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月球之谜]及反思 - 范文中心

22.[月球之谜]及反思

12/15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词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 月球课件、《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等名曲。

2. 学生自己搜索有关月球之谜和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茫茫宇宙,有着不计其数的星球。前一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欣赏图片。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

3.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向往到月亮上去看看。1969年,美国两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出示课题,齐读。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字词:个别读,提醒同学们注意:A悬xuan,遐xia,藻zao,菌jun。B.领读。C.开火车读词。理解夜幕。 2.

3. 课件出示,采用领读、指名读等方式学习词语。 借助词语概括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美好遐想 景色奇异 探索奥秘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检查词语学习情况并积累词语,学习用重点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望月遐想,引人入境,学习第一段。

1.师生配乐朗诵第一段的第一句话,感受迷人的月色。

(课件:出示月夜图)

2.望月遐想

师:仰望这明月,总会让人浮想联翩,此时你有什么想法要说吗?

(1) 发挥想象,自由、小声地说。

(2) 指名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理解“遐想”词义:大家的这些奇思妙想,不都是美好的遐想吗?

3.指名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有哪些遐想。

三、 感受月球的神秘,学习第二段。

1. 师述: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国宇航局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在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飞船后,终于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

出示:第一个登月宇航员踏上月球的情景。)

2.

色。

3.

4. 完成填空 ,引读课文。 借助课后资料学习语文。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月面的句子,闭眼想象月面的景

出示环形山,学生介绍环形山。

[设计意图:体现“大语文观”,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结合资料袋学习课文,

树立在课外学习语文的观念]

5. 比较朗读,CAI出示描写月光、月面的句子(男、女生分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种形式,多层次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感受月球之神秘]

6.(CAI出示月球资料)感受月球神秘,激发探索欲望。

四、 小组合作学习(3—6)自然段,引导探究未解之谜。

师: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探索发现了月球这么多奥秘,但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家做了一连串的实验,让我们根据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3—6)自然段。

1.(CAI)自学提示

2.探究感兴趣的实验,交流汇报,随学情学习并板书。

师:可以汇报了吗?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先说?

3.探究尘土杀细菌实验

①(CAI):出示相关段落,抓关键词“一下子”,体会月球尘土杀菌之谜。 师:你从“一下子”体会到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造句,更深刻理解词语)

②根据实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指导朗读疑问句。

4.探究植物实验

①(CAI)出示相关段落:用植物做实验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玉米、水藻)

②(CAI)出示水藻

教师介绍水藻,启发学生大胆猜想。

思考:水藻的变化已经很奇特了,为什么还要写没有变化的玉米呢?(用对比突出了月球的神秘)

5.指导朗读感叹句,体会月球之神秘。

6.探究岩石实验

①(CAI)出示相关段落,思考:读了这段文字你会产生什么疑问?(指名说)

②(CAI出示问句)。生练习朗读。(

师:其实,科学家也是像同学们这样推想的

小结写作方法:

虽然课文介绍的都是谜,但由于作者运用疑问、感叹、对比、数字等多种方式表达,就使这样的科普文显得生动有趣,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发扬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理清这些不解之谜的提出思路,指导学生朗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习作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 学习七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

1.

2.

3. 文中第七自然段,没有一个文字,只有一个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你还知道哪些月球之谜?能不能根据你掌握的资料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 么?(指名说) 和你的同桌交流。(你也可以根据老师的资料提出问题)CAI出示资料。

六、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继续探索

师: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探索,所以(CAI出示最后一段)生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结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

七、 拓展,写话训练

(CAI)出示:嫦娥一号相关图片

师:为了揭开月球的种种谜团,我们国家也正在付出努力,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顺利发射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月球离我们更近了一步。我们不会忘记2007年10月24日,那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我们中国人把“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到太空,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月球上也会留下我们的脚印,假如你就是中国登月第一人,你准备去做什么?(写话) (生交流评价)

八、 小结

老师衷心的祝愿大家美梦成真,早日揭开月球那神秘的面纱。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言语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得有趣,

学有所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

继续探索


相关内容

  •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 苏格拉底与人讨论什么是美德.他回答了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的美德,苏格拉底则说: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 ...
  • 小学一年级想象作文:我登上了月球(附点评)
    原标题:我登上了月球 22世纪,我从一张传单上看到:"月球二日游,包吃包住,一千元."我一看,忍不住跳起来,太好了,我已经一百多岁了,我要去月球了. 2138年,我坐在飞船上,计算着时间,今天下午就要到了,我从窗户望了望 ...
  • 空间顺序说明文
    空间顺序说明文 <故宫博物院>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500多年了.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 ...
  •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山东省莱芜市苗山镇苗山中学 刘其波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神秘的声现象. 这节课同学们需要掌握: ◇通过观察和 ...
  • 地球和月球
    第五章 地球和月球 第十一节 日食和月食 501日月食现象 §501-1日月食和天体影锥 图5-l天体的影子:本影.半影和伪本影 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壮观的天象,也是一种短暂而无危害的自然现象.它的发生同月球和地球的影子有关. 在太阳照射下,地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一.有特色的词语 1.带有数字的成语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百发百中 千变万化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七上八下 千山万水 2.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 南辕北辙 异口同声 左顾右盼 大材小用 死去活来 大同小 ...
  • 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1]
    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 < 冷与热 > 1.水按手的感觉分类:可分为 烫水. 热水.温水和 凉水 . 2.水受热时体积会 膨胀 ,水受冷时体积会 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 热胀冷缩 . 3. 水 .空气. 铜球都有热胀冷缩 ...
  • 地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资料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 ...
  • 高中物理必修二 万有引力练习题
    万有引力 天体的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四川广元中学月考)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双子火星探测器在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相继带着地球人的问候在火星着陆 ...
  • 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搜集与月亮相关的古诗.成语. 歌曲.故事,感受古代文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 息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