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内容 - 范文中心

马克思内容

04/26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 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认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突破:一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指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观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大学生随着身心的成熟, 社会实践的增多, 视野也日益开阔, 又因为接受了一定的教育, 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 因此人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我意识得到了全面的展示。这个时期的青年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了能概括对社会的认识, 能评

价生活的价值及提出确定的生活设想, 还能主动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 能认识和解决自己与社会的矛盾。因此, 无论是进入高等学府还是走上社会就业之路, 他们所学的专业及所担负的社会工作, 特别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 通过具体的经历和感受, 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日趋稳定和成熟, 而主体需要越强烈, 社会实践越深刻, 那大学生的人生观就越正确。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生观的核心。首先,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其次,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再次,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和他人进行索取。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它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因素。在人生实践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具体而言端正人生态度就要做到认真。即要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清醒认真地面对生活。务实,即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乐观,对人生要充满自信,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进取,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价值观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会考虑:“我们这样子做这样子说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有用”、“有利”、“值得”是一种价值判断。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

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 ;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呢?

第一, 帮助大学生恰当认识和正确分析社会现象。现代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各种腐败现象, 并对此类现象议论颇多、反响激烈且深恶痛绝。这是他们青春激情反映, 也是他们思想没有得到有效引导的一个侧面的反馈。如果对这类问题教育不当的话, 他们甚至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 走上歧途。从世界观的角度来看, 腐败行为是腐朽世界观支配下的社会外显。缺乏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才会禁不住权利、金钱、美色的引诱, 而腐败堕落。封建主义、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腐败分子的思想根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有助于他们认清当今社会各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不久的将来, 这些大学生将走上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 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分子, 也必然有一批人会成为各级领导。如果不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要说反对和抵制腐败现象, 自己都可能掉进腐败的深渊。

第二, 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群体, 他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社会信息, 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判断力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 不拘于模式容易接受新事物、进行新探索, 好幻想、有干劲, 勇于走在时代的前沿, 推动社会进行深刻的变

革。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效益与速度、集体与个人、可能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常常受特定小环境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们自我意识明晰, 效益、时间观念增强, 乐于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处于定型期, 加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 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纷繁复杂、不断变化,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文化碰撞, 价值观多样化发展趋势, 也从外部层面上推进了国内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分化、异化, 导致一些大学生把“有利当理想”, “有钱当前途”, 不问政治、不辨方向、不讲立场, 盲目迷信, 向往他们心目中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但由于一些大学生的政治理论、道德修养还不高, 对多种社会现象不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 所表现出来的以金钱为中心的行为方式以及对政治的冷漠和反感也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 才能使大学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现点、政治方向作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第三, 帮助大学生抵制和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侵害。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 正确的思想理论如果不去占领, 错误的、反动的思想理论就会乘虚而人。当前, 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思想领域,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有时还很猖撅, 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蠢蠢欲动, 迷乱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部分大学生认为, 宣扬雷锋精神、集体主义已过时只讲自由, 不讲纪律理想迷茫论, 得过且过说„„如此等等。归根到底, 这些都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决定了必须进行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一些高校对开设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政治学习重视不够, 有的走过场, 对这些课程的考察也松散, 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也盲目的排斥和轻视政治理论课。这种状况告诉我们, 应当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抓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温总理在同济大学勉励同学的话:“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人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关注天空的人!


相关内容

  •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一段论述的理解与翻译
    作者:李其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年05期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21章<生息资本>中,有一段关于正义问题的论述:"在这里,同吉尔巴特一起(见注)说什么天然正义,这是毫无意义的.生 ...
  • 自考本科[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述]题型与分值
    一.课程介绍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公共必考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分 ...
  • 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不同范畴
    [摘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仅仅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不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充分 ...
  • 第一章马克思复习题
    第一部分 单选和多选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 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具有代表 性的早期领导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瞿秋白 D.毛泽东 2.在 ...
  •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专科[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作业1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P2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 ...
  • 1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 ...
  • 列宁实践观点的发展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
    第36卷 第4期Vol.36 No.4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SocialSciencesEditiony(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Jul2010y列宁实践观点的发展 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 ...
  •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
    摘 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入手,紧紧抓住人与自然,精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异化的深层根源,从而大刀阔斧地展开了对资本主义人吃人制度的控诉.同时,也进行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 ...
  • 马克思与人文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审视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产物,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认识,以及由此而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理想.信念.情感和道德.以人为本是对 ...
  • 哲学的当代境界
    作者:丛大川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年03期 哲学还能生存下去吗?哲学真的该终结了吗?当代哲人们在自我拷问. 其实,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这个"哲学危机"或"哲学终结"问题总要被人们提出,但哲学不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