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1 - 范文中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1

01/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己于2011年3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30日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法释〔2011〕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2011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5次会议通过)

为了规范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条 当事人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由主持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管辖。

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委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委派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条 当事人申请确认调解协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申请书、调解协议和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以及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证明材料,并提供双方当事人的送达地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第四条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司法确认申请,应当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的,应当编立“调确字”案号,并及时向当事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双方当事人同时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的,人民法院可以当即受理并作出是否确认的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或者不属于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

(二)确认身份关系的;

(三)确认收养关系的;

(四)确认婚姻关系的。

第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司法确认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确认的决定。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确认的决定前,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撤回司法确认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第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司法确认申请后,应当指定一名审判人员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通知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场,当面询问当事人。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如实陈述申请确认的调解协议的有关情况,保证提交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人民法院在审查中,认为当事人的陈述或者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不完备或者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陈述或者补充证明材料。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按时补充或者拒不接受询问的,可以按撤回司法确认申请处理。

第七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效力: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二)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三)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的;

(四)损害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内容不明确,无法确认的;

(六)其他不能进行司法确认的情形。

第八条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调解协议符合确认条件的,应当作出确认决定书;决定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应当作出不予确认决定书。

第九条 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确认决定后,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作出确认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条 案外人认为经人民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作出确认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确认决定。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办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不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将调解协议不予确认的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通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建立的调解员名册中的调解员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参照本规定办理。人民法院立案后委托他人调解达成的协议的司法确认,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2号)的有关规定办理。

当前是第1页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共1页,


相关内容

  • 完善司法确认制度健全纠纷解决机制_宋堃
    人民法院报/2014年/1月/23日/第008版 调研工作 完善司法确认制度 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课题组成员 宋堃 李冬冬 韩炜 柴海燕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是我国近些年 ...
  •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XX年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2011年11月30日 鲁高法[2011]297号 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山东法官培训学院.本院各部门: 2011年8月31日至9月1日,全省民事审判工作会议 ...
  • [司法考试真题]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2-2008年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您的位置:法律教育网>司考网校>司法考试历年试题> 正文 2002-2008年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2008-12-30 1 ...
  • 20**年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
    2010年司法考试民事诉讼法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35.张某与李某产生邻里纠纷,张某将李某打伤.为解决赔偿问题,双方同意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经调解员黄某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关于该纠纷的处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 ...
  • 现行婚姻法及解释(1-3)
    现行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一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
  • 葛娟娟等与江志铭撤销权纠纷上诉案
    葛娟娟等与江志铭撤销权纠纷上诉案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2003)杭民一终字第984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葛娟娟. 委托代理人郎宏明(特别授权),浙江华盛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王亚珍. 委托代理人诸葛伟(特别 ...
  • 论民事诉讼与其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论民事诉讼与其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法学四班 20157652 摘要:民事纠纷是指基于民事违法行为而产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争议,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是指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的方法和制度.本文通过对比和分别联系,将民事诉讼与非诉讼纠 ...
  • 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演讲稿
    中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及完善 ---从正义执著追求的"理想主义"到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 董少谋 (中国西北规范大学民事司法改革研究所 所长.教授) 对于一个正向法治目标迈进的国度来说,中国规治建设确实 ...
  • 公证书文本制作的若干规定
    篇一:公证文书质量标准(草稿) 及说明 公证 文书质量标准(草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制定标准的目的及法律依据] 为提高公证文书质量,促进公证文书质量检查工作的规 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
  •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构建
    内容摘要:庭前证据交换,是指开庭审理前由法院组织当事人就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出示给对方,并由对方发表认可或不认可等意见的活动.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由于过分强调举证.质证的当庭性,使得作为庭前准备主要内容的庭前证据交换受到了冷落,出现了向&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