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 范文中心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07/08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 有颜色变化 B .有其他物质生成 C .有气体生成 D .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烛炬成灰 C. 花香四溢 D.滴水成冰

3、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 )

A .0.5mL B .1mL~2mL C.3mL~4mL 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 B .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 D .用湿抹布盖灭

6、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煤气燃烧 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 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 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 冰块熔化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 .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 .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9、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集气瓶 ⑤烧杯 ⑥烧瓶

A .⑤⑥ B.②③ C .②③④ D.②⑤⑥

10、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

A.看颜色 B .闻气味 C .尝味道 D.测密度

11、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 .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D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2、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 燃烧时, 发生的变化: ( )

A. 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 ,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14、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 (1g 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g B.15.0g C.14.5g D. 14.0g

1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蒸发 B.冰雪融化 C.动植物的腐败 D.山体滑坡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现有5mL 、10mL 、20mL 、50mL 、100mL 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 的盐酸,应取 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 ;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 ,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 (填“”或“=”)。

2、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3、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酒精能挥发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①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 ②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③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4、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1-4所示,根据仪器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 ____。

②用于盛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③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__。

④用作提供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

约1s 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

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现 ,

三、活动与探究

1.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相关内容

  • 初三化学(九年级)第十.十一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九年级)第十单元测试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 氢氧化钠.纯碱.NaOH B 氢氧化钙.生石灰.Ca (OH )2 C 氯化钠.食盐.NaCl D 碳酸氢钠.小苏打.Na 2CO 3 2.下 ...
  •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A .变化前后的状态不同 B .变化前后的颜色不同 C .变化前后物质不同 D .变化前后温度不同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 .酒精灯 B ...
  •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一二章试题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 A .空气 B.二氧化锰 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 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 3 ...
  • 初三政治期末试题
    2008-2009第二学期初三政治期末试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第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宪法与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有( ) (1)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书 ...
  •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反思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反思 门坎初中 周淑枝 酸碱盐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好了酸碱盐,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内涵,理顺了物质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初三化学知识的掌握相当重要,因为酸碱盐涉及到的知识点.重难点很多,怎 ...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常规要求 (一) 备课 1.备教材 (1)要 ...
  • 人教版物理初三-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C )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 .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 .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 .室 ...
  •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分类总结
    2014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二.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1 2 六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基本公式: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 ...
  • 初三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初三新课将在3月下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三个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研究化学教学大纲 ,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 ...
  • 实验探究题:二中的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
    实验探究题:二中的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的实验. CO气体可用 )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2).为得到纯净干燥的CO还原Fe2O3,装置丙用来吸水,那装置乙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或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