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赋予阅读的魅力 - 范文中心

想象赋予阅读的魅力

05/31

想象赋予阅读的魅力

作者:鄢桂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6年第09期

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塑造形象。作者怎么把一行行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呢?这就需要想象。想象绝不能不根据经验,神鬼和天堂地狱虽然都是想象的,可也是根据人和现世想象出来的……”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以作品中的语言描绘作指南,在自己的头脑中引起与之相应的形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通过想象赋予这些形象以活力、生命,从而使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自己心中。

读者在阅读时通常会碰到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自己与作品所描写的对象曾有过相近或相同的经历、经验。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似乎不需想象就能直接体会,但实际上,即便我们已有的经历与经验与作品所描写的对象的经历、经验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作品中的形象也不是读者自己,读者依然要通过挖掘记忆、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自己的经验重新咀嚼品味,才能更好、更透彻地理解作品。羁旅在外、愁苦思乡的情感似乎大多数读者都曾有过,但读《天净沙·秋思》时,读者非得借助想象才能理解文中传递出的读者曾有过的经验不可。整首小令只有九个名词的简单排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说明,如果你不借助想象,你是无法最终理解作者的“秋思”的。

对于这一种情形,巴金曾说,他在创作《激流三部曲》时,“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曾经使我心灵激动过的一切”。曾经的经历帮助了作家创作,而与作品对象有过相似体验也将帮助读者深刻地解读作品。学生时代我曾读过一篇小说:年轻的母亲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和同村人、八路军伤员一起躲进了芦苇荡,残暴的日军驾着小艇在水面上搜寻,这时,任何一点儿响动都会让全村老小和八路军伤员丧命。孩子饿了,动了一下,母亲迅速捂住了孩子的嘴。可过了没多久,饿极了的孩子又想开始扑腾,母亲迅速又捂住了孩子的嘴,可这次,按不住,她突然将自己的孩子摁进了水里,孩子无法叫出声音……等日军巡逻艇走后,母亲赶快提起孩子——孩子已没气了。当时读到这里只是感慨“这母亲真伟大”,如此而已,至于这位母亲——作为母亲的感受是一丁点儿也体会不出。多年以后,当有了孩子的我蓦地想起这一段时,才惊觉那是怎样的一种震撼:妈妈杀死的是自己的孩子呀,她的心该怎样流血!相同的身份曾有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那位母亲痛苦、绝望与憎恨交织的情感,这恰恰是我以前未曾深刻体验到的东西。作为读者,只有有了这样的共鸣才更能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恶。由于读者与作品人物有相似或相同经历,所以能设身处地地去想象作品人物在彼时彼地的内心体验,调动自己过去的经验及其他主观因素,与人物共鸣,更好地解读作品。

第二种情形是,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对象没有相同或相近的经历、体验,这时,想象在读者的阅读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借助想象,调动相应的自身经验,在想象中把自己换成作品中的形象,在想象中亲临其境,在想象中以作品形象的思想、情感、脾气、个性去感应作品形象所处的环境,从而激发出相应的感受与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是在作家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造。著名作家晓苏在他的短篇小说《茶倌来信》中,把当今经济社会

下,人的爱恨情欲的美与丑通过几封信揭开了,读者在阅读这篇作品时,可能没有经历过小说中所描写的事件,读者只能通过想象,通过自己所处的经济变革、人心易动时代感受到的人们的价值观、是非观所面临的变动来帮助自己理解作品。读者也可以通过自己周围一些人的遭遇去想象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观察到的生活中与作品对象类似的人物、事件,体会作品所揭示内涵的现实意义。《茶倌来信》情节看似巧合,实则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如果没有想象的帮助,你就不可能领悟到“生活比艺术更荒诞”。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


相关内容

  • 六上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 ...
  • 神奇的九寨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试题. 夜听九寨 沉石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 ...
  • 早期阅读的魅力
    早期阅读的魅力 香山农场学校第二幼儿园 刘淑艳 论文摘要 : 中国的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相同的词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传递出不同的含义.但是,我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在写作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差.对此我思考了许久,不知道 ...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及高年级阶段目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
  • 畅游童话世界感受童话魅力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提出建议:在想象中理解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多读.多讲.多演.多写.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语文:体会情感,理解内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其语言生动浅显且富有童趣,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 ...
  • 王国维意境说对王昌龄意境说的继承和发展
    <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王国维意境说, 山西太原 030012) 摘 ":意境"是充满着中国艺术特性的美学的范畴.最早提出"意境"的是唐代的王昌 龄的<诗格>.<诗 ...
  • 中考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选典型材料,裁天机云锦 --中考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想让考场作文蟾宫折桂,写作素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作文素材不仅在于多积累,更在于会选用.善运用.选取典型素材,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素材的张力. 一.挖掘教材素材.课文中的许多材料都很经典,他 ...
  • 轻叩诗歌的大门
    课 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加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热点能搜集并按一定的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魅力. 过程与方法 策划. ...
  • [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
    分享玻璃的无限可能,这是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建馆理念,更是其价值所在.在全球数十间博物馆的考察经验后,博物馆组建团队特邀来自COORDINATION Asia的德国设计师Tilman Thürmer担任主笔改造,结合新的建筑结构和原有结构,保留 ...
  •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1No.2借鉴与比较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吕吉瑛 摘要哥特式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有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学因缘,但它毕竟是一种文学创作倾向.哥特式小 现实以及超现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讲述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