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物本源 - 范文中心

十,万物本源

03/29

何谓万物本源?道即宇宙一切本质,是根本、源泉、祖宗,万事万物、潜移默化沧桑巨变、人生百喜百忧,寻根究底,非他,只是一道而已!

继言之:万物皆道,生长旺衰死全是道的运化结果。宇宙怎么来的?道物生化;万物怎么来的?也是道物生化;山石草木怎么来的?还是道物生化;动植人类怎么来的?仍然是道物生化,……总之,但凡能见的不能见的,能闻的不能闻的,一切的一切,无非都是道。

本源,易言易明,然而意蕴无穷、真谛难尽,恰似东海之水莫望量其多,莫能探其深。

道,究竟何谓也?自古至今几人辨其真几人详其奥:

道,大道,道物,太极,阴阳,五行,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

皆为一物之名,这物甚小极微、甚广极大,天下遍布,无处不在,似空非空,似无非无,它有皆有,它亡惧亡,然而难见难闻,不可把捉,它们共同的名字都叫道。

规律不是道,规律只是大道运化轨迹;

理也不是道,理只是大道运化之所以;

神也不是道,神只是大道万化不测之名状;

道就是道,不可胡编,不可瞎猜,拟议即非,妄论便错,更不可张冠李戴。或者最初无名,后人强名之曰道,它实质上就是那么一种物,一种能生天生地生万物的特殊之物。

在卦,爻即是道,一爻是道,相邻的两爻、三爻也是道,六爻还是道,后天之道。

在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皆是道。

在物,道曰阴阳,曰五行。

在身,道曰神气,亦曰魂魄精气神意,因用途不同而有诸名。

在现代科学,道即微观粒子。

为何微观粒子即是道?因为微观粒子有阴阳有五行,所以毫无疑问,微观粒子就是周易所谓的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大道生天生地生万物,见过吗?没人见过。那么古人怎么偏要这么说,难不成是胡蒙出来的么?此类刨根问底的事,奉劝最好先放一放,讨论正题要紧。

没见过道生万物过程,但是现代人皆知组成万物的分子原子却全是微观粒子,这个事实没错,依此则从反面证明了生万物的确非微观粒子不能。微观粒子即道,所以道生万物,万物也包括天地一切。

众所周知,形质万物尽管纷繁复杂,千化万变,然而它们无一不是原子分子组成的物质,而天下原子分子的结构却都相同,没有区别,由此可断万物全系微观粒子即道所生所化,无一例外。

古人胡蒙之说,实乃说者的胡蒙罢了,没有丝毫积极意义。

本源一词,一是指万象归一,整个宇宙只是一道而已,是道才造就了万物万事。二指万法归一,万物繁杂不齐,言说万千,然而俱不离于一道,归根结底是道物运化结果而已。三指大道真一不死,物亡源不绝。宇宙生化无穷,循环往复不止,生而灭,灭又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奥妙只在真一之道而已,余者假而非真生灭无常。

知乎此者可明万事,万物生死,万物动变,动物睡眠,疾患来去,养生健体,甚至万有引力,时空变化,天地运动,四时循环等等之理,皆可了然不迷,迎刃而解。

但是,道有许多层次,不可不知。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谓道的先天、后天,这就是层次。先天之道者,生化之道,万物生旺衰灭皆由于此;后天之道者,生成之道,道物运化至此即返,时刻耗损,耗尽物亡。运化链上后天之道处于最后。

先天为何能生化?因为它们极其精微,易动易变,性质特别活泼灵异,具有强大活力,这就是易谓的元、亨;易又谓利者,那就是它们的生化功能了,能生成万物所以曰利。

后天为何不能生化?因为它们的个体已非先天那么精微灵活,而变得庞大臃肿,活力大减,惰性大增,只有消耗维持,耗尽维持不下去便衰老毁亡。

总之,道有万物有,道无万物无,没有道物也就没有万物,没有宇宙一切,故谓本源。


相关内容

  • 道德经---老聃的糊涂美学
    道德经---老聃的糊涂美学 作者:邓力纲 "美"是什么? 关于"美",要思考三个要素,人.审美标准.客体(被审视的对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神学家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限的荣耀与 ...
  • 浅谈艺术与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艺术与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陈一墨 提要 对艺术宗教和哲学的关系研究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让我们了解它们各自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作用.而艺术与宗教与哲学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其共同之处表现在哲学与宗教本质上都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一种认识. ...
  • "荀氏之儒"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荀氏之儒"及其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一.荀学的崛起 (一)荀子的学术生涯 荀子,名况,字卿.胡元仪认为,荀子是周郇(又写作荀)伯之苗裔,以国为 氏:又称孙卿者,因其乃郇伯公孙之后,故又以孙为氏.郇国,地处山西猗氏 县(今山 ...
  • 揭示宇宙.生命起源与发展秘密的科学理论
    > 点击下载文稿[内容同下文] 讲义122: 现在我们详细了解性质宇宙学第一个颠覆我们常规印象的实验.也是这个实验代表性质宇宙学正式迈向科学的舞台. 根据某个网站的实验民意测试,2万个人中绝大部分都认为是胡说八道,大概几十人认为有意思 ...
  • "包容"的智慧
    年过花甲,有机缘背依青山,在馨香浓郁弥漫的百果山下,天天在案头上如火如荼,偶尔闲暇重温<论语>,老夫子的睿智与严谨仍然养眼.润心,使人不得不高山仰止.满眼苍翠盈溢间,随手拈来书中一则,竟然是弟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前些日子与朋友小聚,正好听朋友介绍<道德经>,心血来潮,就趁业余时间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开始还难以走进,慢慢地,却有了一种拨云见雾,柳暗花明之感.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 ...
  •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
  •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2010年9月 总第198期第9期学术交流AcadeIIlicExchangeSept,2010serialNo.198No.9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 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钱同舟 (河南工 ...
  • 水的哲学以水为师
    水的哲学 以水为师 (2010-08-02 16:02:02) 转载▼ 标签: 水的哲学 老子 舌头 商容 杂谈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水无形无色,可以用任何承载者的形状来构形, 在杯子中是杯子的形状,在盆中是盆的形状, 在任何容 ...
  • 哲学经典名言
    1.时间是真理最伟大的朋友,偏见是真理最大的敌人,谦逊是真理永恒的伴侣.(查,利匀顿) 2.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3.表的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的美才能经久不衰.(歌德) 4.最大的无聊,就是为无聊费尽辛劳.(莎士比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