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有感 - 范文中心

阅兵式有感

09/07

阅兵式有感

摘要:走过六十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关键字:中国华民族 阅兵式 转折之年 巨大成就 现代化发展 复兴之路 聚焦中国 建国六十周年

秋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丰收,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同寻常!是啊,当2009年的新年终身响起时,也意味着这个不同寻常的2009年的来临——我们伟大祖国的六十大寿即将到来!60年,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舜间,然而,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60年中,我们伟大的祖国却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北京天安门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直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10月1日,我们的祖国母亲在这五谷丰登的日子里迎来了它六十华诞,也迎来了它第十四次阅兵式。

一,阅兵仪式

上午十点整,我们期待已久的阅兵式开始了,只见庄严的胡主席站在国产红旗轿车上,缓缓地检阅着每一位精神抖擞的战士。主席站在轿车上高声喊到“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那高大魁梧的战士高声回答:“主席好!”“为人民服务!”嘹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传遍神州大地。

接着,在鲜艳的八一军旗引领下,先是三军仪仗队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天安门广场。在他们的身后,陆军学员方队、水兵方队、空降兵方阵、二炮学员方队、三军女兵方队、武警方队、预备役方队、女民兵方队等十四个徒步方队,依次走过检阅台。他们在抗震救灾、反恐维稳、国际维和等任务中表现突出,是一支威武之师,不愧为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你瞧,又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武之师走了过来。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开闸流出的急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你看,他们的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行进的时候,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这一举动,无不牵动和震撼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

随后三十个装备方队驶来,其中包括巡航导弹、机动雷达、无人机、卫星通信、核武器、坦克、雷达车等方阵,这些武器装备性能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装备队通过天安门主席台后,人民空军的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轰炸机等飞机鹰击长空,剑啸苍穹,壮志凌云,气贯长虹。

最后,六十辆彩车在群众的簇拥下,在激昂的音乐中缓缓驶入会场,他们有的代表了我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成就,有的代表了各省人那个市自治区的取得成绩,最后,在《红旗颂》的旋律中,气势磅礴的国庆大典圆满结束。

我情不自禁地感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啊!伴随着共和国逐步发展壮大的步伐,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解放军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发扬光大我国优良传统的美德。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我为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

二,2009年,新世纪的第十年,也是重要的转折之年。

这一年,经济危机中的世界,正从坍塌的市场中艰难求索复苏之路。而我们年轻的共和国,穿越了60年山河巨变的岁月,再一次挺立于新的历史起点。

60年过去,我们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经历了太多的冲突与坎坷,在发展与变革中行进,同样面临秩序的重建,同样期待破除横亘在脚下的一切障碍,从发展的困顿中突围,孜孜以求人类美好的彼岸。

所不同的是,6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改天换地的社会革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世纪里世界巨变的结果。今天,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升腾着的变革热情,则更多来自年轻共和国内心无法抑制的发展渴望。

像一个迎着朝阳奔跑的青年,我们的共和国以60年不变的执着和坚韧,沿着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开始又一次现代化征程的跋涉。

有人说,一个国家,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才能在现实奔腾的浪潮中把握方向;一个民族,只有正确理解自己的道路,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走向进步。

我们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的答案。

当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驰向前,“中国威胁论”却随之而来;当世界终于发现“中国的发展是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中国正步入改革深水区,来自体制深层次的矛盾,成为制约现代化发展的挑战。 一个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高发期。现代化的艰辛曲折,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更何况,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时间压缩,空间叠加,我们必须面对更为严峻的考验——比世界上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之和还多出3亿多,在如此规模的人口大国进行现代化,相当于把过去一两百年来的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重演一次。而我们既不具备发达国家早期发展所具有的相对宽松的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也不可能向他们那样通过开拓殖民地掠夺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

中国的现代化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日益高涨的需求?如何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获得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才可以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的飞跃,构成了我们60年现代化探索的智慧结晶。而要将它付诸实践,把整个国家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还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

“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胡锦涛总书记这三个“世所罕见”的深刻判断,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也警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绝非坦途。

历史会公正地记录每一代人走过的足迹,历史也忠实地把发展的课题留给后来者。新中国60年探索和实践,让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复兴历史迎来了伟大的转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块古老的土地还将书写人类发展的崭新篇章。

三,2009年金秋,世界将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新中国60年,对世界的吸引力之一,是这60年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兴衰。在西方人眼里,这个没有按照西方常规路径发展起来的国家,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连英国女王也按捺不住好奇,曾含蓄地询问中国贵宾:“中国的发展备受全球瞩目和钦佩。但是,我们很想知道,中国人民究竟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他们又将在21世纪的国际事务中,扮演什么角色?”

社会主义中国60年的伟大实践,回应了“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也必将终结于20世纪”的“预言”,回应了“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的臆断,回应了一切围绕于它的想象和疑问。它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谱写了社会主义最为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不仅让一个新型社会制度在中华大地展现蓬勃生机,也让一个五千年古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进步的潮流。

四,今昔对比

在刚建国时,人们是什么都吃的,管他粗粮细粮,管他好吃不好吃,管他有没有营养,只要能吃的,能咽得下的几乎都吃!听姥姥、姥爷说,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孩子们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的零食时的津津有味,孩子们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绝对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畅快。当时,人们一般都是吃红薯片、面糊、麦子皮馍馍、窝窝头,喝高粱米,棒子面。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难以入口,味道难吃,但是告诉你,那时的人们觉得这已经是美味佳肴了。如果,当时能吃上用油炒饭,加点蛋那就非常好了,连红烧肉都是奢侈极品!现在吃的多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去超市就买一大堆好吃的,让我们十分开心!当年的奢侈品白米饭是说吃就吃,是现在极为普通的家常便饭!各种饮料随意挑选,好不自在!

想当年,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两间,而且还是七八个人挤在一起,以前这房子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水泥房,只是简单的用草、竹子、木头搭起来的,下面也没有我们现在的瓷砖、大理石,只是普通的泥地,上面可能还长着草呢!这房子很少有窗,夏天又闷又热!这还算好的,一到多雨季节那才叫惨:俗话说得好,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下面的泥地也会又潮又湿,倒霉的家里还长满青苔!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会滑一跤!然而,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楼房,有独立卫生间,还带着大阳台。它不但格局设计好,光照效极佳,而且还有特殊功能——冬暖夏凉,抗地震!妈妈说我真幸福,能有自己的“独立小王国”,她小时候做梦都想要!

建国六十周年,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使我们的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建国六十周年,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建国六十周年,华夏儿女创造了无数奇迹,让世界人民对我们中国人民刮目相看!我相信,我们中国只是一头刚刚苏醒的雄狮,他前程似锦,一定能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60年!

参看文献:1《共和国档案》

2《新中国60年》


相关内容

  • 娄馨月-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有感
    峥嵘中华,炎黄圆梦 --观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有感 北京,阳光明媚. 数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等待着盛大的阅兵式.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响遏行云的歌声开启了壮丽 ...
  • 观93阅兵有感
    在气势磅礴的天安门广场上,随着一阵轰鸣的礼炮声,盛大的国庆阅兵仪式开始了.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东方巨龙昂起了头,中华儿女阔步前进.我深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为有这样强大的祖国而骄傲!我要为祖 ...
  • [盛世大阅兵]观后感
    60年沧桑,铸就新中国 --观<盛世大阅兵>有感 一个古老而坚强的民族,一个悠远而智慧的国度,似高大雄奇的巨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创造出源远流长的神话.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国.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 ...
  • 武昌区20**年-20**年六上语文试卷
    武昌区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鄂教版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请认真读题,选择并填空(30分) 1.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迸(b èng )射 作业簿(b ó) 扑朔( ...
  • 6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1000字
    6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1000字 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观后感1000字 2009年国庆阅兵,国庆60周年前瞻2009年是国庆60周年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共有过13次国庆阅兵,目的都是为了展现军备建设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心,展现武 ...
  • 北京阅兵给谁看?阅兵之后怎么办?
    "九.三"北京阅兵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这场阅兵肯定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这场阅兵也注定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九.三"阅兵的初衷本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 ...
  • 一个人的阅兵式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一个人的阅兵式 文/陈绍龙 进山时天响晴,到了山里觉得天阴了下来.树高,草深,我分不清南北. 那天,我进山去采访"护山老人".老人是退伍军人,在山上种树看树,且一呆就是20年.林场让他退休,他却不愿 ...
  • 高三年级国庆节读后感:国庆的阅兵式感想
    今天是十月一日,是祖国母亲六十岁生日.当我打开电视机的时候,我激动万分,首先投入我眼帘的就是那红红的国旗徐徐升起.国旗红红的,就象早上刚刚升起的红日.她!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谁都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少的话,想对祖国妈妈说. 当正式转播 ...
  • 20**年观大阅兵心得体会汇总
    2015观大阅兵心得体会汇总 篇一 今天,我迫不及待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因为今天是数年一遇的--阅兵式.十点钟的时候我已在沙发上等待多时了,我打开电视机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看起了阅兵式. 一开始,我就看见了天安门层楼两侧屹立着五十六个粗大的柱 ...
  • 北京军区副政委王健中将担任阅兵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
    北京军区副政委王健中将担任阅兵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15-08-29 16:04 来自 人事风向 官方媒体8月28日披露,北京军区副政委王健中将在以北京军区为主的阅兵联合指挥部中担任副总指挥职务. 据<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