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敦煌变文中的_忽_类假设连词_潘志刚 - 范文中心

论敦煌变文中的_忽_类假设连词_潘志刚

10/03

2011年第1期(总第125期)

敦煌研究

DUNHUANG

RESEARCH

NO. 1. 2011TOTAL

125

论敦煌变文中的“忽”类假设连词

潘志刚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内容摘要:“忽”及以它为语素构成的一些复合词,在敦煌变文中有时用作假设连词。“忽”作假设连词在中古已产生,是副词用法的进一步语法化。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认为“忽”作假设连词是“或”的同音假借字,情况并非如此。“忽若”、“忽如”、“忽其”用作假设连词是通过同义复合而形成的复合词。“忽然”、“忽尔”、“忽而”是“忽”加词缀构成的复合词,它们由于受到“忽”、“忽若”、“忽如”、“忽其”作假设连词的类推作用而产生出相同的连词用法。

关键词:敦煌变文;忽;假设连词;来源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4106(2011)01-0112-05

On a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s “Hu ”in Dunhuang

public Lecture writings

PAN

Zhig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Abstract :The word “Hu ”and some compound -words which conclude the morpheme “Hu ”sometimes were used as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s in Dunhuang public lecture writings. The usage of hypothet -ical conjunction of “Hu ”has popular in Chinese Medieval perio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usage of ad -verb “Hu ”is not a homophonic borrowed character of the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Huo ”. “Huruo, Huru, Huqi ”are compound -words. Their usages of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were compounded by syn -onyms. The phrases of “Huran, Hu'er, Hu'er, ”are also compound-words and are constructed by adding a suffix on the stem morpheme “Hu ”. Their usages of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practiced in Modern Chinese were results of the analogy role of the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s of “Hu, Huruo, Huru, Huqi ”.

Keywords :Dunhuang Public Lecture Writings; Hu;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Origin

敦煌变文(简称变文)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为民间流行的通俗讲唱文学,作品中有丰富的口语,自发现后一直被汉语史研究者看重,把它作为

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它里面有很多晚唐五代特有的词汇,也有一些新的语法形式。比如“忽然”一词,自上古汉语起,即可作副词,中古后成为

收稿日期:2009 ̄02 ̄31作者简介:潘志刚(1974—

),男,湖南省武冈市人,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112·

常见用法,但在变文中它还可以用作连词,像《捉季布传文》中“忽然买仆身将去,擎鞭执帽不辞辛”的“忽然”,就是一个表假设语义关系的连词,可以理解成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与“忽然”同有连词用法的,变文中还有“忽若”、“忽尔”、“忽而”、“忽期”、“忽”、“忽其”、“忽如”、“若忽”等词。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姑且称这些词为“忽”类连词。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下简称《通释》)对这些词作了解释,今天我们重提出来,只是想就其连词用法的来源作些探讨。

轻易认定它们古音接近。据我们查阅《左传》、《论语》、《战国策》、《韩非子》、《史记》、《汉书》等先秦两汉的重要文献典籍来看,均未见有“忽”通“或”的文献用例。因此,“忽”和“或”构成同音假借的条件并不具备。

其次,从《通释》中所举正面证明“忽”是“或”的假借字的例子看,我们认为这些例子中的“忽”都不宜理解成“或”的同音假借字,有的“忽”仍然是副词,是“忽”从古沿用至今的主要用法,还有的可以从其它方面得到合理的解释,试一一分析之。《通释》所举第一个例子及其解释是:

唐人刘恂《岭表录异》(《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卷中:“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这里的“忽”也是“或”字之借,不过是“或人”的“或”,不作“倘或”解。

[1]402

一“忽”作假设连词并非“或”的同音假借

敦煌变文中以“忽”为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可作

连词,上古和现代汉语中都没有这种用法,的确是很特殊的语法现象。《通释》对这些词的连词用法做过详尽的解释,该书第六篇《释虚字》中说:

或若忽期

忽若忽其

忽然忽如

忽尔若忽

忽而

按照《通释》中的解释,此处的“忽”是“或”字的假借字,意义并不是作假设连词的“倘或”,作者把它当作无定指代词,意思是“有的人”或“有的”。如果我们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从更广泛的语境考察,就可发现这里的“忽”仍然是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突然”、“忽然”。《通释》中的这个句子原文是这样的:

广州浛洭县有金池,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遂多养,收屎淘之日,得一两或半两,因而至富矣。此句出自唐刘恂的笔记小说《岭表录异》,该书主要记载一些怪异之事,其中很多材料又被《太平广记》收录。我们认为句子中的“忽”仍然是一个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的情况,意为现代汉语中的“突然”、“忽然”,暗含着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主观评价和态度。张宜生把这样的副词称之为“评注性副词”[2],它的位置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首。“忽”既然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主观评价,因此它在这里的评注辖域是对述题部分进行评注。而“有养鹅鸭”实际上是“有养鹅鸭人”,宾语“人”承前省略,“养鹅鸭”这个动宾短语修饰“人”。这样理解“忽”才能和整段话表达一件怪异之事的意思相合。另外,我们从《岭表录异》中还可找到两处用法相同的“忽”:

假使,倘或。“或”是正字,“忽”是同音假借字。

所举例子很多,这里略举四例,如:

(1)臣今见王无道,虑恐失国丧邦。

忽若国乱臣逃,岂不由秦公之女!(《伍子··

胥变文》)

(2)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尔天道

··

开通,为父仇冤杀楚。(《伍子胥变文》)(3)若是生人须早语,忽然是鬼奔丘

··

坟。(《捉季布传文》)

(4)忽而一朝夫至,遣妾将何申吐?

··

纵使黄金积到天半,乱采(彩)堕(垛)似丘山,新妇宁有恋心,可以守贫取死。(《秋胡变文》)[1]

我们认为《通释》指出敦煌变文中这些词在所举例子中是“假使,倘或”的意思,这是非常准确的,但同时认为将“忽”释为“或”的同音假借字尚值得商榷。单音词“忽”的连词用法,是中古汉语由副词语法化而产生的,并不是同时期可作假设连词“或”的同音假借字。它们只是在连词用法上刚好构成了同义词。我们可从几个方面来证明:

首先,从两字的古音上看,“忽”是晓母物部,“或”是匣母职部。两字的声母虽属旁纽,但是韵部相差很远,不是“对转”或“旁转”的关系,因此不能

a. 北人有寓南海者,市此鱼食之,弃

其头于粪筐中,夜后忽有光明,近视之,益恐惧,以烛照之,但鱼头耳。

·113·

b. 后行两日,遇一洲岛而取水,忽有

群山羊,见人但耸视,都不惊避,既肥且伟。初疑岛上有人牧养,而绝无人踪,捕之仅获百口食之。

臣担心君子的是与非,史官将有所褒贬地记载,使光明突然受到掩盖,至德反而落在尧、舜之后,岂不是太可惜了![3]我们看到译者把“忽”正是翻译成“突然”,这是非常正确的。因此,此例中的“忽”理解成“突然”、“忽然”正符合原文文意,也是“忽”作为副词的常见用法,不宜看作“或”的假借字而理解成“可能”。

《通释》所举的第三个例子是:

《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二人通同奸骗女儿,倘忽丈夫回日,怎的是好!”《警世通言》作“倘或”。

[1]401

a例中讲的是一种奇怪的鱼,吃完后剩下的

鱼头在夜晚还会发光的现象。“忽”在句中也是副词,表示一种出乎意料的主观评价,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副词“突然、忽然”。b例是讲陵州刺史周遇乘船于海上时遇大风,船漂流到一个岛上,船上人去取水时忽然发现了一群山羊,但岛上绝无人迹。同样,“忽”在句中也是一个评注性副词。比较a、b例和《通释》所举例,可以发现副词“忽”所在的分句都是“忽+有NP”的结构,“忽”作状语,修饰“有

根据这条材料也不能认为“忽”就是“或”的同音假借字。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和《清平山堂话本》主要收录的是宋代的话本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使用“倘忽”,是话本原来的词语,《警世通言》使用“倘或”是以明代的常用词替代了“倘忽”。“忽”在很早以前就有假设连词的用法,那么在词汇的复音化过程中,它和同义词“倘”复合形成表假设关系的“倘忽”就是同义复合的构词。如:“圣恩倘忽念行苇,十年践蹈久已劳。”(柳宗元《寄韦珩》)“或”在很早以前也有假设连词的用法,它和“倘”同义复合也可以构成“倘或”,如:“倘或窥犯亭障,国家何以防之?”(《旧唐书·魏知古传》)这两个复合词作为假设连词只是同义词的关系。但两者使用的频率不同,“忽”及以“忽”为语素而构成的复合词在明代已经很少用作连词。冯梦龙为了便于普通人看懂便用了常见的“倘或”来替代前代使用的同义词“倘忽”。这样的做法是文人们经常采用的。早在汉代,司马迁著《史记》引用《尚书》中的句子时,就已经用汉代通行的词语来代替已不使用的艰深的同义词了。

从以上分析看,《通释》中的例子实际上并不能成为敦煌变文中作假设连词的“忽”是“或”的假借字的有力证据,“忽”、“或”在中古汉语时期都可用作假设连词,它们只是在这一相同用法上构成了一组同义词。我们认为这是“忽”、“或”两词在此时期作假设连词时两者关系的正确解释,“忽”的连词用法,其实可以从“忽”的词义演变及语法化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释。同样,以“忽”为语素构成的复合词之所以有新兴的连词用法,也可以从语言发展演变的角度,并联系和“忽”的关系去寻找原因。

NP”这样的动词性短语。按常理说,作家在自己同

一本书中用词造句的习惯应该是相同的,此书中结构完全相同的句子反复出现也可证明这一点。因此,从上述分析来看,我们认为《通释》所举例中的“忽”是副词,不宜看作“或”的假借字。

《通释》所举的第二个例子及其解释是:

《旧唐书》姚南仲传,南仲上疏:“臣恐君子是非,史官褒贬,大明忽亏于掩蚀,至德翻后于尧舜。”忽也是“或”,意谓可能。

[1]403

我们核对了原文,姚南仲疏中的这句话完整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

臣恐君子是非,史官褒贬,大明忽亏于掩蚀,至德翻后于尧舜,不其惜哉!从语法结构来看,“忽”是副词,修饰动补短语“亏于掩蚀”,和下句的“翻”构成对文,“翻”也是副词,修饰动补短词“后于尧舜”,“翻”在句中是“反而”的意思,“忽”在此句中虽然是副词,但并非“可能”之意。“可能”表达出的是一种或然、不太肯定的主观评价,而联系史实及更为广泛的上下文语境来看,姚南仲上此疏是在朝中大臣无人敢进谏的情况下冒死直谏,因此整个句子表达的应是非常肯定的语气,是一种非常肯定的主观评价,这才有后一个分句因担心假设情况变成事实的感叹。再从事理上说,姚南仲把皇帝的圣明比喻成日月的光明,而日月的光明在发生日月食的时候有所亏损是必然的、突然发生的事情,并非是可能的事情。因此,“忽”不能理解成表示或然的“或”,而应该是“忽”的常用意义“突然”。《二十四史全译》中《旧唐书全译》译者是这样翻译这个完整句子的:·114·

“忽”由于语义的进一步虚化及句法位置的固化,

二“忽”类假设连词的来源

又进一步产生了连词的用法。“忽”的这种演变发展方式,正是汉语中许多实词演变成虚词的典型模式。这种模式,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被称之为“语法化”。“所谓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5]“忽”由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副词变为更虚的语法成分连词,正是一种典型的语法化现象。“语法化具有跨语言的共性。目前大多数语言学家都同意人类语言中存在一个如下类型的“语法化斜坡”:‘实义词>语法词>附着形式>曲折词缀’。因为汉语属于孤立语,不会发展出形态曲折成分。这样,上述语法化斜坡在汉语中的情形应该是:‘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语素’。”[6]因此,“忽”的语法化过程符合这个共同的规律,其语法化路径是:实义词(动词、形容词)>意义比较虚的语法词(副词)>意义更虚的语法词(连词)。同时,“忽”的演变发展也体现出语法化的单向性特征,即“语法化的演变是以‘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较少语法化>较多语法化’这种方向进行的。”[5]18-24

导致“忽”由副词产生出连词用法的原因主要是句法位置的固化和语言使用中的主观化。“忽”作副词时经常位于谓语动词的前面,假设连词既可居于分句前面也可居于分句的主语后面、谓语动词前面,且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常常可以省略主语,这样,假设连词在分句中也经常位于谓语动词的前面。因此,副词“忽”和汉语中其它假设连词的句法位置常常是相同的,这样,“忽”演变成假设连词并不需要在句法位置上作出调整,并且这种固定的句法位置为它演变成假设连词创造了条件。只要词义弱化,其语法功能就有可能改变。此外,在“忽”的语法化过程中,语言使用中的主观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观化”是现代语法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吴福祥先生作了如下解释:“在日常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不仅要表达命题意义而且要表达言者意义,而后者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所谓语言的主观性,指的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如果这种主观性在语言中用明确的结构形

·115·

“忽”的连词用法在中古时已经产生了,《通释》中举了好几例,如:“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世说新语·文学》)又如:“会稽公主……西征谢晦,使公主留止台内,总摄六宫。忽有不得意,辄号哭。”(《宋书·徐湛之传》)[1]401,402此二例的“忽”可以看作假设连词,含“忽”的分句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由前一分句导致的。

上文我们说“忽”用作假设连词并不是“或”的同音假借字,它应该有自己的来源。我们认为,“忽”的连词用法就是它在词义演变过程中新产生的用法,这种用法产生于中古汉语时期。中古以后这种用法开始逐渐增多,但毕竟不及“倘、若、使、如”等假设连词常见。“忽”在古汉语中一直是个多义词,《汉语大词典》列出了10个义项,其中有:“④灭亡;湮没。⑥迅速。⑩副词。(1)突然;忽然。(2)或;倘或。”其第⑩个义项的意义(2)举了两个例子作为书证: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彼中居人,忽有养鹅鸭,常于屎中见麸金片。”晁载之《续谈助》卷四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帝尝在后前,乃曰:‘阿舅何为云人作贼,辄杀之?人忽言阿舅作贼,当复云何?’”[4]

我们认为,以上两例第一例中的“忽”正如我们上文所分析的,词性是副词,意义仍然是“突然”、“忽然”;第二例中的“忽”应是假设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假如”。应该将以上第二个例子中的“忽”单独列一个义项,释为“连词”,用“或”、“倘或”或“假如”加以解释,第一个例子或并入义项⑩的意义(1),或直接去掉。这样,“忽”的义项⑩应该分开作两个义项,一个是副词,一个是连词。

如果我们认真梳理一下,就可发现这几个义项从意义上说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形成一个发展演变的链条,即:灭亡;湮没(动词)>迅速(形容词)>突然;忽然(副词)>假使、倘若(连词)。“灭亡、湮没”这样的动作表现出“迅速”的状态,因此“忽”由动词引申出形容词的用法;而“迅速”表现出时间短,不可预料这样的特点,因此“忽”又进一步引申出副词“突然、忽然”的用法;而作为副词的

式加以编码,或者一个语言形式经过演变而获得主观性的表达功能,则谓之主观化(subjec-

的“忽若”、“忽如”、“忽其”后,虽然在假设连词这个类别中还没有历时很久地像其他假设连词那样使用频繁,但是在口语中使用,这样,“忽若”、“忽如”、“忽其”就可以和原来的单音词“忽”一起对带词缀的复合词“忽然”、“忽尔”、“忽而”产生较强的影响,语言演变中的类推作用,使后者在唐代也产生了假设连词的用法。

tivity)。”[5]18-24“忽”是一个评注性副词,已经表

现出了一定的主观性。随着它的词汇意义的进一步弱化,它的主观性进一步增强,由评价一种客观的情况向主观地假设一种虚拟的情况发展,因此它的语义由指向谓语动词进一步发展为指向整个分句,这样,假设连词“忽”就最终产生了。我们知道汉语中的某些副词的确有很强的连接句子的语法功能,比如“就”、“便”、“才”、“遂”等副词。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是既可作副词,也可作连词的兼类词,如“并”、“不过”、“诚然”、“但”、“故”、“既”、“尽管”、“就是”、“可是”、“另外”、“乃”、“且”、“万一”、“只是”、“至于”等词都有两种用法,说明汉语中副词语法化为连词并不是一种不寻常的个别现象。当然,连词的用法产生后,并不排斥这个词另外的语法功能,它可以和其它语法意义共存于一个形式中,形成共时平面上的兼类词。

含有“忽”的复合词最先是在“忽”后添加词缀构成“忽然”、“忽尔”、“忽而”等双音节词。它们最初也是常用作副词,表示“突然”的意思,如:

﹝长桑君﹞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还过枳道,见物如仓狗,橶高后掖,忽而不见。(《汉书·五行志》)

何知长者之道乎?宋忠贾谊,忽尔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史记·日者列传》)

后来产生的另外一些含“忽”的复合词主要作假设连词,是两个同义词同义联合而形成复合词,如“忽若”、“忽如”、“忽其”等,产生于唐代,如:

其子听之感恸,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段成式《酉阳杂俎·冥迹》)

幸有酒与乐,及时欢且娱。忽其解郡印,他人来此居。(白居易《题西亭》)(此两例转引自《通释》)[1]399、400

带词缀的复合词“忽然”、“忽尔”、“忽而”的连词用法直到近代汉语前期(唐代)才产生,“忽”在中古时作连词的使用频率极低,没有推动产生连词的用法。当同义联合而形成的只用作假设连词·116·

余论

上面我们对敦煌变文中“忽”类假设连词的来源作了探讨,并指出“忽”作假设连词是中古新产生出的用法,是由作副词表示“突然”、“忽然”义的“忽”语法化而形成的,并非像《通释》所说的那样是假设连词“或”的同音假借字,同样,这类假设连词中的复合词所含的语素“忽”也不是“或”的同音假借字。“忽”类假设连词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跟“或”及含“或”的复合词都具有假设连词的用法,而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同义关系。“忽”及以“忽”为语素构成的复合词用作假设连词并不普遍,远远不及自上古汉语以来经常作假设连词的“如”、“假”、“设”、“使”、“令”、“若”、“倘”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复合词。在近代汉语中,“忽”类假设连词由于竞争不占优势而渐渐消失,明代冯梦龙收集宋元话本小说,把“倘忽”改为“倘或”就表明“忽”类假设连词在明代已经从口语中消失了。现代汉语中“忽”、“忽然”、“忽而”等,都已没有作连词的用法了。

参考文献:

[1]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7:397-398.

[2]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 ].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0:18.

[3]黄永年. 旧唐书全译:第5册[M ].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

版社,2004:3446.

[4]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第7卷[Z ].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

版社,1991:427.

[5]吴福祥.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 ]. 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4(1):18-24.

[6][美]鲍尔·J ·霍伯尔,伊丽莎白·克劳丝·特拉格特. 语

法化学说[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 导学案
    诫子书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弄清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 背诵和理解文中的警句名言.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澹 ...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学案 编辑:李战丽 学习目标: 1.掌握王安石文学常识,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创作情况. 2.积累相关文言词语.句式. 3.学习本文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4.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 ...
  • 高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 ...
  •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
  • 18莫高窟(修改后)
    18莫高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9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莫高窟的特点.学生自主搜集与莫高窟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加深对莫 ...
  • 中国的世界遗产简介1-9
    中国的世界遗产简介 (1987年至2010年批准项目) 石遐识 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 一.泰山 二.长城 三.明清皇宫 四.敦煌莫高窟 五.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 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七.黄山 八.九寨沟 九.黄龙 十. ...
  • 初中语法大全
    主谓一致 知识点总结 在英语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在人称和单.复数形式上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主谓一致" .这一点看似 简单,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常常遇到麻烦.一般情况下,主谓之间的一致关系由以下三个原则的 ...
  • [答谢中书书]复习题
    <答谢中书书>复习题(含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两岸石壁,五色( ):________________ 晓雾将( ):________________ ( )竞跃:________________ ...
  • 20**年-20**年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7.1 [朱子语类]三则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经典原文 7 <朱子语类>三则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如履薄冰(fù) . B. 则精神自是愦愦(guì) . C. 及至前面荆棘芜秽(wǔ) . D. 里面煞有 ...
  • 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教师版
    <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教师版) 一.了解柳宗元及" 状" 文体的有关常识. 1.了解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