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生产国 - 范文中心

石油生产国

09/22

世界十大产油国 第十名. 第九名. 第八名. 第七名.

世界十大产油国 世界十大产油国 世界十大产油国 世界十大产油国

- - - -

伊拉克133百万吨 英国138百万吨 挪威147百万吨

委内瑞拉155百万吨

第六名. 世界十大产油国 - 中国160百万吨 第五名. 世界十大产油国 - 墨西哥167百万吨 第四名. 世界十大产油国 - 伊朗180百万吨 第三名. 世界十大产油国 - 俄罗斯304百万吨 第二名. 世界十大产油国 - 美国354百万吨 第一名. 世界十大产油国 - 沙特阿拉伯413百万吨

主要是中亚的哈萨克,远东的俄罗斯,中东各国,几内亚湾各国,墨西哥湾各国包括委内瑞拉,

以及挪威,印尼。 不只是OPEC

石油输出国家主要有以下17个: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科威特国、沙特阿拉伯王国、巴林国、卡达尔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阿

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突尼斯共和国、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加

蓬共和国、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厄瓜多尔共和国。

上述国家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或前成员国。

『国际观察』 [世界概览]世界上石油储量前十个国家

最新排名(转载)

点击:31101 回复:94

作者:forrest330224 发表日期:2009-11-6 10:06:00

科威特《火炬报》11月3日报道,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近日公布了世界上石油储量前十个国家最新排名,有关统计数字如下:

1、沙特阿拉伯

已探明储量:2667亿桶

每日总产:1070万桶

原油日产量:926万桶

日消费:229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149万桶

2、加拿大

已探明储备:1785.9亿桶

总日产量:335万桶

原油日产量:259万桶

日消费:226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245万桶

3、伊朗

已探明储量:1384亿桶

每日总产:417万桶

原油日产量:405万桶

日消费:180万桶

没有出口到美国(2007年)

4、伊拉克

已探明储量:1150亿桶

每日总产:239万桶

原油日产量238万桶

日消费:63.8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48.4万桶

5、科威特

已探明储量:1040亿桶

每日总产:274万桶

原油日产量:259万桶

日消费量32.5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 18.1万桶

6、阿联酋

已探明储量:978亿桶

日总产量:305万桶

原油日生产:268万桶

日消费:46.3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1万桶

7、委内瑞拉

已探明储量:870.3亿桶

总日产量:264万桶

日原油生产: 392万桶

日消费:76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年):136万桶

8、俄罗斯

已探明储量:600亿桶

总日产量:979万桶

原油日产量936万桶

日消费:290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41.4万桶

9、利比亚

已探明储备:415亿桶

总日产量:188万桶

原油日生产:174万桶

日消费:27.3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11.7万桶

10、尼日利亚

已探明储量:362亿桶

总日产量:216.8万桶

原油日产量:216.5万桶

日消费:28.6万桶

出口到美国(2007):113万桶

世界十大石油消费国最新排名

美国 日均消耗量(万桶) 2058.9 中国 744.5 日本 516.4 俄罗斯 273.5 德国 262.2 印度 257.5 韩国 231.2 加拿大 222.2 巴西 209.7 沙特阿拉伯 200.5

∙ ∙

世界主要国家石油产量排名 四月 11, 2010 作者 hipetro

发表评论

世界主要国家石油产量排名,猜猜中国能排第几呢,呵呵,其实不靠后,第四名呢,不过

海湾地区整体产量高,咱是没法比的,是个国家都是好大把的油田。

美国《油气杂志》日前公布2009年度世界主要国家的石油产量,中国仅次于俄罗斯、沙特

阿拉伯、美国,排名世界第四,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4%。 根据中国石化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

年,中国石油产量为1.89亿吨。

在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石油产量排名中,俄罗斯仍以4.96亿吨高居榜首,沙特阿拉伯以4.1

亿吨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美国为2.67亿吨, 中国石油产量略高于伊朗的1.86亿吨。与2008年相比,世

界产油国第六至第十位并没有变化,分别是墨西哥、加拿大、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2009年各国石油产量均较2008年有一定程度的缩减。30个主要产油国中,石油产量下跌的

达到21个,其中4个国家跌幅超过10%。这主要 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石油需求缩减,各国纷纷关

井限产。从世界范围来看,2009年石油总产量为35.25亿吨,较2008年的36.41亿吨减少 3.2%。

《油气杂志》同时公布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排名。沙特阿拉伯以359.5

亿吨的可采储量继续居于首位,其次是加拿大、伊 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国。中国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7.9亿吨,较2008年的21.9亿吨增长27.2%,成为为数不多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 增长的国家。在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排名前30位的国家中,储量增长的国家还有伊朗、卡塔尔和厄瓜多尔等8个国家。

请不要删除文章来源链接谢谢。本文来自: 中国石油杂志:(http://www.hipetro.com)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hipetro.com/guojia-shiyou-chanliang-paiming.html

[原创]我对中国石油战略输入问题的一点思考 (长城

新兵)

[center][原创]我对中国石油战略输入问题的一点思考 (长城新兵)[/center] 有人说: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这句话毫不夸张,说的一点也没有错。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的战略要地,连通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主要航道,承担着全球30%左右货运量和约50%多的石油运输量,这里是中日韩三国海上石油进口和贸易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之一,近几年马六甲海盗猖獗,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已经组成护航编队进行打击海盗,美国拥有自己的编队打击海盗,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年来,日本也参与其中,一方面为本国船只护航,一方面也为其军事扩张做铺垫。这些都给这个咽喉之地填上了变幻莫测的未知。

随着国内能源的紧张,中国不断扩大从海外进口石油等能源战略能源。中国目前大部分石油是从中东地区的伊朗等国进口,据统计,中国有60%以上的石油进口,几乎所有中国对欧洲的贸易往来,都经过马六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中国已经逐渐融入世界体系,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同时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海外投资、贸易、经济利益,而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还在与日俱增。毫不夸张的说,马六甲已经成为中国能源和贸易的生命线。一旦有闪失,中国的经济战略部署也将付之东流,中国的经济将会受到致命打击。

马六甲地处东盟腹地,毗邻南中国海,而东盟东盟国家是我们国家友好近邻,我国同东盟所有成员建立外交关系,并且是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近几年来,我国同东盟关系发展十分顺利,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同时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广西南宁已经作为东盟十国每年举行一次的贸易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使得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经济交往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更加深入。这有利于中国对马六甲实施适当影响力的发展。

中国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不断地寻找绕过马六甲的途径,积极拓宽中国从海外进口能源的范围。随着中国不断与南美、非洲等国加强能源方面的合作,正在试图避免过于集中的从中东进口能源,同时积极寻求绕过马六甲的途径,来降低战略风险。

中国绕过马六甲有两条可行通道,第一条就是巴基斯坦,经此通道,中国可以绕过马六甲,直接从陆路通向阿拉伯海。这条石油管道优点就是: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直接由阿拉伯海进入巴基斯坦海港,石油管道可由巴基斯坦海港经由新疆,进入中国境内。避免了进入印度洋,直线距离更近,海上风险更小一些;同时,这条管道的国内部分,可以走西气东输管道,或者和从西亚进口的石油管道合二为一。缺点是:而这些地区多是隔壁,沙漠,施工较为困难;这条管路途径克什米尔地区,阿克赛钦地区附近。众所周知,前者是印巴争议区,

后者是中国控制的中印争议地区。而这两个地方战争风险很大,同时印度又是对中国警惕防范,十分忌惮。如果在这敏感地区修建石油管道,风险会十分巨大。但是,如果能够实现这一计划,对于中国石油进口又多一条途径,是避免马六甲的不错选择。当然,由于其可行性尚未论证,所以还未有人提出。

巴基斯坦是中国传统友谊国家,同时两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较为紧密的合作。其实大家一般开始了解中巴贸易,大都是从中国巴基斯坦在军事方面合作开始的。巴基斯坦与印度至今因为克什米尔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印度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着巴基斯坦,企图用用军备竞赛拖垮巴基斯坦,用武力彻底摧毁巴国。同时,印度非法占领这中国大片土地,不断加强其在藏南的兵力,企图将其非法侵略的中国领土合法化,甚至有印度高官大发厥词,不惜和中国一战。巴基斯坦为了提高自己的国防能力,寻求中国军事技术的支持来抗衡印度,同时巴基斯坦又是中国用来制衡印度的战略中的一员,所以两个传统友谊的国家不断加深在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中国一直无私的支持着巴国军事技术,许多新的军事技术合作使得巴国国防能力有力很大提升。中巴之间在政治战略、军事、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没有因外部局势的变化而改变,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在装备合作方面,巴基斯坦一直是中国武器装备最大的买家和使用国,中国也会毫不保留的用最好的军事装备来支持巴国。巴基斯坦在台湾、西藏、人权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问题上始终与中方密切配合,给予中方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中巴双边贸易近年来持续增长,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扩大。两国经贸合作涉及了水利、电力、交通、电子、家电、纺织、建筑、农业等诸多领域,这些种种都体现着中巴合作的成功之处,也是这条石油管线建设的基础,是绕过马六甲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条是缅甸,缅甸是中国链接东南亚和东亚唯一的可以陆路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中国可以绕过马六甲,直接从陆路通向印度洋。也是一条已经提上日程的,可行性较大的石油管道。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传统友谊已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直注重与缅甸发展良好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缅在经贸合作,民间文化往来更加密切。缅甸军政府一直被西方国家敌视,特别是欧美国家直至对其进行经济封锁。中国始终保持着与其密切关系,大力扶持缅甸国内经济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中国专家建议提出了"中缅油管"来破解中国"马六甲困局"思想。即从缅甸修一条陆路石油管道,将经由印度洋运来的海外石油途经缅甸,陆路引入我国内地,从而绕过马六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未实施。由于缅甸境内有储量很大的天然气,中国与缅甸已建立了能源合作关系。目前只是修建缅甸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新的天然气输送流程可能

沿用以前设计的原油管线输送走向,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经瑞丽输送至昆明。而这条石油管道至今尚未当成一致,未开工建设。而这条石油管道,才是对中国战略能源战略布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南亚战略的一部分。

然而,正当中缅就各个领域合作逐步深入时,缅甸局势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缅甸军政府与其北部自治区果敢发生军事冲突,致使这一地区局势风云突变,虽然冲突已经结束,但是这对未来中国南亚战略和破解马六甲困局已经带来了未知的变数。

世界前十大石油巨头最新排名[转]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下午 3:44

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日前公布了世界50大石油公司的最新排名。其中,中石油从上一次排名表上的第七位上升两位至第五位,位于英国石油公司、英荷壳牌公司和美国大陆菲利普斯公司的前面。在这个排名表上,沙特阿美排名第一,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排名第二,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排名第三。 下为世界前十大石油公司排名: 1.沙特阿美公司——沙特阿拉伯 2.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伊朗 3.埃克森美孚公司——美国

4.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委内瑞拉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 6.英国石油公司——英国 7.英荷壳牌公司——英国和荷兰 8.大陆菲利普斯公司——美国 9.雪佛龙公司——美国 10.道达尔公司——法国

来自:中国石油信息资源网

2009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我们不难发现,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能源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不同能源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在这一年里,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值得人们回味。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油价在今年第一季度陷入谷底,但在今年2月底、3月初,当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尚不明朗时,国际石油市场就率先走上了复苏之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揽子石油平均价格在经历了今年2月18日38.14美元/桶的拐点后一路上扬,截至11月底,油价已经升高到80美元/桶左右,较年初油价水平翻了一番。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影响,今年全球能源消费可能出现198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目前全球每年能源投资总额大约是3500亿美元,但与2008年相比,2009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上游产业的投资预算缩减了19%。在这一年中,全球能源国家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境遇。

产油国 资产在缩水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都是中东主要产油国,从去年开始,这些昔日富得“流油”的国家开始面临原油需求下降和油价暴跌带来的严重冲击。报告表明,油价每桶下跌1美元,阿拉伯国家的年石油收入就会减少40亿美元以上。当油价大幅下挫,政府财政就出现大规模赤字。石油收入减少还造成石油行业基础设施方面投资不足。以沙特为例,其投资缺口高达4000亿美元。

今年1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经翻了一番,但是石油生产国的日子并没有好。不仅债务缠身的迪拜如此,就连富得流油的科威特股市也同样走低。为什么?《金融时报》指出,巨大的石油禀赋远不是全球经济衰退时期的保护伞。 今年第三季度,委内瑞拉结束了连续22个季度的增长,陷入衰退。与此同时,经济走上下坡路的墨西哥,已经针对油价降至每桶57美元之下的情况,对

其明年全部的石油出口进行了对冲。

莫非这就是“资源诅咒”——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会在其他方面失去竞争力?

今年全球能源使用量将出现198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这很令人担心,因为这一切对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是一个暗示。

伊拉克 石油的盛宴

对于伊拉克而言,2009年进入世界视线的除了不间断的爆炸声,还有一场关于石油的盛宴——自伊拉克30多年前对石油业实行国有化以来,政府首次计划向海外企业拍卖石油合同。

伊拉克是世界原油供应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探明储量高达1150亿桶。尽管目前伊拉克存在安全风险,但全球石油巨头仍对进入伊拉克充满热情。伊拉克的勘探程度较低,为大公司提供了相对容易利用的增长来源。有些人宣称伊拉克对外开放油田是继2000年在里海发现卡什干大油田以来最重要的事件。

35家公司有资格进入今年6月29日的拍卖会,包括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意大利埃尼公司、俄罗斯Lukoil和中国的中石化。拍卖的6个油田据信共有430多亿桶的储量。外国公司不会获得最有价值的部分——油田的股份,但会获得原油开发收入。

由于伊拉克的许多石油相对容易开采,石油专家估计伊拉克的勘探和开发成本约为每桶1.5至2.25美元,加拿大则为20美元。

伊拉克这项计划受到多方面的指责,一方面油价下滑已经导致预算危机,与此同时,一些伊拉克人担心拍卖可能令外国人获得太多伊拉克的石油资源。 但是2009年伊拉克还是成功进行了两轮拍卖。在第一轮中,中石油与英国石油获得伊拉克鲁迈拉油田开发权;在12月的第二轮拍卖中,由中石油、法国道达尔及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组成的集团赢得估计原油储量约41亿桶的哈尔法亚油田的开发服务权。

分析表示,伊拉克希望外国公司帮助该国重振受战争以及制裁而受到冲击的石油开发业。

俄罗斯 悲喜两重天

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价格在2009年坐了一回过山车,也让俄罗斯经历了悲喜两重天。今年年初,石油价格跌至低谷,大量资金撤离俄罗斯,俄股市大跌,卢布大幅贬值,俄罗斯那些曾经在财富排行榜上的富豪也非常不爽。俄罗斯流行的一个笑话是,一个寡头为什么借几百卢布去买份《福布斯》?答案:查

看自己的财富排名下降了多少位。

石油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当今年油价因为美元贬值而不断上升以后,俄罗斯的状况也发生了改变。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俄罗斯股市以约118%的涨幅,晋身为股市前十名的首位。有分析指出,自从爆发金融风暴,许多产油国家纷纷减产及暂停扩展产能计划,俄能源企业却努力扩大市场份额。目前俄罗斯预算从能源出口领域获得的收入超出了2009年预期的31%,达到1.8万亿卢布。这是俄罗斯副总理伊戈尔·谢钦日前在由俄罗斯总统主持的能源会议上作出的表示。

谢钦指出,其中联邦预算从原油出口领域获得1.1万亿卢布,超出预期49%,从天然气出口方面收入0.378万亿卢布,比预期低9%,从石油加工产品出口获得0.349万亿卢布,超预期42%。

在此消彼长下,俄国石油出口首度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也令其基金的行情被看好。

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不久前表示,“石油价格一贯支持着俄罗斯经济,坚挺的油价将成为经济增长的辅助因素,并同时巩固了国际收支平衡,相应的也稳固了卢布的地位。”不过库德林认为很可能在新的一年会出现油价下跌的情况——如果各国央行调高利率、提高清偿能力从而使反危机措施减少的话。

美国 寄望新能源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大国。金融危机改变了美国能源产业,而能源产业也影响到其他行业的命运,比如汽车业。石油价格疯狂涨跌,成为美国汽车业生死劫的重要因素。

奥巴马上台后,一改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表示将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以减少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他还承诺要通过新的立法,使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之前比1990年减少80%并拿抵税额度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

奥巴马承诺:在未来10年,通过投入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开发,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对电网改造投入110亿美元;对先进电池技术投入20亿美元;使节约的能源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进口量;对住房的季节适应性改造投入50亿美元;到2015年新增100万辆油电混合动力车,并用3亿美元支持各州县采购混合动力车;保证美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到2012年占美国发电总量的10%,到2025年占25%。

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30年,美国电能需求量将上涨30%。据估计,美国各大电厂所浪费的能源约等于整个日本的使用量。另一方面,美国的汽车、热水器和工业电机仍然效率低下。

奥巴马还打算启动一项每年对100万个低收入家庭实行能源增效的计划,该计划是通过对居民住房采取增加绝缘材料的方法,以增强这些住房越冬御寒的性能。

中国 能源大布局

尽管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减少,但是中国未来仍然是能源消耗迅速的国家。中国也在趁全球能源价格调整之机,对能源进行全球布局。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国纷纷都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专家呼吁,中国应抓住机遇,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加快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2009年最后几个月,中国中投公司出手近百亿美元,大多都是指向能源领域:

11月6日,中投确认向美国爱依斯电力公司投资15.8亿美元。与此同时中投公司还与爱依斯电力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拟投资5.71亿美元购买其风力发电子公司35%股份。

其前一天,中投宣布以债务型工具向印尼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提供19亿美元的投资。

10月26日,中投的全资子公司福布罗投资以有抵押可转债方式向加拿大能源公司投资5亿美元。

10月15日,中投向俄罗斯诺贝尔(Nobel)石油集团投资3亿美元。 „„

除了在传统能源方面的全球布局,我国家新能源发展的重视程度在2009年也明显加强。科技部官员强调,要战胜当前的金融危机,除一系列治标措施外,关键是打造一个几十万亿美元实体经济的新产业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成为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领头产业。

显然,生物、纳米相关产业目前还难以胜此重任,唯有新能源产业群已具备兴起条件,能担当引擎大任。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在四个重点领域: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煤、油、气等传统能源向清洁化升级;先进核能进入新一轮发展热潮;清洁动力促进汽车技术大换代。

2009年8月7日,缅甸军方认为果敢自治区枪械修理厂制造毒品,派出警察欲强行搜该厂,遭到果敢当地政府拒绝。随后缅甸军方、果敢同盟军处于对峙状态,造成果敢居民恐慌。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引发缅方果敢难民恐慌并大量涌入中国境内与果敢接壤的云南省,给中国边防和云南省造成巨大压力。目前这场军事冲突已经结束,缅甸政府军已经全面进入果敢,号称果敢王的彭家声已经不知下落。

其实果敢问题本身比较复杂,缅甸果敢族实质就是汉族,果敢族控制的缅甸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拥有自己的军队,使用的流通货币主要是人民币,行政管理模式和体制与中国大陆十分相似,只是在名义上归属缅甸管辖,与中国云南省紧邻。此次冲突事件的原因可能有两种:首先,缅甸为强化其中央政府的控制,意图削弱果敢族的自治权。其次,面对国内经济低迷,大选临近,有可能是执政当局为转移国内实现,转移国内民众视线;再者,不排除西方社会放弃对缅甸军政府的敌视和经济制裁,暗中怂恿缅甸军政府用军事手段结束果敢族的高度自治,同时实现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

虽然果敢冲突事件已经结束,但是此次事件对缅甸未来局势的走向,果敢地区冲突后具体情况还是未知。我们应该继续关注,果敢问题虽然是缅甸内政,但是中国不能继续做事不理,我们应该继续关注缅甸政府军全面进入后,果敢地区的局势稳定情况,经济恢复情况,关注果敢地区难民的安抚情况,民众的军事冲突后的生活。同时我们要向缅甸政府传达我们的关注和关心的心情,要让缅甸军政府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和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干涉他国内政,毕竟果敢地区生活的全是和我们同宗同族的华人,都是大汉子民。

从前,因为中国的羸弱、华人软弱善良。当地内部矛盾等诸多原因,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太多的华人华侨在外面流离失所,屡遭欺辱,排华事件屡见不鲜。从最早的欧洲人对中国人极其偏见之称为“黄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斯大林就曾为了讨好日本,屠杀了远东地区约30万华人的暴行;再有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最严重排华国家,而且排华历史已久,最令人发指的当属1998年的“五月暴动”这次事件致使几万家华人商铺被毁,成千上万的华人遇害,华人的命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同情。作为他们的后盾,中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处境,关注他们的生活,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排华事件的历史悲剧重演,向世界表明一种姿态,华人不能再被随便的任意屠杀和蹂躏。

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很强烈的爱国传统,这些人时刻关心祖国发展,为祖国建设献计献策。当中国处于危难时期,这些华人华侨包括果敢人民没有放弃祖国,放弃我们而充当汉奸或者坐视不理,而是为抗日奔走相告,为支持祖国抗日,出钱出力;汶川地震,他们还为我们捐款捐物,血浓于水,如今他们有难,于情于理,国人不应该不理。

而且,保护当地果敢人民,这不仅仅是民族感情问题。如果当地华人力量强大,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本身就是对缅甸军政府的制衡。我们可以学一下犹太人,为什么以色列能够得到美国的坚强支持?不可否认在美国在中东利益的交汇点,使得美国与以色列结成同盟。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犹太人在美国拥有稳固的政治根基和强大的经济背景,犹太人利益集团触及这美国政坛,影响着美国政府对待以色列的态度。使得人们感觉,美国人总是无条件支持以色列。这与美国犹太人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有关。当然我们不期望建立一个可以有华人左右的缅甸政府,但是至少不是敌视中国的,与中国为善的政府。对与我们国家的南亚战略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大国。做一个负责任大国,有义务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也是国际上所期望的。然而缅甸军政府与果敢的军事冲突就发生在中国的边界,临

近云南省,战争到来的时候,不仅仅存在死亡,还有经济倒退甚至是崩溃,难民流严重。这些都会影响中国边界地区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在双方冲突时,没有干预,甚至动用军事力量,无可厚非,毕竟中国一直以来坚持的外交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同时,缅甸又和中国保持着传统的友谊,而且缅甸对中国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国南亚战略重要一环,是解决马六甲困局的重中之重。

如果缅甸和果敢军事冲突是第三种原因,即有西方欧美授意,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作为美国围堵中国的重要棋子,那么,中国危矣!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正在实行围堵战略,在海洋上建立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试图围堵中国与近海,防止中国深入洋。在陆地方面,不断地在伊拉克、阿富汗增兵,西亚建立军事基地,已经初步建立了围堵中国的雏形,而缅甸作为重要环节,可以使中国由陆路通向绕过马六甲,直通印度洋,如果美国势力介入缅甸,缅甸全面倒向西方,对中国南亚战略,将会是毁灭性打击。

当然,我们只是猜测,是否缅甸政府与中国是否就此事已经有所协商,我们不得而知,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我们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一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就此次事件的发生过程来看,中国确实由始至终,没有任何表态,令人费解,这似乎暗示着中缅政府事先已经达成某种默契。

目前,巴基斯坦、缅甸还没有实力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摆脱的区域影响力。巴基斯坦与印度进行着军事对抗,缅甸军政府受到西方的敌视和经济封锁,都有求于中国。就像丘吉尔所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实力决定朋友,实力觉得对手。国与国之间交往友谊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发出自己的有力的声音;挥舞一下经济大棒,提醒一下我们的朋友,不要忽略我们的力量存在,不然人家会以为你是病猫。恩威并施比一味宽容忍让要有用得多。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缅甸局势,适当的施加影响,让周围国家意识到中国势力的存在,中国的区域性不可替代作用。

石油作为战略能源,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美国为控制石油,甚至不惜发动伊拉克战争。中国对石油等战略能源的进口依赖日益严重,而我们国家的对这些能源的进口战略和措施还不完善,战略石油的储备体系刚刚建立,仍不强大。若是战时,很容易被封锁,在现在战争中,如果一个国家的石油等战略资源中断,这将是致命的打击。中国实施积极防御政策已经几十年了,时过境迁,有些策略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情况,应该适当的调整。我看到,《2009国防白皮书》对我国的战略已做出重大调整,积极防御的解释不再是"诱敌深入的积极防御",而是更多的"御敌于国门之外",消灭敌人于中国国土之外。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防战略正在

由本土积极防御向前出式防守慢慢转变。伴随着军事战略的转变,外交政策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应对更多的外来的挑战,这需要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相配合,当然军事手段是为政治服务,希望中国集中集体智慧来破解当前的马六甲困局,破解更多的,阻碍中国走向强大的困局!


相关内容

  • 石油市场的特殊性探析
    作者:刘长明李百齐 中国软科学 1998年02期 石油在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国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商品也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点,从而决定了石油市场的特殊性. 一.勘探成果--储量价值与价格的特殊性 (一)储量也是商品 长期以 ...
  • 日本能源安全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能源安全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2006/03/22 --------------------------------------------------------------------------------------------- ...
  • [深度分析]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完全市场化和监管不力--再论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端事故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完全市场化和监管不力 --再论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端事故 向事故中逝去的生命默哀,希望伤者早日康复! 据官方通报,2017年7月21日8时32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1185号桐庐野鱼馆发生燃气爆燃事故,截至7月21日晚上 ...
  • 阿尔及利亚石油机械市场营销策略
    阿尔及利亚石油机械市场营销策略 [文章摘要]市场营销是企业最基本的职能,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利润的获取都离不开市场营销.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石油机械行业的现状,对石油机械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 [ ...
  •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发改价格[2009]1198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根据< ...
  • 安全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安全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1.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 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来源:<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20 ...
  • 窄馏分低芳烃溶剂油生产原料优选研究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31卷第1期 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Feb.2009V01.31No.1・151・ 窄馏分低芳烃溶剂油生产原料优选研究 唐善法(长江大学石油工 ...
  • 国际油气市场供需变化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丁佩华 社会科学 2004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113.3: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4)03-0031-06 至目前为止,世界上油气资源储量和开发潜力依然巨大,产量在未来几十年里能够满足世 ...
  •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与环境论文 论文的题目:中国能源安全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论文的题目:中国能源安全 摘要: 有学者认为,世界能源安全形势令人担忧,安全形势将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进一步恶化.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世界能源安全并不 ...
  • 山东地炼现状分析-20XX年
    山东地炼现状分析 山东是地炼大省,有大小地炼企业40家左右,按规模分为三类:一.单户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有21家,都是曾国有企业背景:二.单户销售收入在50-100亿元内的有10家左右,不乏集团规模在百亿以上的,多数以民营企业为主: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