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导学案2 - 范文中心

松鼠导学案2

09/21

《松鼠》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通读全文,标小节号。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

2.把握文章结构,圈划出表现松鼠特点的词、句,有感情朗读。

3.用横线画出准确的说明的词语、语句,波浪线画出生动的描写语句。体会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认真完成预习和探究质疑题目,不能完成的和自己另有疑问的问题写到“我的疑问”

处。

二、【教材助读】

(一)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

特点:一、客观性。不论是介绍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应。二、科

学性。说明文的任务之一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给人以真知。

说明文有多种样式,科学小品文是其中一种。

科学小品文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和基本内容的小品文。

特点:一、短小精悍。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

力求知识的科学性。二、生动活泼。可叙述可描写,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富于情趣,引人入胜。所以,生动说明是科学小品文的主要语言特点。

(二) 学法指导

阅读说明文的步骤:

1.抓住文题,弄清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标题比记叙文的标题具有更强的提示性,往往直接交代说明对象,如《巍巍中

山陵》《凡尔赛宫》等,从这些文章的题目上便可知说明对象。

2.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所的事物。

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开头用

六个字概括了纪念碑的总体特征——“巍峨、雄伟、庄严”,然后围绕这一总体特征,说明

了有关局部具体特征;而《巍巍中山陵》则扣住“巍巍”这个显著特征进行说明、描写。

3.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通过合理的顺序逐层表现出来的。说明文都是从说明对象本身的特

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也不同。

4.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具体形象)、列数字(科学准确)、作比较(突出说明)等。

(三) 相关链接

1.作者介绍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躯者。贵族家庭出身,父亲

曾为州议会法官。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

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

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

《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

2.关于松鼠的知识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

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

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用昆虫和鸟卵。年产1-4

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裘,尾毛可制笔。

《动物学》中关于松鼠的介绍:经济价值高的动物,根据他们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肉

用兽、毛皮兽和药用兽三类。毛皮兽有水獭和松鼠等。松鼠栖息在树林中,分布在我国东北

和西北等地,毛皮可以做成大衣,尾毛可以制笔。

三、【预习自测】 (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独立完成。)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驯良( ) 矫健( ) 蛰伏( ) 勉强( ) 暖和( )

榛子( ) 榉实( ) 橡栗( ) 狭窄( ) 苔藓(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躲cáng( ) 帽yīng( ) 遮bì( ) 分chà( )

lì( )害 guāi( )巧 líng( )珑 xiē( )凉

3.解释词语:

驯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蛰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__国博物学家、作家_____。其主要作品有_______36卷。

5.文章中的松鼠给你什么样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松鼠的特点有哪些?文章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松鼠进行详细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质疑】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漂亮”、“驯良”、“乖巧” 三个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本文和“相关链接”中“关于松鼠的知识”的语言,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摘录文中表现松鼠特点的精彩语句并自选角度简要点评(至少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松鼠的搭窝过程,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找出语言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一句中的“通常”能不能删掉?为什么?文中像这样的词

语你能再找出一两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读文章的最后两句“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

皮可以制成皮衣。”你又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我质疑,我收获

读完文章,你有疑问吗?请将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供课堂讨论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巩固延伸】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习题。

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鼠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当然,它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冬季蛰伏,它十分迟钝。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长达28周。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8月至l0月,是针鼹袭击大型蚁穴的季节。蚁穴中有许多带翼的肥壮蚁后,这些蚁后准备了充足的脂肪养料,准备飞出窝,建立新的家。此时,针鼹用长鼻嘴猛袭蚁巢,伸出它充满黏液的舌头,粘住食物,卷入口腔。在粘住蚁后的同时,也会带入许多脏土屑,但这没有关系。针鼹每天吃许多脏土,脏土既帮助消化,又含有稀有元素。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和别的哺乳动物很不同。吃了这样丰盛的晚餐.小针鼹长得很快,春夏时一下子大了许多。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针鼹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3.澳大利亚人为什么用针鼹做奥运会吉祥物?

4.语段中主要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5.说说下列加粗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1)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16小松鼠找花生
    茶陵县平水中心小学教案专用纸 第 节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一年级 5 班 教 师 袁旭兰 教学内容 课 时 2 课时 教研组长 16.小松鼠找花生 颜木兰 个性备课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 个字 ...
  • 新的胎教小故事
    <小青虫变蝴蝶>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来了. 春姑娘头上戴着用红花.白花.黄花编成的帽子,身上穿着绿色的衣裳,打扮得可漂亮了.她张着象薄纱一样的翅膀飞呀飞呀,春姑娘飞到田野里的一棵大树旁边.她看见树枝上挂着一个黄色的两头尖的小包 ...
  • 二年级语文上册12课小马过河教案教科版
    12.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 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重 ...
  • 小松鼠过冬
    小松鼠过冬 写话,要求用上"大雁.落叶.太阳.天空.小松鼠"这些词. 秋天到了,一群群大雁往南方飞去,因为那里特别暖和.落叶被风吹走了,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有的落到地上,有的落到小路上,有的落到池塘里.太阳发出的光芒也不再 ...
  • 七年级语文下册 15[松鼠]优秀公开课教案 (新版)苏教版
    <松 鼠>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观察动物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3.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 ...
  •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写作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动物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动物. 3.通过写作增强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和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并运用适当的方法介绍动物. 2.难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 ...
  • 小黑驴.狐狸与狮子
    这几天,小马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马年到了,这可是马家族的一件大事:着急的是,新年一到,十二生肖的动物们都会集中在一起,发表演说:比一比谁的决心大. 小马不想给自己的家族丢脸,可又不知怎么说好.瞧,一眨眼工夫,今天就是演说的日子啦!小马能不 ...
  • 团体活动室内游戏
    一.游戏名称:串名字游戏 游戏方法: 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队员自我介绍单位.姓名,第二名队员轮流介绍,但是要说:我是***后面的***,第三名队员说:我是***后面的***的后面的***,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队员要将前面所 ...
  • 增强班级凝聚力游戏活动示例
    增强班级凝聚力游戏活动示例 姜宝腾 范彩娟设计 导读: 各位班主任: 我们三个级部的班级都是较新组建的.一个班级从组建初期的松散的群体到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做很多工作. 其中,各班一周一般都会有 ...
  • [松鼠]备课资料
    作者 布丰(1707-1788),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后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比终于写出犯.册的巨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