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 范文中心

重庆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10/02

重庆市2004—2010年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绪论

1.1 规划背景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成品油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18号)、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国经贸贸易〔2003〕147号)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商改字〔2004〕14号)要求,为进一步科学确定全市加油站发展规模,合理规划布置加油站网点,规范加油站的建设管理,指导加油站的建设与发展,为加油站的审批、建设、管理、监督工作提供规划依据,保证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后重庆市加油站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1.2 规划依据

本规划的编制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

《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18号); 建设部《关于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建规[2002]70号);

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国经贸贸易〔2003〕147号);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商改字〔2004〕14号); 《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2003—2020);

《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2-2020)。

1.3 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18号)、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国经贸贸易〔2003〕147号)以及《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商改字〔2004〕14号)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国家相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规定和《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从重庆市加油站现状以及加油站的审查、建设、管理、监督等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科学评价加油站现状体系,合理制定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加强加油站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加油站销售服务网络体系。

1.4 规划原则

1.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与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2.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规划密切衔接。

3.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遵守规模适当、密度均匀、布局合理、有利发展的原则。

4.规划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从实际出发,使规划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1.5.1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重庆市全市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9个区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由重庆市商委牵头完善和编制,其余31个区县(自治县、市)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由当地商贸流通管理部门牵头完善和编制,报重庆市商委审批。

1.5.2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4年---2010年。

1.6 主要结论

加油站的总量控制保证平均单站加油量不低于目前平均水平,满足在规划期内重庆道路交通发展带来的对加油站的需求;

取消不规范、无证经营、入不敷出的加油站,取消设计不合理、规模过小以及道路规划拓宽后建站条件不符的加油站;

既有城市道路上禁止新增加油站;新开辟和改造拓宽干道与出入口边,原则上不再在已批待建加油站外新增站点;

在规划发展道路上适当新增少量加油站(包括已批待建加油站),保证合理的服务半径; 按服务半径不低于0.9公里加油站的要求规划密度合理的加油站,但必须符合总量控制的规划目标。

对规划区内高速公路按照“每百公里单侧不超过2座”的要求规划密度合理的加油站;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的加油站布点按照每百公里单向不超过6-7座,双向不超过6对,且两站间距不小于5公里的要求规划加油站,亦必须符合总量控制的规划目标。即:从2004年到规划期末(2010年),规划新增加油站792座。

第二章 加油站现状分析与评价

2.1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概况

2.1.1 行政概况

重庆市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310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130.9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6.4%。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重庆市下辖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市),有15个区、4个县级市和21个县(自治县),其中有10个区县(自治县)地处三峡库区。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以中心城区为依托,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2.1.2社会经济现状概况

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在前5位以内。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50亿元,同比增长11.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075元,比上年增加1041元。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3.07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75.95亿元,增长15.9%;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1.09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3:42.0:41.7调整为15.2:43.4:41.4。

2.2 交通概况

2.2.1重庆市现状机动车保有量和过境机动车数量

截止到2003年底,重庆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75.26万辆,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私家汽车12.98万辆,增长24.3%。近几年重庆市机动车增长率在2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过境机动车数量约为1000万辆。

2.2.2道路交通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1407公里,比上年增长11.1%,其中高速公路580公里,增长45.4%;一、二级公路3792公里,增长7.2%。

2.2.3 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基本情况

2003年度全社会货物周转量446747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5%;旅客周转量267867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4%。

2.3成品油消费及加油站现状

2.3.1重庆市成品油消费基本情况

“九五”期末,重庆市成品油消费量约为125万吨。但随着重庆市国民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对成品油的需求迅速增长,2002年成品油消费量约为175万吨,2003年全市成品油消费量约为203万吨同比增长28万吨,增幅为16%;按8%的成品油消费量增长系数计算,2004年预计成品油消费量约为220万吨,但2004年1-7月份的成品油的销量已达141.9万吨,估计全年的成品油消费量将超过预计的220万吨,达到240万吨。

2.3.2全市现有加油站基本情况

截止2003年底,全市原已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数量为1808座,其中石油集团、石化集团的794座,占43.9%;;社会加油站1014座,占56.1%。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加油站布局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城区(特别是城市核心区) 加油站布点过密,而农村及边远地区加油站(点)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城镇建设及道路发展规划的调整,必须对现有的加油站布局作出相应调整。

2.4.2 部份加油站存在安全隐患

部份老加油站因设计、施工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或因设备设施陈旧而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扩展,有的原来定点建设在城市边沿的加油站,现已被包围在城市区内,与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达不到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存在安全隐患。

2.4.3.存在少量违规建设加油站

有个别地方仍然存在违规建设和经营加油站的行为,少数加油站未经审批擅自建设或不按批复建设。

2.4.4.部份加油站(点)手续不全,建设不规范

部分加油站(点)因各种原因手续不齐,据统计,全市尚有200多个加油站(点)需要补办《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有部份加油站建设不规范,未按《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安装。

第三章 加油站需求预测

3.1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3.1.1重庆近期(到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到2010年,重庆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建成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重要的增长极和核心区。具体目标是: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99年的57%下降到30%左右;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33%提高到48%左右;加快经济发展,使人均GDP由2000年的622美元提高到1500美元左右;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7.8:41.3:40.9提高到10:44:46。

3.1.2重庆市远期(到2020年)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为将重庆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现代制造业中心,重庆市政府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2001-2005年,奠定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基础,GDP达到2500亿元,人均GDP迈上1000美元台阶。第二步,2006-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框架。期末GDP达到4000亿元,人均GDP接近1500美元。第三步,2011-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经济增长保持在7-8%水平。期末GDP达到8000亿元,人均GDP 3000美元。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40%,2010年达到50%,2020年达到65%。

3.2 重庆市交通发展趋势

3.2.1 重庆市道路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重庆将投入380亿元,用于公路建设,其中250亿元将投入689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建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联系周边省份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2万公里,比"九五"末增加2700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将占公路总里程的19%,实现乡乡通公路和85%的行政村通公路。预计到202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左右,高速公路1640公里,一级公路1200公里,二级公路12000公里左右;高等级公路达到14840公里,占总里程的37%左右,等级公路达到39000公里,等级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97.5%。

3.3机动车保有量预测

截止到2003年底,重庆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75.26万辆,近几年重庆市机动车增长率均在20%左右,综合考虑道路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到2010年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达270万辆左右。

3.4加油站销售量预测分析

加油站的销售预测一般采用加油需求量推算法、规范计算法、统计平均法和类比分析法等方法。根据重庆市调查现状和今后加油站、加气站共同规划建设的特殊发展状况,本规划采用"加油需求量推算法"预测加油站需求。

3.4.1车辆加油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关系分析

车辆油料的年消耗量与单车油料的公里消耗量和单车年行驶里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规划着重分析城市车辆结构变化和各类车辆平均行驶里程特性,同时按城市车辆的不同属性分别分析其加油行为特征,以此建立模型并进行检定,最终分析不同时期城市车辆加油需求量的发展。

3.4.2加油站加油总量计算模型

重庆市加油站的服务对象包括本市车辆和外来车辆。有:

T总=T1+T2

式中:

T总 ---全市加油站加油总量;

T1 ---对本市车加油总量;

T2 ---对外来车加油总量;

其中,

式中:

i --- 市区车辆分车型数量(辆);

j --- 外来车辆分车型数量(辆);

γ --- 汽、柴油比重;

k1i --- i车车型换算系数;

k2i --- i车日均行驶里程(公里);

k3i --- i车在市区加油站加油比例(%);

k4i --- i车车辆拥有量(辆);

O标准--- 标准小汽车公里耗油量;

p1j --- j车在市区加油站加油比例;

p2j --- j车日均OD交通量(辆);

Oj --- j车平均加油量(升);

3.4.3模型检定

利用模型计算的近几年的加油需求量与加油站实际加油总量基本吻合。以1999年为例,模型计算重庆主城区籍车辆年加油量约29.9-32.8万吨,外地籍车辆在主城区年加油量约2.8万吨,与主城区加油站实际年加油量约33万吨相比,以上计算结果基本在模型允许误差之内。

3.4.4 重庆市车辆出行特性情况统计

表1:重庆市、上海市客车出行主要特征指标比较

指标 单位 重庆 上海

1987 2002 1986 2001

车辆总数 辆 11179 83687 34994 387337

出行车比例 % 68 74.22 62.90 89.67

平均每车出行次数

按全部车辆计 车次 2.87 3.11 3.03 2.29

按出行车辆计 车次 4.22 4.19 4.81 2.56

平均每车日行程

按全部车辆计 公里 53.07 55.89 36.39 60.37

按出行车辆计 公里 78.03 75.29 57.77 67.03

平均每车次出行距离 公里 18.49 17.79 12.01 22.06

表2:重庆市、上海市货车出行主要特征指标比较

指标 单位 重庆 上海

1987 2002 1986 2001

车辆总数 辆 31521 64167 61227 166694

出车率 % 61 64.93 75.3 86

出行车次中空车比重 % 58.42 36.28 48.3 44.78

平均每车出行次数

按全部车辆计 车次 1.62 1.74 3.64 2.48

按出行车辆计 车次 2.66 2.69 4.84 2.88

平均每车日行程

按全部车辆计 公里 37.60 56.05 39.00 88.72

按出行车辆计 公里 61.63 86.64 51.79 103.24

平均每车出行距离 公里 23.17 32.21 10.70 35.79

重车车次平均载重 吨 3.57 4.06 3.77 4.80

表3:重庆市摩托车出行主要特征指标

指标 单位 2002年

车辆总数 辆 36440

出行率 % 64.47

平均每车出行次数

按全部车辆计 车次 1.67

按出行车辆计 车次 2.59

平均每车日行程

按全部车辆计 公里 13.71

按出行车辆计 公里 21.26

平均每车次出行距离 公里 8.21

资料来源:《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3.5 加油站需求预测分析

3.5.1根据全市成品油消费总量预测

随着重庆市国民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对成品油的需求迅速增长,从2000年—2004年成品油消费量的年增长速度都在16%以上(见表4),是8%的成品油消费量增长系数的两倍以上,按10%的增长速度保守估计,到“十一五”末即2010年,重庆市的成品油消费量将达425万吨。如果按目前国内加油站运行的经济规模3000吨/年计算,到2010年重庆市全市加油站需求量仅为1400座左右;但考虑到重庆市的消费水平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特别是主城9区以外的区市县因土地价格低廉,加油站的建设成本低下,社会加油站的盈亏平衡点平均在1000吨/年左右(经验数据),再加上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考虑,我们认为,重庆市加油站的经济规模按1500—1600吨/年计算更切合实际,由此可计算出到2010年重庆市的加油站需求量是2600—2800座。

表4:2000—2004年重庆市成品油消费量及增长速度情况表

项 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成品油消费量

(万吨) 125 149 175 203 240(预测数)

年增长速度(%) 19.2 17.45 16 18.2

3.5.2 根据加油站服务半径以及规划设置间距预测

"九五"期间,全市公路投资达210亿元,到"九五"期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9252公里。"十五"期间,重庆将投入380亿元,用于公路建设,其中250亿元将投入689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2万公里,比"九五"末增加2700公里,增幅为9.2%。预计到”十一五”期未即2010年,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6万公里,到202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左右。按照规范,城区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不低于0.9公里,中间设有隔离带或黄色标志线的道路,两站间的距离不低于2公里;国道、省道每百公里不超过6对,

且两站间距不得小于5公里;在我市县、乡公路也参照国道、省道执行;高速公路沿线加油站布点应配合服务区及收费站建设,每百公里双向不超过2对。按此计算,2010年全市加油站的数量应为4000座左右。

3.5.3 2010年重庆市加油站的实际需求量

综合考虑重庆市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居民的消费水平、加油站的盈亏平衡点以及地形及行政区划特点等诸多因素,我们认为,到2010年,重庆市的加油站总数应保持在2600座左右,即:在现有基础上新增792座,才能完全满足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表5:全国四大直辖市的总面积、总人口和加油站数量现状情况表

项目/地区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总面积(平方公里) 16807.8 6340.5 11919 82400

总人口(万人) 1381.9 1341.77 1007.18 3107

加油站数量(座) 1000 800 800 1808

第四章 加油站布点规划

4.1总体目标

1.从重庆市加油站现状及审查、建设、管理、监督等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科学评价加油站现状体系,合理制定加油站发展规划。使重庆市加油站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建设相适应,逐步步入科学、合理、良性循环轨道,最终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加油站销售服务网络体系。

2.通过规划的实施,加大力度清理和整顿成品油零售市场;取缔或关闭非法占地、违法建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加油站;通过搬迁、收购等方式,逐步调整密度过大,服务半径过小的加油站,使加油站的布局基本合理,使重庆市的加油站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运营规范、建设有序、管理有方、适应发展、方便生活,与重庆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根据以上预测和重庆市的实际情况,

4.2布局原则

1.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2.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的原则。

3.加油站的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节约用地和能源,减少油品损耗,防止污染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生产、管理方便。

4.结合全市道路网络结构和居住、工业、公共设施、绿化等各类用地的布局状况,均衡分布,合理布点。

5.加油站建筑及设施应符合城市景观规划要求。

6.鼓励建设双燃料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集约化用地。

7.加油站或油气合建站必须通过电脑加油机对车辆直接加油,不得设置流动的加油站。

8.在长江、嘉陵江水域合理布置水上加油站。

4.3加油站设置要求

4.3.1加油站站址选择基本要求

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1.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

2.郊区汽车加油站,应靠近公路或设在靠近市区的交通出入口附近;

3.企业附属汽车加油站由企业统一规划,宜靠近车库或车辆进出口。

4.3.2加油站设置基本指标

1.城区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不低于0.9公里,中间设有隔离带或黄色标志线的公路和道路,可不按服务半径测算,但两站间车行距离不得低于2公里;

2.高速公路沿线加油站布点应配合服务区建设,每百公里单向不超过2座;

3.国道、省道沿线每百公里单向不超过3-6座,双向不超过6对,且两站间距不得低于5公里;

4.县道、乡道沿线每百公里单向不超过3-6座,双向不超过6对,且两站间距不得低于5公里。

4.3.3加油站单站规模(等级)

1.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规划主要以三级加油站为主,二级加油站为辅。

2.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加油站分级表

级别 油罐容量(m3)

总容量(m3) 单罐容量(m3)

一级 120<V<180 ≤50

二级 60<V≤120 ≤50

三级 V≤60 ≤30

注:V指油罐总容积,柴油罐总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3.用地面积标准

城区加油站的用地面积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执行(见表7)。 表7:加油站用地规模表

昼夜加油的车次数 300 500 800 1000

用地面积(万 m2) 0.12 0.18 0.25 0.30

附设便民店、洗车场、厕所等附属设施的加油站,还应适当增加用地面积。

4.3.3加油站总平面布置技术要求

加油站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油站的进、出口应分开设置;

2.加油站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得大于6%。

3.加油站的停车场及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停车场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

② 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地设计。

③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4.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8的规定。

表8加油站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表

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 级别

埋地油罐 通气管管口 加油机

一级站 二级站 三级站

项 目

重要公共建筑物 50 50 50 50 50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0 25 18 18 18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

一类保护物 25 20 16 16 16

二类保护物 20 16 12 12 12

三类保护物 16 12 10 10 10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 液体储罐 25 22 18 18 18

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8 16 15 15 15

室外变电站 25 22 18 18 18

铁路 22 22 22 22 22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10 8 8 8 6

次干路、支路 8 6 6 6 5

架空通信线 国家一、二级 1.5倍杆高 1倍杆高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一般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架空电力线路 1.5倍杆高 1倍杆高 不应跨越加油站 不应跨越加油站

注:1、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和甲、乙类物品及甲、乙类液体的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重要公共建筑物及其它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3、对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柴油加油机,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

4、对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若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本表的距离可减少20%;当同时设置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本表的距离可减少30%,但均不得小于5m。

5、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距离,可按本表的室外变配电站防火距离减少20%。

6、油罐、加油机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Ⅰ级和 Ⅱ级公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按照城市干路、 支路确定。

5.加油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11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

②加油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11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③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例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4.3.4加油站油罐的设置的有关规定

加油站油罐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2.埋地罐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m,罐与罐之间应采用防渗混凝土墙隔开。如需设罐池,其池内壁与罐壁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m。

3.油罐的顶部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5m。油罐的周围,应回填干净的沙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0.3m。

4.3.5加油站站房与加油岛设置要求

1.加油站站房室内地坪的标高,应高出室外汽车加油场地地坪的标高0.2m。

2.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专供小轿车用的加油站的罩棚高度,不应小于3.6m。

3.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2m。

②加油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m。

③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构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1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或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④加油岛上的罩棚支柱距加油岛端部,不应小于0.6m。

4.4规划加油站分年度实施方案

规划加油站建设应适应重庆市国民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本着满足需求,节约用地的原则,分期分步实施。具体分年度实施的加油站数量见表9(如因城市、道路规划实施进程发生变化,作相应调整)。

表9:规划加油站分年度实施汇总表

年 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实施计划(座) 240 160 120 100 90 82

第五章 规划实施及管理措施

5.1规划实施措施

5.1.1 加强领导,协同配合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油站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加油站建设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加强对违规建设的加油(气)站的管理与处罚。加油站的规划建设应符合管理办法要求,符合各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严格市场准入

严格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凡新建、改建、扩建加油站,由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按照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和国家规定进行审批,其他部门和地区不得越权擅自审批,未经重庆市商业委员会批准,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3.调整布局不合理的加油站

对具有合法手续,但布点过密不符合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要求的加油站,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调整或关闭。实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经两次限期进行消防安全整改仍不合格的加油站一律予以关闭;对经限期整改仍未达到GB50156——2002国家标准的,要予以关闭;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促进有序竞争优胜劣汰。

5.2规划管理措施

1.强调规划的严肃性

加油站规划一经批准,应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规划的落实和实施。任何时候任何部门不得随意更改经政府批准公布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中的有关布点的规划内容。对已批准的加油站发展规划和近期计划,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变更。确需调整的,报原批准机关审批同意后实施。

2.严格加油站项目审批

主管部门应严格依照加油站规划,根据加油站年度发展计划,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不在年度计划内的加油站项目,原则上不予批准。若特殊情况需要增设,应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同时报规划、土地部门备案。

5.3规划发布形式

1.规划应报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实施;

2.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3.任何时候任何部门不得随意更改经政府批准公布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中的有关布点的规划内容。确需调整的,由当地经贸、规划部门组织专家对当前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需调整内容进行论证,报原批准机关审批同意后实施。

河北省2005-2010年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2007-08-22 14:33:49 文章来源:

第一章 概 述

1.1 规划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已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流通体制向市场流通体制的转变。市场已经逐步显示出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竞争也日益突显并日趋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机制。

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期压抑的经济能量得到释放,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各行各业发展迅猛,其中商品市场成为了我国市场体系和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增大。在过去的十年间,商品市场实现的销售额平均增长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而成品油作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缺的资源,在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下,需求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大大小小遍布各地的加油站(点)已初具规模并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但过快的增长也造成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一些地区、路段网点过于密集,加油站之间竞争无序;加油站良莠不齐,一些加油站设备简陋,一些从业员工相关技术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总体服务水平不高等等,这些不足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和隐患,同时也制约着加油站的健康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导致市场内联系的加强,行业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产品、服务、经营方式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市场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和消费者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全面结束和中国融入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将极大地推动中国商品及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公平有序的商品市场运行规则与规范,以推动中国商品市场与国际商品市场的融合。这一切都迫使我们必须对整个成品油市场尤其是加油站行业进行规划和治理整顿,以使其早日完善,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为在全省范围内对加油站(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满足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特制定河北省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

1.2 规划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18号) 《关于完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国经贸贸易[2003]147号)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D200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D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D8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D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D95)

1.3 规划目标

河北省加油(气)站规划以国家有关规范为依据,根据河北省车辆发展与交通量分布,建立规划统一、布局合理、经营合法、竞争有序的加油(气)站网络体系,使车辆加油等候时间减少、不增加空驶行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消费者对加油站的经营服务基本满意。

1.4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4.1 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方针、政策,针对我省目前加油站过多、过密、单站加油量偏低的现状,通过严格控制加油(气)站总量,合理优化加油(气)站布局规划,逐步构筑一个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竞争有序,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成品油零售服务网络。

1.4.2 规划的编制原则

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严格控制总量、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则,对国、省道以及现有存量过密又没有新增城区面积的,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加油站,主要考虑在新增及改建的道路以及网点不足的道路旁进行布点,从而使我省加油站数量得到严格控制;

加气站发展初期采取以改造、扩建现有加油站为主,以后逐步过渡到加油与加气站合一建设为主;加油(气)站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交通规划密切衔接。

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1.5.1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河北省行政区内的加油(气)站。

1.5.2 规划期限

此次规划期限为2005年?D2010年。

1.6 主要结论

1.6.1 河北省加油(气)站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加油站数量过多,单站销量低。

目前,河北省区域内共有各类加油站7865个,居全国前列,但由于社会成品油需求总量不高,造成单个加油站日均销量低下,资源利用率较低,平均每座加油站供应汽车仅为627辆,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4年全省成品油零售需求总量为508万吨,平均单站加油量为646吨/年,其中十一个中心城市的成品油零售需求量为144万吨,平均单站加油量为1782吨/年。

2、某些地区和部分路段加油站分布过密。

境内国、省道干线通车里程为12626公里,平均每百公里加油站数量达到28个,其中有些路段加油站间距已经不足一公里,甚至有的几百米内有2、3个或更多的加油站聚集在一起。如:205国道平均每百公里有70个,107国道平均每百公里有63个,307国道平均每百公里有69个,308国道平均每百公里有54个,110国道平均每百公里有57个。特别是205国道唐山段114公里路段有93个,106国道廊坊固安到沧州泊头段200公里有139个,107国道保定涿州到石家庄高邑段307公里有218个,112国道廊坊段55公里有54个,省道邢清线110公里有73个,省道邢临线106公里有78个,省道廊霸线47公里有42个,省道正饶线正定到深泽段70公里有74个,省道辛赞线56公里有51个,很容易造成恶性竞争的现象。

3、加气站发展比较落后。

全省只有省会石家庄市在2000年由中石化投资建设了3座加气站,但由于石家庄市对车辆改装没有大规模推广,同时由于气源不能得到保障,造成加气站一直无法正常营业。

1.6.2 加油(气)站合理规模

1、根据理论估算,河北省现有7865座加油站的最大供应能力为1800万吨/年,而我省目前社会成品油零售需求量仅为462万吨/年,仅占供应能力的26%,可见,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故须对现有加油站进行适当的合并调整。

2、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车辆保有量发展预测,到2010年社会成品油零售需求总量预计约为900万吨。

3、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及加油站合理供应能力,估算到2010年加油站总规模应控制在9705座左右。加气站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适时增加。

1.6.3 加油(气)站布局规划

到2010年末,全省范围内的加油站总数为9705座,其中11个中心城市市区1146座,其他位置8559座,规划期内共取消加油站158座,其中11个中心城市市区8座,其他位置150座,规划期内共计划新建加油(气)站1998座,其中包括11个中心城市市区加油站346座。

第二章 加油(气)站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1 自然地理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3′至42°40′,东经113°27′至119°50′之间,兼跨内蒙古高原,中环首都北京市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市,北与辽宁、内蒙古为邻,西靠山西,南与河南、山东接壤。其南北最长约765公里,东西最宽约400公里,全省总面积18.8万平方公

里。

河北省是京津的门户,是首都北京联系全国各地的必经之地,直接受其经济、科技和信息辐射;河北省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又一重点开放开发地区;河北省又是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区域连接"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枢纽地带和商品流通的中转站,也是"三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2.1.2 人口、行政区划

2003年底,河北省人口总数为6769.4万人,由汉、回、蒙古、朝鲜、壮、苗、土家等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全省人口的96%;其他55个少数民族共有288.3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在全国名列第十位。

河北省辖石家庄(省会)、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沧州、衡水等1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115个县(含6个自治县)、910个镇、35个市辖区。

2.1.3 经济发展概况

河北是中国农业大省。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0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为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人均GDP达到10508元,比上年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77.9亿元,增长10.7%。2003年末全省各类商品市场达4899个,实现商品成交额2764.5亿元,增长10.3%。

2.1.4 居民收入情况

2003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9.1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2853元,增长6.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2%和39.9%。2003年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5457亿元,比年初增加645.7亿元。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39.7元,增长7.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0元,增长8.4%。

2.2 机动车保有量

按照河北省统计局公布数字,河北省机动车保有量为493.8万辆,各地区机动车数量情况见下表:

河北省机动车保有量分类情况表

地市名称 机动车保有量(辆) 分类情况

全省合计 4937720 ?D?D?D?D?D?D?D?D?D?D

石家庄 810804 其中:大车65915辆,小车211382辆,摩托车533507辆。 邯郸 105000 其中:出租车5460辆,非公交大客车2415辆,公交车2500辆,大货车2.24万辆,民用汽车7.22万辆.

邢台 171000 其中:货车5.71万辆,小轿车6.78万辆,其他机动车4.61万辆。

保定 800000 其中:大型车3.7万辆,小型车10.6万辆,挂车0.77万辆,摩托车30万辆,农用运输车19万辆,专用机械车14万辆。

张家口 340043 其中:货、客车28894辆,轿车57794辆,农用车37764辆,

摩托车215591辆。

承德 260000 其中:汽车6万辆,摩托车16万辆,农用运输车3万辆,农用拖拉机1万余辆。

秦皇岛 410000 其中:客车、货车、摩托车30万辆,农用车11万辆。

唐山 780498 其中:大型客车49642辆,小型客货车178320辆,摩托车470411辆,农用车及其他82125辆。

廊坊 645626 其中:汽车 186530辆,二、三轮摩托车459096辆。 沧州 160564 其中:货车 61546辆,客车101015辆。

衡水 454185 其中:载客汽车42829辆,载货汽车21122辆,其他汽车1717辆,摩托车344281辆,农用运输车及拖拉机23万辆,挂车4313辆,其他27辆。

2.3 现有主要道路情况及机动车日平均交通流量

2.3.1 现有公路统计里程

根据河北省交通厅提供数据,至2003年4月末,河北省共有各类公路63079公里,公路通车里程按行政级别分:国道5730公里(国道主干线1023公里)、省道11603公里、县道12460、乡道31551公里、专用公路1735公里。各类公路的具体里程见下表:

河北省各类公路通车里程统计表

单位:公里

总计 有路面里程 无路面 里 程 晴雨通 车里程

合计 高级 次高级 中级 低级

全 省 63079 57026 18949 25779 3654 8644 6053 53540

石家庄 6382 5694 2799 2302 49 544 688 5662

承德 6583 5766 1569 965 416 2816 817 5103

张家口 10880 8587 1720 1995 1828 3044 2293 5841

秦皇岛 2870 2721 820 1036 64 801 149 2721

唐山 7451 7442 2569 3889 617 367 9 7442

廊坊 2918 2904 1090 1664 93 57 14 2904

保定 6166 6074 2685 2772 322 295 92 6074

沧州 4362 4301 1562 2737 2 61 4301

衡水 4733 4289 683 3425 181 444 4289

邢台 4409 4323 1814 2218 50 241 86 4278

邯郸 6325 4925 1638 2776 213 298 1400 4925

2.3.2 主要公路里程及机动车日平均交通流量

河北省主要公路里程及机动车日平均交通流量详见下表。 河北省主要公路里程及机动车日平均交通流量统计表

序号 道路名称 长度(公里) 车流量(辆/日)

1 京石高速公路 225 30000

2 保津高速公路 105 7000

3 宣大高速公路 127 7000

4 京张高速公路 80 8000

5 京津塘高速公路 30 10000

6 石安高速公路 216 20000

7 京沪高速公路 140 30000

8 京沈高速公路 220 20000

9 京太高速公路 90 10000

10 唐津高速公路 59 7200

11 石黄高速公路 270 6000

12 京秦高速公路 40 6140

13 丹?D拉高速公路 11 9800

14 G101 300 4000

15 G102 250 4000

16 G103 70 3200

17 G104 220 2400

18 G105 40 6857

19 G106 460 10000

20 G107 550 9000

21 G108 162 3200

22 G109 100 8000

23 G110 230 7000

24 G111 140 8000

25 G112 400 5600

26 G205 500 9000

27 G207 270 4000

28 G307 400 8000

29 G308 350 9800

30 G309 140 3500

31 保衡路 65 3000

32 保仓路 70 3200

33 安石路 25 2600

34 保任路 90 3500

35 定河路 60 2100

36 保阜路 135 2800

37 保涞路 150 2800

38 衡水?D德州 68 4280

39 富镇?D德州 57 4217

40 保定?D衡水 95 5467

41 邢台?D德州 65 3380

42 衡水?D新河 36 3062

43 郑口?D清河 35 3250

44 肃宁?D清河 130 3949

45 廊坊外环线(省道) 30 1150 46 廊涿线 65 3000

47 廊霸线 50 2000

48 廊大线 123 2000

49 文静路 38 1500

50 夏安线 35 1500

51 香宝线 17 1000

52 三平线 10 1000

53 二级公路 370 5760

54 新阜 125 6000

55 沙获 63 8000

56 正无 94 7000

57 藁梅(机场路) 48 8000 58 新衡 77 7000

59 安新 84 6000

60 晋深 108 7000

61 石阎 54 7000

62 赞西 75 8000

63 元赞 97 7000

64 井元 91 6000

65 二级公路 2870 45000

66 邢临公路 100 5000

67 邢清公路 103 5000

68 邢和公路 95 2000

69 邢都公路 80 1500

70 邢左公路 97 1500

71 邢昔公路 58 1000

72 邯临公路 96 2000

73 邢德公路 110 3000

74 南郝公路 100 1500

75 赞南公路 83 1500

76 宁常公路 80 1000

77 宁辛公路 30 1000

78 宁高公路 30 1000

79 锡(林浩特)?D海(安) 130 3014 80 宝(昌)?D平(山) 29 1200 81 张(家口)?D沽(源) 63 900 82 张(北)?D化(德) 37 670 83 张(北)?D康(保) 2 780

84 柴(沟堡)?D后(所堡) 3 520 85 张(北)?D尚(义) 3 430

86 下(花园)?D广(灵) 41 3500 87 张(家口)?D(大)同 21 3100 88 南(山夭)?D赤(城) 7 210 89 鸡鸣驿支线 4 1100

90 京承旅游公路 150 2500

91 承围二级公路 150 2000

92 承赤线 80 2000

93 承栗线 70 2000

94 土城至大滩 40 1500

95 丰虎线 40 2000

96 土城至草原 90 1500

97 献县连接线 16 7349

98 廊泊路 27 2170

99 富德路 26 4472

100 沧乐路 54 7700

101 黄辛 41 2200

102 沧宁 42 3343

103 正港路 182 6776

104 河间-龙泉 15 6957

105 宁津--武邑 27 6421

106 南排腾线 38 5303

107 肃饶路 17 4315

108 海防路 85 4500

109 沧保 102 7570

110 津保南线 80 6799

111 千童--武邑 69 2177

112 安平石干?D饶阳 38 2845 113 阜城?D码头 35 1842

114 武强?D饶阳 33 2753

115 三级公路 1029 6480

116 三级公路 979 6000

117 三级公路 3620 33500

118 三级公路 465 6000

119 (北)京?D拉(萨) 47 1900 120 北(京)?D银(川) 3 450 121 (北)京环线 245 980

122 锡(林浩特)?D海(安) 31 2000 123 宝(昌)?D平(山) 247 1200 124 张(家口)?D沽(源) 113 810 125 天(镇)?D走(马驿) 62 1042 126 半(拉山)?D虎(什哈) 65 730 127 张(北)?D化(德) 38 670 128 张(北)?D康(保) 48 780

129 柴(沟堡)?D后(所堡) 23 520 130 (北)京?D原(平)支线 37 620 131 张(北)?D尚(义) 75 430 132 下(花园)?D广(灵) 5 3500 133 东(壕)?D商(都) 58 420 134 南(山夭)?D赤(城) 52 210 135 鸡鸣驿支线 4 1100

136 滦(平)?D赤(城) 55 450 137 三级公路 1350 19210

138 宫三线 140 600

139 平青公路 90 800

140 宽邦线 70 900

141 宽塌公路 78 600

142 安汤公路 80 500

143 京建公路(宽城段) 72 1000

144 兴隆-龙井关 110 500

145 半壁山-遵化 80 1000

146 兴隆-茅山 60 700

147 丰宁?D围场赤峰路段 530 1200

148 宽平线 90 1000

2.4 加油站现状调查情况

目前,河北省共有加油站7865座。

现有加油站按照所属地区分,省会石家庄1245座,邯郸658座,邢台802座,保定1227座,张家口327座,承德423座,秦皇岛277座,唐山1274座,廊坊533座,沧州646座,衡水453座。

现有加油站按照地理位置分类,中心城市808座, 高速公路服务区62座,高速路口80座,县城851座,国、省道沿线3633座,其他位置2431座。 河北省加油站地理位置分布情况表

地 区 加 油 站 分 布

合计 中心

城市 高速

公路 高速

路口 县城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其它

全省合计 7865 808 62 80 851 1491 2142 1211 906 314

石家庄 1245 152 10 22 132 191 364 223 151

邯郸 658 87 2 4 80 126 203 79 47 30

邢台 802 56 4 8 71 128 294 115 69 57

保定 1227 100 10 11 161 190 269 111 285 90

张家口 327 62 10 2 74 101 59 16 3

承德 423 39 36 72 110 102 57 7

秦皇岛 277 78 6 4 8 89 21 23 48

唐山 1274 88 6 14 63 185 321 317 227 53

廊坊 533 43 4 47 138 162 139

沧州 646 74 8 14 122 189 186 49 4

衡水 453 29 2 1 57 82 153 37 15 77

2004年全省成品油零售量为508万吨,平均单站加油量645吨/年,按照年经营能力分类,10000吨以上的7座,5000-10000吨的28座,2000-5000吨的291座,1000-2000吨的502座,500-1000吨的1701座,500吨以下的5336座。

2.5 加油站现状评价

加油站现状评价主要从加油总量的供需、网点密度、加油站的布点合理性、加油站服务半径以及加油站销量几个方面进行。

1、网点密度和服务半径评价

每座城市公共加油站都应具有一定的网点密度和合理的服务半径,这是由城市机动车加油需求的地域性所决定的。

加油站网点密度和服务半径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地区加油站覆盖的均匀程度。以区域面积为基数计算加油站网点密度和服务半径时可以分析加油站的平面覆盖率;以区域总人口为基数时,可表明加油站数量和适应性。为了比较全面评价加油站的服务区域大小和服务水平,借鉴公路网技术评价指标?D人口面积密度,即采用面积密度和人口密度乘积的平方根得到人口面积总和密度,以便分析加油站数量区域面积和人口之间的关系。

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中心城区范围每座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为0.9?D1.2公里。设于公路边的加油站网点密度和服务半径应大于3公里,而且加油站的密度不宜过大,否则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又易引起加油站经营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河北省加油站网点密度和服务半径评价见下表

河北省加油站密度及服务半径情况统计表

城市名称 人口数量(万人) 加油站数量(座) 面积(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加油站数(个) 加油站平均服务半径(公里)

合计 6769 7865 18.81 0.04 2.76

石家庄 909 1245 1.55 0.08 1.99

邯郸 856 658 1.20 0.05 2.41

邢台 666 802 1.25 0.06 2.23

保定 1076 1227 2.21 0.06 2.4

张家口 449 327 3.69 0.01 5.99

承德 358 423 3.95 0.01 5.45

秦皇岛 272 277 0.75 0.04 2.93

唐山 705 1274 1.35 0.09 1.84

廊坊 386 533 0.64 0.08 1.96

沧州 679 646 1.34 0.05 2.57

衡水 413 453 0.88 0.05 2.49

目前,我省境内道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即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河北省道路加油站分布密度情况见下表:

河北省道路加油站分布密度情况统计表

道路种类 通车里程(公里) 加油站数量(个) 平均间隔(公里/个) 高速公路 1613 62 26

国道 5730 1491 26

省道 11603 2142 18

县、乡道 44011 2117 5

2、加油站归属企业评价

全省共有加油站7865座,具体归属情况见下表:

河北省加油站归属情况统计表

合计 中石化 中石油 外资 社会其他

合计 7865 1957 598 6 5304

石家庄 1245 284 70 891

邯郸 658 225 24 409

邢台 802 136 59 607

保定 1227 239 148 840

张家口 327 106 20 201

承德 423 138 19 266

秦皇岛 277 68 109 100

唐山 1274 288 43 6 937

廊坊 533 129 36 368

沧州 646 174 37 435

衡水 453 170 33 250

在全省7865座加油站中,中石化公司1957座,占总数的24.9%;中石油公司598座,站的占总量的7.6%;外资6座,占总量的0.08%;社会其他单位5304座,占总量的67.4%。

3、加油站销量评价

目前,河北省的加油站年平均销售量在5000吨以上的加油站只有35座,仅占全社会加油站总量的0.45%,而500吨以下的加油站数量达到了5336座,占全社会总量的67.8%,河北省加油站销量情况见下表:

河北省加油站销量情况统计表

地市名称 合计 500以下 5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5000以上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合计 7865 5336 67.84% 1701 502 291 35 0.45%

石家庄 1245 917 73.65% 202 79 39 8 0.64%

邯郸 658 403 61.25% 141 75 38 1 0.15%

邢台 802 598 74.56% 141 38 24

保定 1227 813 66.26% 327 41 41 5 0.41%

张家口 327 250 76.45% 28 28 19 2 0.61%

承德 423 275 65.01% 91 27 27 4 0.95%

秦皇岛 277 125 45.13% 112 18 19 2 0.72%

唐山 1274 842 66.09% 308 86 31 7 0.55%

廊坊 533 376 70.54% 115 32 8 2 0.38%

沧州 646 455 70.43% 130 39 19 4 0.62%

衡水 453 282 62.25% 106 39 26

第三章 河北省加油(气)站需求总量预测

3.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3.1.1 河北省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按照《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到2005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达到7540亿元(2000年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0 元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660 亿元(含物价预期因素)以上。

经济和社会发展展望,到2010年,全省大部分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宽裕型小康,有条件的地方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经济强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综合经济实力和多数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经济结构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朝着建设现代化河北的宏伟目标迈进。

?D?D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显著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改善,产品结构优化,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

?D?D基本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教育、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D?D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市承载能力、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高,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区空间布局优化,小城镇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明显增强,环渤海、环京津、环省会城镇群基本形成。

?D?D初步形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舒适,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民法制意识增强,法制体系更加健全。

?D?D形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不足初步缓解,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加合理,坝上、太行山、京津周围和平原绿化成效显著,城乡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3.2 河北省道路发展规划

3.2.1 各地区道路发展规划

3.2.1.1 石家庄市

1、总体规划:

规划期末道路总长度达到807公里,路网密度为5.7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快速路41公里、主干路197公里、次干路189公里、支路380公里。根据现状道路设施状况,需增各级道路380公里,其中快速路增加41公里、主干路增加137公里、次干路和支路分别增加72公里及228公里。

2、石家庄市区规划:

骨架路系统

规划由二环路快速路以及石获北路?D和平路、仓安路?D槐南路、维明街、旅游路?D体育大街?D体育南大街、石栾公路等机动车主通道共同构成环形加‘井’字形的骨架路网系统。三环路作为主城区外围公路环,组织分流过境交通和进出城交通。

主干路系统

在规划骨架路网的基础上,依据城市主干路的合理密度、间距、服务范围等方面,从完善铁路东西向主干路系统,提高城市南部及北部的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方面考虑,提升柏林庄路?D丰收路、新石中路?D塔北路及汇丰路?D仓丰路为主干路,并同中山路、裕华路及建华西路等构成六条东西向主干路;由友谊大街、中华大街、胜利大街、平安大街、建设大街、广安大街?D东、西大街?D富强大街、建华大街和谈固大街等构成八条南北向主干路。

次干路系统

在总体规划路网的基础上,结合石家庄主城区现状,打通铁路地道桥,新增市庄路?D光华路、新华路?D阜康路、工农路?D槐北路为城市次干路;通过打通东

风西路?D槐岭路、泰华街?D红旗大街,以及北新街?D南小街?D南新街、长征街?D休门街等道路红线拓宽,提升为城市次干路。

支路系统

依据石家庄主城区从内至外的不同功能分区,支路网密度按内密外疏的不同指标进行总体控制,以指导详细规划及用地开发。

石家庄市支路网密度控制指标

城市区域 用地面积

(km2) 支路密度指标

(km/km2) 支路总长度

(km)

中心区 6.5 6~7 39-45

中心区?D一环路 13.1 3~4 39-52

一环路?D二环区 91.25 3 274

二环路?D三环路 128.15 3 385

城市副中心 - 4-5 -

备注:

中心区:为和平路?D中华大街?D裕华路?D建设大街的围合范围

一环路:为和平路?D维明大街?D裕华路?D体育大街的围合范围

根据城市用地规划和控制指标匡算,至规划期支路总规模将达到380公里,与现状相比至少增加支路长度228公里。

经道路网规划调整,至2010年,石家庄主城区各级道路总长度达到807公里、路网平均密度为5.7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二环路以内的干道网总长达到361公里,密度为3.3公里/平方公里。规划期城市路网各项规划指标完全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道路网规划指标

规划主城区 二环路以内 《规范》标准 现状

路网总规模(km) 807 - - 427

路网密度(km/km2) 5.7 - 5.4-7.1 3.92

1.快速路 长度(km) 41 41 -

密度(km/km2) 0.29 0.37 0.4-0.5

2.主干路 长度(km) 197 155 - 158

密度(km/km2) 1.39 1.37 0.8-1.2 1.45

3.次干路 长度(km) 189 165.4 - 117

密度(km/km2) 1.33 1.49 1.2-1.4 1.08

4.支 路 长度(km) 380 - - 152

密度(km/km2) 2.68 - 3.0-4.0 1.39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空间分析,石家庄主城区远景城市用地的扩展以向东和东南方向为主。同时,在城市的西北部潜存着16平方公里军用机场搬后的用地扩张。

为适应城市向东发展,延伸城市二环路、槐南路、塔北路、建华东路等城市干路至东三环路,并预留穿越京深高速公路和京武快速铁路的通道,同时在高新区预留向南发展的道路空间和维持方格网格局;保持东南地区道路网布局形态,延伸城市主次干路至南三环路,适应远景城市用地向东南方向的扩展;城市西北部军用机场用地的调整基本保持在三环路以内,在方格网道路骨架下延伸相关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并根据用地开发建设控制支路网密度。

3.2.1.2 邯郸市

邯郸市域公路规划贯彻”一快、二高、三完善” 的指导思想,“快”就是抢机遇,快发展,以大投入促重点项目的建设;“高”是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高等级、高标准的主干公路;“完善”是完善公路网络,重点搞好城市出入口和矿产资源丰富地区的公路建设。

依据河北省交通厅关于邯郸地区公路发展的要求,结合本市的地形特点及经济发展需要,规划公路网络为一枢、一环、五纵、五横。一枢:是以主城区外环路为纽带,形成冀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一环:是为解决城镇圈内的交通联系,规划在峰峰?D武安?D永年?D广府?D肥乡?D成安?D临漳?D磁县?D峰峰之间建成一级公路环,并在这一环内突出城市片的交通联系,把邯郸?D武安?D峰峰?D马头?D邯郸,修建成双幅上下行一级快速公路环。五纵:指京深高速公路,107、106国道为一级公路和邢都曲魏两条为省道一级公路。五横:指309国道、邯武、邯临、邯大、魏峰公路。

此外,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十三纵十五横”中的一横?D青红高速公路(由山东青岛至新疆红其拉甫)将经过邯郸市境内,规划将通过馆陶?D广平?D肥乡?D邯郸县?D武安?D涉县各地区。

3.2.1.3 邢台市

邢台市地处位置西靠太行山与山西省相接,东进百余公里与山东省的聊城地区为邻,是连接山西、山东省的必经地区。西部太行山以煤炭为主,资源丰富;东邻山东省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东西交通运输,邢台市有着天然不可替代的环境优势。“九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西联东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宗旨就是把邢台市放在了山西联接山东的“东西大走廊”的位置。通过这一“大走廊”,联结山西、山东的经济,拉动邢台市的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这一战略举措的正确可行。基于综合考虑,预测邢台市的交通发展趋势如下:

1、2010年公路建设预测为:到2010年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5650公里,其中

二级公路以上公路由2005年的31.9提高到40.85%,达到2308公里。

高速公路由“十五”末的200公里,增加到310公里;一级公路由“十五”末的318公里,增加到420公里;二级公路由1190公里增加到1578公里。国、省干线二级公路以上要达到90%;县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要达到70%,乡级公路全部达到四级以上,其中二级公路以上要达到20%以上。实现“市到县由一级以上公路相连,县到乡由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村村通油路”的战略目标。

公路网密度要由“十五”末的42.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8公里/百平方公里。将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纽带的公路网,国、省干级公路四通八达,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公路网的服务水平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运输结构将继续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求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充足的运输能力,而且必须提供安全、快捷、高效、优质服务。

3、交通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大。“十五”期间,“科技兴市”是邢台市三大主体战略之一;省厅也提出了新经济革命的到来,将扩大人们的交流范围、交流空间、交流速度和交流效率。这就要求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加快人才培养,交通科研和交通信息互联网络建设。

4、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交通发展提出新要求,实现公路、经济、资源、环保、协调发展是必然趋向。

5、二十一世纪的前10年,是实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起步阶段。交通运输业将发生深刻变革,客货运输向着集约化、规模化、高质量的方向质量。

到2010年公路建设项目有5个:

(1)邢和高速公路、邢临高速至山西河顺,长185公里;

(2)邢清线市界至106段,长73公里,一级公路;

(3)邢清线106到清河段,长43公里,半幅一级公路;

(4)定魏线官亭至常河镇段,长45公里,平原区二级公路;

(5)县级公路6条,120公里,二级公路。

3.2.1.4 保定市

根据保定市公路路网规划、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十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发展目标是:在完善五纵四横主骨架公路网的基础上,建设“六纵”,同时着力于西北部地区主骨架公路的升级改造。到2005年,将形成以“六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公路网,使主骨架路网达到1786公里,同时新改建一批国省干线,特别是西部山区国省干道,争取全市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2322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9212公里,实现乡?D乡通公路、村?D村通公路。建设完善“六纵四横”主骨架公路网,完成西北部地区主骨架公路升级改造,实现城镇间快速交通,逐步形成城镇与京、津、石之间半日交通网。谋划建设保沧、张、威(海)乌(海)、

阿(荣旗)深(圳)高速公路保定段;保定市主城区形成“四纵六横两环”的方格网加环型主干道骨架,并通过放射干路与三个组团联通,环路与城市主干道交汇采用立体交叉形式,远期建设(“一环四放射”轨道交通线路,“一环”联通主城区内部各功能区,“四放射”分别指向徐水、满城、清苑及白洋淀)。 新建公路建设项目:

1、207线石家庄界至涞源走马驿段改建工程100公里(二、三级)。

2、112线高碑店至易县泥瓦铺段改建工程89公里(一、二级)。注:(京石高速高碑店立交桥至大红门段61公里为一级)。

3、京获线北京至石家庄界段改建工程155公里(二级)。

4、新繁线石家庄界至阜平县城段改建工程31公里(二级)。

5、保沧线高阳至河间界段改建工程21公里(一级)。

6、阿深高速经雄县、高阳、蠡县新建里程52.5公里。

7、藏乌高路经徐水、满城、阜平新建里程192公里。

8、北京至五台山经高碑店、易县、涞源新建里程175公里。

9、张家口至石家庄经涞源、川里、野北新建里程163公里。

3.2.1.5 张家口市

“十五”期末,张家口市公路建设,预计实施项目将达到33个,建设总规模将达到1495公里。

预计到2005年底,张家口市公路里程将达到15443公里,其中,国道935公里,省道1283公里,县道1811公里,乡道6728公里,专用公路215公里,村道44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5公里,一级公路109公里,二级公路926公里,三级公路2963 公里,三级以下公路11234 公里。有路面里程11642公里,无路面里程380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9.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为1246公里,仅占总里程的8%,远远小于全省20%的平均水平。

“十一五”期间张家口市将在“四横三纵一线”公路网主骨架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增强骨架干线的通达能力,初步形成“二横三纵五线”的高速公路网雏形,进一步提升现有国省干线的公路等级,大力推动地方道路的发展,扶持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尤其对张家口市的中、北部地区的公路网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改变张家口市现有公路网存在的北疏南密的现状,实现国省干线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的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沟通县与县之间的联系,加强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改善投资环境,为张家口市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家口市“十一五”期间,拟建的高速公路共计6项,建设总规模424公里。分别为张石公路化稍营至保定界段(续建)、张北至内蒙界段(续建)、张承公路(其中张家口市至高家营段为全幅,高家营至崇礼段为半幅)、鸡西公路鸡鸣驿至西合营段、康丰公路张家口段(半幅);一般经济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为21项,

建设规模976.3公里,全部为一、二级公路。其中续建工程3项,建设规模176公里,估算投资9.6亿元,分别为2005年建议计划新开项目省道滦赤线赤城三岔口至北京界段改建工程,省道南赤线崇礼南山窑至赤城段改建工程,省道天走线张家口段改建工程。

规划到2005年县级以上公路密度达到0.31公里/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0.34公里/平方公里。主干公路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基本公路网达到三级标准以上,小城镇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油路。全市公路客、货运量年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0.78%和9.06%。

3.2.1.6 承德市

承德市今后道路和城镇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到2005年完成干线公路如国道112线丰宁-陈栅子线,省道承-秦、隆-凤、帮-宽、韩-郭等线改造,修通通乡油路1500公里(乡乡通);市区城区规划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 小城镇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到2007年,我们将建成京承高速公路,启动承唐高速公路,实现市区到县城通二级公路,县城到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修通通村水泥或油路8211公里(村村通);到2010年,按照城市化经营理念,严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品位,突出个性,打造品牌,扩面增能,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市区城区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小城镇规划面积350平方公里,争取机场、承朝、承赤高速公路立项。到2020年将形成以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通达县区、沟通主要旅游景区的一、二级公路为依托,以辐射乡村的黑色化等级公路为补充,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初具现代化的公路网络。

3.2.1.7 秦皇岛市

1、主城区

秦皇岛市整体路网结构为“一环五线”,即一个快速环、一条过境公路线、一条沿海旅游线及三条城市交通主干线,分别起到组织一市三区之间快速交通、过境交通和沿海旅游交通的作用。其中:快速环由西环路、北环路、东港路、西港区高架桥、文体路、河北大街组成;过境公路线由新102及新205国道组成;沿海旅游线由北戴河东、西海滩路、秦海公路、滨河路、东山街、新开路、建设大街、龙源大道、望海道组成;而三条城市交通主干线分别为:(1)关城南路?D北环路、(2)黄河道?D港城大街--龙源大道?D龙腾西路?D船厂路、(3)沿海公路?D联峰北路?D108线?D海宁路?D老205国道?D河北大街。

北戴河东、西海滩路、秦海公路、滨河路、东山街、新开路、建设大街、龙源大道、望海道等滨海干道共同构成沿海旅游线,既是联结秦皇岛滨海各景点旅游交通线,又是沿海景观轴线及游憩休闲空间,由于西港区仍需要保留部分港口岸线,因此,规划期内沿海旅游线尚不能完全形成。沿海旅游线与一般城市干道相比,具有较强的旅游功能,交通功能较弱,特别是东西海滩路、滨河路、望海道更是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交通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西环路、北环路、东港路、西港区高架桥、文体路、河北大街组成了两条放射状的快速交通线及一个快速环,共同构成了 “两线一环”结构。

2、县域

辐射全市主要经济中心的“五横三纵一沿海”(五横:京建线、三抚线、京秦高速公路、102线、205线;三纵:蛇刘线、青乐线、出海路;一沿海:沿海路)高等级公路贯穿四县。其中:三抚线、京秦高速公路、102线、205线、青乐线、出海路、沿海路贯穿抚宁县;205线、蛇刘线、青乐线、沿海路贯穿昌黎县;三抚线、京秦高速公路、102线、205线、蛇刘线贯穿卢龙县;京建线、蛇刘线、青乐线、出海路贯穿青龙满族自治县。

沿海高速公路东起秦皇岛市,西至天津,是秦皇岛市建设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是秦皇岛市连接唐山,通往天津、山东乃至东南各省更为便捷的一条大通道,对于拓展物流腹地,加快提升城市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公路全长170公里,其中秦皇岛段65公里,建设标准为平原区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行车时速为120公里。秦皇岛市境内共设置开发区、抚宁、留守营、昌黎东、昌黎南、刘台庄6个出口,设抚宁、昌黎2个服务区。沿海高速公路2005年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完工通车。

3.2.1.8 唐山市

按照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到2005年底,建设干线公路225公里,目前已建成187公里;按照唐山市道路发展长期规划,到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要达到7785公里;到202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要达到8230公里。

3.2.1.9 廊坊市

近年来,廊坊市全力打造“科技教育之城,生态环保之城,会展旅游之城”,全面实施软硬环境建设的“双十工程”,致力于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平台,营造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到2010年,廊坊市过境高速公路增加4条,分别是霸青高速公路75公里,密涿高速公路75公里,104高速公路55公里,阿深高速公路(106)41公里,四条高速公路延长线增加223公里。廊泊线将提升为国道,采留、东高、侯谭、香北、武榆、固雄等6条县道将提升为省道,陈大线?D兴隆宫、106国道 (老堤)--杨芬港、蒋渠线?D安头屯、钳屯三条乡级公路将提升为国道。市区新建廊坊郊区环城快速路80公里,延长线20公里。廊坊市、县城每年将新增40?D50公里城区道路,乡道以每年80公里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全市公路线路里程将达到5000公里。届时一个高标准、高质量、宽广平坦、四通八达,两侧绿树环拥、花团锦簇的道路网络体系将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的出行将更加快捷。

3.2.1.10 沧州市

按照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沧州市“十五”期末国省道干线将达到1673公里,

但国省道干线仍然以二级公路为主,且仍有部分地区缺乏主干线间的连接,对当前特别是远景的公路运输需求来讲有待于完善提高。从地方交通来看,目前沧州市县级公路1098公里,乡级公路1331公里,在“十五”期末,将发展到县级公路2146公里,乡级公路1831公里。

国省道干线实现高速、一级和16米二级公路的标准,同时兼顾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续建高速公路272公里;改建主骨架内干线12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5公里,16米级公路48公里,一般二级公路改造41公里,新建二级公路320公里;完善高速公路路网建设,连接线建设115公里,其中一级标准连接线29公里,二级公路86公里。至“十一五”期末,全市国省道干线总里程将达到23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3公里,一级公路361公里,二级公路1443公里,全面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公路连接运输需求。

县级公路,到“十五”期末,将发展到214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86公里,

三、四级公路1273公里,等外公路86公里;乡级公路1831公里,其中二级公路40公里,三级公路262公里,四级公路1431公里,等外公路98公里。“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发展乡等级公路,并实现村村通油路。

3.2.1.11 衡水市

按照衡水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5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81.3公里,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将在原有基础上完成衡井线路的建设,即从衡水麽头与新106国道13.567公里,同时对原省级、县乡道路在原由基础上提质升级,拓宽道路,重点完成9条线共计315公里二级路的改建任务:邢德线清凉江至邢台界段19公里,肃清线衡水至邢台界段57公里,辛德线辛集界至衡德公路32公里,安新线冀州段7公里,宁武线武邑至景县38公里,石黄至106连接线29公里,故昔线故城至邢台段81公里。同时改造8条县级路,计177公里:冀明线冀州至邢台明华段24.5公里,枣瓦县枣强至清凉店24.3公里,深杨县深州至饶阳杨各庄21公里,郑清线郑口至邢台清河33公里,石王线故城石曹至王瞳23.6公里,安景龙线安陵至景县龙华段28.8公里,景王线景县至王瞳19.8公里,机德路机场至德州8.6公里。乡级路84公里:衡水至饶阳杨各庄、古城至梁集、武官寨至饶阳店、西留至皇埔、温城至王千寺、赵桥至韩庄、新屯至加会共7条。村级公路力争达到村村通油路。到2010年干线公路达到一级以上,县级公路达到二级以上,乡级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村级公路达到四级以上,为进一步实现交通畅通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3.2.2 河北省高速公路发展总体规划

根据《河北省2003至2007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五年内我省将新建高速公路19条段,总施工里程1900公里,建成通车15条段1270公里,总投资为347亿元;到200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2861公里,省会与各设区市、

各设区市与港口、省会与京津和周边省会城市之间都将有高速公路连接。到2020年底,全省将建成“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络;省会与各设区市、各设区市之间、各设区市与沿海港口之间,省会及各设区市与京津和周边省份重要城市间将有便捷的高速公路连接;同时,基本实现县(市)半小时内通过二级以上公路到达高速公路的目标。河北省高速公路发展规划见下表:

河北省高速公路发展规划

序号 路线名称 服务区名称 在建、拟建起止时间

1 青红 肥乡东 2004.10-2005.10

武安西 2005.10-2006.10

2 邢临 威县 2003.4-2005.10

南和 2003.4-2005.10

临西 2003.4-2005.10

3 青银 宁晋 2003.4-2005.10

南宫 2003.4-2005.10

清河 2003.4-2005.10

4 保沧 高阳 2004.10?D2007.12

河间 2004.10-2007.10

5 阿深 雄县 2004.12?D2007.12

肃宁 2004.12-2007.12

6 丹拉 渡口堡 2003.6-2005.6

一个停车场 2003.6-2005.6

姚家坊 2003.6-2005.6

7 京承 滦平县安字岭服务区 2004.12-2005.12

曹栅停车场 2005.1-2007.12

付营子停车场 2005.1-2007.12

8 承赤 七家服务区 2005.1-2007.12

9 承秦 兴隆县北局子服务区 2004.12-2005.12

10 112线 风山服务区 2004.12-2005.12

11 承唐 遵化 2004.8-2005.6

12 唐津 汉沽 2004.5-2005.12

13 京开 固安县 2004.10-2005.12

14 石黄 沧州 2003.12-2006.12

黄骅港 2003.12-2006.12

15 津汕 黄骅口村 2004.4-2007.12

16 衡德 衡水 2004.3-2004.7

八里庄停车厂 2004.3-2004.7

3.3 加油需求量预测方法

对机动车加油(气)需求总量的预测,是进行机动车加油(气)站规划的前提和依据。加油(气)站作为交通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是为满足相应的交通需求而设立的。因此无论其数量规模还是其布局定点,均要以相应的需求总量和分布作为依据。

加油需求量与区域的机动车出行车次、交通周转量、车辆保有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车辆年行驶里程和百公里耗油量等指标密切相关。本规划对加油需求总量进行预测时,主要从交通周转量和车辆保有量两个方面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继而进行加油需求总量预测。

3.4 加油需求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3.4.1 按照交通周转量预测加油需求总量

加油需求总量=交通日周转量×每车百公里耗油量

扣除内部加油车辆因素,根据各地情况,按照小车平均每百公里耗油量8.2升,大车每百公里耗油14.2升,计算出河北省车辆平均每百公里耗油12升,推算出我省2003年加油需求总量,详见下表:

河北省加油需求总量统计表(按照交通周转量预测)

城市名称 交通周转量(车公里/日) 每车百公里耗油量(升) 年需求量(万吨) 合计 其中:市区

全省合计 ?D?D?D ?D?D?D 555 156

石家庄 2572 12 89 36

邯郸 1588 12 55 13

邢台 1462 12 50 9

保定 2446 12 84 22

张家口 922 12 31 10

承德 858 12 29 6

秦皇岛 730 12 25 15

唐山 2446 12 84 18

廊坊 1112 12 38 9

沧州 1238 12 43 11

衡水 794 12 27 7

3.4.2 按照车辆保有量预测加油需求总量

加油需求总量=车辆保有量×利用率×年行驶里程×每车百公里耗油量

根据以上公式,结合各地统计情况,推算出我省2003年加油需求总量,详见下表:

河北省加油需求总量统计表(按加油需求总量预测)

城市名称 年需求量(万吨)

合计 其中:市区

全省合计 452 126

石家庄 73 30

邯郸 45 11

邢台 41 7

保定 69 18

张家口 25 8

承德 23 4

秦皇岛 20 12

唐山 69 14

廊坊 31 7

沧州 34 9

衡水 22 6

3.4.3 两种模型比较

将上述两种预测方法侧重角度不同,本次规划取以上两种预测方法的平均值,得到下表:

河北省加油需求总量统计表

城市名称 年需求量(万吨)

合计 其中:市区

全省合计 508 144

石家庄 81 33

邯郸 50 12

邢台 46 8

保定 77 20

张家口 29 9

承德 26 6

秦皇岛 23 14

唐山 77 17

廊坊 35 8

沧州 39 10

衡水 25 7

3.5 河北省加油总量需求预测

通过上述两种预测模型分析可知,影响加油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为机动车的保有量,车辆行驶里程以及车辆百公里耗油数。

车辆保有量的增长与人口、人均收入水平、 城市交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车辆增长遵循从高速到低速、逐渐趋于缓和的规律。众多国家机动化发展过程表明,经济水平及人均收入的增长是推动机动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国家鼓励汽车发展和2005年汽车进入家庭的交通政策,估计2000-2005年间,民用汽车弹性系数仍然保持在1.1的水平,在2006年以后弹性系数将逐渐减小。另外,摩托车在中心城市的使用已经或即将受到严格的控制,一些地区已经不允许在新上牌照,因此,预计到2010年,现存的中心城区摩托车数量将以5%的速度逐年递减。

据有关部门预测,河北省各类车辆的年行驶里程今后变化不会太大,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更低油耗的汽车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因此机动车辆的百公里油耗指标2010年估计将下降10%?D15%。

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规划,考虑上述影响因素,推算出我省2010年社会加油量,详见下表:

河北省2010年加油量需求预测表

城市名称 2010年加油需求量(万吨)

总量 其中:市区

全省合计 900 268

石家庄 144 62

邯郸 88 23

邢台 82 15

保定 136 37

张家口 51 17

承德 47 10

秦皇岛 41 27

唐山 136 31

廊坊 62 15

沧州 68 19

衡水 45 12

3.6 加油站合理规模的确定

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及车辆保有水平,结合加油站发展现况,确定近期我省各地区加油站单站加油能力如下:

河北省加油站单站加油能力预测表

城市名称 2010年加油站单站加油能力(吨)

平均 市区

全省合计 969 2535

石家庄 986 2981

邯郸 1397 2674

邢台 1009 2055

保定 916 2569

张家口 1083 1635

承德 817 1961

秦皇岛 1041 2523

唐山 943 3229

廊坊 1023 2542

沧州 824 2111

衡水 761 3077

3.7 加油站总量确定

根据商务部颁发的《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加油站规划市场的控制标准为:

1、城区内加油站服务半径不小于0.9公里;

2、一般国道、省道双向四车道路段加油站布局原则上每百公里不超过6对。 由此推算出2010年我省加油站总量,具体分布见下表:

2010年河北省加油站数量估算表

城市名称 加油站数量 其中:中心城区

全省合计 9705 1146

石家庄 1425 173

邯郸 777 107

邢台 813 73

保定 1502 146

张家口 531 107

承德 575 52

秦皇岛 394 107

唐山 1584 144

廊坊 642 67

沧州 866 116

衡水 596 54

3.8 加气站数量的确定

由于天然气与汽油、柴油相比具有便宜、环保的特点,势必会成为今后各个城市车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公交车和出租车改烧天然气的规划》,将首先对省会石家庄市的出租车、公交车逐步实施改造,使之变为燃用天然气的清洁车,并计划在2005年前使石家庄的加气站的数量达到20座。其他城市也会随后开展此项工作。为利用现有资源,加气站的建设近期内主要采取对现有加油站进行改造,使之同时具备加油和加气功能为主,今后也将采取以建设加油加气混合站为主的方式发展,由于燃气汽车的特殊性,这些加气站都将建设在各中心城市城区。

第四章 加油(气)站布局规划

4.1 河北省加油(气)站布局原则

加油(气)站布局包括“需求”和“可能性”两个方面的问题。衡量加油(气)站需求的主要指标是交通量与服务半径两个要素,决定可能性与否关键在于消防、交通、环保的外环境设置条件与该地区的建设规划和路网规划。

1、加油站分布与交通密度和加油需求的分布尽可能一致

加油站网点数量控制应考虑与加油需求的分布尽可能保持一致,应与各区域的交通密度成正比。

2、确定加油站布局形态时应符合加油站服务半径要求

城市加油站分布根据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中的服务半径规定,结合各区域的计算服务半径按实际需要设定。由于各交通区域的交通密度不一样,反映加油站网点密度的服务半径也各不相同。

3、加油站的设置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路网规划要求

加油站布局是对不同区域的加油站需求条件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但是具体到加油

站选址定点时还须考虑其实施条件的可能性。加油站的选址定点应结合地区建设规划和路网规划,以网点总体布局规划为宏观控制依据,经过对布局网点及其周围地区规划选址方案的比较,确定网点设置用地。

4、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网络的发展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交通量由国、省道转移到了高速公路上,据有关资料显示,高速公路所承担的交通量将由现在的14.2%上升到2010年的25.2%。因此结合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综合建设,设置相应的加油站是必须的。

4.2 加油站布局与选址要求

1、城市加油站的选址,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和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的有关规定。

2、加油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并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3、城区加油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设在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郊区加油站应靠近公路或设在靠近城区的交通出入口附近。加油站具体布点时应与城市的路网结构与流量流向保持一致,对于城内的各条主要干道,应对其两个方向的车流量分别加以考虑。对于布设于干线公路附近的加油站,应从公路本身的的流量一级路网结构加以考虑。对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压考虑公路两侧加油站布点的均衡性。

4、尽量避免加油站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和干扰,加油站的选址尽量避开不必要的交通干扰。在选择加油站位置时,应该考虑道路的功能、道路特殊路段的交通流量与速度、可见性极其他相关因素。

5、要保证加油站的安全可靠,尽量避免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加油站的安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油料本身属高度易燃易爆物品,需要特别注意油站的消防安全;二是每天有许多车辆来加油站加油,还需要特别注意加强加油站的交通安全;此外,加油车辆排放的尾气和发出的噪音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采取措施减少和消除这些隐患发生的可能既造成的影响。 加油站出口与小学、消防队及医院等设施的主要出入口距离应在50米以上。 加油站出入口与军事设施、桥梁道口、隧道口、铁路平交道口、农村堰堤、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距离应在100米以上。

6、加油站用地界线要满足公路、城市道路红线控制要求,对于新建加油站除了满足公路、城市道路红线控制要求外,还要满足沿线绿化带用地(绿线)控制要求。其中,高速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100米,以及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60-80米,二级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40米,城市快速路红线宽60-80米,城市主干道红线宽40-60米,城市次干道红线宽30-40米,城市支路红线宽16-30米。高速公路绿化带控制宽度为100米,以及公路绿化带控制宽度为50米,二级公路绿化带控制宽度为40米;城市道路绿化带控制宽度为5-15米。

根据上述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存在现有加油站数量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加油站近期必须实现的布点控制目标如下:

(1)城区内加油站辐射半径不小于0.9公里;

(2)国道、省道双向四车道路段加油站布点每百公里不多于6对;

(3)高速公路加油站按高速公路建设的有关规定执行。

4.3 加气站选址要求

1、城市加气站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D2002)有关规定,符合安全防火环境保护、使用方便的要求。

2、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气站和一级油气合建站,在城市人员稠密区设置的加气站和油气合建站的规模宜为二、三级。

3、一级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不应与加油站合建,二、三级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可与加油站合建。合建站的汽油、柴油总容积不应大于60m3,单罐容积不应大于等于30m3。

4、重要公共建筑和涉及国民生计的其他重要建、构筑物周围100米范围内不得建加气站、油气合建站。

5、加气站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不能影响车辆通行。城区建成区内所建的加气站和油气合建站,应靠近城市交通干道或车辆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

6、在城市建成区内所建的加气站和油气合建站,以采取地下或半地下储罐,其液化气槽车的运行应符合城市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交通运输的有关规定。

7、按照上述有关规范,结合我省情况,我省今后新增加气站将主要采取对现有加油站进行改造使之具备加气功能和新建油气合建站的方式,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单纯的加气站。

4.4 加油(气)站技术指标

4.4.1 加油站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D2002),加油站按照油罐容量进行等级划分。

加油站等级划分

级别 油罐总容量(m3) 单罐容量(m3)

一级 120

二级 60

三级 V≤60 ≤30

注:V为油罐总容积;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4.4.2 加气站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D2002),加气站按照气体罐容量进行等级划分。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等级划分

级 别 液化石油气罐容积(m3)

总容积 单罐容积

一级 45

二级 30

三级 ≤30 ≤30

注:V为液化石油气罐总容积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根据加气汽车数量、每辆汽车加气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超过16m3。

根据我省情况,今后发展加气站主要考虑采取加油加气站合建的方式,加油加气站的等级划分如下:

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

加油站

液化石油

气加气站 一级

(120

(60

(30

(V≤30)

一级

(45

二级

(30

三级

(20

三级

(V≤20) × 一级 二级 三级

注:1 V为油罐总容积或液化石油气罐总容积(m3)。

2 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3 油罐关总容积大于60 m3是,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60 m3;当油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60 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 m3。

4 液化石油气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 m3。

5 “×”表示不应合建。

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

级别 油品储罐容积(m3) 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总容积(m3)

总容积 单罐容积

一级 60?D100 ≤50 ≤12

二级 ≤60 ≤30

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4.5 加油(气)站在道路旁的布置方式

加油(气)站在道路两侧的分布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直对式、斜对式和同侧式。

直对式:加油(气)站直接面对面的分布在道路两边,此类型一般在等级较高的双向道路上使用。

斜对式:加油(气)站均匀分布在道路两侧,间距不宜过小,一般要求机动车行驶方向右侧的加油站首先被看到,此类型较为合理。

同侧式:加油(气)站均匀分布在道路的同一侧,间距一般不宜小于3000米,尽量避免过多的加油站分布在道路的同一侧;对于高速公路,间距不宜小于5000米。

4.6 加油(气)站与道路关系

虽然加油(气)站式为机动车辆加油服务的,然而机动车辆到加油(气)站加油、加气本身也是一种出行,也构成一种交通流。如果选址不当,很可能出现加油车流与道路上交通流之间因交织或冲突而造成交通堵塞,继而影响城市交通,又给前来加油的车辆造成不便。

因此,加油(气)站的选择与布局应充分考虑城市路网结构与交通流量流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各条主次干道,应对其两个方向车流量分别加油考虑。另外,在城市以下的县区一般公路及乡间道路附近设置加油站时,均应设有方便的出入口,对加油站进出口的视距至少保持100米,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50米。设置在高速公路旁的加油站距立交距离应大于2公里。加油站不应设在道路弯道或道路交叉口的100米以内。

4.7 加油(气)站布局规划

根据加油(气)站布局规划原则,加油(气)站网点的布局与选址要求和加油(气)站网络体系,结合各地城市规划和路网规划,分别对各地区加油(气)站进行布局规划。

4.7.1 加油站规划方案

2004年末,河北省共有加油站7865座,2005?D2010年,全省共规划建设加油站1998座,取消158座,到2010年末加油站总数为9705座,具体分布情况见以下各表:

河北省2005?D2010年加油站规划一览表

地区

2004年末加油站数量 2005?D2010年规划取消 2005?D2010年规划新建设 2010年末加油站数量

总数 其中:市区 总数 其中:市区 总数 其中:市区 总数 其中:市区 合计 7865 808 158 8 1998 346 9705 1146

石家庄 1245 152 180 21 1425 173

邯郸 658 87 86 8 205 28 777 107

邢台 802 56 72 83 17 813 73

保定 1227 100 275 46 1502 146

张家口 327 62 204 45 531 107

承德 423 39 152 13 575 52

秦皇岛 277 78 117 29 394 107

唐山 1274 88 310 56 1584 144

廊坊 533 43 109 24 642 67

沧州 646 74 220 42 866 116

衡水 453 29 143 25 596 54

4.7.2加气站发展规划

我省目前加气站主要是依托现有加油站改造为主,一般不设独立的加气站,现石家庄市有10座加油加气站,2005?D2010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其它各市会相继建设。借鉴外地经验,我省原则上只设立加油(气)站,不单设加气站。

第五章 加油(气)站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本规划的实施是通过对符合规划的加油站予以保留、完善,对不符合规划的加油站予以调整、取缔,对新开道路、新开城区以及其他空白点进行新建等途径进行的。政府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需要调整、取缔的加油站,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复杂,政府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针对新增加油站,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市场准入的规范与公平问题,随着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开放,政府的职能将由行政审批逐步向监管方面转变,加油站的建设将转变为一种在政府监管下的市场化行为,目前,国家有关此方面的文件即将正式出台,省级政府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要从市场经济活动与企业经济活动中全线退出,全面承担起政府应有的职能,即:努力造就并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搞好城市布局规划,做好产业政策导向,利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加强监管和监督力度。

5.1 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商务部有关文件的精神,认真及时地开展成品油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加油站的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严厉打击违规建设加油站的行为,无批准手续或持无效批准手续的加油站将被责令停建。二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通过加强日常监管,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取缔无证无照、无证有照加油站点,关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站点,查处偷逃税收、掺杂使假、计量作弊加油站,查封不合格加油机,捣毁土炼油场点。三是引导社会加油站加入两大集团的经营体系。与两大集团签订供油协议,供油渠道的规范,使油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专项整治的对象是: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和《消防安全许可证》的加油站;未列入加油站发展规划,且未经商务厅批准,正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加油站 ;存在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缺斤短两、销售劣质油品、强买强卖、坑蒙拐骗、不执行国家定价和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违纪经营行为的加油站;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加油机未经质检部门检定以及使用不符合整机防爆要求的加油机,未使用税控加油机或加油机未安装税控装置以及非法占地、违章建设和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加油站。

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工商营业执照》和《消防安全许可证》的加油站要一律停业。对其中符合全省加油站发展规划和《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转发关于清理整顿成品油流通企业和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贸易(1999)637号〉规定条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建设以及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收购、控股或纳入连锁经营体系实行集中配送的加油站,可补办有关手续,经省商务厅备案后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其余的加油站一律关闭。

对未列入加油站发展规划,且未经市商务局批准正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加油站一律停止施工,由有关部门收回批建文件和证照。对拒不执行的要予以强行拆除,并追究越权审批、违规建设加油站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严厉打击加油站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缺斤短两、销售劣质油品、强买强卖、坑蒙拐骗、不执行国家定价和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违纪经营行为,情节严重的,要

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并依法予以关闭。

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加油机未经质检部门检定以及使用不符合整机防爆要求的加油机、未使用税控加油机或加油机未安装税控装置的加油站以及非 法占地、违章建设和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加油站,要严厉处罚,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并依法予以关闭。

对列入关闭范围的加油站,要收回各种批准文件和证照,责令其变卖成品油,拆除加油及储油设施,并通过媒体将名单向社会公布。

5.2 严格规划审批

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今后要严格控制新增加油站的建设,凡新建、改建、扩建加油站,一律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统一审批,不得越权擅自审批。

加油站发展规划,经批准后予以公布。加油站的建设应严格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D 2002)及有关技术规范,并符合行业发展规划,经营设施符合现有国家标准、计量检定规程,满足消防、环保、土地等规定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加油站的建设管理,并做好项目的审核、审批、验收工作。

提高对加油站布局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符合规划及建站条件的建设项目,在征地及办证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加油站,按规定予以搬迁或关闭。

5.3 引导加油站的合理发展

按照加油站发展规划,积极引导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充分利用现有社会加油站设施,通过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发展规模经营,扩大零售网络,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对新建加油站的论证,确保新建加油站布局合理。石油集团、石化集团要逐步把集团外社会加油站纳入连锁经营体系,实现集中配送,以推动流通方式创新。要加快销售信息网络建设,堵塞管理漏洞。

对同一地段已建有多座加油站,且按规划仅能保留部分加油站的,按择优原则进行筛选,并通过调整、迁址等途径纳入新的规划点。

5.4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贯彻实施加油站发展规划,各级主管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依据本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加油站行业规划管理。

工商部门严把市场准入关,对无《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不得颁发营业执照,同时,负责查处无证照和超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国进行成品油经营的加油站,严厉打击经销劣质、掺假和走私成品油等违法行为;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加油站建设的消防安全设计审核和验收,未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加油站不得投入使用,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对加油站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和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区加油站建设规划、建筑

安全的监管,坚决清理违章建站;交通部门要加强对公路沿线加油站申请开设道口的审核管理,对未经成品油主管部门批准违规建设的加油站不予开设道口;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土地审批权限和程序要求,加强对加油站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质监部门要加强对加油机防爆设施监管和计量检定监督检查,坚决打击成品油经营中质量、计量作弊违法行为;税务部门要加强对成品油经营企业的税收稽征,打击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并会同质监部门抓紧做好加油机安装税控装置和税控加油机的使用管理工作。

5.5 实施动态管理

对成品油经营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年检及时淘汰不符合条件的加油站。对未参加或未通过《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年检的加油站 ,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律不得进行《工商营业执照》的年检。

5.6 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管

商务、工商、消防、规划、环保、土地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

加强油源控制,防止非法成品油流入市场。加强对地方炼油厂、成品油批发企业和成品油直供用户的管理,对违规销售成品油的要严厉查处;要进一步打击土炼油违法活动; 石油集团、石化集团负责制定所属炼油厂出厂成品油及非标油的管理办法,各有关部门加强监督。

5.7 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 接受群众监督。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加油站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力度,适时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处理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油站专项整治行动。为便于接受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电话。


相关内容

  •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发票报销管理办法
    附件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发票报销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务监督,进一步规范发票报销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中信银行行政财务核算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发票要素齐 ...
  • 各汽车公司待遇
    汽车专业的同学们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加油吧. 一汽: 一汽大众:本科 4000左右,一年发18个月左右,福利好,传统的王牌企业,在北方的整车厂里是最好的了,有奥迪撑腰!在北方绝对是老大, 一汽技术研究中心:本科 第一年1800/月 转正5300 ...
  • 企业新春团拜年会@晚会活动方案
    天色装饰集团 "天色风云汇"2011年新春团拜会 (主题活动策划案) ◎会议形式及执行流程: ●活动时间:2011年1月25日(周二)下午14:00-21:00 ●活动地点:佳宇英皇酒店伦敦厅会议厅 导演组:---\-- ...
  • 大酒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县X大酒店 项 目 建 议 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3 一. 项目概况 ................................... ...
  • 县国税局基层建设汇报材料调研报告
    选准三个"突破口" 正视发展"三瓶颈" 大力推进基层建设 浚县国税局基层建设汇报材料 浚县国税局,现有干部职工83人,下辖8个科室.5个税务所和4个征收点,主要承担着3500余户国有.集体企业和个体工 ...
  • 满分作文-脚下万云路
    脚下万云路 很久以前,我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徒步走完万云路(重庆万州区到重庆云阳县),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坚持走完,能走多久?但一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5月11日(星期五),下了很大的雨,气温陡然降低,另据天气预报,星期六将是晴见多云,很适合 ...
  • 重庆市出租车:做好宣传重庆的窗口
    当载着"人人重庆,自强不息","抗震救灾,汶川挺住","六十华诞,与祖国同在"等标语的黄色出租车在重庆的林立高楼间穿过的时候,行人者哙为之侧目. 当得知出租车驾驶员在高峰时间段免费 ...
  • 孙政才在新闻单位调研时强调凝聚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营造好氛围
    孙政才在新闻单位调研 时强调 凝聚 5 月8 B, 市委书记孙政 才在中央驻 通 达社情 民意. 引导社 会热 点. 疏导公 孙政才 冒雨前往 中央驻渝新 闻单位 渝 新 闻单 位和 重 庆市 主要新 闻单位调 众 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的重 ...
  • 重庆会展信息化管理对策研究
    重庆会展信息化管理对策研究 摘 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会展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实施会展信息化管理是会展业适应现代技术变革.满足日益复杂的会展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阐明会展信息化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以重庆会展业为研究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