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本质 - 范文中心

技术的本质

07/24

第三篇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第八章 技术的本质与构成

技术哲学

技术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

?

技术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如何?即技术价值问题

.

技术进步的机制如何?其发展过程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即技术发展的模式论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 技术的界定——什么是技术?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工艺”、“技能”

古汉语中——“技”除有时指某种艺术之外,主要泛指才能、本领,其中隐含着“技”对主体的依赖性。

“术”的意思则更为广泛,凡是能用于达到目的的均可称为术。可见,方法、手段、策略、方术、计谋、权术都统称“术”。

技术定义上的分歧

“对技术作整体考察的人们中间,似乎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定义。”

贝克:技术是通过智慧对自然的改造

艾斯:技术是赋予人的意志以物质形式的一切东西

德索尔:技术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目的的造型和处理而从思想中引出的现实。

汤德尔:技术是作为主体的人为改变世界的某些特征以便达到一定目标而置于自己同客观世界之间的东西。

(18世纪*狄德罗)技术——就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同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埃吕尔:技术是合理的,有效活动的总和,是秩序、模式和机制的总和。„„是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

技术定义上的分歧

技术的现有解释多种多样,如把技术说成是“感觉运动技巧”(费布里曼提出)、“应用科学”(本奇提出)、“设计”(工程师们自己提出)、“效能”(巴文克和斯考利莫斯基提出)、“理性有效行为”(埃卢尔提出)、“中间方法”(贾斯柏斯提出)、“以经济为目的的方法”(古特尔—奥特林费尔德和其他经济学家提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贾维尔提出)、“适应人类需要的环境控制”(卡本特提出)、“人的解放”(迈希恩和马可费森提出)、“迫使自然暴露本质的手段”(黑德格提出)等,某些解释在字面上都明显不同。但即使把这些都考虑在内,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定义。

资料来源:邹珊刚.技术与技术哲学.247页.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

1、技术的狭义与广义界定

 广义定义:

技术是按照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来控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和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

 广义定义包含三个方面:

 与物质性、经济性相关的技术

 建立并规定社会关系和组织关系的技术

 在专门的科学部门,如哲学、语言、艺术创作中用到的技术——精神技术

 狭义定义: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总是指称如下方面:

 由技术实践所产生或制造的物质工具、设备或人工物。

 技术知识、规则、秘诀或概念。

 工程或其他技术实践,甚至包括与应用技术知识相对的特定的职业态度、范式与假

定。

 技术是人的创造力的表现,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而在客观规律的无数可能性中所做出

的创造选择,是为着特定目的的实践活动。

技术的定义:

 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并保证对这种集合的控制优于

其自然的环境。

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物质、能量

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

(包括有形的物质方面,也包含着无形的精神活动及方法的方面)

2、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

制造活动 →劳动活动

明确技术的范畴——活动过程

行为活动

明确技术目的——控制和掌握世界

马克思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来把握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不能把技术肤浅地看作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事物,而是某种深层关系的体现。

技术的本质——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对象化),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

(1)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2)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

(3)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进,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4)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

● 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

方法的总和。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对科学和技术不加区分,统称“科技”。

原因:没有正确地理解二者各自的任务

企图把二者的社会作用等同看待

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二者目的不同

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怎么做”、“如何做”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操作体系。

虽然科学与技术之间有互补、相通之处(科学常诱发技术革新),但绝不能合二为一。

科学并不总是技术的先导

可预见性程度不同

二者评价标准不同

科学思维与技术思维、科学精神与技术精神也不同

(二)技术的二重性特征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主观方面看,技术是人的创造,是人为之物。(不以自身为目的,而是以人为目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从客观方面看,技术又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是机械性、必然性的东西。(不能摆脱其天然限度—自然的规定性,因而是不自由的。)

1、技术的自然属性

1)任何技术都必须服从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是不存在的。

2)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然过程,是天然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人只为过程的实现创造条件。

3)任何技术的结果也是自然的。

2、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的人性方面

1)任何技术不是天然自然固有的,而是生活于特定社会中的人赋予的。

2)任何技术作为社会活动,负载着人的目的、价值观等主观因素。

3)许多技术可能产生重大的社会后果。

技术的二重性表明:技术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目的性,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有机结合,是自然世界与自由世界的统一。

(三)技术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

1、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主体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客体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 ,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客体要素)

2、不同技术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性和独立性

互补性和主导性

自稳性和变异性

3、技术的分类

自然技术

从总体上看

社会技术

人类自身的技术

自然技术

是人类在同自然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类技术的总称。(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和中间环节,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社会技术

是指人类社会为了达到某种预定目的和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要而对科学知识和物质手段的运用。(如:管理技术、教育文化技术等)

人类自身的技术

是作用于人类的身体和精神的技术,包括医疗技术、心理技术和思维技术等。

4、自然技术的分类

实验技术

专业技术

工程技术

生产技术

5、按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机械技术

物理技术

化学技术

生物技术

6、生产技术分类

物质材料技术

动力能源技术

信息通讯技术

劳动密集型技术

资本密集型技术

知识密集型

(四)技术体系及其结构

1、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

技术体系——各种技术以其内在联系为依据,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形成了所谓的技术体系。

六种基本技术体系:机械技术体系、物理技术体系、化学技术体系、生物技术体系、社会技术体系、思维技术体系

1)、功能的整体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正是技术体系在功能上的突出特征

2)、目的的社会性

3)、环境的制约性

环境 制约性表现出技术体系构成中的社会制约性。

4)、构成的层次性

2、技术体系的结构

 古代单相的技术结构模式

只包含一个功能结构单元,即经验型技术结构

 近代双相的技术结构模式

包含两个功能结构单元,即经验型技术结构和实体型技术结构

 现代三相的技术结构模式

包含三个功能结构单元,即经验型技术结构、实体型技术结构和知识型技术结构


相关内容

  •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2002年第2期外语学刊2002.№2 总第109期 FORElGN L州GUAGE REs]三ARCH SerialNo109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高 玉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 提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翻译既是 ...
  • [精品]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篇一:安全文化建设计划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安全价值观 本计划方案确定的主题是:安全.责任.荣誉,这也是我们要确立企业安全价值观. 安全: "金钱再好,没有生命美好,时间再紧,没有安全要紧." "安全不是万能的, ...
  • 哲学生活认识论选择题
    认识论专题练习 1.(08北京卷)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 ...
  • 辅助矿山救护队工作计划
    百里杜鹃渝兴煤矿 辅助矿山救护队工作计划 (2013年度) 二〇一三年二月 目 录 一.兼职救护队工作计划 ............................... 3 (一)长远规划 ........................ ...
  • 浅谈硝酸铵生产企业安全的综合管理
    [摘 要]由于生产过程各种危险因素的客观存在,安全始终是硝酸铵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本文对做好设备的本质安全,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人本安全;加强综合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促进人与机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
  • 从马克思的商品价值透析价值本质
    从马克思的商品价值透析价值本质 王瑞青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很多人认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没有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系统地论述价值的本质.但 是马克思的关于商品价值的论述就是一个现实的价值 ...
  • 下定义讲解&练习&答案
    高考下定义题型分析 一.下定义应牢记一个公式: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 ...
  • 本质安全企业
    潞城市机电化轻公司 调研报告:以人为本 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做好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国家财产的大事,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保证经济健康运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涉爆企业安全问题,先后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 ...
  •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了电气防 ...
  • 施米特[政治的概念]读书笔记
    对自由主义国家观念的批判--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 舍勒在柏林德国政治研究院1927年年度庆祝大会上应邀发表演讲--"协调时代中的人".在这次演讲中,舍勒认为,现时代的总体趋势是"协调的时代&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