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 范文中心

体育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01/11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课程改革正在有声有色地全面展开。十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教育部门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广大中小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学生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课程改革正确引导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给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下出现的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受不了”的现象,有效落实了因材施教,实现了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师面前:我们如何转变角色来适应课改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如何合理地教学分组以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旧的体育教学模式,摸索出一套更新更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

  1.研究方法和对象

  以全区六个学校的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学生的体质(分为同质与异质)、兴趣(合作与友伴)、帮教及随机分组、单个教学自然班综合分组及旧模式体育教学,编成了A体质(分为同质与异质)分组、B兴趣(合作与友伴)分组、C帮教分组、D随机分组、E单个教学自然班综合分组、F旧模式体育教学六个教学实验个体。分班以前我把所有学生的50米跑、立定跳远、800米/1000米,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性作了检测与调查,把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做统计(见表一)后,指定不同学校分别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分组教学模式。

  2.实验过程

  2.1实验从2008年9月中旬开始,至2009年3月下旬结束。实验期间每周实验三节课(两节体育课,一节活动课),大纲课以教育部制定的统编大纲传授知识技能为主,选项体育教学为辅;活动课以游戏和选项体育为主,每周的课外体育活动安排一节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活动内容。在教学及指导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各校承担实验的分组模式,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排课的内容和练习方法。每半学期进行一次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数据指标测试,同时给学生进行理问卷调查,并与去年这个时期成绩比较与对照班成绩比较,以分析教学实验成功与否。

  2.2任课教师的教由其本人专项特长而定,充分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师生互动,主张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培养创新;帮助学生成功,使学生敢于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借助体育的人格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

  3.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分班试验,从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指标均明显得到发展与加强。

  3.1实验结果

  3.2对照表一表二,我们不难看出,各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各项指标都发生了大的提高,就50米及800/1000米测试情况来看,在旧模式体育教学方法的体制下,学生的这两项指标较其他五个实验个体稍高。而其他五个实验个体基本差不多。但当我们再看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指标,我们发现其他五个实验个体与F个体有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优秀还是良好方面差距都较大。而其他五个个体也有差距,尤其突出的是实验个体E,其各项指标都有大的优势。特别是运动参与其良好以上的达到了100%。

  4.分析与结论

  4.1根据实验过程中各校的实验总结,我对现行的体育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当前课改的关键时刻,我们要积极投身到体育教学的课改中去,同时要不断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努力探索教学新思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的六个实验个体总结报告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目标,选用适宜的分组形式,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下,为实现体育课目的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项任务。为完成这三项教学任务,教师备教材,备器械,写方案,吃力地去教,学生费劲地去学,但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却不知体育课上学了些啥,过去的体育课注重“三基”,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与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难以实现体育课“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而新课标推陈出新,拾遗补缺,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这五个领域目标较之于三项任务,更加完善、具体。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社会未来。

  4.3在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多样性与可接受性。最终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扩展学生合作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4体育教学改革要求广大体育教师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大胆进行实践,探究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做到爱教、乐教,以实现“教为不教、教要有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角色,教会学生好学、会学,做到“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相关内容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体育课不同课型教学流程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育课不同课型教学流程探讨 作者:李加前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4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 ...
  •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Abstract In today's school physical teaching, Wushu is mostly taught in series form. The teachers should ado ...
  • 体育课时计划
    双楠中学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课时计划 四川成都市双楠中学 钟福碧 指导教师:张艳群 范翔 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技术与 ...
  •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如何组织好一堂体育课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课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 ...
  •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
    [摘要]高中新课改的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形式.学习目标.学习水平及课程评价上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做好课改工作.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体育 ...
  •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2
    体育科研 2005年 第 26 卷 第 2 期Sport Science Research社会各部门资源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尽管体育科研所拥是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转化的运行机制还不够通畅.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但在整体上呈现出"科研 ...
  • 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休闲体育项目之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休闲体育活动是人们自愿选择并乐于实施,且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体育运动.选择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休闲体育项目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而 ...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指南 1.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分析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 有氧耐力减肥机制的研究 不同体质群体的运动处方 运动性疲劳的再研究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研究 运动性损伤防治与 ...
  • 上海首次发布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
    2012 7 总第一百三十五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七月九日 本 期 要 目 专讯  深化课改 加快转型 提升内涵 --"上海市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