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 范文中心

1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09/07

1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认清这一国情,是解决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因此,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

3.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尽管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党内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态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总体上始终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重要成果,又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答: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⑴“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⑵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⑶要全面地看问题。⑷要发展地看问题。⑸要把现象当作入门向导。

理论联系实际:⑴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⑵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⑶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⑷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⑸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实事求是: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内在联系。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5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一) 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

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 更迭地起主导作用. 先是民族矛盾, 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 后是阶级矛盾, 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主要表现有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2、在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

本阶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主要表现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3、第三阶段(20世纪初到1919年)

本阶段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上.

(主要表现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二) 第二阶段

1、第一阶段,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 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主要表现有国民大革命)

2、在第二阶段,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或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但从1931年至1937年, 随着日本侵华的步步加深, 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前期主要表现有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围剿和反围剿,后期表现为九·一八事变)

3、在第三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主要表现有八年抗日战争)

4、在第四阶段,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6


相关内容

  • 第一章马克思复习题
    第一部分 单选和多选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 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具有代表 性的早期领导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瞿秋白 D.毛泽东 2.在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 10英本3班30号 张雪晴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真理.但同时真理又都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性在于真理是各种条件的综合,各个国家经济.文化.历史和习俗各不相同,这就使各国在运用 ...
  •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那么,为什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呢?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 ...
  • 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英文摘要„„„„„„„„„„„„„„„„„„„„„„„„„„„1 绪 论„„„„„„„„„„„„„„„„„„„„„„„„„„„„2 (一)选题意义„„„„„„„„„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历经三个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
  • 中外哲学人物
    哲学人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列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邓小平 马克 ...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辽宁 沈阳110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30-01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 ...
  • 毛概考试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中 国 共 产 党人通过理论创新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实际上可以作出两种分类: 一是按照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