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 范文中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02/22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1:溶液的概念

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 叫做溶液。

2.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指溶液形成后, 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即同一溶液中各部

分的浓度、密度、颜色等都相同。

(2)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即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 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出现分

层现象,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拓展延伸】

1. 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1)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一种物质

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2. 有些物质(如蔗糖等) 在溶液中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的,还有些物质(如氯化钠等) 在溶

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易错警示】

1. 溶液一般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 4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

液为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2. 溶液是混合物,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

不是溶液。

【例1】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 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蔗糖 C. 味精 D.芝麻油

知识点2:溶液的组成

1.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除此之外, 酒精、汽油等也

可以作为溶剂。

2. 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1)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名称后加溶剂, 即溶质在前, 溶剂在后。如“碘酒”

中, 碘是溶质, 酒精是溶剂;“食盐水”中, 食盐是溶质, 水是溶剂。但是一般水溶液中不指明溶剂,

即未指明溶剂的溶液, 溶剂一般是水, 如“硫酸铜溶液”中, 硫酸铜是溶质, 水是溶剂。

(2)当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形成溶液时, 一般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 液体看作溶剂。

(3)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形成溶液时, 一般把量多的看作溶剂, 量少的看作溶质。但是只要

溶液中有水存在时, 无论水量多少, 水都是溶剂。

【拓展延伸】

1. 在溶液中, 溶质可以是一种, 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但溶剂只能是一种。

2. 对于发生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应以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和反应物的量来

确定。如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应该为反应生成的ZnSO 4。

【易错警示 】

1.溶液的质量等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之和, 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

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2. 在计算溶液质量时, 溶质质量是指已被溶解的那部分的物质的质量, 而未溶解的部分不

能计算在内。

【例2】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酒精溶液 ;(2)食盐

水 ;(3)稀盐酸 ;(4)澄清石灰水 ;(5)硫酸锌溶

液 ;(6)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易错警示

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与用洗涤剂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有本质的区别

:汽油

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脂, 是溶解原理, 形成的是溶液; 而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

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将大的油珠变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是乳化原理, 形成的是乳浊液。

【例6】 下列洗涤方法中, 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 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 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考点突破】

考点1:溶质、溶剂的判断

【例1】 碘是紫黑色晶体, 可以溶解在汽油中, 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 溶质是溶剂是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 。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考点2: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与物理学科压强知识综合

【例2】 如图5所示装置, 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形管右边支管

的红墨水液面降低, 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

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地说, 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 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

溶质存在, 如果有, 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 那么这种溶液就是所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可在温度和溶剂量不变的条件下, 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

质, 如果溶质不再溶解, 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如果溶质继续溶解, 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拓展延伸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1)浓溶液、稀溶液的定义: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

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 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 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

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 因此

两组概念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但是, 在一定温度下,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例1】周末, 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 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

中的白糖后, 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 喝糖水时, 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

的白糖(如图1) 。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D.40 ℃时, 分别用100 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 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知识点6:气体的溶解度

1. 气体的溶解度: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 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的气体体积。

2.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

(2)温度:温度越高, 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3)压强:压强越大, 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例】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 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喝下汽水时, 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里

C. 打开啤酒瓶盖时, 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 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

知识点7:结晶方法及适用范围

1. 结晶: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这一过程叫结晶。

2. 结晶方法及适用范围

(1)蒸发溶剂: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

化钠晶体, 就可以用蒸发溶剂法。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如从硝酸钾饱和

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 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3. 结晶的应用——海水晒盐

(1)原理: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食盐结晶出来。

(2)主要过程:(如图4)

图4

拓展延伸 用两种结晶方法分离或提纯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如图5所示, 甲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 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变化不大。如果乙中混有少量的甲, 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最后留少

量水, 这时少量的甲仍留在溶液中, 趁热过滤); 如果甲中混有少量的乙, 可采用冷

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 进行分离。 图5

【例6】 根据图6中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问题:

图6

(1)要使60 g甲完全溶解在100 g水中, 水温不低于

(2)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大量的乙, 可采取的方法是。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例2】 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入10 g食盐 B. 蒸发掉45 g水

C. 蒸发掉50 g水 D. 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 知识点3: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

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时,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 代入(或求出) 的量应是溶质的质量, 而不能是溶液的质量或体积。

(2)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计算方法:

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其中溶剂水的质量在计算中应注意:有些反应不消耗且不生成水时, 溶剂水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各溶液中溶剂质量之和; 若生成物中有水时则还需要加上生成的水的质量(若消耗水则需减去消耗的水的质量) 。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溶性杂质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此方法较简单, 也最常用。

【例3】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 小丽称取30 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 并向其中加入了8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 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 g。我能完成下列计算:

(1)30 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

(2)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第 10 页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练习题
    第八单元 1.用铁锅煮菜是最理想的炊具,主要原因是 ( ) A. 价格便宜 B. 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C. 导热性比较好 D. 容易加工 2.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 .不锈钢 B .玻璃 C ...
  •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下册)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 纯金属 和 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 ...
  • 六年级科学下册米饭.淀粉碘酒的变化说课稿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说课稿 尊敬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物质的变化"这个单元的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下面我从说课标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部分课文后面附有课外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口语表达,以及一些人物资料介绍 ...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父母的爱
    有人说,父母的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伟大.而我却说,父母的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当我生病的时候,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当我学习有困难的时候,父母会细心地给我讲解:当我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耐心地给我讲道理.而这几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 ...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回顾与拓展
    五年级语文 单元名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型:精读课 主备人:王晓霞 审核人:杨素瑞 时间:2013.3.11 回顾·拓展三 教材简析: 本次交流平台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对剧 ...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信息技术状况 信息技术装备的改善,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除低年级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外,中高年级已按要求开足开齐.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 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各部分设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丑小鸭]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丑小鸭>说课设计之二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02中本的胡萍,能参加这次的教师技能大赛,对于我来说,既是一次锻炼,又是一种提高.所以,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参赛选手,向支持这次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