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 范文中心

我的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04/16

我的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我认为课堂内的教学工作显得越发重要,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越显得重要。因此,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大时代背景下创建自己的课堂,并且如何使自己创建的课堂体现出高效性?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成为每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成为每个教育者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我也在自己的教学中,为了提高自己课堂的高效性,也再不断地摸索,对于自己的教学也再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以下就是我在我的教学中进行改革的经验。

一.激发兴趣从导入开始:

要想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就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课堂开始的前五分钟,学生刚经过了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放松,所以在进入新课前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因此一节课开始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导入的方式并不唯一,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但我常采用的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1.问题导入:如果是讲解文章的课程,则常采用问题导入,由一个跟课文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然后再开始讲解课文,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图片导入:如果是单词讲解的课程,则常采用图片导入,比如一个单元中有很多关于食物的单词,则先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通过学生对图片的喜好来讲授单词,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视频导入:视频的播放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有时我会选择在课前导入时播放一段跟讲授内容有关的视频,学生都会聚精会神的看,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4.检查单词或句式导入:在课前有时我也会检查上节课讲过的单词,让学生都高度集中注意力,可以从放松的课间休息中过渡到认真的听课中。句式的检查我采取的方法是:说汉语让学生翻译;或者让学生对话扮演的方式来熟练句式。

不管用哪种方式导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其次是导入一定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树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

我觉得要想体现课堂内的高效,其实功夫应该放在课堂外,这个课堂外的重点就是备课,其中备课的重点不光要放在备教材,还要放在备学生上。备教材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扩充,不能只局限于一节课的内容,而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大到还要考虑年级与年级内容的联系,还要注重挖掘教材的潜在内容。当然还要备学生,我认为备教材应该放在备学生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地备学生了,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的讲授难度及教授方法。选择的教学难度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讲授方法则要多样化,素质教育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个引导者,所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于现在的教学环境了,因此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譬如可以采取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多媒体的使用,即利用课件来教学,我认为课件教学有利有弊,首先课件的“利”在于可以更直观的、更直接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因此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课件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课件如果做得太多反而会将教师自身的魅力给遮掩住,让课件代替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课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魅力。还有就是课件并不是教授所有知识的首选方法。比如我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在讲授单词的过程中,不是全部依靠课件,而是会制作一些卡片,分为两面,一面写的是单词的汉语意思,一面写的是单词的拼写,我让学生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抽查单词,让学生看汉语意思然后拼写单词并读出单词。我就在教室的前面,高举单词卡片,然后让每个小组采用抢答方式来拼写单词,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我也用课件进行过尝试,但是效果大不如利用卡片的方式,可能是课件的背景太大,反而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生也容易因为课件的变化而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全能的,所以对课件的选择应该慎重,最不应该让学生产生一种是课件在给自己传授知识的感觉。

三.不要小看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本学期复习阶段,我想要改变以往的在考试阶段我比学生忙碌,比学生紧

张的局面,以往在复习阶段,我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越复习我对教材的熟悉度越高,但学生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成效。所以我就想改变这种局面,想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着急,而我则淡定一点。所以我就从基础开始,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总结每个单元的易错单词、常用短语、常用句式以及重点语法。由于时间紧张,我先给学生们分组,我想解释一下我为什么没有让学生们自由分组?我觉得学生如果自由分组可能会只以关系好为标准,或者也有种可能就是有的组都是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而有的组则都是学习程度不好的组,所以分组就由我来完成,尽量能够做到好差结合,但更重要的是我想遵循就近的原则,因为这样方便学生们在课间讨论。然后我让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单元的总结工作,并且我给每个组安排了一个组长,我让组长安排工作,并且要给每个组员打分(根据每个组员的参与度以及功劳的大小),然后我还要总结每个组的表现选择出最好的组长,最后我要进行奖励。我在把要求说完、任务分配后,也规定了最后的时间。但是我心里其实还是有点惴惴不安的,其实还是对自己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信任。我不知道学生会不会按时间弄完,也不知道学生会弄成什么样的?但是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告诉我:我多想了。每到课间就会有组长或者组员来问我,问我如何才能把这个弄得更好,问我知识点,生怕写在上面写错。

到了要交“小组成果”的时候,我看到学生们自己总结的知识点,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来说学生们用来总结的纸张吧,为了统一我要求每个组的学生都用A4的白纸,但是收上来我发现学生都用了A4的白纸,但却在上面做了装饰,有的组在上面画了一些小花边来分割每块儿内容,有的组则在上面用彩色笔写了一些平时学过的英语谚语。从这些我看到了每个组的努力和用心。再来说内容,学生们把我要求的自己单元要用到的内容总结后,竟然还自己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同义句转换、同义词辨析、常见习题等内容。我看到了我的学生其实对学习还是充满了热情,想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但有时可能真的是由于缺乏这样的一个机会、一个平台。我也觉得很惭愧,因为刚开始我分配这个任务的时候并没有给我的学生们、我的孩子们以足够的信心,但他们交上来的答卷给了我重重的一击,让我知道不要小看每个孩子的能力,也不要小看小组的力量。通过这次尝试,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这个过程中来,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真正的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内容

  • 论"分享阅读"教学中朗读活动的开展
    朗读即"出声读书", 要求朗读者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并行的过程:一方面, 朗读者要用眼看, 输入语言符号; 另一方面, 朗读者要用嘴发声, 输出有声语言.朗读也是对作 ...
  • 分享写作经验
    分享写作经验 摘 要: 语文写作教学中,笔者主张师生同题作文,因为同题作文可以贯穿整个作文过程--选题.审题.指导写作和反馈评价,因为有了全程的参与,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效果更理想.当然限于老师的教学精力,不是每布置一篇作文都需要同题写作,可 ...
  • 精益变革管理
    课程背景: 本课程培训讲师结合本人在富士康科技集团多年的精益生产管理和现场改善经验,将告诉您如何通过"心""技""体"三个层面实施精益改善和构建精益生产体系,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让 ...
  • 第九讲校本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法
    第九讲:校本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法(参考教材第八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校本研究兴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2.理解校本研究的含义.特点及研究意义 2.掌握校本研究的研究实施的原则.程序和基本要求 3. 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重. ...
  • 20**年高考经验分享
    2015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及备考总结 1.试题分析 在今年的政治试题中,选择题12题(经济4题,哲学4题,政治3题,文化1题),分值48分,非选择题38题(含二小问),分值26分:39题(含三小问),分值26分,共52分.两卷政治试题合计10 ...
  • 吴晓丹老师分享与家长沟通经验
    各位高思的小伙伴们好!我是阜成门校区的吴小丹老师!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1.教育根植于爱 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要以孩子的视角去表述一个知识点,尽可能的让课堂有趣,在孩子的心里留下点什么,这样课后孩子才会和家长分享课堂上的 ...
  •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 启迪教育智慧 碰撞事业激情 解析典型案例 增强成功信心 关于举办第二期"全国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暨高效课堂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各中小学: ...
  • 我升上了二年级
    71我升上了二年级(1)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重难点] 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教学过程] 一.和同桌一 ...
  • 青蓝工程指导教师总结word
    "青蓝工程"指导教师总结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改革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更应该成为新型教师的主体.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被指定为青年教 ...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