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 范文中心

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07/03

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多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思维能力、个性及自主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变化形势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能力成为新时期对教师的新的和更高的发展目标,而反思性教学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反思性教学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分析,这样就能主动地将与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二)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和反思有机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受到质疑,广大教师开始了对自身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反思。从反思中,深切地感受到知识的传授只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是,开始尝试使用“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法,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这样的课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生生的讨论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反思性教学,促使教师努力成为一个研究者。

(三)反思性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

教学是一种道德职业。教师的道德意识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投入程度。事实证明,教师的道德水平越高,就越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出一种执着性和责任心,它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反思,善于反思,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才会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的方式

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我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合个人教学的反思经历,总结了如下几点可行的教学反思策略:

(一) 反思日记(或教学后记)

教师在一天工作结束后,记一下教学体会,总结当日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并对其进行分析。日记(或后记)“帮助你对自己作为教师的情感和认知节律形成洞察力”⑵。教师之间还可以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日记,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从中受到启发。反思日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课后思”,也可以是“周后思”,还可以是“月后思”“期中思”“期末思”等。

(二)听课

听课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反思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听课,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年轻教师要多听年长教师的课,从中吸取上课的一些宝贵经验,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等。资深的或者年纪大一点教师也应放下架子,主动去听年轻教师的课,并将此与自己的教学做比较,通过这种反思来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作为反思型教师,还应主动邀请别的教师来听自己的课,让他人来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后互相交流,反思一些教学细节,探讨改进措施。

(三)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策略是指教师应定期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反馈是多样化的,有对教师上课的看法,有自己学习的总结,也有向教师倾诉自己最近不悦的事情,征求建议等。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反观自身的教育教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当然,教师要想从学生那里得到如实的反馈,平时须与学生坦诚相待,互相尊重,建立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

(四)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

教师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能力的增强,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教师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灌注情感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上升到一个高度,就会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学理论的学习,可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反思力,并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反之,教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当教师发现教学实践与理论不相符时,应先反思自己教学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因素,若确信无误,也可对理论产生怀疑,并向理论的提出者挑战,共同探讨。这样,教师才真正算得上是“学者型教师”。

反思性教学为广大教师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引导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⑶


相关内容

  • 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自我反思--在与自我的对话中成长 1.反思与教师发展 波斯纳(Posner)曾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 来,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意味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其有限的工作生涯 ...
  • 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电子档案袋实施的最佳途径
    [摘 要]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一人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增强个人身体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体育锻炼,大学生最为我国新一代的社会建设者以及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担负着建设祖国,富强民族的重任,而完成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大学生 ...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加以回顾.思考.分析和评价,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 ...
  • 五年级节日课程设计
    春节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春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是中国人家庭团圆的日子,人们吃团圆饭.逛商店.买年货.贴春联.挂年画等.本课围绕春节组织和安排教育活动,整个课程活动分为寒假前.寒加中.寒假后三个阶段.寒假前主要是经验准备阶段,寒加 ...
  • 20**年重庆市[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节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德育与班级管理(全)
    一.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伦理道德 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二.广义的德育概念可以定位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受 ...
  • 20**年大学区管理制项目预算可行性报告
    大学区管理制项目预算可行性报告 蓝田县文姬初中大学区 2015年1月 文姬大学区管理制项目预算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大学区名称:文姬大学区 2.大学区负责人:白玉稳 3.项目名称:学校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类项目 4.项目负责人:白玉稳 ...
  • 第九讲校本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法
    第九讲:校本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法(参考教材第八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校本研究兴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2.理解校本研究的含义.特点及研究意义 2.掌握校本研究的研究实施的原则.程序和基本要求 3. 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重. ...
  • 20**年教师招聘考试作文汇选
    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 ...
  • 谈科学思维及特点
    谈科研思维及其类型特点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潘久武 从教育历史发展与进程的角度审视,推进教育变革或解决问题的核心力量是教育科研,尤其在当前执行新课程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行动中,更需要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因此,从整体上认知科研&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