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论文和平崛起的中国 - 范文中心

时事政治论文和平崛起的中国

05/19

和平崛起的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开辟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东方大国的历史新纪元。60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又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拼搏进取,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而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6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而伟大的变化,这一切都无不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表现。

苏联解体后不久,以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实力极大增强为标志,“中国崛起”的话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对这一问题,西方媒体首先指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而且他们对中国有两个根深蒂固的看法:“黄祸论”、“醒狮论”、“中国威胁论”。我在这里想说的正如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反复强调的那样,中国的发展不会防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繁荣和稳定。以下主要对中国崛起的因素、过程及其影响作简要分析。 中国的经济规模

早在1992年, 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美国的45%。199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1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的56%。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表现出的非凡的经济活力,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速度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的军事实力

再者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防预算每年超过了两位数的增长,是世界上军费预算增长最快的国家。最近的估算,认为是在2015年前,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中国政治的发展

还有自建国以来,中国的政治力量已大大增强,宪法趋于完善,人权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有了更多的权利,每次的政权交接都平稳地过渡了。美国承认中国崛起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已经很能充分说明中国政治力量已不容忽视。

回顾中国60年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就可以找到中国崛起的基本轨迹,其中有一些是具有性的认识。如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转变、充分利用内外两个市场资源、一部分地区的发展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保持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形成共同利益等等。中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国家,但又不同于前苏东集团的转型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但也不同于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大多数前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具有很强的抗周期能力,并且可以利用西方经济周期中各个阶段的机遇,如繁荣时期出口激增,衰退时期资金涌入。不可否认,我们在60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复杂严峻的。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改变中国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崛起中最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以工农阶级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中国的和平性质,中国的崛起对每个国家不造成伤害,这是有目共睹的,这与西方的侵略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对比。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亚洲很可能恢复历史上那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地区集团将取代大国在国际交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独霸的局势将一去不复返;同时也会对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西方的民主、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形成挑战;中国因此有可能成为第三世界在政治上与西方对抗的精神领袖和政治领导。中国崛起将极大地扩大世界市场,对世界、特别是亚太经济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世界经济将会迎来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毛主席在1949年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我要在此说,“中国人民从此飞起来了”。 我们要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继续坚持和平发展方向,降低战争发生几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相关内容

  • 大国关系之变-主轴·态势·基准
    新世纪头十年国际社会之变 编者按: 新世纪头十年,整个国际社会经历了激荡变革.新年伊始,回顾总结过去十年的国际社会变化颇具意义.本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就21世纪头十年大国关系.安全局势.政治思潮的变化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大国关系之变:主轴・态 ...
  • 当代中东热点问题论文
    年级:09级 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2班(高中小教) 学号:09043002 姓名:李嘉若 完成时间:2010年11月29日 关键词:内容概述,现代国际关系,美伊关系,中东油田. 一."当代中东热点问题&q ...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梁诗文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期末论文 课程名称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挑战 摘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4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 ...
  • 光华管理学院-从历史看管理(7期)
    从历史看管理 HISTORICAL INSIGHTS FOR MANAGEMENT (7期) 目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张维迎教授寄语 牛大勇教授寄语 学习时间 课程费用 核心价值 课程对象 课程体系 课程教授 报名信息 ...
  • 国际形势与周边关系
    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quo ...
  • 思政论文-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名真正忠诚的爱国者
    结合当前国内实际分析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名真正忠诚 的爱国者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现在的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民主政治向前推进,民生问题得以改善,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国际,地区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我国国家 ...
  • 王立新:莫让"美国遏制中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不必反应过度,应该看到,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各种声音都会有一定的市场,毫无疑问,主张遏制中国的声音将来仍然会不时出现,有时甚至声势浩大,并可能对美国政策产生影响,但这毕竟只是众声喧哗中的一种声音 摘要:美国当前对中国采取的是接触加防范的两手 ...
  • 我国外交政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知识梳理: (一)我国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2.我国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我国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决定了我国奉行__________外交政策. 3 ...
  • 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青岛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课 团 题 队 名 名 称____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____ 称 最遥远的距离 纪岚森 课 题 负 责 人 专 业 年 级 2011 级材料物理 ...
  •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分析 作者简介 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中国安全环境以及国际关系等.先后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