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现实意义 - 范文中心

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现实意义

07/03

目录

前言 ............................................................................................................................................ 2

一、苏轼生平及其思想简介 .................................................................................................... 3

(一)苏轼生平简介 ......................................................................................................... 3

(二)苏轼思想简介 ......................................................................................................... 4

二、禅宗思想的核心和本质 .................................................................................................... 4

(一)禅宗思想的核心 ..................................................................................................... 4

(二)禅宗思想的本质 ..................................................................................................... 5

(一)苏轼词的创作成就 ................................................................................................. 6

(二)禅宗思想对苏词创作的影响 ................................................................................. 7

(三)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 ............................................................................................. 8

四、苏词禅宗思想的现实意义 .............................................................................................. 10

结语 .......................................................................................................................................... 11

致谢 .......................................................................................................................................... 11

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心性论是禅宗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顺应自然而超越现实矛盾、生命痛苦,获得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目标,禅宗思想就是超越思想。两宋时期禅宗思想盛行,并渗入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趣味中,深刻的影响着词的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是典型的代表。禅宗思想在当今社会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是系统地介绍苏轼生平及思想、禅宗思想、苏轼词的创作成就、禅宗思想对苏轼词作的影响,并对苏轼一些词中蕴含的禅宗思想作具体分析、综合禅宗思想对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轼词 禅宗思想 现实意义

Abstract: Buddhism entered China,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esulting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 Zen. Zen mind is the ideology of the core content of natural and conform to the reality beyond the contradictions, the pain of life, access to spiritual freedom, is the pursuit of the ideal of Zen, Zen is beyond the thinking of thinking. Prevailing thinking Zen Song period, and infiltrated into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 the profound impact of the word creatio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amous writer Su Shi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Zen thought in today's society also have a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is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of Su Shi's Life and Thought, Zen thinking, the creative word of Su Shi's achievements, Zen Sushi thinking of the impact of the word for, and Su Shi's speech contains some ideas for a specific analysis of Zen, Zen integrated thinking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modern world and the spiritual lif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Su Shi Zen thinking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word

前言

在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文化长河中,苏轼可算得上是千古文章的大家,他诗、文、词、赋样样精通,并且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些辉煌的成就不仅让他在文化史上名垂千古,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前人研究苏轼及其词作的作品有很多,有研究他旷达、飘逸的词风的《豪放飘逸清丽典雅——论苏轼词的艺术风格》,有研究他的仕隐情结的《痛苦中的抉择——仕隐情结在苏轼词作中的情感转化》,也有研究佛禅思想对苏轼词作的影响的《试论佛禅对苏轼词作之影响》,还有对其词作中的禅宗思想进行分析的《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禅宗思想理析》等。前人研究苏轼佛禅意趣的著作中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人生如梦”、“忘我兼忘世”的归隐之情;任运自适、随遇而安的处世方式;忘身物外、潇洒旷达的人生境界;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等。前人还具体分析了苏轼词的创作成就:“苏轼以其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豪迈的性格进入

词的创作领域,‘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酒边词序》)使词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风格上,开创了宋词的新纪元。”①剖析了苏轼对后代文人士大夫的影响:“苏轼在仕隐进退的矛盾中,成为完美调和二者矛盾的典范,以其出世的精神消解入世的痛苦,因此,苏轼成为后世文人心目中的精神的追求的归宿。”②我选“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为论文题目,目的是系统地介绍苏轼本人及其词作和禅宗思想对现代人生的现实意义,因为前人研究苏轼的作品中并没有对此做过系统的介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苏轼生平及思想简介、禅宗思想介绍、苏轼词的创作成就、禅宗思想对苏轼词作的影响、对苏轼一些词中蕴含的禅宗思想作具体分析、综合禅宗思想对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

一、苏轼生平及其思想简介

(一)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中,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一出的全能文艺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兼擅诗、文、词、和书画,且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名字已深深地镌刻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直到现在几乎仍妇儒皆知。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艺家,苏轼在文艺园苑里随心所欲、左右逢源,似乎走的是一条辉煌而又顺畅的阳光大道。其实他的一生遭际却是荆棘丛生,经受了漫长的人生磨难的。然而在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上,他不畏艰辛,坚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终于获得了文艺上的巨大成功。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苏序“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③他的两位伯父苏澹、苏涣也“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其父苏洵。苏洵一生对苏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那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毅力,他那积极用世,不务空言的人生哲学,他那纵横驰骋、博辨宏伟的文风都在苏轼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苏洵从小就对苏轼进行了精心的培养,其母程夫人也对他进行了悉心的教育。苏轼聪颖好学,多思早慧,八岁进乡就学,三年后又至城西寿昌院,师从刘徽之。苏轼兴趣广泛,对《诗经》、孔孟、老庄、楚辞、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等都全面涉猎,博观约取。深厚、广博的思想、文艺修养给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公元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结束了家乡平静、安适的学习生活,在父亲的带领下,与弟弟苏辙一起上京应试,经过层层角逐,苏轼兄弟俩同中进士,使他顺利扣开了仕途的大门,又为他步入文坛开启了道路。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他一生从政,却屡遭贬谪,还惨遭“乌台诗案”,㈠荣辱得失皆有过深刻的经历和体会,然而正是他一生仕途上的不得志才造就了他文学艺术上的巨大成功,成为宋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二)苏轼思想简介

苏轼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儒家思想积极出世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因此虽一生仕途不得志却还是终身从政。他早年的诗歌就抱有经国济世的宏愿。他在寄乃弟子由的词中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具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赴密州马上寄子由》) 。而他在早年所写的论文中,如《子思论》、《孟柯论》、《荀卿论》、《韩非子》等,都体现了他宗法孔孟,诋排荀韩的思想倾向。但他在政治上饱经受排斥、遭贬谪的宦海风波后,思想上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禅宗及老庄道家思想为主,又融合儒道佛的特色。“正如许多苏轼思想研究论著所说的,苏轼一生才高命蹇,宦海沉浮无定,思想极为复杂,他集儒、道、释于一身,但基本上是得意之时,以儒家济世救民思想为主导;失意之时则以道释思想为主体。学术界最近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苏轼的思想代表了历史上那些力求将救世与自救和谐统一起来的士人。其思想具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既热心世务,又旷达适意,使儒家精神与道家精神重新熔铸为一种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价值观。’(李春宵:《略论中国古代诗人的人格类型》, 载《学术月刊》年第3期)可见, 学术界普遍注意并都强调了道释思想对苏轼的影响很深, 而在宋代, 道释思想可以说就是士大夫化了的禅宗佛学思想。”④总之苏轼的思想宏博开放,儒道佛兼容并蓄。在政治思想上,他以儒家思想为主;在人性修养上,则以道家和佛家思想为主。特别是身处逆境时,道家和佛家思想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快乐以及世间的是是非非的观点方法,与禅宗思想的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和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的个人心灵的宁静,以“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的思想统一起来,成为完美调和仕与隐二者矛盾的典范,为后人提供一了种可供选择的人生模式与文化性格,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禅宗思想的核心和本质

(一)禅宗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一颗“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净本心便是禅宗的一切,外部大千世界不过是本心的“幻化”而已,故从本心出发,衡量外部事物,是禅宗观察、判断的方式。既如此,外在的进取、奋斗、荣辱,都只不过是虚假的幻象,㈠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面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讽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而向内心退缩,不再崇拜外在的偶像,只尊重内心的平衡,以求得心理宁静与自我解脱,便成了禅宗的原则。

禅宗为解救人生的苦难而产生,也在解救人生的苦难中发展,形成了一套人生价值哲学体系。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论、功夫论和境界论三大要素,分别阐明了禅修成佛的根据(基础)、方法(中介)和目的(境界)三个基本问题。从这三大思想要素的相互关系来看,心性论是禅宗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禅宗把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认为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堕落、毁灭、辉煌、解脱都决定于自心。自心,从实质上说是本真之心,也称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正如唐代道宣在《高僧传》中介绍菩提达摩新禅法时所说的“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为人人所平等具有。

禅宗也以“自心”为禅修的枢纽,提倡径直指向人心,发明本心,发见真性,以体认心灵的原本状态,顿悟成就佛果。也就是说,禅修是心性的修持。

禅宗还把禅修的目的、追求境界、成就佛果落实在自心上,强调佛从心生,自心创造(成就)佛,自心就是佛。

从上述禅宗的根据、方法和目的三方面思想来看,都是围绕心性展开的,心性是禅宗禅理的基础、禅修的枢纽和禅境的极致,心性论是禅宗思想的核心。

(二)禅宗思想的本质

从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内在的,是内涵于人身的本质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的,同时也是各种外在因素所不能消灭的。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人的现实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体现,人转化为佛是自性的发现,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显现。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因为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是离开一切现象,有别于人的外部表现的。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从自然中分裂出来的独立实体,向往与自然同样具有永恒性、无限性,向往与自然的同一是人类最深沉、最根本、最强烈的内在愿望。生命现实与美好愿望并非一致,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生命个体与空间整体、生命主体与宇宙客体等一系列人类所面临的矛盾,是禅宗的超越对象,超越目标。

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最能激发人内在心灵的不安与痛苦。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禅宗的最基本目的。禅宗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时间界限。“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永嘉证道歌》)“无生”,指一切事物是无实体的、空的,由此也是无生灭变化的。这是要

求转变观念,从生灭的现象中看到无生无灭的本质。生灭是短暂的,无生无灭是永恒的,从悠悠生死中了悟无生,就是在短暂中体认永恒,消除短暂与永恒的隔阂。

个体生命的认识和实践等多方面的有限性与宇宙空间的无限性的矛盾,也是引人困惑不安的永恒性课题。禅宗通过无限扩张个体心灵的作用来摆脱个体生命的局限,进而消除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心境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永嘉证道歌》)这是说只要人的心境明净透彻,就能周遍宇宙万物,从而在内心实现泯灭内外的超越,使有限与无限在个体心灵中相即圆融。

由生命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而引发的物我、有无、是非、善恶、真妄、苦乐等一系列的差别对立,是又一使人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源。这也是禅宗大师们所着力寻求解决的一大问题。他们继承道家的思想,通过直观宇宙本体(道、无)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宣扬“本来无一物”(《坛经》)、“本来无事”以消解矛盾,称“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禅门师资承袭图》)即一个人了悟万物如梦如幻,一切皆空,做到忘却情欲,超越自我,也就不存在生命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了。为此,他们特别强调“无念”的重要性,“念”,指妄念,要求人们不被纠缠于种种差别的妄念所迷惑。

可见,宗是通过心性、心理、认识、观念等范畴,即在主观精神领域转变生灭的观念,扩大心的作用,泯灭情欲,排除妄念等内在活动来消解人的基本矛盾,排除心灵的紧张,克服人的意识障碍,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中国禅宗是一种以现世的自我解脱为轴心的生命哲学,自然超越是禅宗思想的本质。顺应自然而超越现实矛盾、生命痛苦,获得心灵自由,是禅宗追求的理想目标,禅宗思想就是超越思想。⑤

三、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

(一)苏轼词的创作成就

苏轼一生勤奋耕耘,留下了三百四十多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词作。他的词不仅有男女之情、离情别绪、羁旅行役之苦的传统题材,而且把诗人常写的伤时论世、纪游咏物、怀古感人、悼亡赠友、谪居谈禅、咏史游仙、家事村景、说理议政等纳入词的创作领域,真正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艺概》)的境地,为宋词的创作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他的词或展示自己慷慨激昂的报国豪情,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或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或抒写生活情趣和感受,如《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或抒发人生感慨,如《沁园春》(孤馆灯春)。苏轼既咏史怀古,如《念奴娇》(大江东去),融眼前景色、历史人物、个人感慨于一体,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哀;又咏物拟人,抒情言志,如咏孤鸿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咏杨花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还首次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如在杭州任上的《浣溪沙》五首,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农村风光及农事生活,勾画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形形色色的农村人物,宛如一幅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农村风俗画。此外,苏词还有表现自己不畏坎坷、超然自适的人生态

度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苏轼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酒边词序》)使词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开创了宋词的新纪元。⑥

(二)禅宗思想对苏词创作的影响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一直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规范着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与创作,而禅宗的兴起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把中国的审美趣味带进了一个新的天地和境界。由于禅宗取消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分界,将其统一到人的心灵之中。于是心灵的安适享受占据了首位,不再是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对人世的逃避;不再是人物或人物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这一变化滥觞于盛唐,成形于中、晚唐,而大盛于两宋。中晚唐以后,禅宗兴盛,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也就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越来越走向人的内心世界。从中晚唐诗歌看,士大夫们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使其审美情趣趋向清幽、平淡、静穆、寒峻。而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乃是士大夫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面对着静谧的自然,空寂的宇宙,抒发着内心淡淡的情思,从中领略人生的哲理,又把它融化到心灵深处。这条美学线索发展到了禅宗思想大盛的两宋,则表现在词和山水画上。在宋代,词从“诗之余”的地位,一跃而与唐诗并驾齐驱,创造出辉煌的篇章,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

苏轼是北宋士大夫的领军人物,一生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似乎是儒家的正统人物。但他又是禅宗虔诚的信仰者,与其交往的禅僧逾百。民间传说他是五戒禅师传世,由此可见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之深。禅宗思想对苏轼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对苏词创作的影响上,而禅宗思想对苏词创作的影响又主要表现在文化心态、价值观念和语言表达方面。首先,禅宗与文学一样是对现实的超越,能让人的心灵摆脱世俗的羁绊与困厄,走向自由。这对于宦海沉浮却渴望雪洗尘滓的士大夫来说尤为契合。这使苏轼即使身处逆境仍不忘国事,而在遭受竞争之祸时,比起前期诗人的满腹牢骚、以泪洗面别具一种随遇而安的旷达与超脱。其次,禅宗以“悟”为指归,这种对万事万物非理性、非功利、“于相而离” ㈡的观照方式与艺术审美时的心态是相通的。禅门之理与作词之道不谋而合,除却功利,心胸自会虚廓空静,能映照万象万物境,吐纳清词丽句。此外禅宗藏而不露,暗蕴机锋的思维方式对苏词阐发哲理多有启迪。⑦

他的词作《鹧鸪天》云: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渠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此词上片的叙述颇具特色。层林明山乃远眺所得,而竹墙草塘则是身边之景;仰视可见翻空白鸟,俯首则得细细之幽香。上下四方,一时俱来;整个自然,皆在心中。但㈡ 相乃生死之本,“于相而离”就是说我们虽然有这个身体,但你不要执着,因身体是四大假合(地、水、火、风,地:各种化学元素,水:生命的摇篮,火:能量,风:空气)和而有,虽有不是永久不坏的,到缘尽四大分散时,还是究竟无所得啊

此时之心,已有了如《坛经》“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之“虚空”之心的味道。下片“村舍”三句写词人此时情状,他杖藜于村舍古城之外,信步徐行,仿佛已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合一体,完全沉醉其中。但这种静谧的主旋律,却被词末两句所轻轻打断。昨夜的雨因晚凉天气而凸显出的微微凉意,使词人惊醒而有所悟。“又得浮生一日凉”有落寞,有无奈,有对人生虚幻无常的深刻体会。

(三)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

苏轼词作中蕴涵禅宗思想的名篇有很多,比如《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临江仙 夜归临皋》(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念奴娇 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鹧鸪天》(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等。先看《临江仙 夜归临皋》。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神宗元丰二年, 公元一零七九年, 著名的“乌台诗案”后,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贬谪生涯。这对正值盛年、才华横溢、有着“致君尧舜”政治理想、自视甚高的苏轼而言,不蒂是沉重一击。这首词就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这时,尽管他已脱离身陷囹圄的险境,恢复了自由,甚至还有着“团练副使”的头衔,但在政治上依然不被信任,处处受到歧视和冷遇,他名为一州之副军事长官,却被明令“不得签署公事”,有职务而不让履行职责,其用意不言而喻。苏轼犹如被软禁的囚犯,处境极为艰难窘迫。一向洒脱乐观的苏轼在经历了这场宦海风波后,又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内心自是十分痛苦,思想一度变得非常的悲观消沉。为避免非议、灾难再度降临,他谨言慎行,处处小心,过着孤寂凄清的生活。全词真实细腻地反映出作者在遭遇挫折、心情沮丧、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在一个特定的夜晚,徜徉于江边,寄情于自然,适时的调整心态,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达观地面对现实世界的心理转变过程。⑧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记载:“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服江边,孥舟长啸而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兴,睡醒)

许多人在解读这首词时,都认为它反映的是作者的一种消极遁世的思想,其实不然,研读这首词,我们不难发现,本词虽然简短,却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心理转变过程的三个层面:饮酒时的痛苦、郁闷——置身于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心灵所达到的平和与宁静——经过痛苦的反思后,超然于世的豁达与放任,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禅宗思想,体现着积极的人生意义。

禅宗“般若空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一切物质的东西,空指虚象)即所有一切实物的东西都是虚象,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变化之中,

是“无常”的(即不可能永恒),“无我”——“破我执”——“人生如梦”——“我”是虚幻的,“人生”也是虚幻的——用一种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以旷达的心理对待人世间的苦难,在失望中寻求希望,在痛苦中发掘快乐,这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就带有强烈的佛禅思想。这是作者从深层次上去探究导致自身痛苦的根本缘由,也是作者对自己半世奔波的清醒认识。从表面上看,痛苦好似来自于宦海风波及由此引发的人生种种不幸,究其实质,作者之所以时常感到身非自己所属,疲于奔命,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感受不到生活的欢欣,实是因为自己心为外物所役,没有忘却“营营”,始终不曾从尘世的功名网中挣脱出来的缘故。一个人若太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宠辱得失,就会陷入痛苦的深渊。禅宗思想的一颗“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净本心显然对苏轼起到了积极的意义。请看“夜阑风静彀纹平”一句,夜深了,风静了,江面波纹也平静了,其实,何止是风静波平,词人的心境不也是平静下来了吗?外在的一切尘世的纷扰已无法扰乱词人的心境,他已经超越了现实的矛盾、生活的痛苦,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从最后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中就可以看出来。孔子曾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不过是孔子的牢骚之语,他终究没有实行。苏轼此语亦非故作惊人之语“隐然有出世之意”。这只“小舟”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舟,它是作者经过痛苦的蜕变,摆脱尘世的羁绊,获得精神自由的心灵之舟。驾驭着这只小舟,作者就能随心所欲地行驶在充满惊涛骇浪的人生江河之中。 苏轼的另一首禅意飞扬的词作是《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于作者被贬惠州所作,作此词时作者年岁已高,仕途不顺的强烈失落感被作者无意识地投射到双目所及的一草一木。表面看来,此词似乎只云风月,无关国事,但细品之下,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哀与无奈,与作者被贬的心情十分吻合。作者巧妙地应用佳人和行人来指代君王和自己,用“墙”既指有形的宫墙,又指代横亘于君臣之间阻碍知解的无形的心墙。作者被贬惠州,无法入朝面圣,可谓是被拒于有形的宫墙之外,而作者的被贬正是由于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作者政治上敌对势力的离间和迫害,使作者与君王之间形成深重的隔阂,可谓无形的心墙。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其意象与“百鸟不来春已老,落花流水绕江村”(《禅林类聚》卷十四)极其相似,:时光流逝,世事成空,一切都转瞬即逝。而仕途的失意加深了作者对人生虚幻的更深体会。“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作者多次叠用“墙里”、“墙外”,两次叠用“笑”、“渐”、“情”,深沉地表达了一种人生空漠之感。从墙外路过听见墙内秋千上佳人的笑声,作者遭贬的沉痛心情有了一丝安慰,然而转瞬间“笑渐不闻声渐消”,真可谓人生无常、快乐无常。隔在佳人与行人之间的墙是行人无力改变的事实,行人满腹的苦涩无法排遣,对人生的真正意义表示怀疑,“多情却被无情恼”,勘破红尘却难舍红尘,这是多么的无奈与伤感。作者在仕途上也正是这样一个

匆匆过客,因而在人的异化面前,面对个人存在与伦理政治的分裂冲突,作者只有用禅宗的般若空观去淡化和消解,从色中悟空,从繁华中悟虚妄,以求解脱痛苦、随缘自适。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如今却从“绿水人家”飞出。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人生亦如梦,烦恼痛苦又算得了什么?

人生如梦、人生无常、万事皆空,是作者的禅宗思想与老庄虚无思想的结合。既然人间一切都是虚幻的,那么人生的痛苦也不过是幻影。人世的功名利禄也没有什么可追求、留恋之处。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净便是解脱,沉浸于无欲无念的状态就是无上的幸福。

四、苏词禅宗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学优而仕的封建社会,苏轼既严正又平和,既坚持了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传统人格理想,又保持了诗化人生、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即禅宗思想,并将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苏轼不仅为后代文人提供了一种在类似的社会条件下的生存典范,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词中的禅宗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主要表现在对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现实意义上。禅宗所开发的那可以包容一切的“清净本心”的内心世界,可以对目前的道德复苏活动有所裨益。对待万事万物都“任其自然”的思想,能够帮助心理恢复平衡,尊重自己内在理性的认识,能够帮助建立一个遵循规则的社会;否认外在教条的权威,不要偶像崇拜的信条,使得在多元化环境下的人们,可以拒绝任何邪教的诱惑。

首先,从禅宗独特的修持方法来看,禅宗以“自识本心”来消除人们心灵上的执着,使人自知其限制,自虚其心,自空其说,以求容纳别人,这不仅是个体修养身心的方法,也是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存亡、相互尊重所必须修炼的。

禅宗的“明心见性㈢”,就是让人们反观自己心灵的无明,对治一切贪、嗔、痴、疑、恶见,拓宽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处于高明之境,而不为名利所累,这显然对社会和人生都是有益的。

禅宗还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使人从悠悠生死中了悟人生,生死能了,则一切外在的执着都可以放下,人们不再为自己生命的有限性而惶惑,他在社会活动中所遇到的一切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都可以消除,人生的其他追求:物质、权力、名誉、地位等都可以放下,这样,有限的生命便进入到无限的境界。

可见,禅宗的修行方法,就是要人们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一个伟大的人格。

其次,从禅宗的思想特点来看,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是道,认为“无造作,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就是“平常心”。“平常心”即与众生现实日常生活相联系,保持这一自然的平常心,则“触类是道”,这种顺其自㈢ .“见性”就是指明见诸法性空之理,“性”指人和万物的本性。

然,保持真我就是启迪人们忘掉一切外在的追逐、攀援、偏执,打开心灵的禁锢,直悟生命的本性,这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可以使人的心绪趋于稳定,心态归于平衡。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平常”也被异化,人们把追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视为“平常”,等级秩序、官场习气、贪污腐败、钱权交易看作“正常”,人性中的“平常”沉沦,如果能参禅悟道,保持平常心,就不会丧失自我,这对净化社会风气是有积极作用的。 禅宗成就理想,不离现实,就是说禅宗追求的虽是一种精神的超越与升华,但它并不排斥入世,而是顺其自然,寓出世于世间,在现实中寻求解脱。禅宗在充分肯定每个人的真实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蕴与意义的基础上,融解脱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化修道求佛于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强调任运自适,随遇而安,即心即佛,认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五灯会元》卷三),从而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并把人格尊严高扬到极致,这对于培养高尚的人格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的。

禅宗还强调自悟自求而不他求。因为“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所以“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坛经》)这种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美好人生的理论,其中包含着劝人向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总之,要造就一个理想的高尚社会,就必须先早就人们理想的内心世界,面对人文淡薄、道德标准下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日趋盛行,如果我们能重新体会认识禅宗思想的精神价值,创造性地加以转化运用,使之成为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资源,必定有益于端正人们的价值坐标和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使和谐社会早日到来。

结语

本论文对苏轼的生平、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禅宗思想对苏轼词作的影响还有苏轼词的创作成就等五方面作了综合的介绍,还具体分析了苏轼词《林江仙 夜归临皋》及《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中所蕴含的禅宗思想及禅宗思想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对苏轼及其作品、思想以及禅宗思想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刻,所以本课题“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有待深入。

致谢

衷心地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张秋红老师对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评委对我的指导。

参考文献: 李智·论苏轼词的创作成就(CNKI )·零陵学院学报,2005

②孔现红·痛苦中的抉择——仕隐情结在苏轼词做中的转化(CNKI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 ①

徐中玉《苏东坡文集导读》,巴蜀出版社,1987

④邝文. 略论苏轼的禅宗思想(CNKI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③

11

⑤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CNKI )·【北京】哲学研究,1995 ⑥李智·论苏轼词的创作成就(CNKI )·零陵学院学报,2005

⑦闫月珏·浅谈禅宗思想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CNKI )·文艺广角,2006

李锋军·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词赏析(CNKI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 ⑧

12


相关内容

  •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福建建阳 张叶华 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 ...
  • 宋代饮茶文化的东渡与荣西的[吃茶养生记]
    宋 刘松年<斗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的点茶文化与南宋五山 宋代的点茶,如何流传进入日本,有着各种可能性.这里暂且首先考察其中一例.不断前往中国的禅僧们,作为佛教生活的一部分,在当地寺庙中接触了饮 ...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这是东坡居士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写下了此诗.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 ...
  • 品读苏轼之苏轼的人生观(康震)
    品读苏轼之苏轼的人生观 康震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苏轼 ...
  • 读[沧浪诗话]有感
    读<沧浪诗话>有感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 ...
  • 庐山烟雨苏轼
    <庐山烟雨>作者: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注释]: (1)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 ...
  • 佛教与禅宗
    信仰与常识 佛教的一些名称解释: 丛林:喻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在中国,它通常是指佛教中禅宗的寺院,故亦称禅林. 兰若:是梵文"阿兰若"的中国简称.也是丛林之意. 僧人:是比丘的俗称.僧,在梵语里有"众&q ...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2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共工怒触 ...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粹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头都在诸子百家.而诸子百家,其根本皆归于<易经>.诸子百家,都以<易>为最高经典:中国传统的一切学术,都以<易经>为思想基础.<易经>又名<易>和<周易&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