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答案

06/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古人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

中国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不轻易杀生;二是国家颁发律令,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习惯的形成。

(文/包光潜有删改)

1.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                      B.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

C.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                      D.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

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舜帝时代,虞官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又协助大禹治水。

B.林衡和川衡工作比较具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C.中国古代的一些环保法令,体现了“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

D.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完全建立在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基础之上。

3.依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不能证明“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一项是

A.为解决人口膨胀问题,西汉政府向西北迁徙了70万人,大片森林变成了农田。

B.《礼记·曲礼》中规定:大夫不得整群地猎取鸟兽,士子不得捕猎幼兽。

C.《旧唐书》中记载:凡是打渔捕猎的活动,要按照当令时节进行。

D.唐代设置了虞部郎中、员外郎等职,主要负责京城绿化等工作。

阅读答案:

1.D  2.C  3.A


相关内容

  •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二: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2分)问 说(节选)(清)刘 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
  • 怎样读中国书阅读答案
    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 ...
  • 送别(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别(节选) 梁实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 ...
  •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郑,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 ...
  •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关于神话的一般知识. 2.掌握本文文言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 ...
  • 王泗原叶兆言阅读答案
    王泗原 叶兆言 ①王泗原先生见过很多面,衣着朴素,看上去很干瘦,愁容满面,虽是长者,却不多见言笑.他是祖父的老部下,也是祖父最信任的人,有人甚至把他戏称为叶圣陶的左臂右膀. ②王泗原送父亲的书,居然称至诚兄,这让人觉得很搞笑,父亲也觉得太过 ...
  • 20XX年 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3)
    2017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3 [2017 东城一模]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共10分) ①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 ...
  • 话说重阳阅读答案
    话说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 ...
  • 虾趣阅读答案
    虾趣 作者秦牧 齐白石虾图之妙,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我们从各种画册中看到的古代画家的同题材作品,没有比得上他的.据说齐白石画虾数十年,七十岁时达到了古人的最高水平,他不懈努力,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我家的客厅挂着一幅齐白石虾图,那十来只虾,画 ...
  •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韩驹阅读答案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宋] 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⑴ 请对首联中的&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