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 范文中心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08/2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第 12 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预习第 13 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二、 教学课题 知识识记: 知识识记: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 本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 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星星之火”,后启“抗日救亡”,但 跨度比较大。本课内容繁杂,学生不容易把握重难点,所以借助地图,帮助学生理顺长 征的路线及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对长征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主要采用“模拟场景法”、“启发诱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 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想第 12 节课学过的线索,复习导入,主要问题线索如下: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这些起 义的结果怎样?(参考答案: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气力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 和根据地,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承前启后,教师讲解: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从中央 革命根据地出发,历经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实现伟大战略转移。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 征,长征途中有哪些大事发生,遇到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最终结果及历史意义如何?请 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显示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大小字图文结合,找出关键词和重点句, 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独立试航(阅读课文,边填边画,

大小字图文结合,找出关键词和重点句)

1、长征的背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长征的经过:(1)开始的时间: ,出发的地点 ,红军跳出敌人的 包围是在 。具体路线是瑞金 ,湘江, 乌江, ( ),四渡( ),巧渡金 沙江,强渡( ),飞夺( ),过雪山,草地,进入甘肃。 ,意义:这次会议结束了 “左”倾错误在 (2)遵义会议:时间: 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会师: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 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和红 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3)长征意义: 。 3、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 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该部分,大多数同学能够顺利完成,还不错)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 、 红 军 长 征 的 原 因 ? ( 搜 索 【 百 度 百 科 】 第 五 次 “ 反 围 剿 ” http://baike.baidu.com/view/651888.htm ) 2、红军长征的经过如何?提示:经历哪些主要事件,哪些省份 (搜索 红军长征形势图 【百度图片】红军长征形势图 ; 搜索 长征图片 【百度图片】长征图片 ) 3、红军长征的意义。 4、我们要学习哪些红军长征精神呢?(搜索 长征感人故事 【百度知道】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9631148.html )

【教师精讲】 教师精讲】

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部分,我们同学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我在 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考考我们同学,遵义会议为什么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精讲:提示一下同学们,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 年)从 1921 年党的出生到 1935 年, 经过了 14 年,从 1935 年到 1949 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 14 年。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比 较这前 14 年与后 14 年党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呢?前 14 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 出现过重大失误,经历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重大的挫折。后 14 年,在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由此 可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 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附板书设计: 一、长征的原因

二、长征的经过 1、 起止时间 2、 途中大事件 3、 历史转折 三、长征的意义及精神 (给同学们 5 分钟时间理理线索,把重点问题记一下,一会我们做下练习题)

【课堂达标测试】

课堂达标测试】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空前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2.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 A.1934 年 1935 年 B.1934 年 C.1931 年 1936 年 D.1931 年 ( 1936 年 1935 年 ( ) ) ( )

3.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文家市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4.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 景 。 其 中 取 材 不 当 的 是 ( )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 C.翻越大雪山 D.会师井冈山 5.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问题有: ( ) ①终年积雪的雪山 ②一望无际的草地 ③缺少粮食给养 ④敌人围追堵截 ⑤内部的分裂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课后拓展案】 课后拓展案】

张力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下图为张力同学根据红一方 面军长征路线所画的示意草图: (1)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及在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

A. B. C. D.

; ; ; ;

; ; ; ;

(2)在重走长征路的途中,他们找到了记录长征经过的四幅图片。请你告诉他们,这四 幅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该是 ( )

①茫茫草地久纵横

②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更喜岷山千里雪

④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3)根据上题中四幅图片,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2 分)

(4)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1 分) (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 习) 六、 教学反思 在讲授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掌握程度,我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足够成分,但小部分同学仍然找不出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课堂效 率较低。小组合作探究时有些同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缺乏有效 手段,课堂没有做出及时反馈,对学生人物学习没有分配到位。

六、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青州市庙子初级中学 姓名: 田传昌 职称: 中学一级 电话: 0536-3781047 电子邮件:lina078401@163.com 通讯地址:青州市庙子初级中学(262503) 请提供 100 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 田传昌,男,1961 年出生,大学专科毕业,一级教师,自 1984

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被授予青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青州市教学能手 等荣誉称号。


相关内容

  • 七律长征1稿
    教学流程: 一.感知"长征" 1.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开始长征.他们靠两条腿纵横11个省,历时一年,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 ...
  • [长征]课堂教学实录
    宁乡县实验中学  黄凤飞 一.观看影片,蓄积感情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影片,请看. (多媒体播放<长征>录像) 师:这激动人心的战斗就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的红军历尽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就要到达陕北,毛泽 ...
  • 五.九个炊事员
    九个炊事员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2. 了解回忆录的一般写法. 3. 听课文录音后,按要求复述课文内容. 二.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课文既描写了群体形象,有刻画了重点人物,点面结合,互为补充,相互映衬 ...
  • 红军长征电子小报模板可编辑
    重 走 长 征 路 征长是史历记录的上第次,一征是宣言长书 ,征长是传宣队长征是播种,机. 一袋粮:红军长征路上干发生,一个了又一 个感的人故事我读,过一故个叫事<袋一粮干>. 它讲述了一 13 岁个的小军小兰在红部队一 随起进 ...
  • 关于长征的作文15篇
    长征,是一部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争史书!长征,更是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1933年,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便是长征的开始.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路途后,1936 ...
  • 五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四.1.轻抚 柔和的春风轻抚着迎春花儿,让她绽开了微笑的脸庞. 西湖抱着阮公敦,哼着摇篮曲,哄他入睡. 2.踏.洒.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此题建议不做,让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 1.第三小节.第 ...
  • 初二历史知识点(上)归纳
    第一单元 一 鸦片战争 ①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 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②1840 鸦 片 战 , 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 ...
  • 开学第一课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讲话稿
    继承革命传统 弘扬长征精神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大队辅导员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再次恭贺同学们.老师们在上一学期取得优异成绩,今年又是华严小学丰收的一年.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
  •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化教教育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 ...
  •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长征精神感悟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 --感悟长征精神 听老师讲<光辉的旗帜>里的那些长征故事,我心潮澎湃,此起不复.好似看到了那狼烟四起的革命战争,那惊天动地的革命年代.现在,革命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革命精神是永存的,是值得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