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钓鱼岛问题 - 范文中心

摘要 钓鱼岛问题

01/30

摘要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也是中日两国外交关系中比较敏感的话题。本文从钓鱼岛的经济军事战略地位分析其重要性,并用史料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同时把日本侵占钓鱼岛的过程予以阐释

关键词 钓鱼岛 主权归属 中日关系

一 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岛上无人长期居住,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二 日本为何要窃取钓鱼岛

日本为何一直对我国的钓鱼岛图谋不轨?原因就在于,钓鱼岛有着不容小觑的战略地位。

(一)石油资源

就海底资源而言,钓鱼岛周围海域不仅海底石油储量巨大,可达30-70亿吨,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这种诱人的憧憬,足以令人为之冒险。进入90年代,随著《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签订,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日本海上扩张意识日益膨胀。而日本实现扩张的策略就是占领岛屿从而获取岛屿拥有的海洋区域。就此日本外务省也承认,如占有钓鱼岛,日本将大大增加专属经济区的管辖范围。以钓鱼岛为基础,日本才可以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多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并进而攫取东中国海油气资源的一半!无怪乎有人将钓鱼岛视为日本染指东海大陆架丰富资源的唯一根据地。这就是日本无理强硬坚持钓鱼岛主权归属的首要因素

(二)军事价值

然而,首要并非是唯一的促使日本对钓鱼岛主权强硬立场尚有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原因。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列岛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众所周知,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在这一串岛屿的中段,我东海方向的正面,正好是琉球群岛和台湾岛,它们加上日本九洲岛使我东海海区与太平洋分隔。琉球一失,我台、澎等岛的安全即显危象:完全暴露于日本南下扩张征途的正面。终于,在甲午之战以后,台、澎成为了日本的殖

民地。如果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全面复活,日本再次成为世界军事大国,台湾和我国大陆的东部必将首先受到威胁。这样,处在台湾东北120海里,介于琉球群岛和我大陆及台湾省之间的小小钓鱼岛,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必定会令世人瞠目。事实上,在今后钓鱼岛的军事价值将会日益突出。在战略意义上,该列岛可以为日本利用、作为日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也可以成为我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

(三)海洋经济

对日本来说,由于它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因此防御纵深十分短浅。其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在战争爆发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空中与海上的袭击,故日本基本上属于一个无纵深可资防守的国家,在二战后期,日本就已吃过这种国土地形之苦,盟军利用它给日本本土以沉重的打击。因此,日本急欲扩大其军事防御的范围,使其军事力量前出四岛建立前沿,才可对其海上安全更加有利。日本占领和控制钓鱼岛可以将其所谓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远300多公里。这正符合日本一些人企图推行海上扩张政策的政治意图。以此日本军队可以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台湾省的军事防御实施舰、机的抵进侦察与监视、从而使我方的防御活动陷入被动。可以说,日本方面正是认识到了上述军事价值,所以早在70年代就将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划入其警戒范围,并将钓鱼岛列入了日本的军事控制圈内。

(四)海洋安全

对我方而言,钓鱼列岛处在台湾岛东北最远端,直接与琉球诸岛相对,在地理位置上,它正处于我国大陆与日本冲绳之中,东西各距200海里。其前沿位置不仅对台湾岛的军事防御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东南沿海方向的安全也有重要影响。从国土防卫的角度上讲,岛屿是大陆的前沿,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琉球群岛距离我东部沿海一般仅300-500海里。二战后,美国已将它建成美军西太平洋军事“岛屿锁链”的中心环节之一。美国一直注视这里为战争期间进攻远东地区的“桥头堡”,已经对我东部沿海地区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如果钓鱼岛再被日本永久霸占,为美日安保体制下迅速发展的日本军事力量得以据此向西扩张,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难说其不对我国的安全构成潜在或现实的威胁。如果日本依托距台湾岛仅120海里的钓鱼岛对海峡进行监视,甚至对我利用海峡进行

军事行动实施干扰,将严重削弱海峡军事功能的发挥,也将大大不利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安全,同时也会对我跨出第一岛链的未来海上发展受到更大的制约。 三

四 日本偷窃钓鱼岛的过程

中国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隶属于台湾省,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非法窃取

日本认为:钓鱼岛不是在甲午战争中乘机占有的,该岛原为琉球所属,日本是取自琉球;钓鱼岛是无主之地,日本是先占有效,因而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两国的观点大相径庭,其焦点是:钓鱼岛到底是不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乘战胜中国之机窃取的?这对澄清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至关重要。究竟孰是孰非,还是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还历史本来面目吧。

日本政府第一次打钓鱼岛的主意是在1885年。这时,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王国已有6年,并于1884年正式在此建立冲绳县。得陇望蜀,台湾成为日本下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目标。位于日本冲绳县和中国台湾省中间的钓鱼岛,便显得极具战略地位,很自然地被日本军国主义所觊觎。

日本政府第2次谋取钓鱼岛是5年以后。1890年1月13日,新任冲绳县知事丸冈莞尔重提旧案。以“基于水产取缔之必要”为由,向内务省建议“乘此际将之定为(冲绳县) 八重山公所管辖”。当时,正是山县有朋内阁期间(山县有朋时任内阁总理兼内务大臣) ,便命内务省县治局处理此事,但由于同样的原因,始终未能就建立国标、划入版图作出决定。到了1894年4月,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前3个月,出现了新的动向,内务省要求冲绳县收集关于钓鱼岛“属于日本之佐证”,并明确指示要从“旧记书类、口碑传说”中找有用的材料

于此可知,从1885年到1894年,日本内务省和冲绳县两任大臣、三任知

事用了10年的时间,始终没有找到能说明钓鱼岛属于日本或是无主岛的证据,相反,各种史料都证明钓鱼岛是中国所属的岛屿。这是长期以来日本当局迟迟未敢对钓鱼岛下手的重要原因所在。

六到了1894年下半年,日本明治政府所企盼的时机终于来到了。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军事上节节胜利,取得了朝鲜战场、辽东战场、山东战场和黄海海战的决定性胜利,击溃了清军陆军主力,将北洋水师封锁在威海卫内,可以说胜券在握,已经确定了割占台湾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钓鱼岛问题第3次提上议事日程。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侵夺了中国大片领土,以实现扩张主义野心。在其获得的土地中,有的是通过《马关条约》公然割占的,如台湾;有的是在战争中抢先攻占的,如澎湖列岛;有的则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乘人之危,不进行谈判,也不缔结任何条约偷偷侵占的,如钓鱼岛。

综上所述,钓鱼岛是日本趁中国战败之机非法窃取的,并不是取自于琉球或无主岛先占,这个历史事实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否定不了的。我们重申《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决定,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已在二战后收复,钓鱼岛也不应例外。

五.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史料说明如下:

1. 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并最先发现和命名钓鱼岛等岛屿。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便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

2. 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1532年,明朝册封琉球中山王时,使者陈侃就来往于福州--那霸之间。据陈侃在《使琉球录》记载,他的船是1532年5月8日从闽江江口出海,首先以台湾的基隆为目标,在台湾海面转向东稍偏北的方向,5月10日从钓鱼岛的旁边通过。他们与琉球使者并舟同赴琉球。《使琉球录》说:“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现称彭佳屿),过钓鱼屿,过黄毛屿(现

称黄尾屿),过赤屿(现称赤尾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琉球人的船)小不能相及矣。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现称久米岛)乃属琉球者,夷人(琉球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从他对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没做任何说明来看,一定是早在这以前就知道这些岛屿的所在位置,而且不仅定了中国名,事实上还作为航路目标加以利用过。文中琉球人见古米山而“歌舞于舟”的归家之喜清楚地表明,当时的琉球人认为只有过了钓鱼岛,到达久米岛后才算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特别重要的是,在陈侃的记录中,他从中国领土福州出发,一路经过中国领土的几个岛屿,直到久米岛才开始写上“乃属琉球”。记录中特意指出从久米岛向前走是琉球,这就明确表明在到达久米岛以前所经岛屿不属于琉球的领土。也就是说,陈侃写的从久米岛起属琉球领土,表现为赤尾屿是琉球地方和中国领土的分界,从久米岛开始是琉球领土,而赤尾屿以西是中国领土。

3.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可见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

4.1562年的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中又称,“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岛)矣。”这段话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岛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5. 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清朝第二次册封史汪楫1683年赴琉球,并写下《使琉球杂录》。该书第五卷中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郊”或“过沟”)即是“中外之界”。

6.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当时对日本及琉球影响极大。该书是经徐葆光在琉球潜心研究,与琉球地理学家、王府执政官等人切磋后写成的,十分严谨可靠。它被译成日文,成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资料来源。该书指出册封使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从福州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书中又注出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而将现八重山群岛的“与那国岛”称为“此琉球极西南属界”。

7. 1756年赴琉的周煌在其《琉球国志略》第十六卷中也提到汪楫“问沟之意,曰中外之界也。”证实了“黑水沟”是“与闽海界”,以海槽相隔,赤尾屿以西的钓鱼岛各岛皆为中国领土。

8.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慈禧太后还曾下诏书,将钓鱼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为采药用地。此诏书中写道:“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

上述说明,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

论文综述


相关内容

  • 钓鱼岛的看法
    标题:既要钓鱼岛,也要苍老师 摘要:汉王朝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西汉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以前,实行"和亲政策":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实行"征讨政策":元 ...
  •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日钓鱼岛局势的日益紧张,我国民众的爱国热忱不断被激发.对于保持民众清醒的爱国意识,高校国防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日钓鱼岛争端 高校国防教育 必要性 中日两国自古为邻,曾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日本臣服于中国大陆,成为 ...
  •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关键词:战略关系:和谐周边:大周边国际环境:经济利益互动. 摘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当是邻国越少好.弱好,而且是越少越好,越弱越好.中国周边环境的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外 ...
  • 对日本靖国神社的思考
    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思考 沈忠兰 11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 [1**********]5 摘要:我们都知道,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尤以二战中,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中日的民族矛盾激化,而日本却试图抹杀掉曾经残忍的侵华历史,则使两国的关系 ...
  • 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岛领土权的论据辨析_郑海麟
    第19卷第7期 太平洋学报 Vol.19,No.7 July2011 2011年7月 PACIFICJOURNAL 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岛领土权的论据辨析 郑海麟 1 (1.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香港) 摘要: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中日钓鱼岛之 ...
  • [正义论]论文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 作者:范颖仪 摘要:不同的人或者每个人对正义都有不一样的见解与认识. 关键词:正义.公平.美德.道德.自由.自律 正文: 最近摘读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才了解到由 ...
  • 海峡两岸关系新进展
    海峡两岸关系新进展 摘要:台湾问题自从产生以来一直是中国广大人民所关注的问题,它一直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这一性质从未改变过. 关键词:海峡两岸 台湾问题 统一 引言:台湾自始至终是中国的领土的一部分,历史是这样的,现实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中间出 ...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梁诗文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期末论文 课程名称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挑战 摘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4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 ...
  • 现代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 作者:郗芙蓉 薛锟 来源:<出版广角>2014年第07期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广大网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网络中,并就共同关注的事件话题自 ...
  • 信仰的重要性及当代中国人信仰现状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目: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理论体系概论 信仰的重要性及当代中国人 的信仰现状 信仰的重要性及当代中国人的信仰现状 [摘要]最近,关于信仰及中国人信仰缺失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