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范文中心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03/19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读《三国演义》

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

姓名:严志鹏

学号:20103729

《三国演义》书中的第一段话说明了它发生的历史背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 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 桓帝崩,灵帝即 自此愈横。加上农民起义,楚汉,但是没能持久发展。等传到献帝时,作者同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桓、灵二帝时期,让宫中宦官掌握权力,以致朝中大臣想动手除去着一股势力也在所难为,宦官的势力更加难以控制。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政治动荡,时局不明的时代,先后出现了曹操、袁绍、刘备、孙权等一系列的诸侯割据势力,这也就有了三国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三国的故事从黄巾造反开始,各日后割据一方的大人物纷纷上场,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并参加了官军,曹操官拜骑都尉,也在平叛中很有作为。并且年纪轻轻就显露出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董卓上了一下场,因指挥不力没能留在朝中却收买宫中宦官得到了一个外地不错的位臵。其他人物各有封赏,只有刘趣的事情是当时刘备参军是28年,而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巾的官军时,诸葛亮才8

但没有反而自己身死。不幸的是带来了董怬惶!”董卓集团在外有联军讨伐,内有王逃遁。曹操抓住时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坐镇洛阳。不久请天子迁都利于自己控制的许都,为日后的抛开汉朝统治做好准备。董卓之乱后,其他各路诸侯也各回自己的势力范围,一场争夺中央权力的斗争在逐步酝酿中。其中的主线是刘备从曹操手下脱离出来,拥有自己的一支队伍,但是却没有自己的一方地盘,和曹

操打着运动战。期间被后世认为三国中最勇猛的吕布白门楼殒命。另外一个大事件是袁术、袁绍兄弟先后向曹操发难。最重大的莫非官渡之战,这一战决定了北方各州的归属。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的障碍已经大部清除。刘备在经过各种排挤斗争之后,尤其是在长坂坡之战中大损元气,经过元直临走时候的推荐,定了赤壁之战的战略格局。烧毁了曹操江山一统的雄心。间的矛盾渐渐凸显出来,刘备埋下了隐患。

曹操退后,期间西曹操平定了汉中地,刘备领了益州牧,但重点都不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关羽即将达到人生荣誉的巅峰:面对关羽的挑战,魏营中几乎没有大将可以应对,兵锋直指许都。庞德倒是一位敢于说不的将领,有大将风度,可惜由于于禁的掣肘没能一举成功。话说: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东吴方面眼见刘备借了荆州没有还的意思,关羽的口气也越来越硬便有了取荆州的念头,一场白衣

渡江开始了关羽的灾难。 由于低估了孙权对夺回荆州的强烈意愿导致关羽在对曹操军队作战的时候对吕蒙的偷袭毫无防备,加上一些自大的心理,不愿意暂避其锋芒,最终兵败麦城,被俘东吴,因其不愿投降孙权爱其勇而用之不得,不得已只能杀了关羽。关羽这一死不仅自己身死,更是刘备集团走向衰败的开始。刘备的兵士残暴对待,便把有些小人物也就为对刘加上仇恨冲昏了头无力挽回,刘备本人也只得逃跑,逃到了白帝城悲恨交加,临终前和诸葛亮交代了后事,书中称为”白帝城托孤“。 刘备死后,诸葛亮用心辅佐刘禅,同时为了完成刘备生前没有完成的愿望呕心沥血:七擒孟获,平定了蜀国西南的大后方,为出师北伐做好战略上的准备;名具出师表,决意北伐;六出祁山,北伐之路漫

漫而艰难。北伐胜利了几次,不过总是有各种原因没能一举成功。诸葛亮的事必躬亲给他的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在和司马懿对阵五丈原时”陨大星汉丞相归天“,一代贤相诸葛亮就此离开了。但是他为蜀国的动乱早已察觉,死之前安排好了解决的办法。由此可见,诸葛亮的一生在他做下著名的”隆中对“后便奉献给了故事基本上就是姜维一个人撑局面了,局都发生了动荡,吴国本来可以利用司马懿和诸吴国这边的子孙就基本司马家没费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小说,并不能算是一部历史书,但是它里面的内容十分的精彩,充分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里面大小战争几百场,以致于有人把它当兵书来看。记得作客百家讲坛的易中天说过一个故事:清军在入关前,将三国演义印制1000册作为内部资料,只发给一定级别的将军和满族贵族。

有一位将军入关后结识了一位汉人,他们两个关系非常好,一天满族将军叫他的朋友到房间对他悄悄的说:我这里有一本内部资料,让你瞧瞧。汉人一看是《三国演义》不禁感到好笑。从侧面反映,《三国演义》的确可以作为一本兵书了,里面的战争大有文章,军事统帅运筹帷幄而能决胜千里之外。有各种计谋,心理的迷信色彩十分浓厚,诸葛亮近乎妖,可以提前预知敌人的作战行动,禳星“ 然规律,更是达,

运用到现在的社会有经济学原理,有管理学原理等等。刘备用人原则是理想主义,希望他用的人不仅有才能还能有仁义;孙权用人的原则是谨慎主义,一般人他不敢用,没有曹操那么大的胆略。

最后想说,非常喜欢《三国演义》,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附:

提纲简要:

一、作品概述(500--1000字)

历史背景、内容简介、作品影响及价值

二、精彩篇章(500--1000字)

(6)司马懿

2.一方诸侯、猛将、谋士

(1)吕布

(2)袁绍

(3)袁术

(4)刘氏诸侯

(5)周瑜

(6)郭嘉、荀彧、许攸、贾诩、庞统、田丰、陈宫

(7)典韦、许褚、赵云、张飞、马超、甘宁、张颌、于禁

3.其他人物

(1)陆逊

(2)庞德

(3)杨修

四、心得体会(500--1000(1)迷信色彩浓厚;

(2

(3

总计6小时

说明:鉴于篇幅,没有完全按照提纲展开写作,以后可以考虑再做补充。


相关内容

  • 向党说句心里话
    向党说句心里话 各位同志你们好! 我是蓟县公路工程处的杨淑敏,今天走上这讲台,我的心情是这样的振奋不已!很多次登上舞台.讲台,很多次面对话筒.面对我赤诚地父老乡亲兄弟姐妹,都不曾有今天的心情:这样的忐忑,这样的羞怯,这样的自豪,这样的庄严! ...
  • 山东省潍坊市20**年-20**年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2012.4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上,考试结束,将 ...
  • 九一八演讲稿
    篇一:九一八演讲稿 九一 八事变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 是<勿忘"九.一八",勿忘国耻>. 九一八事变是日军 侵华期间发生的一次历史事件,就在1931年的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 ...
  • 三国志演义讲稿
    <三国志演义>讲稿 第一组:张晓贞 一. 杨慎诗<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 提纲 ...
  •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心得体会四篇
    <将改革进行到底>学习讨论发言稿:只为正义的公平分配 ........................ 1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伟业放歌 ............................ ...
  •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电脑辅助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 ...
  •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 ...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杰 教学目标 : 1.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英雄形象的塑造: 3.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教学时 ...
  •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改好2
    我爱我的祖国 正如雷锋所言:"我是祖国的,祖国是我的."因此,把个人的命 运与祖国的命运直接联系起来,把自已的人格与祖国的国格直接联系 起来,这正是爱国主义真谛之所在.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行曲> ...
  • 浅谈司马迁
    浅谈司马迁 历史犹如长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它闪烁着无数日月星辰的光辉,折射出两岸风景变幻的悲喜,无数的或壮烈或平庸的生命汇入,在这滚滚洪流中激起属于自己的浪花. --题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