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第六章答案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 范文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第六章答案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11/15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自测题

一 、 在 括 号 内 填 入 “ √ ” 或 “ ×” 表 明 下 列 说 法 是 否 正 确 。 , ( 1) 若 放 大 电 路 的 放 大 倍 数 为 负 , 则 引 入 的 反 馈 一 定 是 负 反 馈 。 ( )

( 2)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的 放 大 倍 数 与 组 成 它 的 基 本 放 大 电 路 的 放 大 倍 数 量纲相同。 ( )

( 3) 若 放 大 电 路 引 入 负 反 馈 , 则 负 载 电 阻 变 化 时 , 输 出 电 压 基 本 不 变 。 ( )

( 4) 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的 耦 合 电 容 、 旁 路 电 容 越 多 , 引 入 负 反 馈 后 , 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 : 1) × ( ) ( 3) × ( 4) √

( 2) √

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 A.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C. 电 流 串 联 负 反 馈 B. 电 压 并 联 负 反 馈 D. 电 流 并 联 负 反 馈

选 择 合 适 的 答 案 填 入 下 列 空 格 内 , 只 填 入 A、 B、 C 或 D。 ( 1) 欲 得 到 电 流 - 电 压 转 换 电 路 , 应 在 放 大 电 路 中 引 入 ;

( 2) 欲 将 电 压 信 号 转 换 成 与 之 成 比 例 的 电 流 信 号 , 应 在 放 大 电 路 中 引 入 ; ( 3) 欲 减 小 电 路 从 信 号 源 索 取 的 电 流 , 增 大 带 负 载 能 力 , 应 在 放 大 电 路中引入 ;

( 4) 欲 从 信 号 源 获 得 更 大 的 电 流 , 并 稳 定 输 出 电 流 , 应 在 放 大 电 路 中 引入 。 解 : 1) B ( ( 2) C ( 3) A ( 4) D

三 、判 断 图 T6.3 所 示 各 电 路 中 是 否 引 入 了 反 馈 ;若 引 入 了 反 馈 ,则 判 断 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

& & 并 求 出 反 馈 系 数 和 深 度 负 反 馈 条 件 下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f 或 Au s f 。设 图 中 所 有

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第六章题解-1

图 T6.3

解 : 图 ( a)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电 流 串 联 负 反 馈 。 反 馈 系 数 和 深 度 负 反

& 馈 条 件 下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f 分 别 为

& F= R1 R3 R1 + R2 + R3 R + R2 + R3 & ⋅ RL Au f ≈ 1 R1 R3

式 中 RL 为 电 流 表 的 等 效 电 阻 。 图 ( b)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电 压 并 联 负 反 馈 。 反 馈 系 数 和 深 度 负 反 馈 条

& 件 下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f 分 别 为

1 & F =− R2 R & Au f ≈ − 2 R1

图 ( c)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 反 馈 系 数 和 深 度 负 反 馈 条

& 件 下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f 分 别 为 & F =1 & Au f ≈ 1

图 ( d)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正 反 馈 。

四 、 电 路 如 图 T6.4 所 示 。

第六章题解-2

( 1) 合 理 连 线 , 接 入 信 号 源 和 反 馈 , 使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增 大 , 输 出 电 阻减小;

U & ( 2) 若 Au = o = 20 , 则 R F 应 取 多 少 千 欧 ?

i

& & U

图 T6.4

解 : 1) 应 引 入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 如 解 图 T6.4 所 示 。 (

解 图 T6.4

& ( 2) 因Au ≈ 1 +

Rf = 20 ,故 Rf = 190kΩ 。 R1

五 、已 知 一 个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的 基 本 放 大 电 路 的 对 数 幅 频 特 性 如 图 T6 .5

第六章题解-3

所示,反馈网络由纯电阻组成。试问:若要求电路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 振荡,则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分贝?简述理由。

图 T6.5

解 : 因 为

f

& = 10 5 Hz 时 , 20 lg A = 40dB,ϕ A = −180°; 为 使 此 时

'

&& 20 lg AF <0 , 则 需 & & 20 lg F <-40dB,即 F <10−2

第六章题解-4

6.1 选 择 合 适 的 答 案 填 入 空 内 。 ( 1) 对 于 放 大 电 路 , 所 谓 开 环 是 指 A. 无 信 号 源 C. 无 电 源 而所谓闭环是指 。

B. 无 反 馈 通 路 D. 无 负 载

A. 考 虑 信 号 源 内 阻 C. 接 入 电 源

B. 存 在 反 馈 通 路 D. 接 入 负 载 ,则 说 明 引 入 的 反 馈

( 2)在 输 入 量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若 引 入 反 馈 后 是负反馈。 A. 输 入 电 阻 增 大 C. 净 输 入 量 增 大 ( 3) 直 流 负 反 馈 是 指 。 B. 输 出 量 增 大

D. 净 输 入 量 减 小

A. 直 接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中 所 引 入 的 负 反 馈 B. 只 有 放 大 直 流 信 号 时 才 有 的 负 反 馈 C. 在 直 流 通 路 中 的 负 反 馈 ( 4) 交 流 负 反 馈 是 指 。

A. 阻 容 耦 合 放 大 电 路 中 所 引 入 的 负 反 馈 B. 只 有 放 大 交 流 信 号 时 才 有 的 负 反 馈 C. 在 交 流 通 路 中 的 负 反 馈 ( 5) 为 了 实 现 下 列 目 的 , 应 引 入 A. 直 流 负 反 馈 B. 交 流 负 反 馈 ; ; ;

①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② 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③ 为了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④ 为了抑制温漂,应引入 ⑤ 为了展宽频带,应引入 解 : 1) B ( ( 5) A B B B A ( 2) D B ; 。 ( 3) C ( 4) C

第六章题解-5

6.2 选 择 合 适 答 案 填 入 空 内 。 A. 电 压 B. 电 流 C. 串 联 D. 并 联 负反馈; 负反馈; 负反馈; 负反馈; 负反馈; 负反馈。 ( 5) B ( 6) A

( 1) 为 了 稳 定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出 电 压 , 应 引 入 ( 2) 为 了 稳 定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出 电 流 , 应 引 入 ( 3) 为 了 增 大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 应 引 入 ( 4) 为 了 减 小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 应 引 入 ( 5) 为 了 增 大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出 电 阻 , 应 引 入 ( 6) 为 了 减 小 放 大 电 路 的 输 出 电 阻 , 应 引 入 解 : 1) A ( ( 2) B ( 3) C ( 4) D

6.3 判 断 下 列 说 法 的 正 误 , 在 括 号

内 填 入 “ √ ” 或 “ ×” 来 表 明 判 断 结 果。 ( 1) 只 要 在 放 大 电 路 中 引 入 反 馈 , 就 一 定 能 使 其 性 能 得 到 改 善 。 ( )

( 2) 放 大 电 路 的 级 数 越 多 , 引 入 的 负 反 馈 越 强 , 电 路 的 放 大 倍 数 也 就 越稳定。 ( ) ) )

( 3) 反 馈 量 仅 仅 决 定 于 输 出 量 。 (

( 4) 既 然 电 流 负 反 馈 稳 定 输 出 电 流 , 那 么 必 然 稳 定 输 出 电 压 。 ( 解 : 1) × ( ( 2) × ( 3) √ ( 4) ×

第六章题解-6

6.4 判 断 图 P6.4 所 示 各 电 路 中 是 否 引 入 了 反 馈 ,是 直 流 反 馈 还 是 交 流 反 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 P6.4

解 : 图 ( a)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直 流 负 反 馈 。 图 ( b)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交 、 直 流 正 反 馈 。 图 ( c)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直 流 负 反 馈 图 ( d) ( e) ( f) ( g) ( h) 所 示 各 电 路 中 均 引 入 了 交 、 直 流 负 反 馈 。 、 、 、 、

第六章题解-7

6.5 电 路 如 图 6.5 所 示 , 要 求 同 题 6.4。

图 P6.5

第六章题解-8

解 : 图 ( a)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交 、 直 流 负 反 馈 图 ( b) 所 示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交 、 直 流 负 反 馈 图 ( c) 所 示 电 路 中 通 过 R s 引 入 直 流 负 反 馈 , 通 过 R s 、 R 1 、 R 2 并 联 引 入 交 流 负 反 馈 , 通 过 C2、 Rg 引 入 交 流 正 反 馈 。 图 ( d) ( e) ( f) 所 示 各 电 路 中 均 引 入 了 交 、 直 流 负 反 馈 。 、 、 图 ( g) 所 示 电 路 中 通 过 R 3 和 R 7 引 入 直 流 负 反 馈 , 通 过 R 4 引 入 交 、 直 流负反馈。

6.6 分 别 判 断 图 6.4( d)~( h)所 示 各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哪 种 组 态 的 交 流 负 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 解: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 ( d) 电 流 并 联 负 反 馈 ( e)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 f)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 g)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 & & F = If Io = 1

& & & F = Uf Uo = R1 R1 + R2

& & & F = Uf Uo = 1

& & & F = Uf Uo = & & & F = Uf Uo = R1 R1 + R2 R1 R1 + R3

( h)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6.7 分 别 判 断 图 P6.5( a) b) e) f) g ) 所 示 各 电 路 中 引 入 了 哪 种 组 ( ( ( ( 态的交流负反馈,并计算它们的反馈系数。 解:各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的组态及反馈系数分别如下: ( a) 电 压 并 联 负 反 馈 ( b) 电 压 并 联 负 反 馈 ( e) 电 流 并 联 负 反 馈

& F = I f U o = −1 R & F = I f U o = − 1 R4

& & & F = If Io = R2 R1 + R2 R1 R1 + R4 R2 R9 R2 + R4 + R9

( f)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 & & F = Uf Uo =

( g) 电 流 串 联 负 反

& & & F = Uf Io = −

第六章题解-9

6.8 估 算 图 6.4( d ) ~ ( h) 所 示 各 电 路 在 深 度 负 反 馈 条 件 下 的 电 压 放 大 倍数。 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d) (e) (f) (g) (h)

& & & U I R I R R & Au f = o ≈ o L ≈ o L = L & & & R1 Ui I i R1 I f R1 & & U U R & Au f = o ≈ o = 1 + 3 & & R1 Ui Uf & & U U & Au f = o ≈ o = 1 & & U U

i f

& & U U R & Au f = o ≈ o = 1 + 2 & & R1 Ui Uf & & U U R & Au f = o ≈ o = 1 + 3 & & R U U

i f 1

6.9 估 算 图 6.5( e) f) g)所 示 各 电 路 在 深 度 负 反 馈 条 件 下 的 电 压 放 大 ( ( 倍数。 解: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如下:

(e) (f) (g)

& & U I ( R ∥ RL ) R R' & = (1 + 1 ) ⋅ L Ausf = o ≈ o 4 & & R2 Rs Ui I f Rs & & U U R & Auf = o ≈ o = 1 + 4 & & R U U

i f 1

& & U I ( R ∥ R8 ∥ RL ) & Auf = o ≈ o 7 & & Ui Uf =− ( R2 + R4 + R9 )( R7 ∥ R8 ∥ RL ) R2 R9

6.10 分 别 说 明 图 6 .4( d) ~ ( h) 所 示 各 电 路 因 引 入 交 流 负 反 馈 使 得 放 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所产生的变化。只需说明是增大还是减小即可。 解 : 图 ( d) 所 示 电 路 因 引 入 负 反 馈 而 使 输 入 电 阻 减 小 、 输 出 电 阻 增 大 。 图 ( e) ~( h )所 示 各 电 路 均 因 引 入 负 反 馈 而 使 输 入 电 阻 增 大 ,输 出 电 阻 减小。

第六章题解-10

6.11 分 别 说 明 图 6.5( a) b ) c) e) f) g ) 所 示 各 电 路 因 引 入 交 流 ( ( ( ( ( 负反馈使得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所产生的变化。只需说明是增大还 是减小即可。 解 : 图 6.5( a) b) c) e) f) g) 所 示 各 电 路 因 引 入 交 流 负 反 馈 使 得 ( ( ( ( ( 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所产生的变化如下: ( a) 输 入 电 阻 减 小 , 输 出 电 阻 减 小 。 ( b) 输 入 电 阻 减 小 , 输 出 电 阻 减 小 。 ( c) 输 入 电 阻 增 大 , 输 出 电 阻 增 大 。 ( e) 输 入 电 阻 减 小 , 输 出 电 阻 增 大 。 ( f) 输 入 电 阻 增 大 , 输 出 电 阻 减 小 。 ( g) 输 入 电 阻 增 大 , 输 出 电 阻 增 大 。

6.1 2 电 路 如 图 P6.12 所 示 ,已 知 集 成 运 放 的 开 环 差 模 增 益 和 差 模 输 入 电 阻 均 近 于 无 穷 大 , 最 大 输 出 电 压 幅 值 为 ±14V。 填 空 : 电路引入了 入电阻趋近于 = 1V, 则 u O ≈ 则 uO 变 为 uO 变 为 (填入反馈组态)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 u f = △ u O /△ u I ≈ V; 若 R 1 开 路 , 则 u O 变 为 V; 若 R 2 开 路 , 则 u O 变 为 V。 。设 u I V; 若 R 1 短 路 , V; 若 R 2 短 路 , 则

P6.12

解 :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 无 穷 大 , 11。 11 ; 1; 1 4; 14; 1 。

第六章题解-11

6.1 3 电 路 如 图 P6.13 所 示 ,试 说 明 电 路 引 入 的 是 共 模 负 反 馈 ,即 反 馈 仅 对共模信号起作用。

图 P6.13

解 : 若 uB1= uB2 增 大 , 则 产 生 下 列 过 程 : uB1= uB2↑→uC1= uC2↓(uB4= uB5↓)→iE4=iE5↓→uR5↓(uB3↓)→iC3↓→uR1↓ uC1= uC2↑← 说明电路对共模信号有负反馈作用。

6.14 已 知 一 个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的 A = 10 5 , F = 2 ×10 ( 1) A f = ?

3

( 2) 若 A 的 相 对 变 化 率 为 20% , 则 A f 的 相 对 变 化 率 为 多 少 ? 解 : 1) 因 为 AF= 200 > > 1, 所 以 ( A f ≈ 1/F= 500 ( 2) 根 据 题 目 所 给 数 据 , 可 知

1 1 = ≈ 0.005 1 + AF 1 + 2 × 10 2

Af 相 对 变 化 率 为 A 的 相 对 变 化 率 的 0.1% 。

1 , 故 Af 的 相 对 变 化 率 约 为 1+AF

第六章题解-12

6.1 5 已 知 一 个 电 压 串 联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 u f = 20 , 其 基 本 放 大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 u 的 相 对 变 化 率 为 10% , A u f 的 相 对 变 化 率 小 于 0.1% , 试 问 F 和 A u 各 为 多 少 ? 解 : 先 求 解 AF , 再 根 据 深 度 负 反 馈 的 特 点 求 解 A 。

10% = 100 0.1% AF >>1 AF ≈

所以

F≈

1 1 = = 0.05 Af 20 AF ≈ 2000 F

Au = A =

6.1 6 电 路 如 图 P6 .16 所 示 。 试 问 : 若 以 稳 压 管 的 稳 定 电 压 U Z 作 为 输 入 电 压 , 则 当 R2 的 滑 动 端 位 置 变 化 时 , 输 出 电 压 UO 的 调 节 范 围 为 多 少 ?

图 P6.16

解 : UO 的 调 节 范 围 约 为

R1 + R 2 + R3 R + R 2 + R3 R + R 2 + R3 R + R 2 + R3 ⋅U Z , 即 1 ⋅ 6V ~ 1 ⋅ 6V ⋅U Z ~ 1 R1 + R 2 R1 R1 + R 2 R1

第六章题解-13

& 6.1 7 已 知 负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的 A =

10 4 f f (1 + j 4 )(1 + j 5 ) 2 10 10

试分析:为了使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荡) 反馈系 , 数的上限值为多少? 解:根据放大倍数表达式可知,放大电路高频段有三个截止频率,分别 为 f L 1 = 10 4 Hz f L 2 = f L 3 = 1 0 5 Hz

& 因 为 f L 2 = f L 3 = 1 0 f L 1 , 所 以 , 在 f = f L 2 = f L 3 时 , A 约 为 60dB, 附 加 相 移 && 约 为 - 180°。为 了 使 f = f L 2 = f L 3 时 的 20 lg AF 小 于 0dB,即 不 满 足 自 激 振 荡

- & & 的 幅 值 条 件 , 反 馈 系 数 20 lg F 的 上 限 值 应 为 - 60dB,即 F 的 上 限 值 为 10 3 。

6.1 8 以 集 成 运 放 作 为 放 大 电 路 , 入 合 适 的 负 反 馈 , 别 达 到 下 列 目 的 , 引 分 要求画出电路图来。 ( 1) 实 现 电 流 - 电 压 转 换 电 路 ; ( 2) 实 现 电 压 - 电 流 转 换 电 路 ; ( 3) 实 现 输 入 电 阻 高 、 输 出 电 压 稳 定 的 电 压 放 大 电 路 ; ( 4) 实 现 输 入 电 阻 低 、 输 出 电 流 稳 定 的 电 流 放 大 电 路

。 解 :可 实 现 题 目( 1) 2) 3) 4)要 求 的 参 考 电 路 分 别 如 解 图 P6.18 a) ( ( ( ( ( b) c) d ) 所 示 。 ( (

第六章题解-14

解 图 P6.18

6.1 9 电 路 如 图 P6.19 所 示 。 ( 1) 试 通 过 电 阻 引 入 合 适 的 交 流 负 反 馈 , 使 输 入 电 压 u I 转 换 成 稳 定 的 输 出 电 流 iL; ( 2) 若 u I = 0~ 5 V 时 , i L = 0 ~ 10 mA, 则 反 馈 电 阻 R F 应 取 多 少 ?

图 P6.19

第六章题解-15

解 : 1 )引 入 电 流 串 联 负 反 馈 ,通 过 电 阻 R f 将 三 极 管 的 发 射 极 与 T 2 管 的 ( 栅 极 连 接 起 来 , 如 解 图 P6.1 9 所 示 。

解 图 P6.19

& & & ( 2) 首 先 求 解 F , 再 根 据 Af ≈ 1 F 求 解 R f 。

& F= R1Rf R1 + Rf + R6

R + Rf + R6 & Af ≈ 1 R1Rf

代入数据 所以

10 + Rf + 1.5 10 = 10 × 1.5 5

R f = 1 8.5kΩ

&& 6.2 0 图 P6.20 ( a) 所 示 放 大 电 路 AF 的 波 特 图 如 图 ( b) 所 示 。

第六章题解-16

( 1) 判 断 该 电 路 是 否 会 产 生 自 激 振 荡 ? 简 述 理 由 。 ( 2) 若 电 路 产 生 了 自 激 振 荡 , 则 应 采 取 什 么 措 施 消 振 ? 要 求 在 图 ( a) 中画出来。 ( 3) 若 仅 有 一 个 50pF 电 容 , 分 别 接 在 三 个 三 极 管 的 基 极 和 地 之 间 均 未 能消振,则将其接在何处有可能消振?为什么?

图 P6.20

解 : 1) 电 路 一 定 会 产 生 自 激 振 荡 。 因 为 在 f = 10 3 Hz 时 附 加 相 移 为 ( - 45 ˚, 在 f = 10 4 Hz 时 附 加 相 移 约 为 - 135 ˚, 在 f = 1 0 5 Hz 时 附 加 相 移 约 为

&& - 225˚, 因 此 附 加 相 移 为 - 180 ˚的 频 率 在 10 4 Hz~ 10 5 Hz 之 间 , 此 时 AF >0 ,

故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 ( 2) 可 在 晶 体 管 T 2 的 基 极 与 地 之 间 加 消 振 电 容 。 注:方法不唯一。 ( 3)可 在 晶 体 管 T 2 基 极 和 集 电 极 之 间 加 消 振 电 容 。因 为 根 据 密 勒 定 理 ,

第六章题解-17

等效在基极与地之间的电容比实际电容大得多,因此容易消振。

6.21 试 分 析 如 图 P6.21 所 示 各 电 路 中 是 否 引 入 了 正 反 馈( 即 构 成 自 举 电 路 ) 如 有 ,则 在 电 路 中 标 出 ,并 简 述 正 反 馈 起 什 么 作 用 。设 电 路 中 所 有 电 容 , 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 P6.21

解 : 图 ( a) 所 示 电 路 中 通 过 C 2 、 R 3 引 入 了 正 反 馈 , 作 用 是 提 高 输 入 电 阻,改善跟随特性。 图( b) 所 示 电 路 中 通 过 C 2 、 R 3 引 入 了 正 反 馈 ,作 用 是 提 高 第 二 级 跟 随 范 围,增大放大倍数,使输出的正方向电压有可能高于电源电压。

6.2 2 在 图 P6.2 2 所 示 电 路 中 , 已 知 A 为 电 流 反 馈 型 集 成 运 放 , 试 问 : ( 1) 中 频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 ( 2) 上 限 截 止 频 率 。

图 P6.22

第六章题解-18

R & 解 : 1) Au ≈ 1 + f ( R

解 图 P6.22

( 2) 画 出 图 P6.22 所 示 电 路 中 集 成 运 放 的 等 效 电 路 如 解 图 P6.2 2 所 示 。 因 为 ro 很 小 , 反 相 输 入 端 电 位 为

& & & & U n = U i − I i ro ≈ U i

将 集 成 运 放 的 内 部 电 路 替 换 为 图 6.7.6 所 示 电 路( 参 阅 P297~ P298) ,可 得

& & I i = jω CU o

& & & & & & U U − U o = U i ( R + R f ) − U o = jω C U & Ii ≈ i + i o R Rf RRf Rf & & 1 + jω R f C ) ≈ U i ( R + R f ) Uo ( Rf RRf & U R 1 & Au = o ≈ (1 + f ) ⋅ & R 1 + jω R C U

i f

所以上限截止频率为

fH =

1 2π Rf C

第六章题解-19

6.23 已 知 集 成 运 放 的 开 环 差 模 增 益 A o d = 2×10 5 , 差 模 输 入 电 阻 r i d = 2MΩ , 输 出 电 阻 r o = 2 00Ω 。 试 用 方 块 图 法 分 别 求 解 图 P6.23 所 示 各 电 路 的

A、F、Af 、Rif 、Rof 。

图 P6.23

解 : 图 P6.23 ( a) 所 示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的 基 本 放 大 电 路 如 解 图 P6.23 ( a) 所 示 , 因 此 A、F、Af 分 析 如 下 :

A=

∆u O = ∆iI

∆u O = − Aod (rid ∥ Rf ) ∆u i − rid ∥ Rf

F=

∆iF 1 =− Rf ∆u O 1 1 ≈ Aod ⋅ (rid ∥ Rf ) ⋅ Rf Rf

1 + AF = 1 + Aod (rid ∥ Rf ) ⋅ Af = − Aod (rid ∥ Rf ) 1 + Aod ⋅ (rid ∥ Rf ) ⋅ 1 Rf

解 图 P6.23

Ri、Ro 、 Rif 、Rof 分 别 为

第六章题解-20

Ri = rid ∥ Rf Ro = ro ∥ Rf

Rif ≈ rid ∥ Rf Aod ⋅ (rid ∥ Rf ) ⋅ ro ∥ Rf Aod ⋅ (rid ∥ Rf ) ⋅ 1 Rf 1 Rf = Rf Aod (ro ∥ Rf )(rid + Rf ) Aod rid

Rof ≈

=

rid>>Rf ,ro<<Rf , 则 A ≈ -Aod Rf ,Ri ≈ Rf ,Ro ≈ ro Af = − Aod Rf 1 + Aod

Rif ≈ Rf Aod Rof ≈ ro Aod

。 整 个 电 路 的 输 入 电 阻 约 为 ( R+ R f /A o d ) 图 P6.23( b)所 示 反 馈 放 大 电 路 的 基 本 放 大 电 路 如 解 图 P6.23( b)所 示 , 因 此 A、F、Af 、Rif 、Rof 分 析 如 下 :

Ri = rid + R ∥ Rf u I = u Id ⋅ A= rid + R ∥ Rf rid

Ro = ro ∥ ( R + Rf )

∆u O = ∆u I

∆u O rid = Aod ⋅ r + R ∥ Rf rid + R ∥ Rf ∆u Id ⋅ id rid

F=

∆u F R = ∆u O R + Rf

rid rid R R ⋅ ≈ Aod ⋅ ⋅ rid + R ∥ Rf R + Rf rid + R ∥ Rf R + Rf

1 + AF = 1 + Aod ⋅

第六章题解-21

rid rid + R ∥ Rf Af = rid R ⋅ 1 + Aod ⋅ rid + R ∥ Rf R + Rf Aod ⋅ Rif ≈ (rid + R ∥ Rf ) Aod ⋅ = Aod ⋅ Rof ≈ rid R R + Rf rid R ⋅ rid + R ∥ Rf R + Rf

ro ∥ ( R + Rf ) rid R ⋅ Aod ⋅ rid + R ∥ Rf R + Rf ro ∥ ( R + Rf ) rid + R ∥ Rf R + Rf ⋅ ⋅ Aod rid R

=

若 rid>>R ∥ Rf ,ro<<( R + Rf ) , 则

Ri ≈ rid A ≈ Aod Af ≈

Ro ≈ ro AF ≈ Aod ⋅ Aod R R + Rf

1 + Aod ⋅

R R + Rf A r R R ) ≈ od id R + Rf R + Rf ≈ ro R + Rf ⋅ Aod R

Rif ≈ rid (1 + Aod ⋅ Rof ≈ ro 1 + Aod ⋅

R R + Rf

第六章题解-22


相关内容

  • 20XX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0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计量经济学 B .人力资本理论 C .劳动价值理论 D .教育资本 2.教育经济学 ...
  • 现代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 A.教育与社 ...
  • 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http://www.514t.com 免费提供各种资格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精选题及答案初级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1.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能上行头目.下入血海的药物是 A:川芎 B:牛膝 C:桃仁 D:益母草 E:红花 ...
  • 3-网络技术
    1. . 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称为( ). A.网卡 B.工作站 C.超级计算机 D.服务器 参考答案 D 2. . IP地址为202.204.120.32的地址是( )类网地址. A.C B.B C.D D.A ...
  • 重庆20XX年5月资料员专业技能模拟试卷2
    重庆市建设行业专业人员岗位模拟试卷 资料员专业技能(二) 一.单选(共40题, 共40分) 1. 检验批合格质量规定中,一般项目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值的()倍. A .1.0 B .1.5 C .2.0 D .0.5 2 ...
  • 20**年中级审计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
    2015年中级审计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1 单项选择题 1.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这种股利政策是( ). A.剩余股利政策 B.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股 ...
  •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研究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程内容研究 [摘 要]加强和完善高等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课教学体系改革,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的新任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课教学是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 ...
  • [高中语文]病句专题汇编(二)
    病句汇编(四)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只有深入排查安全风险,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并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才能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不再发生. ...
  • 金融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模拟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金融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高级阶段,是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必然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
  •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 及答案(3)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