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男人的畸形初恋 - 范文中心

一个中年男人的畸形初恋

10/20

一个中年男人的畸形“初恋”

——从人格结构的失衡角度解读《禁室培欲》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三个因素决定着人的精神过程,即“伊底”(id),即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并认为从本我、自我到超我是一个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电影《禁室培欲》中男主人公人格结构的失衡来探讨酿成这幕畸形爱恋的成因。

关键字: 精神分析法;人格结构理论; 《禁室培欲》 ;失衡

《禁室培欲》系列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禁锢类电影,内容情节大都是感情缺失的男主人公绑架了一名同样在感情上有所缺失的女主人公,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从而产生真正的感情,达到肉体与心灵的契合。电影中的女主人公无疑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以《禁室培欲》第一部为例,从男主人公人格结构发展的失衡的角度解读这部电影,以期对这部电影有更全面的理解。

1.电影内容 电影《禁室培欲》第一部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竹中直人扮演的中年男人多年前惨遭妻子抛弃,此境遇始于有性无爱的婚姻。他年轻时曾以强迫征服肉体的方式得到自己爱慕的女人,但从而也无法获得她的真心,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初恋,最终自尝恶果。正是抱着这样一种重新补过的心态,他向小岛圣扮演的女高中生发起爱的攻势,为了寻找、弥补真正的爱而不惜一切代价,不惜背德、粉身碎骨。43岁的岩谷义夫选择绑架与自己年龄相差25岁的桦岛邦子,因这是初恋的年纪,相信纯洁爱情的年纪,他需要重新回到自己感情的原点。为此,岩谷义夫不惜忤逆法律,以绑架、监禁的手段实现不伦之恋。

禁锢桦岛邦子之后,他便开始实施饲育计划,像待宝贝一样珍视、溺爱着她。邦子失去了人身自由,但同时也不再为生存的艰辛奔波——包括最起码的衣食住行,全权由岩谷义夫代劳,从岩谷义夫那里深切的感受到男人柔情万种的宠爱与关怀。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力绑架事件,女孩的潜意识本在等待更可怖的暴力与虐待来犯,并产生挣扎、逃生的身体本能。因而截然相反的善待不能不给予她某些内心触动。被绑架后非但没有常识中的恐惧,反而感觉舒适。安逸的小窝令她心绪宁静,她甚至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全感。随着男人进一步展开关爱的攻势,再加之年轻姑娘普遍潜藏的恋父情结,她反抗的潜意识日益松懈、麻痹,与男人的关系亦敌亦友,逐渐深陷于被饲育

的角色之中。在一次以父女名义参加的温泉旅行归来后,桦岛邦子奉献了自己的处女之身。与岩谷义夫以父女名义居住在小公寓,整日里耳鬓厮磨。

桦岛邦子失踪68天后,警方以绑架罪逮捕了岩谷义夫。岩谷义夫要求判死刑或者终身监禁„„岩谷早已做好被判死刑的准备,但是却被律师告知,最多会判三年有期徒刑,这让岩谷大感失望。邦子依然每天在老地方跑步,每次跑到被岩谷绑架的地方时,她总会停下来,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即无意,意识就是在某一时间内存在着,但我们又对其无所知的一种活动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影响着人的行为。潜意识起着“检查员 ”的作用,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是人在清醒知觉状态下的思想和情绪,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到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 ,处于心理深层。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 ,只有假定人们的精神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 ,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 。晚期,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分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是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之上的,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它遵循“唯乐原则”,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自我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发展起来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规定着道德的标准,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便达到理想和自我的实现。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反之则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甚至导致人格发展不健全乃至失衡。

《禁室培欲》中男主人公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他的恋爱悲剧才会上演。

3.不平衡的人格发展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得出了这个结论:本我、自我、超我的不协调和不平衡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禁室培欲》中男主人公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他的人生悲剧才得以上演。

3.1 膨胀的本我

当岩谷向被绑架来的女高中生讲述自己的感情史时,我们就不难看出岩谷的青年时期本我的剧烈膨胀:他喜欢上了一个叫做道川瑞枝的女子,但是不幸的是该女子已经有了未婚夫,按照常人的做法,一种是采取正当的方式获得梦寐以求的爱情,另外一种是放弃自己的感情,或者把自己的感情埋藏在心底。但是岩谷并没有采取上面两种方式,而是做出了非常极端的行为,他把瑞枝骗到仓库,在那里强奸了她。虽然岩谷最终得到了瑞枝,瑞枝不得已嫁给了他,但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瑞枝怀孕的时候却哭哭啼啼的不想生下这个孩子。最终在孩子三岁的时候,瑞枝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了。本我是欲望的体现者:岩谷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性欲而违反瑞枝的意愿,对其实施强奸。这能叫做爱吗?但是在向这个女高中生讲述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的使用了“爱”这个字眼。在他看来,爱就是占有,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所以在他步入不惑之年的时候,依然想要获得初恋的那份感情体验:他绑架了一个18岁的女高中生,因为18岁正是初恋的年纪,也是一个女孩转变为女人的年纪,她们有着成熟的肉体,却装满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其中就包括对爱情充满幻想。这一切都为岩谷实现自己的“痴心妄想”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正是在本我追求快乐原则的驱使下,岩谷强奸了瑞枝,绑架了邦子。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快乐,有许多不道德的想法,并且经受本我的指导。与岩谷相对比的是住在他房间隔壁的整天逃课的大学生津田一彦。津田一彦正处于青春期,他没有胆量做出像岩谷那样惊世骇俗的行为,为了发泄自己的欲望,只好每天躲在自己的小窝里看成人电影,借助成人电影和色情杂志来平息身体内的欲火。他也试图通过和女性的性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无奈囊中羞涩,最后不得不穿好自己的裤子,带着十二分的不满足逃回自己的小窝。这一幕刚好被岩谷看到,摄像机并没有捕捉岩谷的表情,因为此时他正在用望远镜窥视自己房间里面的邦子。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津田一彦和岩谷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他们都在本我追求快乐的原则下,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找到了不同的路径,岩谷在年轻的时候通过强奸来满足,虽然他标榜自己的占有欲为“爱”,步入不惑之年以后他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候的遗憾,通过绑架女高中生,想要与之产生“完美的爱情”,然后在占有彼此时达到“心灵与肉体的完美结合”;津田一彦就等同与青年时期的岩谷,但是他缺乏岩谷那样孤注一掷的勇气,只能靠成人电影和色情杂志来发泄自己的欲望,纵然想要实际操作,但是却以失败而告终。与之相比,岩谷无疑是“幸运”的。在电影的最后,津田一彦跟踪邦子来到超市,偶然得知邦子就是警方一直寻找的失踪的高中生,他不禁欣喜若

狂,认为自己马上就能拿到悬赏金。他一口气跑到警察局,却被警察告知已经找到邦子了。失望的神色立即出现在他的脸上,在别人看来,他是因为与一笔意外之财失之交臂而灰心丧气,但是观影者却可以根据前面的情节(他由于囊中羞涩而召妓不成)可推测一二。

3.2本我和自我的矛盾

与岩谷在膨胀的本我的驱使下所形成的内部欲望和外化的疯狂行为相比较,岩谷的自我就显得循规蹈矩,再正常不过。即使在绑架了可以进行“初恋”的对象的时候,他还是每天按时上班,对女同事的挑逗视若无睹,直到女同事对他进行了性骚扰之后,他依然克制着自我,隐忍度日。如果岩谷仅仅是要发泄自己的性欲的话,那么他有足够的主客观条件:办公室里的女同事像一个发情的野猫时不时的对岩谷进行着性骚扰,与其发生性关系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岩谷也不像津田一彦那样囊中羞涩,从岩谷的介绍来看,他家本来经营着一家家私店,后来由于自己经营不善而结束了生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岩谷不可能连召妓的资本都没有;他的房间里还有一个含苞待放的女高中生,而且岩谷早已做好了被判死刑的准备,即使对邦子实施了强奸,他也无所顾忌,但是这与他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自我与本我总是处于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关系之中。岩谷的自我给本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弥补自己在感情上的遗憾,让自己变成情感上的胜利者,在两性关系上获得“肉体与心灵的完美结合”。虽然在与前任妻子的感情中,从表面上看,岩谷处于主动与进攻者的地位,但是很显然他担任了一个失败者的角色,妻离子散的局面让他深深感受到自己在情感方面的缺失和失败。因此他要自己制造机会转败为胜。这时他的本我的力量是超过自我的。在与女同事的交往过程中,他又压抑住了本我,43岁的男人面对来自于女人的诱惑时(这诱惑并不会对他造成任何物质方面的损失),他却能够坐怀不乱,平静应对,这又需要多么强大的克制力?在这个阶段,岩谷的自我又是可以驾驭本我的,让本我在马车夫的驱赶下,正常行驶。

3.3歪曲的超我

超我虽然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可是并没有规定,这样的超我一定是符合社会大众的道德标准的,每个人的道德观念是不尽相同的。日本和中国的社会道德也是不尽相同的。岩谷的行为在本国人民看来还不至于到了千刀万剐的地步,这一点从邦子被“解救”以后,对警察笑着说的那些话(“岩谷先生并没有绑架我,是我主动跟他走的,我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的同居生活。”)就可见一斑。以不同的道德视角往往会得出不一样的见解。

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岩谷的超我是扭曲的,超我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它没有限制住本我的欲

望,从而导致了本我的畸形膨胀。在歪曲的超我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自我当然也会做出不同于常人的举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岩谷在被警察关进监牢以后,他本以为自己会被判死刑,而且他也希望自己被判死刑,却不料辩护律师却告诉他,他顶多会判三年有期徒刑。他想带着最美好的回忆去死,他的想法和日本的“死亡心理”不无关系,但是从这一点来看岩谷并不是没有法律观念,他知道绑架女高中生是违反法律的,甚至可以猜想在实施绑架行为之前,他想查阅过相关的法律资料,但是他却禁不住本我欲望的驱使,铤而走险。“在生活中,道德高尚的人比道德败坏的人更经常体验到道德焦虑 ,因为仅仅不好的念头就足以使有道德的人感到无地自容。一个道德不太好的人不具有如此强烈的超我 ,当他想到或干什么违反道德准则的事时,也不大可能受到良心的谴责。” 我们无从得知岩谷的内心究竟有没有受到良心的谴责,在笔者看来是不大可能有的。当看到自己绑架而来的受害者因为自己的柔情蜜意和悉心照顾后,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奉献自己的肉体时,他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以及目标实现的空虚感。因此他希望自己能被判处死刑,因为欲望满足后的空虚感很可能置他于死地。

4.结语

弗洛伊德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分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一定的,人格中某一系获得能量后,就意味着其他系统已丧失能量。一个人有坚强的自我,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虚弱。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根据上面的分析,岩谷的人格能量还停留在本我,他的绑架行为具有冲动性,以及期望能与被绑架者产生爱情的想法无疑是大胆而又疯狂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理好这三个“我”之间的关系,因为健全的人格结构是保障幸福人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董秀娜.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综述[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2. 田力. 用 “精神分析” 看电影[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4).

3. 余娇娜,朱建军.日本的死亡文化心理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33).


相关内容

  • 灵魂有多重
    读书时间 灵魂有多重 第一次婚姻是灵魂的赌博 一个女人如果经历过多次婚姻,绝对是在第一次婚姻时感情付出最多.这是被数据和统计证实了的结论.女性天生有一种赌博的勇气,而其往往会被女 1907年,美国病理学家邓肯・麦克道格尔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 ...
  • 如果你爱上了中年男人 作者王蔚伟
    如果你爱上了中年男人 作者王蔚伟 "前几天,燕子对我说和一个中年男人上床,真的是乏味之至,早泄得一踏糊涂, 这让她心情郁闷了很久,一切曾经美好的感觉竟荡然无存." 网上看到的这段文字, 这让小天使联想到自己所看见过的. ...
  • 来自我们的读者和作者的13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译者: RESS 原作者:Reader''s Digest Canada 发表时间:2014-02-12 爱无处不在.这些随笔探索约会.心碎和偶遇. 初恋 杰克·雷恩(Jake Ryan)来自<十六支蜡烛>(Sixteen Ca ...
  • 散文 再见,我已逝去的爱
    再见,我已逝去的爱 陆小雅一边翻着日历一边想着自己的生日,12月24日是她满33岁的生日,小雅的目光盯着12月24日开始出神. 小雅,身高一个1.65米,体型稍瘦,白皙的皮肤,有着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某医院的一个医生,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一 ...
  • 男人最喜欢哪个年纪的女人?中年女人
    一直以为,只有妙龄女子最具竞争力,能瞬间就迷倒万千少男.可最近一位朋友的答案颠覆了我的三观,原来,对男人来说,中年女人的魅力更大.相对于花样年华的女性,中年女性有何优势呢? 一.事业 受到高等教育的女人到了40岁,就算没有成为老板,自然在公 ...
  • 不要留恋路过的那一站
    不要留恋路过的那一站 陆琪 副标题:当年的感情再令人怀念,已经分道扬镳的前任突然出现在眼前,也绝对只是噩梦,不是童话的续篇. 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红遍华语区.怀旧,似乎成了城市里男男女女们的共同主题,我们曾经玩过的 ...
  • 俄罗斯人谈苏联解体
    本人07年开车去俄罗斯周游了两个月,回来以后没少在网上和人辩论苏联解体的是是非非.核心内容是苏联解体给普通百姓带来了什么.通过和俄罗斯人的交流,通过体会俄罗斯现代生活,本人愈发觉得中国发展之路走的正确但又充满了险恶.中国向何处去不是我一介草 ...
  • 拒绝初恋的最后恳求
    输完液,田花的气色红润了许多,她的眼神,久久停留在丈夫消瘦的脸上.丈夫说:"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田花说:"几十年过去了,心里一直是个疙瘩,这次再不说,恐怕得带到地下去了,说了又怕你不高兴." 丈夫 ...
  • [第十放映室·恭贺20**年]解说词转载三
    第十放映室·恭贺2011>解说词转载三(2011-01-20 10:39:33) 2010年的暑期档和国庆档期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小高潮,本年度几部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影片,都纷纷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开始在市场上形成和好莱坞引进大片势均力 ...
  • 她的妖娆,我的迷恋
    从男孩到男人--谁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我也不例外.永远记得第一次,我抱着一个柔软的身体,颤抖着伏在她的耳边说:"我爱你!"在那之后,这个词似乎就绝少被我提起,虽然情深依旧,可总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第一次性爱的经历并不是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