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归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中心

化归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08/05

化归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化归思想方法贯穿于小学数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了 待解决的或难解决的几何问题,通过调整思考方向,切换空间的维度;利用割 补法等,改变图形的形状;经过平移、旋转等几何变换,改变线段或图形的位 置等等,最终归结到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变与不变、化归思想、几何

[中文图书号] O123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 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 数学的核心,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下,传授学生数学的思 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最终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把化归思想方法誉为 “万能方法”,由此可见 化归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2]其指的是把待解决的 或难解决的问题, 通过一定的转化过程, 归结到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去, 最终获得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思想和方法。

纵观数学课程,会发现很多后来学到的数学知识,大多是建立在原 有的数学知识上,通过化归,把新知转化成旧知等等,从而使得问题更 易解决。比如小学阶段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起点是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长乘以宽,后来学习的梯形、三角形都通过割补法等图形变换,转换成 平行四边形来求面积;在探索圆的面积时,则运用图形变换和极限思想,

将圆变换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到圆的面积公式。下文将举例谈谈几何

教学中化归思想的运用。

2 以不变应万变

有句话说,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前者说的是要多读书, 后者说的则是要把书本读透。学习数学知识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过程,对 解决数学问题,要善于挖出知识的本源,懂得发现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本人在正方体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三个发现,有了这些发现, 就不必生硬地记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只要灵活应用化归思想方法,正 方体展开图和寻找相对面的问题,将迎刃而

解。

2.1认识正方体

图 1正方体及其展开图

正方体有 6 个面,暂且记为上、下, 前、后, 左、右,通过深入比较 相邻与相对的面,可以发现前面与后面相对,且与 4 个面相邻,这 4 个 面分别是上、下, 左、右,它们成对出现,也就是说,已知前面与上面相 邻,上面与下面相对,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前面与下面也相邻。

发现一:在一个正方体中,如果A 面与B 面相邻,B 面与C 面相对, 那么A 面就与C 面相邻。

如图 1,我们刚才说与前面相邻的四个面是上、下和左、右,它们成 对出现,现在我们来考虑与前、下两个面都相邻的情况,显然与前下面 都相邻的面有两个,分别是左面和右面,且左右是相对面。

发现二:在一个正方体中,记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面为A 面和B 面, 则与A 、B 面都相邻的面有两个,且这两个面是相对面。

再次分析图 1 中正方体的展开图,发现上面与右面只有一个顶点重 合,这样的两个面在折叠成正方体时是相邻面。

发现三:如果一个正方体展开图中,A 面与B 面有一个或两个共同的 顶点,那么A 面和B 面是正方体上相邻的两个面。

2.2将一般化为特殊,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

图 2 正方体的展开图

一切形如图 2,在 a 、b 、c 、d 任一处增加一个正方形,且在 e 、f 、 g 、h 任一处再增加一个正方形,这样的 6 个面就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旋转

图 3 正方体的展开图

并不是所有的展开图都和图 2 一样,但只要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我 们都可以将其转换成图 2 的形式,从而判断是否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如 图3,A 面与C 面有一个顶点重合,根据发现二,我们知道A 面与C 面是 相邻面,因此,可以让 A 面与 C 面的边重合,这样就容易判断是否为正 方体的展开图了。

2.3基于特殊,解决一般,判断长方体的展开图

图 4 长方体的展开图

长方体的展开图,与正方体的展开图很相似,就是在判断上下的两 个面时,要考虑相邻面的特点,如图4,线段AB 与线段CB 在折叠成长方 体时,是重合为一条棱长的,所以在展开图中必须是一样长的;同样, 线段 DE 与线段 EF 在折叠成长方体,要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这两条线 段是相等的。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长方体的相对面是完全一样的两个面, 且间隔一个面。对于长方体展开图,可以利用文中讲解正方体展开图的 方法来判断,并具体考虑相邻面的棱长相等的特点。

2.4 从问题的反面,探求正方体展开图中的相对面

图 5 正方体的展开图

正方体的展开图中有并排的三个或四个正方形,如图 5 中的左图, 则同一排间隔的两个正方形就是相对的面。

然而,两个面相对是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从平面展开图寻找相对 面,如图 5 右图,发现很难在平面中建立相对面的概念,因此我们换一 个思路,从问题的反面来入手,转而在平面上找相邻的面。

在这个正方体的展开图中,要找 C 面的相对面,只要把与 C 面相邻 的四个面都找出来,那么剩下的那个面就是 C 的对面。由图可知,C 面与

A 、B 、D 、E 面都分别有一个或两个的共同顶点,根据发现二,可以知道

C 面分别与A 、B 、D 、E 面相邻,所以 C 面与F 面相对。

接着如果找 B 面的相对面,依据发现二,可知 B 面分别与 A 、C 、D 面相邻,又 C 面与 F 面相对,依据发现一,可知 B 面与 F 面也相邻,所 以B 面与E 面相对。

2.5 多种方法,寻找正方体的相对面

图 6 正方体

一个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有如上图的三种情况,要寻找其中的

相对面。

三个图中,1号面出现三次,可以看出与 1号面相邻的有2 号、4 号、 5 号、6 号面,所以它的相对面是 3 号面。而 2 号面与 1号、4 号、5 号 面相邻,又 1号面与 3 号面相对,根据发现一可知,2 号面与6 号面相对。 剩下的 4 号面和 5 号面就是相对面了。

观察第一个与第二个图,发现 1 号面和 2 号面是相邻面,且与 1 号 面和 2 号面都相邻的面是4 号、5 号面,根据发现三可知,4 号面和 5 号 面就是相对面。同样对比第二个图与第三个图,发现相邻的 1 号面和 4 号面同时与2 号、6 号面相邻,再次利用发现三可知,2 号面与6 号面就 是相对的两个面。

3 知识之间相互关联

学科间很多知识是相关联的,很多方法也相通。而数学知识之间更 是如此相互关联,这就要求教者要读透教材,看到知识的本质联系,能 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把知识点织成一个网络,从而更有效地展 开数学学习,获得更好的数学影响。

3.1化变为不变,翻折与三角形的内角和

在求解一些跟角有关的问题,通常会联系到平角、直角、周角等特 殊角;会用到平移、旋转等几何变换;也会利用平行、垂直、轴对称等 性质,这些知识都相互关联。

[3]教材为了求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量一量再求和,发现三个内角

的和在 180 度左右,因此猜想它的内角和就是 180 度,而小学阶段已知 平角是 180 度。接下来通过折一折,将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从而进

一步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度。

图 7折一折

这里的折一折是利用旋转翻折的几何变换,其中还包含着轴对称的 性质。通过这样的翻折,将三个角的顶点移到一起,构成一个平角,从 而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3.2 化变为不变,平移与三角形的内角和

图 8 拼一拼

拼一拼是一个平移和旋转角的几何变换过程,不同的三角形,三个 内角的大小会不一样,但它们始终能构成一个不变的平角。

综上所述,这节探索课,为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 180°,教 材通过动手操作,把变化的三个角与一个平角建立了联系,从而证明三 个内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的大小,由此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4 总结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 《数学的发现》一书中给出解决问题的方

法:在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 “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

它与某个已知问题有关吗?”这就是化归思想方法最浅显的描述,可以

说,化归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且好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熟练掌握了

化归思想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化隐为显、化曲为直、化抽象为具体、 化变为不变、化一般为特殊,化空间为平面等等,最终游刃有余地解题, 从而不断地提高数学能力。

因此,教者应该从具体的教学活动着手,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

化归思想能贯穿在几何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 “授之以渔”。同时应加

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领会化归思想方法的内容和实质,努力提高自

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2] 马旭. 《小学数学化归思想研究述评》[J].教育科研论坛,2010,(08).

[3]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相关内容

  • 柯西不等式
    编号(学号):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题 目: 柯西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 学院名称: 数学与信息学院 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 级: 2010级13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评定等级标 ...
  • 冀教版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应用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和各位同仁共同研讨的机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 ...
  • 柯达伊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作为外来教育思想和文化的代表,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本土教育思想的进步和创新.通过柯达伊教学思想的引进,可以正视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审视教学行为,评估教育思想在世界教学领域内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 ...
  • 04高考试卷分析
    04高考湖北卷数学试题评价报告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试题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新颁布的<数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的各项要求,在遵循"在三个有肋于"原则 ...
  •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学模型思想方法解决 初中数学实际应用问题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难点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进步落实,素质教育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质.数学意识和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而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具有这种考查功能.它不仅具有 ...
  • 小学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的透视和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过程性目标的透视和思考 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课程 ...
  • 基于"C#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式学习
    [摘要]文章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主要针对教学思想和教学平台两方面的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单元中实施"主导-主体"的教育思想,采用"预习" ...
  • 数学本科毕业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七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函 授 站: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级 别: 姓 名: 学 号: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 目 录 摘要.................. ...
  •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I数理化研究1..[关it]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陈欣龙 摘要: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学中的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彤的 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 ...
  •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下)
    初一数学下 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基础知识的培养要求: (1)了解角的相关概念及垂直的概念. (2)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掌握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 并会求解析式. (3)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并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