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愕交响曲]赏析 - 范文中心

[惊愕交响曲]赏析

09/26

学号:0805073 班级:08卫管姓名:温潇潇 《惊愕交响曲》赏析

我对交响乐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只是偶尔看电视的时候有时会看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但是对于海顿的《惊愕交响曲》我却印象颇深。曾经有一款非常喜欢的乐曲弹奏类游戏,其中的电音改编版的《惊愕交响曲》还有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是我的最爱。大二的下学期我选修了《中外交响乐赏析》这门选修课,让我不禁想把我了解的这首《惊愕交响曲》分析给大家。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我想就算再不了解交响乐的人也会有所耳闻。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他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成为四个乐章,给了交响乐一个基本格式。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海顿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的原则”,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象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此外,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关于《惊愕交响

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1791年的伦敦,听音乐会是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各个皇室贵族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要出席音乐会,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幽默的海顿知道后,写出了这部《惊愕交响曲》,据说海顿本人曾说这样的话:“那会叫女士们受惊地跳起来。”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睡着的绅士贵妇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乐曲演奏完了,大家恍然大悟,海顿和观众们都开始哈哈大笑。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而其中第二乐章是整个交响曲四个乐章中最受欢迎、最为流传的乐章,也是海顿交响曲中最为熟知的一首。其主题因为充满了一种内在美和魅力,也被用入到作者的著名清唱剧《四季》的一首咏叹调中。乐曲采用变奏曲的形式,主题简单而朴实,为后来的变化发展留下很大的空间,初次出现由小提琴轻柔地演奏,第一变奏时声音更轻,然后导致全乐队爆发性的一击。第二变奏,在原有的基础上,木管在句尾的空拍出奏出短小旋律,与

主题相呼应;第三变奏一开始,调性从大调转至小调,音色上,明显分出厚重与清淡来,形成对比;进入到第四变奏后,主要乐器移到木管声部,采用了加花变奏手法;第五变奏也是最后一个变奏,弦乐、管乐及鼓合奏,情绪已与第一次出现时差距较远,在同一个短小的同样是以主题动机作为发展素材的尾声中,轻盈地结束了这个乐章。 交响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号召力。《惊愕交响曲》在众多交响乐中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音乐爱好者。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亲临音乐会现场,更深刻地体会交响乐的独到魅力和海顿《惊愕交响曲》的“惊愕”之处。 (总计1538字)

学号:0805073

班级:08卫管

姓名:温潇潇


相关内容

  • [十面埋伏]赏析
    2008-05-10 10:18:59 琵琶<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 ...
  • 音乐职称考试试题
    音乐职称考试试题 一.公共部分 30分 判断.单选.多选 二.教材教法.新课标 1. 填空 此次涉及<新课程标准>中'评价内容'的填空题就有18分[第26页],还有第2页和第25-26页的.还有几个实在找不到出处的填空题. 2. ...
  • 朝花夕拾摘抄400字
    篇一:朝花夕拾读书摘抄 <朝 花夕拾>读书摘抄 作者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 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 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首次 ...
  • 远山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远山 严阵 ⑴在我的窗口的远方,有一片远山. ⑵晴朗的日子,当我在晨光澄明间第一次打开窗子,我会发现,它是在一片无边的浅蓝中的一缕静悄无声的黛青,而在黄昏,当我最后一次把窗子关上以前,映入我眼帘的它,却是 ...
  • 王昌龄[西宫春怨]赏析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夜静百花香",诗的首句点明季节,点明时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 ...
  • 荷塘月色重点段落赏析
    <荷塘月色>重点段落赏析 第四段描写先写了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一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概括地说,这段描写中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并且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按照驻足观察的 ...
  • 彼得与狼说课稿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说课稿群舞飞扬 的工作室音乐欣赏彼得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第一册第三课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在新近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大纲>中,明确提 ...
  • 学会描写之侧面烘托
    学会描写之侧面烘托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中学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其例: 1.<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第五单元七下
    黄河化险 教学目标 一.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二.学习通过外部描写体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外部描写体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