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 - 范文中心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

10/15

首都1本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Capital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

~一、碣帮唯锶孵w∥≈…”Ⅶt’嘲。

第23卷第6期/2011年11。

1『01.23

No.6/Novembor20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

ThePrediction

on

ExerciseBehaviorofCollegeStudent’s

ExerciseAttitude

刘正国,李莉

LIUZhengguo,LILi

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状况及其与锻炼行为的关系,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和《体育活

动等级量表》对黑龙江省7所大学的一至四年级在校大学生891人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总体得分较高,除行为意向和行为控制感以外的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量表平均分;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以及主观标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行为认知维度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3个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锻炼行为方面,男生较女生有更大的运动强度,更长的运动时间,锻炼次数更多;大三学生在锻炼时间上最长,显著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大二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锻炼强度上,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可以有效预测其锻炼行为,包括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

关键词:锻炼态度;锻炼行为;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82文章编号:1009-783X(2011)06-0563-05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Inordertoexplorethe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attitudestowardsexercise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attitudestowardsexercisesandexercise

behavior,this

paper,adoptedtheScaleOf

AttitudesTowardsExercises,PhysicalActivityRatingScale-3,tests891collegestudentsfrom7collegesofHeilongjiangProvincefromgrade

one

togradefour,andattainsmainconclusionsbehavior

as

follows:Generally

speaking。thephysicalexerciseattitudeofcollegestudentsismorepositivebecauseoftheirhighertOtalscore,andthe

score

oftherestofscaleishigherthanaveragelevelexcept

intentionand

perceived

behaviorcontrol

collegestudents

The

are

behaviorattitudes,behaviorintent,feeling

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

exercise,andsubjectstandardofmale

femalestudents;however,itisreversedonbehavior

of

cognition.Therewas

significantdifferenceindifferentgradestudentsatsub-scalesaboutbehaviorhab—

it,feelingofexercise,andperceivedbehaviorcontrolMalecollegestudentsaremoreintensive,frequent,andlongerthanfemalecollegestudents.Juniorstud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freshmenandseniorstudentsintrainingtime;sophomoreandjuniorstud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freshmenintheex-

ercise

frequency,thesophomorestudents

exercise

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junior

can

and

seniorstudentsin

exer-

ciseintensity.Theattitudestowardsexercises

effectivelypredict

college

students’exercise

behavior

including

intensity,exerdse

time

and

exercise

frequency.

student

Keywords:exerciseattitude;exercisebehavior;college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一鸣惊人,在自己的主场以51金21银28铜,奖牌总数100枚的骄人战绩占据了奖牌榜第1名。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奥运会结束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健身的热潮。究竟如何科学健身?以及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这成为

更多的大学生参与锻炼,促进他们锻炼行为的坚持是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对体育锻炼所持的态度会影响人们的锻炼行为,而大学时期又是形成良好体育态度和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行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以及锻炼行为状况,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以及相关体育政策的制定等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奥运后大众锻炼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锻炼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引导

收稿日期:2010-01-29

作者简介:刘正国(1973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

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李莉(1976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HarbinUniversityofSci—

ence

l方法与被试

1.1方法

1.1.1问卷调查法1.1.I.i锻炼态度量表

本研究采用毛荣建2003年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1]来测

and

Technology,Harbin150080,Chil-m,

毳:32麟3No.66罗N化ov01em峰ber1■■_

VoL

1120异1图

万方数据

百刮僳育字阮字琅

弟2:3卷

量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该量表包括8个分量表,即行为习惯、度总体得分较高,除行为控制感外,其余的各分量表得分均高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行为态于平均分,具体得分情况见表l。

度、行为意向。8个分量表分别代表锻炼态度的不同方面,单独表1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各分■表得分情况

计分,分数越高,表明锻炼态度在各个维度上越积极。因子名称

得分(n=891)

1.1.1.2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行为态度Z7.12(24)

本研究采用梁德清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2](Physi—

目标态度37.60(36)

行为认知24.87(21)

calActivityRating

Scale-3,PARS-3)来测量锻炼行为,PARS-3

行为习惯25.36(30)从身体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来考察锻炼者的锻炼行为。每行为意向24.16(24)个方面分为5个等级)。该量表主要测查被试上1个月参加的情感体验30.43(30)体育锻炼的总量,强度与频率从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行为控制感22.41(24)从1~5等级分别计O~4分。主观标准

21.79(21)

1.1.2统计方法

注:()内数字为各分量表的平均分。

本研究所有数据录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标准2.1.2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态度的比较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了检验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锻炼态度上的差异,本研究对1.2被试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锻炼态度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了独立样以黑龙江省7所大学的l~4年级在校大学生为测查对象,本t检验。结果发现,除目标态度、行为习惯和行为控制感之外共发放1200问卷,实际回收l093份,问卷回收率为9L08%,的各维度在性别上均有显著差异,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最终有效问卷891份,最终有效率为74.25%。其中男生532以看出,男女大学生的锻炼态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在行人,女生359人,大一226人,大二273人,大三168人,大四219为态度、行为意向上,男生高于女生,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人,年级不详的5人。0.001);在情感体验上,男生高于女生,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2结果

<O.05);在主观标准上,男生高于女生,且达到了显著水平(P<O.01);在行为习惯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异非常显著(P2.1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结果<o.01);2)在行为认知维度得分上,女生的发展水平高于男2.1.1大学生锻炼态度的总体得分情况

生,差异比较显著(P<O.001);3)在目标态度、行为习惯和行为为了了解大学生锻炼态度的总体情况,本研究对大学生的控制感得分上男女大学生问趋于一致。

锻炼态度得分进行了分析。由表1可知,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

表2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态度的比较一览表(一X+SD)

注;*表示P<O.05,**表示P<O.Ol,***表示P<O.OOl。

2.1.3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态度的比较

行为习惯以及情感体验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学为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本研究对不生,其他年级大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未见显著差异。在行为控制同年级大学生锻炼态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感方面,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大学生,其他年级年级大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3个分量表上之间未见显著差异,具体见表4。以上结果说明,二年级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见表3。后续的检验发现:大二学生在

锻炼态度更积极。

表3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态度差异检验(一X+SD)

注:*表示P<O.05,**表示P<O.Ol,***表示P<0.001。

圆器:慧燃揣

万方数据

帚6删

刘正国等: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的预测

表4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多重比较分析

注:本表只列出了具有显著差异的结果。

我们考察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锻炼行为上有无差异,结表5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比较(叉+SD)

注:*表示P<O.05,**表示P<O.01,***表示P<O.001。

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差异检验

本研究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锻炼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表6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比较(叉士SD)

注:*表示P<O.05,**表示P<O.01。***表示P<O.001。

表7不同年级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多重比较分析

注:本表只列出了具有显著差异的结果。

万方数据

2.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的预测2.3.1大学生锻炼态度对其锻炼强度的预测

为了考察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其锻炼强度的关系,本研究检验了大学生锻炼态度对其锻炼强度的预测作用。具体统计操作为:将锻炼态度的8个分量表作为自变量,将锻炼强度作为因变量进行标准多元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8。从表8中我们看出,大学生锻炼态度可以有效预测其锻炼强度,锻炼态度可以解释锻炼强度总变异的66.8%,在该回归模型中,行为态

度、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5个维度的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

3.3.2大学生锻炼态度对其锻炼时问的预测

为了考察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其锻炼时间的关系,本研究检验了大学生锻炼态度对其锻炼时间的预测作用。具体统计操作为:以锻炼时间为因变量,以锻炼态度的8个分量表为自变量进行标准多元回归分析,详细结果见表9。大学生锻炼态度可以有效预测其锻炼时间,锻炼态度可以解释锻炼时间总变异的25.5%。在该回归模型中,行为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行

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5个维度的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

行为态度0.120

0.001目标态度一O.0350.227行为认知

一O.027

0.207行为习if羲

0.971

0.000行为意向一O.0370.113情感体验一O.208

0.000行为控制瘩0.189

0.000主观标准

一O.230

0.000

表9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时间的回归分析一览表

为了考察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其锻炼频率的关系,本研究检Vb●■_v023L

2糯3

No.66剐/N02v01em蟑berll20月11囫

2.2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调查结果2.2.1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比较

果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以及运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讲,男生有更大的运动强度,更长的运动时间,锻炼次数更多。具体情况见表5。

2.2.2

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以及锻炼强度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大三学生在锻炼时间上最长,显著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大二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锻炼强度上,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具体见表6、表7。

2.3.3大学生锻炼态度对其锻炼频率的预测

验了大学生锻炼态度对其锻炼频率的预测作用。具体统计操作为:以锻炼频率为因变量,以锻炼态度的8个分量表为自变

量进行标准多元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0。结果表明,大学生锻炼态度可以有效预测其锻炼频率,锻炼态度可以解释锻炼

酋邵厕再宇阮宇报

第23卷

频率总变异的59.2%,在该回归模型中,行为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4个维度的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

表10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频率的回归分析3分析与讨论

3.1大学生锻炼态度总体情况

大学生锻炼态度总体得分高于平均分,表明其锻炼态度很积极。大学生们处于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一方面有通过锻炼展示自己的意愿,同时课余时间也很多,在了解到锻炼的益处后,对锻炼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所以,在锻炼态度上表现得很积极。杜晓红等[3]对北京市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也与此一致,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目的明确。王文忠等[4]l∞,刘一民等Is]29研究也都认为,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积极态度”,但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在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分量表上得分偏低,行为意向反映了个体是否有参与锻炼的打算,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去参与锻炼,计划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行为控制感分量表反映的是个体对从事体育锻炼行为难易程度的知觉,感知到参与体育锻炼是否有充分的自主权。这说明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主要来源于外部,对锻炼活动本身并不十分感兴趣,主动锻炼的意向很差。

3.2性别、年级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影响的分析

本研究表明,男生的锻炼态度整体上较女生更为积极。王文忠等E4]108研究发现,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女生。刘一民等Is]z。也发现在体育态度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钟振新等[6]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整体结果上,女生的锻炼态度不如男生积极。这一结果也提示我们,对高校女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积极地干预迫在眉睫。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锻炼态度比较后发现,大二学生在行为习惯以及情感体验上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学生,在行为控制感方面,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说明二年级大学生锻炼态度更积极。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大一1年的学生生活,大学生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其生活的积极影响,因此,锻炼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而到了大三、大四,学习压力开始变大,加上很多学校大三以后都取消了公共体育课,因此,大二学生具有更好的锻炼习惯以及情绪体验和行为控制感。3.2性别、年级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分析

圆凳之篡燃觜

男生无论从锻炼强度、时间、频率上均高于女生。这一结

万方数据

果与以往的很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汪明旗[7]对江西省大学生进行调查表明,在每周参加频度、持续时间、强度上男生仍然高于女生。金健秋等[8]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课外参加体

育活动的时间普遍较少,男、女大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女生明显低于男生。

从结果我们看到,在锻炼行为上各年级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趋势。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低年级大学生由于进入大学时间不长,对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尤其是在学业压力和人际压力方面的问题会比较突出,张素霞C9]的研究也发现类似结果。学习压力大会让他们主观上觉得没有时间去参加锻炼;人际压力大会使他们要么不参加锻炼,要么自己一个人去参加锻炼,这样就难于形成相互影响的与朋友一起参加锻炼的氛围。而高年级的学生在准备考研、联系就业和同学聚会等方面占用了大量时间,因此,影响了他们的锻炼

行为。

3.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的预测

毛荣建[10]认为锻炼态度可以作用于行为,具有一致性。周

伟等[113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锻炼认知及锻炼阻碍因

素与大学生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锻炼态度既可对大学生锻炼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同时锻炼态度作为中介变量又受到阻碍因素的制约对大学生锻炼行为产生间接效应。陈炳煌[12]统计了大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态度与每周投入课余锻炼时间一致性,结果发现态度与参加运动时间有高度的一致性,一致性达81%,因此,可以确定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能

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锻炼强度是锻炼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体育锻炼的健康效益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大学生锻炼态度可以有效预测其锻炼强度,这可能是因为锻炼态度积极,对锻炼的认可程度就高,锻炼时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因此,锻炼时比较不易产生“疲惫”感,故而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荷,选择更大的锻炼强度。这提示我们要想控制大学生的锻炼强度,可以考虑从锻炼态度的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观。

锻炼时间的长短,反映了大学生锻炼的坚持性问题,锻炼态度越积极,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就越高,锻炼的坚持性就越好,因而锻炼的时间也就会越长。体育锻炼必须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对身心产生积极的效益,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应该增加其锻炼意识和锻炼积极性,这就需要相应的体育教育措施加以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越是积极,其锻炼的频率越大,每周锻炼的次数越多,锻炼行为越好;因为当大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就会更加积极,锻炼的可能性加大。只要时间、场地等条件允许,他们就会出去锻炼,所以,锻炼频率会增加。

这也提示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就要端正其锻炼态度,只要锻炼态度积极,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可能性就会更大,锻炼时间就会更长,锻炼强度更大,锻炼次数也会越多。

第6期

刘正国等: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的预测

4结论

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5-98.

通过对7所大学的一至四年级在校大学生891人进行测查,经[2]梁德清.我国大学生应激及体育锻炼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

院。1992.

过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3]杜晓红,陈永发,赫忠慧.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1)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总体得分较高。研究口].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1);70—72.

2)在锻炼态度各分量表上,大学生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在[4]王文忠,林杰,何应凯.我国理工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J].

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以及主观标准上,男生显著高于体育学刊。2004,11(2):107—109.

女生;在行为认知维度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5]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

3)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3究口].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8-31.

个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学生锻炼态度最积极。

[6]钟振新,姚蕾.大学生体育习惯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

4)大学男生较女生有更大的运动强度,更长的运动时间,39(3):27-29.

锻炼次数更多。

[7]汪明旗.江西省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

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锻炼行为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究,2005(11):136—137.

变化趋势;大三学生在锻炼时间上最长,显著高于大一和大四[8]金健秋,徐国宏,尹海立.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rJ].中国体育科技,

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大二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锻2001。37(3):33—35.

[9]张素霞.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因果关系[J].体育学刊,

炼强度上,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

2003,10(3):50-51.

6)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可以有效预测其锻炼行为。其中,行[10]毛荣建.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一行为9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

为态度、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可以有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预测锻炼强度。行为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和[11]周伟,周静.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机制的探究

主观标准可以有效预测锻炼时间,行为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控[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57-60.

制感和主观标准可以有效预测锻炼频率。[12]陈炳煌.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

参考文献:

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54,57.

[1]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

-+—+—■・—+斗-+-+—+一+—+-+—+—+—+—+————+-..——■——■—-+-+—+—+——一-+・—一—■——■一————+—■——■——■一—+—■——+・—-—..——+_-+—+-..一—■一——一・—一・_.——・●H

(上接第562页)

振动刺激引起运动单位高度紧张,而运动单位高度紧张下压迫参考文献:

血管,从外部供给氧和营养物质,使之更长时间地工作,这种训[1]郭占久.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

练效果可使得某些运动单位达到少紧张、多休息的效果。这有报。2007,27(5):98—100.

利于神经肌肉维持特定工作效率的能力;振动刺激还可提高肌[2]危小焰。彭春政.振动力量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

肉内部协调性,使主动肌、拮抗肌和协同肌协调配合工作,节省研,2004,25(4):55—56.

能量的消耗,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水平[3]。上面几点都是在阅[3]任满迎.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对比研

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概括和总结,其振动训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07.[4]BoscoC,CardinahM。TsarpelaO,etaL

Theinfluence

ofwhole

练的本质性生理机制还需要科研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

bodyvibrationon

jumpingpeHormance[J].BiolSport,1998(15):

3结论

157—160.

1)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相比,振动力量训练更有效地发展[5]Fox

L—MechanismsandPossiblemechanismsrelating

tostructur—

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水平。

aladaptationsand

acute

effects[EB/OL].[2009-03—303.http://

2)在角速度为180。/s和240。/s时,振动力量训练使运动员Ⅵn^w

admotion.nk

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爆发力较I组显著提高。

[63周丽凤.振动训练的理论与应用EJ].宁德师专学报,2006,21(12):

3)振动力量训练对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水平II组高于I16—18.

组,且II组的屈肌力量耐力水平优于伸肌的力量耐力水平。

[7]王兴泽,王冰,胡贤豪.振动力量训练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12(2):62—65.

4)振动力量训练使运动员膝关节肌群得到协调的发展。

毳L232卷3Vo

N惹66剐/N02v01em峰ber万方数据

n■■一

1120月1

1囫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正国, 李莉, LIU Zhengguo, LI Li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2011,23(6)

参考文献(12条)

1. 张力为;毛志雄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 20042. 梁德清 我国大学生应激及体育锻炼研究 1992

3. 杜晓红;陈永发;赫忠慧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01)4. 王文忠;林杰;何应凯 我国理工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2004(02)

5.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 2001(01)6. 钟振新;姚蕾 大学生体育习惯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 2003(03)

7. 汪明旗 江西省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1)8. 金健秋;徐国宏;尹海立 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 2001(03)9. 张素霞 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因果关系[期刊论文]-体育学刊 2003(03)10. 毛荣建 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9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学位论文] 2003

11. 周伟;周静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机制的探究[期刊论文]-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02)12. 陈炳煌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0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tyxyxb201106021.aspx


相关内容

  • 五年级上册科学2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一: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经历设计种子 ...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一.单项选择题 1.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集合而成组织 2.下列不适于结缔组织的是皮肤 3.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4.人体结构和机能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 5. 婴幼儿大脑对葡萄糖有特殊的依赖,因此,学前儿童每餐的膳食 ...
  • 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标测试题
    小学体育教师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1×20) 1.学校体育要贯彻( )第一的指导思想. 2.新课程理念要以( )发展为中心. 3.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4.新课程实行( ).( ).( )三级管理. 5 ...
  • 小班化条件下帮助学生克服体育课胆怯心理探究
    摘 要 在小班化条件下体育课的教学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克服体育课中产生的胆怯心理,帮助与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当前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问法等为研究方法,在小班化 ...
  • 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电子档案袋实施的最佳途径
    [摘 要]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一人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增强个人身体素质的最佳途径就是体育锻炼,大学生最为我国新一代的社会建设者以及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担负着建设祖国,富强民族的重任,而完成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大学生 ...
  •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说明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 ...
  • 浅谈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
    浅谈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 摘要: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世界上有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几年,亚健康所困扰的主体人群正出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现在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的盛行,使得多数大学生 ...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体体现.高度的自觉性,持之以恒的坚韧性,战胜自己的自制力和当机立断的果断性成为人们实现奋斗目标乃至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志更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具有良好的智力,但缺 ...
  • 运动与保健 教学计划
    陕县特殊教育学校 2012-2013学年上期运动与保健教学计划 陕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战平 2012年9月 2012-2013学年上期运动与保健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学期里,我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 ...
  • 高中学生期末评语
    张晨: 作为一个班干部,你能带头遵守纪律,参加体育锻炼,做好内务卫生值日工作,能不折不扣地做好自己分工负责的工作,为班级同学服务;学习上,有较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能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但个别学科存在偏科现象,希今后,注意不断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