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 - 范文中心

行政诉讼法

02/01

行政诉讼法

一、总论

1. 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①从诉讼主体来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具有恒定性 ②从客体来看,要处理解决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 ③从作用和性质来看,行政诉讼是一种审查程序 ④行政诉讼是司法行为

2. 基本原则(1)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4)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5)民族语言文字原则(6)辩论原则(7)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原则(8)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

3. 受案范围:不合法的、具体的、外部的

4. 行政诉讼管辖(1)级别管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海关、发明、国务院部委、政府

(2)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不动产所在地)、共同管辖

(3)裁定管辖:①移送管辖(三个条件:a. 移送的人民法院对移送的案件已经受理 b. 移送的人民法院对此案却无管辖权 c. 受移送的人民法

院对移送的案件有管辖权)

②指定管辖(对指定管辖裁定有异议的,不适用管辖异议的规定)

③管辖权转移

(4)管辖权异议与处理: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5. 行政诉讼当事人(1)原告 ①原告资格

②原告资格的转移:“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具有

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对于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起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 ③原告资格的确定:对于合伙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原告,由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作

诉讼代表人

(2)被告 ①被告资格:被指控并经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

②被告的确定ⅰ直接起诉的案件 ⅱ经复议维持的案件 ⅲ经复议改变的案件

ⅳ共同具体行政行为案件: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不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是不是以共同名义并共

同签署的

★在行政机关和另一个非行政机关共同签署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非行政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ⅴ授权或者委托组织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 ⅵ行政机关被撤销的案件

(3)共同诉讼人 ①普通共同诉讼人 ②必要共同诉讼人

(4)第三人 ①概念、特征 ②第三人种类

(5)行政诉讼代理人 ①法定代理人 ②指定代理人 ③委托代理人

6. 举证责任(1)证据特征 ①证据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②证据来源具有特定性 ③证据往往具有技术性、广泛性、及时性和将来性

④举证责任的分配具有特殊性: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而行政诉讼则实行主要由被告负举证责任的

举证规则

⑤证据在提出以及审查的阶段或者方式上具有特定性:证据都“必须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也就是将法院审

查证据的活动限制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

(2)举证责任分配 ①被告负举证责任为原则: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件、依据 ★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院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的根据

②原告承担举证责任为例外:原则上由被告承担,但由于行政案件的复杂性,原告若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也不利于审判

二、程序论

1. 起诉与受理: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2. 第一审程序(1)起诉与受理(2)审前准备(3)开庭审理:开庭前3日通知

(4)一审判决: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

★院长担任审判长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3. 第二审程序(1)上诉与受理(2)二审审理(3)二审判决:①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②依法改判:适用情形、注意事项

★第一审3个月内判决,第二审2个月内判决

4. 审判监督程序(1)再审案件的启动:①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启动 ②检察院通过抗诉启动 ③当事人申请再审启动

(2)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①裁定中止原裁判执行,宣告进入再审程序 ②另行组成合议庭 ③按一审或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3)再审判决:①按第一审程序审理作出的判决可上诉 ②按第二审程序审理作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三、执行论

1. 执行文书(1)法院名义出具的执行文书:①行政判决书、裁定书 ②行政赔偿判决书 ③行政赔偿调解书

(2)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文书

2. 执行申请人(1)公民(2)法人或非法人组织(3)行政机关

3. 执行主体(1)法院名义出具的法律文书原则上由第一审法院执行

(2)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①原则上由申请人所在地基层法院执行 ②涉及不动产的,也可以由不动产所在地基层法院执行

4.执行程序(1)法院名义出具文书的执行——由执行法院直接执行

(2)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由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合法性审查:①合法的,进行执行 ②不合法的,裁定不予执行

★执行申请期限:公民:1年,行政机关、法人:180日


相关内容

  • [行政许可法]试题
    第一部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被许可人超越行政许可范围进行活动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依法应当先由下级行政机关初审后再 ...
  • 行政法读书笔记
    第一节 行政法的界定和功能 一.行政 1行政从方法上归为四类学说 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是一个相对于立法.司法的概念:专指国家行政和公共行政. 其一.除外说:认为行政是除了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或其他公权力主体的活动 其二.积极说:日本学者田中 ...
  • 行政法学小抄2
    论述: 1 试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答:1)不服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行政案件.2)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3)因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而提起诉讼的 ...
  • 潍坊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考试大纲
    潍坊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 考 试 大 纲 潍坊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二○○七年十月 目 录 政府法制基础知识----------------(01) 复习题---------------------(05)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
  • 行政法学复习重点
    行政法学复习重点 一. 名词解释. 1.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对象,就特定的事项作出的处理决定.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权益.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相比,具有特定性和直接性,对于特定对象的权利 ...
  • 试析违法具体行政行为与犯罪行为的混合及处理
    作者:方世荣 政法论坛 1995年02期 一 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下同)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犯罪行为则是犯罪分子(包括法人)触犯刑法的行为.若分别而论,它们当然是两类不同 ...
  • 行政复议法
    行政复议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对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下列哪个机关报 管辖? A. 河北省人民政府 B.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 C. 邢台市人民政府 D. 邢台市人大常委会 答案A 解析:对地方各级 ...
  • 不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研究
    作者:叶平 行政法学研究 2005年11期 一.不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生存根基 违法的行政行为一般应该被撤销以恢复原状,倘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不宜或不能撤销的,只能适用确认违法判决.不可撤销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判决的适用 ...
  • 对拓展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和行政判决方式的思考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使法院行政审判职能具有了法治的权威和专业的属性,也为监督.制约行政权力不被滥用提供了法律程序保障,但由于该法对审判依据规定的局限性和司法裁判的形式性,导致"维权与监督"的立法宗旨不能完全落实," ...
  • 行政管理发展趋势
    1.社会管理规律学科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