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诞生记 - 范文中心

Kindle诞生记

05/16

  曾写过《肖申克的救赎》的现代恐怖悬疑小说大师史蒂芬・金,在去年决定将他的最新一部作品放到亚马逊新推出的Kindle 2里,以电子书的形式推向市场,并且――不发行传统纸本!   Kindle在2007年11月刚推出时,前景曾一片迷茫。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这个新型电子阅读器身上,可谓押了一个大赌注。   跟此前的松下和索尼一样,亚马逊这一产品使用的,也是一种名为E-ink(电子墨水)的黑白显示屏。在一个彩屏横行无忌的时代,亚马逊要走回去做黑白屏,这听着多少让人匪夷所思。   《纽约时报》当时访谈了一些“熟悉 Kindle 的人士”,其中几位表示用它来上网是个“不良的体验”,另外有人则表示 Kindle选用独家的格式是个错误决定。   所有这些,没有击垮贝佐斯的信心。整个项目从酝酿到实施,据说一共花了三年时间。      让kindle不存在      贝佐斯从一开始就努力不把Kindle看作一款数码产品。“那是一本真正的书,赋予使用者最真实的阅读质感,让人们忘记自己盯着的只是一块6英寸屏幕。” 他解释说,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让Kindle越快“消失”越好。换句话说,要尽力简化功能,让用户在使用时忘记Kindle的存在,而专注于所阅读的内容。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让Kindle看上去更像一本纸质的书。   贝佐斯从苹果公司挖来设计师,成立Lab126设计公司,“模仿”实体书。例如:怎样的屏幕大小,要配上什么样的字体与间隔,才符合传统阅读习惯。“甚至,细到连边框要空多少距离,都花时间研究。” 然后,贝佐斯将无线传输技术整合进来,让读者花不到一分钟时间,就能用9.99美元的统一价格,从网上直接下载书。   据说,连贝佐斯也摸不准消费者是否喜欢Kindle,因此前期只生产了少量放在亚马逊上卖,想不到被抢购一空,消费者只能提前下单,客观上形成了“饥渴”的营销态势。   2009年2月,亚马逊推出更完美的Kindle2后,销量增长更迅猛。Kindle“正在成为图书世界的iPod”,其销售额在2010年可能达到10亿美元。      出版业的拯救者?      Kindle第一版上市时,美国《新闻周刊》刊发报道《阅读的未来》,将贝佐斯手捧Kindle的形象作为封面发表。而贝佐斯在接受采访时头一句就打算给未来的阅读下定义:“这是一本书,Kindle的目标是要达到电子阅读跟纸质图书一样的视觉境界。” 相比起索尼和松下等老牌厂商,亚马逊获得成功的真正原因还在于强大的内容服务――Kindle是全球首款支持无线下载图书的电子书阅读器。 国内豆瓣Kindle小组用户发表了他们的切身体会:“相比硬件配置,我们认为Kindle的网络服务功能更加吸引人。”   在美国,一本普通的书籍要卖20美元至30美元,在亚马逊上则便宜一些,但也要卖到15美元至20美元。消费者通过Kindle,只需要9.9美元就可以下载一本书,远比购买传统书籍便宜。在美国,图书版权保护得比较好,消费者很难在互联网上下载到免费的没有版权问题的书。   专业网络杂志《Fast Company》已经预言:“出版业会消失不见⋯⋯就像寒武纪的三叶虫。”传统出版业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而亚马逊成立不过十余年时间,但已被看成暮气沉沉的出版业的拯救者。      成为下一个上网本?      Kindle带动了整个市场,成了亚马逊绝对的明星。美国网络杂志Slate主编雅各布・威斯伯格(Jacob Weisberg)3月22日撰文高度评价Kindle,称其将改变这个世界。如今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的文字里,贝佐斯竟已和在15世纪把活铅字印刷术带入欧洲而闻名的古腾堡相提并论。这跟Kindle在2007年年底刚推出来时遭遇的一片质疑之声,形成鲜明对比。   亚马逊的对手也意识到了这种压力。终于,连一度认为“人们已不再阅读”的乔布斯也按捺不住,祭出了撒手锏――功能更为强大的平板电脑iPad,食言而肥地挺进这一市场。iPad具备电子书功能,很可能对Kindle带来冲击。   据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预测,2009年美国电子书阅读器销售量为300万,而2010年的销售量将会飙升至1000万。从2年多前亚马逊推出Kindle,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厂商卷入其中,电子书市场将会在今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2010年或许将被冠以“电子书元年”,记入历史。 ★   (综合美国《新闻周刊》、台湾地区《商业周刊》等媒体报道)


相关内容

  • 亚马逊的营销策略:通过域名汇集流量
    说起亚马逊,大家最早的印象,它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商企业,作为一家国际性的公司,自然有很多人去研究它的营销策略,所以小编想说说你们不知道的亚马逊品牌营销模式. 首先说下品牌的概念,什么是品牌?品牌是网络信息服务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营销市场上 ...
  • 如何提升平板电脑的触控性能?
    如何提升平板电脑触控性能? 在经历了2011与2012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市场需求得到提前释放,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中国平板电脑的市场规模已经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随着平板电脑操作系统走向成熟.应用的日益丰富.用户习惯的转变,平板电脑将进一步侵 ...
  • 读书笔记:美国总统制
    读书笔记:美国总统制 最近用了两周的业余时间读了一本kindle 的电子书<美国总统制>,这本薄薄的小书是"牛津通识读本"中的一册.本书用尽可能精炼的语言介绍了美国总统制这的前世今生,在文中或以具体事例说,或 ...
  • 数字化,翻开阅读的下一页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22日   10 版) 版式设计:蔡华伟 版式设计:蔡华伟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 数字时代 还应提倡完整阅读 本报记者  杨  旭 年初,来自大洋彼岸的一个消息令全球数字出版商颇为振奋:美国 ...
  • 拇指上的严肃阅读·杭州日报
    拇指上的严肃阅读 2014-03-12 [前情提要] 记者 郭 琳 传统出版物还会有未来吗? 这个问题被反复提及.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被视为纸质阅读的最大对手--如今的传统图书馆,甚至正在把"数字借阅率高于纸质书借阅率&qu ...
  • 亚马逊案例分析
    1为什么JeffBezos进入零售书市场?亚马逊公司如何能成长得如此迅速? 进入的原因如下:①图书的品种巨大,拥有网络销售的潜在优势 ②在图书销售市场中,不论是上游的出版商和下游的零售 商都没有形成垄断,没有巨头们的强力阻碍 成长迅速的原因 ...
  • 娜拉走后就这样--[我的前半生]里亦舒对鲁迅的回答
    我KINDLE里有一本<我的前半生>,一个小朋友说你看亦舒的小说?我说什么亦舒,这是溥仪的,仔细看封面,赫然写着亦舒.我一直以为亦舒是琼瑶那样的作家,发无病呻吟的爱情叹息,就一直没看.最近电视剧活了,点开翻了两下,居然主角是涓生 ...
  • 他扔掉家里98%的东西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 生活·艺术·家 | 极致生活方式的发现者 拥有的东西少了, 人生反而更丰富了. ··· 舍与得 上周,非凡君帮朋友搬了个家,先前他哄我说"只是搬到隔壁小区,行李也不多,请搬家公司有点浪费",天真的我就这么答应了. 但 ...
  • 亚马逊要打破"中国魔咒"
    作者:王颖 英才 2010年10期 可能很少有哪家公司像亚马逊这样,成立十多年来,外界对它的饱贬有如此巨大的反差: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是业界的风云人物:2001年<商业周刊>无情 ...
  • 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比较
    纸质书与电子书的比较 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非常大.本文中的纸质书是相对于电子书来说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例如日常的书本.报纸.杂志等以纸张为载体的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