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范文中心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12/29

《称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刺猬一句称赞的话给予做木工的小獾以自信,小獾的一句称赞的话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故事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称赞能给别人带来愉快,要想得到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学情分析:

1、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学生,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常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过错,对他人缺少宽容之心、欣赏之意。

2、浅显简短的童话很受学生的喜欢。相信学生学了这一课之后,他们会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想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思路:

1、在学课文时,进行多形式的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3、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2、细细品味重点语句,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板书:称赞)随机表扬:你的坐姿真端正!老师称赞你!你的眼神真专注!老师称赞你!你的精神真饱满!老师称赞你!听了老师的称赞,你的心里感觉怎么样?(高兴、快乐、兴奋„„)

2、拓展: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爱学习,平时一定积累了很多词语,能不能给“称赞”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呢?(表扬、赞扬、夸奖„„)

3、出示词语: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字词宝宝还记得吗?(师生复习生词)

二、走进课文,细细品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讲了一件小刺猬和小獾他们互相称赞的事,(板书:小刺猬、小獾)他们为什么要互相称赞呢?今天我们去大森林里弄明白好不好?

(一)、生自读一遍课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称赞对方的语句,用横线划出来。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1、理解“一个比一个„„”,练习说句。

2、抓住重点词“真”、“极了”、“从来”、“这么”,再读句子。

(二)、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称赞对方的原因。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

1、让学生摸桌椅,理解“粗糙”一词。

2、抓住“但是”一词理解小獾做板凳的认真。

3、抓住“清晨”到“傍晚”的时间变化理解小刺猬采果子的辛苦。

4、师:既然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劳动都不容易,我们该不该称赞他们的劳动成果?引导学生带着钦佩之情再读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称赞对方的语句。

(三)、生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出小獾和小刺猬因称赞对方而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1、想一想,他们在受到对方称赞后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2、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感觉再读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称赞对方的语句。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1、是呀,“称赞”的魅力真大呀,它让小獾有了自信,帮助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同学们要记住一句话: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和快乐,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2、学生、师生之间互相称赞。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称赞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

五、板书设计:

称赞

小獾 小刺猬

(带来自信 ) (消除疲劳)

陈艳娇

2015年12月


相关内容

  • 江上渔者 教案 反思
    10<江上渔者> 设计理念 <江上渔者>是一篇关于古诗创作的小故事,根据<江上渔者>的诗意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创作而成.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 ...
  • [画家和牧童]公开课材料
    集体备课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设计定稿 教学反思 单位: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年级:二年级 时间:2012.5.14 <画家和牧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
  • [称赞]教学反思
    <称赞>教学反思 <称赞>一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篇文章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五组,是基于"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个专题编排的一篇童话故事,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 针对本 ...
  • 20不用嗓子的歌手_教案
    语文(语文(S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 课 文:20 不用嗓子的歌手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指导学生读文.识字 ...
  •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教学说明: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画师收了三个徒弟,他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多,三个徒弟画了不同的画,只有小徒弟得到了师傅的称赞.文章告诉人们: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
  • 20XX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四周教案
    11 画杨桃 第一课时第四周(1)节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和颜悦色.熟悉.审视.教诲"等词语.指导规范书写.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 ...
  • 想别人没想到的_教案(导学案简案及导读单)
    第12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导学案 双胜中心校--滕艳丽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 ...
  • 9 祁黄羊
    9 祁黄羊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对比体会"举荐和推荐"."慎重和郑重"的意义和区别:联系上下文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和"出以公 ...
  • 管仲列传教学设计
    管仲列传教学设计 临清市志宏学校 赵 忠 2012-2-25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探讨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管仲形象,了解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3.探讨并交流管仲的人生抉择,树立 ...
  • 29.[炎帝创市]第二课时教案
    29. <炎帝创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炎帝创市的故事,感受炎帝关心百姓生活,处处为百姓着想的精神.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积累好词佳句,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