剂、活菌制剂等);饲料添加剂产品

必须来源于取得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和批准文号的产品。饲料留样:新接受饲料原料和各个批次生产的饲料产品应保留样品,按要求保留、建档,专人负责保管,保留至该批产品保质期满后3 个月,无异议后处理。 6 蛋鸡饲养兽医防疫技术规范

执行无公害鸡蛋——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1-2001,实施对鸡的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的预防、监测、消毒、控制和扑灭。首先,鸡场从业人员必须定期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能上岗,建立健全兽医防疫制度。贯彻“预防为主”的灭病方针,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免疫程序。目前主要免疫接种的病种有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炎、减蛋综合征、鸡痘等。可根据当地

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要求每批次免疫接种率达100070,免疫接种21d后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观察其免疫抗体水平和整齐度,评价免疫质量。检测不合格者应及时补免。消毒灭源是切断传染病原的主要途径,主要把握以下重点环节:一是鸡场周围环境定期消毒,二是人员进入生产区消毒,三是鸡舍的定期消毒(空舍消毒和带鸡消毒),四是用具消毒(包括蛋箱、蛋托、饲喂器具等),五是水塔清洗消毒,六是强化消毒(即出现疫病或突发病死鸡时)。检疫:严格执行调入、调出检疫制度。调入鸡苗必须持有效的检疫证明;淘汰鸡调出时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检疫合格后方能调出。疾病的诊断与处置:发现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隔离病鸡,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按程序确诊,进行无害化扑杀处理;一般疾病由驻场兽医开具用药处方,配置药品,进行隔离治疗。病死鸡和淘汰鸡尸体指定专人在场设置的处理坑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

7 蛋鸡饲养兽药使用技术规范

执行无公害鸡蛋——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0-2001。使用兽药时应遵循的原则:①疫苗必须符合《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来自正规供应渠道,按规定条件进行冷冻或冷藏;②消毒防腐剂应轮换交替使用,但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产蛋期禁止使用酚类、醛类消毒剂;③治疗药和预防药应依照《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允许使用的兽药》目录,治疗药凭兽医处方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抗球虫药应轮换或穿梭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严格遵守规定的作用和用途使用剂量、疗程、休药期(未规定休药期的不应少于7d)。禁止在整个产蛋期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和使用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兽药;兽药使用全过程均要建立详细记录。

8 病死鸡等废弃物处理的技术规范

8.1病死鸡的处理

因传染病致死的鸡按GB16548要求,可采用深埋、煮沸或焚烧等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救治价值的病鸡应隔离治疗观察。病死鸡严禁宰杀、销售、运输、食用,应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

8.2用药废弃物的处理

使用过的疫苗和药物包装瓶(盒)和过期的生物制剂、兽药,以及防蝇,防蚊,防鼠的药品、包装物,以及被毒死的蝇、蚊、鼠等,应使用专用的器皿统一收集,指定专人,在指定的地点进行销毁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8.3鸡粪(尿)的处理

鸡粪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适合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富含氮、磷、钾营养成分。鸡粪(尿)不处理,臭气冲天,蚊蝇滋生,传播疾病,直接影响到场内外的生产生活环境。鸡粪(尿)的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原则。首先,鸡场内应配置雨污分离设施,固定的鸡粪储存、堆积场所和沼气厌氧发酵池。可采用干捡粪或自动清粪方式清粪,集中堆积发酵或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生产活性有机肥。污水经铺设管道直接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所产沼气用作场内员工的生活用火能源和场舍内火焰消毒,沼液用于灌溉周边农作物。

9 鸡蛋的收集包装运输技术规范

为保证鸡蛋的新鲜(GB/T10277)、卫生(GB2748) 和合格率高,鸡蛋的收集、包装和运输应严格执行蛋鸡饲养管理准则NY/Y5043-2001。集蛋人员在集蛋前要洗手消毒,盛放鸡蛋的蛋托、蛋箱、蛋车要经过消毒;集蛋时应将破

蛋、砂皮蛋、软壳蛋、特大(小)蛋单独存放,原则上不作为鲜蛋销售,可作蛋品加工;鸡蛋在鸡舍内暴露时间越短越好,原则上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过2h。收集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送入蛋库,属无公害鸡蛋应加贴无公害标志。鸡蛋的运输:鸡场内鸡蛋运输通道必须硬化,减少破蛋。运输车辆及蛋箱专用并进行批次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0技术资料记录建立和保存技术规范

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蛋鸡饲养场应建立养殖档案,实行专人负责。养殖档案应包括种苗引进、饲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兽药购进、兽药使用、免疫接种,病原(免疫)监测、消毒灭源(栏舍、场地、水塔、用具)、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管理档案包括制度建设(文件存档、制度上墙)操作规程、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引种记录和相关证照等。养殖档案记录要完整,书写要整洁,不能涂改。统一采用碳素笔填写,真实有效,分类造册归档,便于查阅。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为两年以上,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实行微机管理。畜禽养殖档案管理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相关内容

  • 湖北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湖北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总体要求,为做好我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农业污染物排放底数,切实推进农业污染 ...
  • 鸡蛋壳的颜色跟营养有关吗
    鸡蛋壳的颜色跟营养有关吗? famorby 遗传学硕士 | 2015年05月20日阅读(37339) 蛋壳的颜色跟鸡蛋的营养有关吗? 事实上蛋壳的颜色并不会影响鸡蛋的营养,蛋壳的颜色是在鸡蛋产生的最后阶段才形成的,鸡蛋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
  • "六个一"奏响沂南县蒲汪镇脱贫攻坚大合唱
    临沂在线讯(伊 楠)脱贫攻坚看蒲汪,长虹岭上舞长虹. 沂南县蒲汪镇,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一级文化站"."省级美丽宜居小镇"."临沂市园林小城镇". ...
  • 养殖档案的建立
    养殖档案的建立 一.封皮的填写 1. 单位名称:填写养殖企业的注册名称,没有注册的可填写"阳谷县**(乡镇)***(养殖企业老板的姓名或名字)养殖场". 2. 畜禽养殖代码:由畜牧局生产科按照<办法>要求验收 ...
  • 创业计划书样本
    创业计划样本示例2 本案例为第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作品. 由河南农业大学团委提供 创业计划小组成员: 陈鹏举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99 级新高职) 常 娟 (河南农业大学01级动物营养研究生) 乔家运 ( ...
  • 散养鸡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散养鸡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散养鸡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2 项目建设单位 横山县雷龙湾乡酒房沟村阳洼生产组 法定代表人:张鹏忠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 ...
  • 土鸡的饲养管理
    土鸡散养技术 一.选择优良的土鸡品种 我国的地方优质土鸡品种很多,如三黄鸡.建始景阳鸡.宁都黄鸡.广西麻鸡.绿壳蛋鸡等,具有体形小.耐粗饲.抗病能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产蛋量高等优点,是土鸡散养的理想品种. 二.如何打响土鸡 ...
  • 生物有机肥项目建议书
    生物有机 一.项目建设理由和基本条件: 我镇地处闽北山区,近年来全区大力提倡畜牧业发展,尤其是奶牛养殖得到迅猛发展.仅本镇和邻近30公里范围内的乡镇便投资有奶牛养殖场5家,养殖奶牛近万头,年排泄物达4万余吨.若经过无害化处理,配以活性菌种而 ...
  •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浙江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 ...
  •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撰写时间:2008-11-03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各市.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精神,为了加强我省农业污染源普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