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论语·先进篇(10)孔子反对厚葬颜回没起作用 - 范文中心

[儒]论语·先进篇(10)孔子反对厚葬颜回没起作用

07/24

原文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注释

(1)门人,孔子的弟子,也就是颜回的师兄弟。

(2)欲,《说文》:“欲,贪欲也。”俗字亦作慾。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是欲望、嗜欲。

(3)厚葬,隆重、盛大的丧葬。

(4)视,《说文》:“视,瞻也。”即远眺。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是看。本章指看待。

(5)犹,《尔雅》:“犹如麂,善登木。”《说文》:“犹,愑属。” 字亦作猷。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是一种猿类动物。本章指如同,好比。

(6)夫,指示代词,表示远指是“那,那个,那些”的意思,表示近指是“这,这个,这些”的意思。本章指这些。

(7)二三子,指主张厚葬颜回的孔子弟子。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弟子们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弟子们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说:“颜回啊,你生前把我像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像看待你像自己的儿子一样。不是我要这样,这是你那几个同学要这样做呀。”

?

解读

本章的核心就是孔子主张不要厚葬颜回,而他的弟子几人却厚葬了颜回。从孔子说出的理由,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事背后的一个支持者,就是颜回的父亲颜路,他应是极力主张厚葬颜回的。而关于颜回的死,前后用了四章的篇幅。按照记载的次序而言,应该是天丧第一,哭之恸第二,请车为椁第三,厚葬第四。但是,却把孔子不答应请车为椁在前,与门人厚葬区别开来,其中必有道理。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关于厚葬、薄葬的说法,在《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的时候,孔子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总体说,礼仪与其奢侈讲排场,宁可节俭一些;具体拿丧事来说,与其仪式简易一些,宁可内心悲痛。由此可见,孔子在丧事如何办理的问题上,主张节俭和悲戚的。前章的记载,我们看到了孔子喊出“天丧予”和“哭之恸”的悲戚表现。但是在节俭的问题上,与颜路和孔子的部分弟子产生了意见分歧。颜回死后,门人,孔子的弟子,也就是颜回的师兄弟,打算厚葬颜回。究竟是谁先打算厚葬颜回呢?这里虽然没有明说,我们可以通过前后章知道,这人就是颜回的父亲颜路。颜路在请车为椁的问题上,被孔子拒绝。于是又私下鼓动孔子的弟子为颜回厚葬。所以才有了表面上看来是“门人欲厚葬之”的情形。可见,在对待颜回死后如何处理这件事上,颜路和孔子产生了意见分歧,甚至产生了矛盾。孔子得知此消息后,回答很肯定,不可以厚葬颜回。但是,学生们并没有听孔子的话,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对自己坚持的观点,也说出了理由。这个理由,也是和拒绝请车为椁一样,拿自己的儿子孔鲤来比较。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够像会带儿子一样看待。孔子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感情问题和礼仪问题产生碰撞的时候,该如何解决的问题。对待“礼”的问题,孔子是坚持依礼行事,无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哪怕是自己儿子的丧葬问题这样的大事,也要依礼行事。在感情和礼仪问题上,我们常人所犯的错误就是感情大于礼仪,这就是本章所要表达的重点。颜回毕竟不是孔子的儿子。在颜回生前,因为德行好,做到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如果颜回自己在天有灵,也是不主张自己厚葬的。所以,孔子觉得对不住颜回,这不是我的意思呀,是你的同学们要这样做的。

各位君子,“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说,近一家之言”,每日一句《论语》解读,告诉你被误解的《论语》背后。

“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号:tshgxy。


相关内容

  • ★国学经典:论语(三)_实用资料
    相关阅读:国学经典: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第六至第十篇译文)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 ...
  • 先秦诸子伦理思想与现代干部道德素质教育_孔振斌[1]
    宝鸡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37 先秦诸子伦理思想与现代干部道德素质教育 孔振斌 道德素质, 就是人在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行和素养.它是一定社会道德的个体化, 其行为主体是个人, 它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辩证统 ...
  • 论语读书笔记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4篇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 原文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解: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
  • 谈墨子辩论的语言艺术
    [摘要]先秦时期,诸侯争霸称雄,造就了大批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论辩家,他们的论辩语言各具特色.其中,墨子的辩论,用词准确,语言缜密,堪称百无疏漏,这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本文从墨子辩论语言的表达特色.逻辑技巧两方面来探讨墨子辩论的语言 ...
  • 论语教学设计
    <七则>教学设计 表二 教学实践 <论语>七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四则,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论语>及孔子.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导入课文:走进文言写就 ...
  •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附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III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座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 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 ...
  • 论语"孝悌观"综述
    论语"孝悌观"综述 文传学院 09中文一班 090102048 刘丹 "天下归仁"是孔子一生为之努力的终极目标.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 ...
  • [论语]中最难理解的一段文字
    <论语>中最难理解的一段文字 <论语·乡党>篇末章被认为是最费解的文字,历来无确解,也未受到一般学人的重视.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字,而以往的注解,却不尽人意. 该章除了文字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意义的理解 ...
  •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汉语言文学)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江苏自考汉语言文学) 一.先秦 1.<尧典> <尚书>:<书>.<书经>是中国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历史文献,是< ...
  • 两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顺序基本按<考试大纲>内容)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