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检验与测试]课程标准 - 范文中心

[电动工具检验与测试]课程标准

11/17

《电动工具检验与测试》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 110 学分:6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

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材料应用与处理》、《质量管理》、《机械零件设计》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的定位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电动工具标准应用能力、电动工具检测与分析能力、检测方案设计能力、检测设备维护能力以及编制检测报告能力。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材料应用与处理》、《质量管理》课程学习为基础,同时与《电动工具电气设计》、《电动工具结构设计》课程相衔接。

1.2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开设依据、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载体设计思路、内容编排顺序、学习程度用语、课时和学分

电动工具检测岗位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就业岗位之一。电动工具检测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检测岗位必需的,也是电动工具产品设计、制造及销售岗位应了解和熟知的。本课程依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动工具检验与测试工作项目设置,功能是使学生具备电动工具标准应用能力,电动工具检测及分析能力,检测方案设计能力,检测设备维护能力以及编制检测报告能力,这些能力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动工具)专业岗位群中最为重要又是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电动工具是一种操作者手持作业的用电器具,其电气、机械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对操作者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因此,我国制定了电动工具通用与专用国家标准,明确电动工具产品在性能和安全方面的要求。我国的电动工具行业是一个外向形的行业,90%的产品出口外销,其中主要销往欧美国家,电动工具产品在性能和安全方面,同样要满足欧盟、美州等地区的国家和认证机构的标准要求。因此,依照电动工具国家标准(GB3883、GB13960)及国际相关标准(IEC60745、UL745等),进行电动工具的型式试验是电动工具检测岗位的基本内容。电动工具标准是对电动工具基本的、共性的性能和安全要素进行规定,由于电动工具的多样性及对不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用户会对产品提出标准外的性能要求,因此,根

据用户提出的特定性能要求进行检测评价也是电动工具检测岗位的工作内容。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紧紧围绕电动工具检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内容,以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及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经过行业专家与资深教师的共同细致和系统分析,课程确定以下10个典型工作任务:电量测量、发热测试、绝缘测试、环境测试、电磁兼容测试、耐久性测试、非正常测试、机械与组件检查与测试、材料测试、特定性能检测。前9个工作任务为型式试验内容为主,以电动工具国家标准为线索,主要突出标准的应用能力、检测操作与分析能力、检测设备校准与维护能力、检测报告的编写能力培养;第10个工作任务以用户的特定性能要求内容为主,以企业标准为线索,主要突出检测方案设计能力、检测设备选用能力、检测操作及检测评价能力、特定性能检测报告编写能力。在知识内容安排上,将电动工具标准、各种标准差异、检测原理、检测设备工作原理等知识内容,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课程与机电产品检测工技能资格证书结合,课程内容融入资格证书内容,在完成课程后,组织技能考证,做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前9个工作任务选用典型电动工具检测过程为载体,第10个学习任务选用合作企业的典型检测案例为载体。手持式与可移式电动工具标准不同,检测过程有差异,因此应以典型的手持式和可移式电动工具为载体进行分组教学,并通过小组间讨论与汇报,使学生熟悉手持式和可移式电动工具标准和检测过程差异,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二种类型电动工具检测内容教学,并培养了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特定性能检测工作任务应选用典型和成熟的电动工具检测案例为载体,案例要体现出普遍性和适用性,对其他种类电动工具应有借鉴作用。通过对典型电动工具检测过程的提炼,学生可获得比较完整的电动工具检测岗位的能力,可以从事各种电动工具检测操作。

在课程整体内容编排上,遵循以下原则:1. 用一台电动工具试样完成全部检测项目,避免应力累积、检测项目之间相互影响现象。这既遵循了电动工具检测岗位的实际操作流程,又可实现每位学生完成一个电动工具完整的检测报告,提高了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2. 从整体到细部。先对电动工具整体性能和安全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再对电动工具进行拆解,对其组件、零件及内部结构等细部进行检查测试,使检验内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3. 从模拟操作到方案设计。项目一至九的型式试验,是以国家标准为检验依据的模拟操作,项目十的特定性能检测,是按用户要求进行检测方案设计,使学生在熟悉型式试验的知识与技能后,对具体的检测要求,运用已学知识,融会贯通,设计满足要求的检测方案,提升能力水平。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一体、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等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

会,获取岗位操作能力。

为了更为清楚的表述课程目标,提高课程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价值,本课程采用表现性课程目标表达方法,即不再采用“掌握……”、“了解……”、“熟悉……”、“具备……职业能力”等传统的课程目标表述方式,改为用学生在相关课程内容掌握中所能表现出的实际行为来表述课程目标。即使是概念和原理知识也要求如此。比如“理解产品说明书内容”是传统的表述方式,按照表现性目标的要求,它应表述为“能根据产品说明书确定电动工具的性能参数及操作注意事项”。基本格式为“能(会)+程度用语+动词+对象”。本课程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熟练”、“准确”、“基本”。“熟练”指能在所规定的较短时间内无错误的完成任务,“准确”指没有任何错误,“基本”指在没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不经过旁人提示,能无错误的完成任务。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110学时,学分6分。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2.1工作任务

关键词:工作情境(背景)、工作内容、技术标准、设备工具和材料

各项工作任务都是在一定的工作情境内,利用各种设备工作和材料,按照技术标准,完成具体的工作内容,达到具体的工作目标。本课程的工作情境是电动工具检测室(学校或企业),检测室环境应满足电动工具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各项工作任务技术标准除了应符合电动工具国家标准外,应遵循实验室ISO/IEC17025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做好设备管理、样品管理、文件及报告管理。各项任务工作内容及所需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如下:

一、电量测量

工作内容:参考相关书籍,明确电动工具标准体系,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记,并进行电动工具触电保护检查、起动试验、输入功率和电流测试、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试验指、探针、起动试验仪、电参数仪、电动工具试样 二、发热测试

工作内容:参考相关书籍,理解串激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制,进行电动工具温升测试、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测功机、电参数仪、温度记录仪、直流电桥、打点工具、电动工具试样

三、绝缘测试

工作内容:进行电动工具绝缘电阻测试、电气强度测试、泄漏电流测试、检测设备保养

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泄漏电流测试仪、恒温恒湿箱、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动工具试样

四、环境测试

工作内容:进行电动工具防潮性测试、防固体异物测试、噪声测试、振动测试、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恒温恒湿箱、耐压测试仪、试验指、噪声检测仪、振动试验台、电动工具试样

五、电磁兼容测试

工作内容:参考相关书籍,理解电磁兼容含义及测试原理,进行电动工具EMI 测试、EMS 测试、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EMC 屏蔽测试室、电动工具试样 六、耐久性测试

工作内容:进行电动工具空载耐久测试、负载耐久测试、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空载耐久测试台、负载耐久测试台、电动工具试样 七、非正常测试

工作内容:进行电动工具过电压测试、过载测试、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电参数仪、测功机、泄漏电流测试仪、电动工具试样 八、机械与组件检查与测试

工作内容:进行电动工具机械危险测试、冲击试验、跌落试验、刷帽扭矩试验、组件检查、电源线检查与测试、内部布线检查、螺钉扭矩试验、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测量、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试验指、游标卡尺、试验探针、电源线弯折试验机、扭拉仪、冲击锤、力矩螺丝刀、电动工具试样

九、材料测试

工作内容:进行电动工具球压试验、灼热丝试验、漏电起痕试验、防锈试验、检测设备保养和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球压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电动工具试样 十、特定性能检测

工作内容:参考相关企业标准、产品技术合同书等确定特定性能检测要求,设计检测方

案,到企业检测室进行检测操作、检测报告编写。

主要设备工具和材料:根据检测方案选用

2.2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态度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熟悉电动工具各检验项目的主要检验内容,熟悉GB3883、GB13960的相关检测要求并了解电动工具标准体系,熟悉检测仪器及设备的操作规程,熟悉检测报告格式及内容,理解各检测项目原理,形成严格遵守检测操作规范、维护数据真实性原始性的职业素质。 2.2.1职业能力目标

● 能选择检测设备;

● 能进行电动工具各种项目检测;

● 能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判断与初步分析; ● 能进行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检查; ● 能编制检测文件与报告;

● 能设计电动工具特定性能检测方案。 2.2.2知识目标

● 理解电动工具国家标准GB3883和GB13960内容; ● 熟悉电动工具国家标准与IEC 、EN 、UL 标准的差异; ● 理解电动工具检验与测试各项目的检测原理; ● 熟悉各检测设备与器具的校准维护内容与要求; ● 熟悉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及公式; ● 熟悉电动工具各检测项目不合格影响因素; ● 熟悉检测报告编写的格式与内容。 2.2.3素质目标

● 具备严格遵守检测操作规范、维护数据真实性、原始性的素质; ● 具备质量意识,明确产品质量、技术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性; ● 具备安全操作、安全用电意识;

● 具备与检测实验室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 具备创新性地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力;

●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文献工具获取信息,自觉关注电动工具检测中的新标准、

检测新型设备、检测新方法;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3.教材应按电动工具国家标准检测项目来选取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机电产品检测职业技能证书,组织教材内容;

4.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应多采用图片、表格,以便理解、对照、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其内容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情景设计,在每个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必要的知识后,做示范操作,同时指导学生分组训练,学生有检测过程中采用小组团队、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学生与教师加强互动,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掌握电动工具检测原理及操作规范,在“做”的过程强化操作技能,在小组讨论分析过程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在教学过程中,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运用真实产品,进行真实操作,并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电动工具检测方法与流程。同时加强与电动工具企业和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动工具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系,通过顶岗实习及为电动工具企业产品检测服务等手段,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手段上,要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电动工具检测过程和控制要点,熟悉认证体系。

5.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标准、新材料、新检测设备发展趋势,及时吸收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6.在职业素养培养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职业操行,培养严谨、科学、公正、诚信职业道德。

4.3教学条件

专业教师要求:具备讲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有扎实的机电理论基础,掌握较强的电动工具检测操作技能与经验的人员。

实训装备要求:要有专门的电动工具检测实训室,实训室应有温度调节设备,控制环境温度在15~25℃之间。实训场地要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训时分组数不少于8组,主要设备配置不少于下表所示:

4.4教学资源

1.建立课程操作视频、教学视频、检测案例等资源数据库,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课余的自主性学习。

2.注重机电产品检测技术技能训练包的开发,并与课程内容结合,使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相互融合。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动工具标准电子书籍、电动工具认证电子资料、课程网站、电动工具技术论坛、国家及国际标准网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教学互动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扩大到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承担共建单位(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出口检测机会,进行检学合作及工学交替,同时参与相关企业产品检测方案设计及检测操作,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并开放电动工具检测实训室,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5教学评价

4.5.1评价方法

11

1.采用阶段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考核、检测实绩为综合评价模式。在教学中对各工作任务进行评分,占70%,在课程结束时对重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占30%;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表现、操作记录、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团队合作性、检测结果、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5.2 评价标准

各工作任务评价标准可参照下表: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纪律和各类作业、报告情况进行的评价;阶段评价,是在学生学完一个教学模块时,对本模块知识技能情况的评价。若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阶段评价时,建议采用6:4的方式记分。 2.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5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附]执笔人: 戴欣平 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8.11.05

12


相关内容

  • 关键工序管理规范
    2016-06-19 一.目的 为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关键工序责任,特制定本方案以规范关键工序人员的管理.本方案规定了关键工序的定义.关键工序工作内容的要求.与关键工序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关键工序人员上岗资格的确认.技能 ...
  • 招商银行总行培训中心(招银大学)
    招商银行总行培训中心(招银大学) 企业简介: "人才立行"是招商银行的立行之本.1995年招商银行在还没有办公楼的情况下,不惜斥巨资兴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水平一流的现代化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坐落在深圳蛇口大南山脚下,背山 ...
  • 新课程三维目标1
    新课程三维目标 一.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意义认识 中小学教育是孩子们的教育,课程理应是孩子们的课程,教育向学生世界回归必将是课程改革的关注点,它要求尊重孩子的经验,把孩子从大人世界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把孩子的教育交到孩子手中. 反思我国的教育,长 ...
  • 工艺流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年工作时间250天×7.5小时/天 浮余率25% 编制效率 85%以上 工人出勤率 95% 任务:某品种服装厂 要求:1. 选择设计产品方案 2. 缝制工艺编制 3. 缝制车间设备配置 4. 全厂劳动定员编制 5. ...
  • 武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学员使用指南
    武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 学习系统学员 使 用 指 南 目 录 1 我的课程 ................................................................................ ...
  • 外墙协议书
    协议书乙方: 身份证号码:[***********] 经双方协商,甲方同意将承建的唐山市彩印厂.纸箱厂改造项目6#楼装饰工程中外墙承包给乙方班组(具体见承包内容). 一.承包内容: 1.所有外墙四周防火隔离带的安装:(包括原挤塑板的切割.拆 ...
  • 教师业务能力测试课标部分试题
    徐州市2014年初中教师业务能力测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3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做了以下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 ▲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
  • 什么是工序控制
    什么是工序控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10-10-11 09:57:52 来源: 智库百科 工序控制是生产质量的基本职能,按工艺流程要求安排好工序检验,通过各种方法判定工序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质量数据波动是否合理,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
  •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检测(A) 学校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化学是在 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 . 2.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 . 3."物质构成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