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中的动植物意象与情感表达之关联 - 范文中心

浅析[诗经]中的动植物意象与情感表达之关联

01/07

浅析《诗经》中的动植物意象与情感表达之关联

【摘要】:在《诗经》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意象,并具有丰富的情感。动植物是上古先民们的习俗、爱情婚姻生活的象征。本文对动植物意象的情感表达进行了探究,认为古人动物的崇拜对动植物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诗经》 动植物意象 情感表达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史诗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兴观群怨”的功效说之后,孔子也提出了这种“多识”的要求,希望学习《诗经》,要和自然有一种亲近的关系,保持对鸟兽草木的认识和细微观察。还记载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通过这些自然物,我们就能了解和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诗经》通过诗中描写的动植物,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人们情感世界和社会风俗,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之象,艺术地表现了诗和时代的一种内在的联系。

一、动物意象及情感表达

《诗经》中的动物意象蕴含丰富,有一些动物则出现的比较多。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象征。这些动物有马、燕、雀、鸠、鱼等。在《诗经》中成为了爱情婚姻的象征。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雎鸠”:关关,象声词,为鸟鸣声,是鸟类求偶发出的信息。这是生物界的自然现象。这里也状采荇女子的笑声。雎鸠:水鸟名,又名王雎,俗名鱼雁,山捉鱼,渔民束其脖,用以作捕鱼之能手。表现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急切的想要追求女子的心情,他喜欢她,他爱上她了。这首诗写了俊男配女,是美好的婚姻爱情诗。作为古代社会中传播广远的一首美妙的婚恋歌,是周代社会意识形态中婚姻崇拜的艺术实录,也是古代婚典上广泛演唱的欢庆乐章,也是初步爱河的诗篇。

《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用“食鱼、食鲂”,隐语,使诗具有活跃的气氛。鱼象征女性,食鱼象征娶妻。所以这首诗是一个男子为他找到一个内心很喜爱的女子而从内心发出的欢乐的歌唱。在《诗经》中出现多次鱼的形象,也和婚姻婚配有密切联系,鱼也象征繁盛和富足,有吉祥如意的蕴意,表达了对婚姻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二、植物意象及情感表达

《诗经》取材于自然物的诗中,涉及到的植物达其中大部分是直白描述,也

有很多除了本义之外,以物喻意,传递恋人们在爱情之中的浓浓的爱意和爱慕之情,从而形成了美好爱情的象征,也蕴含身后的情感意义。

芦苇的伤--兼葭。《兼葭》是一首很美的诗,有一种扑朔迷离,缥缈的魅力,令人神往,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兼葭”--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秋末冬初,岁事将尽的象征,按周朝的法律,已到男婚女嫁的法定之日,故男子才如此苦苦追求他心中的“伊人”。但是道路阻难登攀。

知遇和爱的弹奏物——木瓜,木瓜:植物名,落叶灌木或乔木,果实椭圆金黄,有香气,可吃。与文中的木桃,木李甚或香兰等都是古代女子向男子求婚所赠送的定情之物。《木瓜》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一读就令人很快地沉浸到一种优美的且又浓烈的,欢乐的且又活泼的爱情气氛中。是一首描写一对恋人互赠信物以定情的民间村歌巷谣。“瓜是古代女性的象征,古代女子用木瓜送给男子,就等于把自己的婚姻给了男子了,而男子赠女子以玉石。”(8)表现了男女爱情的定情之物。“由于其易懂易记,所以流传甚广,几乎人人都能诵读,真是:一首木瓜诗,千古恋人定情词”。(9)

《桃夭》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在这首诗中象征女子的美貌和婚姻的幸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以喻女子青春美貌,正是出嫁结婚的最佳年龄。桃花是女子的象征,桃花开喻女子的青春花季。所谓女大当嫁,正其时也。故《诗》曰:“之子于归,以其室家”。《诗经》中常用语首助词“有”表重叠,此处形容桃子又多又大的样子。桃树结果甚多,是古人生殖崇拜的象征。在现在有的地方女孩子出嫁时,家人会在她的被子里,枕头里放上花生、桂圆、红枣之类的食物,取早生贵子之意。《桃夭》贺女子出嫁,可视作夫妻篇。“《毛诗序》:《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10)因此,《桃夭》一诗就是一首恭贺女子出嫁的民间歌谣,它发源与周朝的汉江地区,流传于华夏各地,它喜庆,吉祥、热烈地奏响在历代出嫁的姑娘们的心弦上。

《诗经》里的桃,艳丽端庄,是男子有室,女子有家的引导物,其中可以看出丰富健康的两个生命,是怎样欢欢喜喜的开始踏上一个崭新世界的台阶。长久安宁的家庭气息里,有桃的清香、包容、和日积月累的蜜露的喂养,这或许是古人取桃为诗,祝愿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愿望。

中国的古人说:“草之晶在花,桃花于香,菊花于秋,莲花于夏,梅花于冬。四时之花,花色味各自不同,高下不齐,其配于人也亦然。”从花里,我们可以得到心神的安宁和意趣的舒展。在经久时间的洗刷之后,还能让我们记得“人面桃花”和“四月芳菲”的不尽滋味。

植物是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美,通过多人的想象联想,使植物的鲜艳色泽,硕果累累与女性的体态,爱情的美好,青春的美好,青春的活力,融合了情感和感

觉之后,形成了意象,传达了对爱情美好,婚姻幸福的追求和歌颂,从植物的客观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了心物统一,是上古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一种探索和追求。

三、动植物情感表达之关联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动植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诗经》中动植物成为典型的意象,在于这些自然界中动物与生俱来的丰富形态和生命影响打动了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动植物和人的意识精神联系起来,自然界中的雁、鱼、鸠、花草瓜果,和人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动植物有了丰富的情感,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感符号。

宗华白说:“在美学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中国重形象,西方重理性”。(11)王玉娇在《诗经》中动植物母题解读》中认为在“《诗经》中,给人印象很深的是其中描写了大量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动植物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动植物描写不仅仅反映了先民们特有的原始思维方式,还表现了那个时代特定的风俗民情,揭示了蕴涵在其中的文化意味,从而具有人类文化学的意义”

(12)《诗经》中把动植物与人的感情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了动植物各种各异的情态和情感,达到物我双会,心物交融,把思绪变成了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使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成为爱情婚姻和吉祥美好生活的象征。

【小结】: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动植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诗经》中动植物成为典型的意象,在于这些自然界中动物与生俱来的丰富形态和生命影响打动了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动植物和人的意识精神联系起来,自然界中的雁、鱼、鸠、花草瓜果,和人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动植物有了丰富的情感,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感符号。

注释:

①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42页。

② 宗华白:《美从何处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89页。 ③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23页。 ④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23页。 ⑤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24页。

⑥ 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略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52页。 ⑦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35页。 ⑧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64页。

⑨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64页。 ⑩ 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第134页。 ⑪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89页。

⑫ 王玉娇:《中动植物母题解读》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七卷.第3期2005年6月。

参考文献:

⑪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

⑫宗白华:《美从何处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⑬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略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⑭王玉娇:《中动植物母题解读》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七卷.第3期2005年6月。


相关内容

  • 浅析古诗词中的"蝉"意象
    孥课 { 辅导 浅 析 古诗 词 中 的 " 蝉' ' 意 象 @ 王 志慧 摘要 : 古诗词 中的蝉不仅 点明时令 , 更是承载 了各种情思 , 有感时伤 事, 有离愁乡思, 亦有标榜高洁之用. 关键词 : 蝉 :时令:伤逝 : ...
  •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
  • 论[诗经]中反兴运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摘 要: 关于<诗经>中的兴,历来解说分歧众多.兴表现形式多样,除了明兴.暗兴.正兴外,还存在较多的反兴.后人在诗歌创作中继承并发扬了这一艺术传统,体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是<诗经>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 ...
  • 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篇一: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注释] 湖:即西湖.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白鹭:一种水鸟.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 ...
  • 浅析中岛敦[山月记]的小说构造和写作技巧
    [摘 要]在中岛敦的著作<山月记>中,运用了各式各样的写作技法,本文以广田由美子的<批评理论入门>为基础,浅析<山月记>中故事情节.虚拟化.人物焦点化等9个写作细节. [关键词]<山月记>:小 ...
  • 高中语文知识脉络图01
    古典诗歌流变:脉络: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 先秦: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体式:★风(国风):民歌 / 雅(大.小雅):宫廷宴饮.朝会时的乐歌 /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前11C 周初到前6C 春秋 ...
  • 论宋词中的乌鸦意象
    2009年4月第12卷·第2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论宋词中的乌鸦意象 封树芬 (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 226019) [摘要]乌鸦作为文学意象是从<诗经>时代开始,经过楚辞的发展应用,发展至唐宋,涌现出大量的咏乌诗作,乌鸦作为 乌 ...
  • 李商隐_锦瑟_诗解读中的诸问题_郭鹏
    语文学刊2012年第2期 李商隐<锦瑟>诗解读中的诸问题 ○ 郭鹏 乌兰察布012000) (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 [摘 <锦瑟>,<锦瑟>要]解读必然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曲有几解?四幅图景为哪般?此 ...
  • 速记 | 古诗中常用的8个意象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古诗词更是这样,因此要读懂古文,就一定要先读懂这些意象的意思. 诗词君收集.整理了一些诗词常用意象,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