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 - 范文中心

透皮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

05/09

透皮促进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

李 琳, 侯玉艳, 谢景文, 赵 斌

(兰州军区总医院药剂科,730050) 医药导报2001年6月第20卷第6期

[关键词] 透皮促进剂; 透皮吸收制剂; 透皮速率

[中图分类号] R962;R96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20781(2001)062038320

皮给药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具有许多优点而受到药学工作者的重视。其理论基础为给药后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 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疗效。因此, 研究经皮给药制剂首先必须解决药物对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安全、有效、作用强的透皮促进剂的开发应用, 已成为药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1 新型促渗剂

①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氮酮(Azone),对亲水性或疏水性药物都能显著增强透皮速率。Michniak 等[1]合成了22吡咯烷酮212醋酸及其各种酯类、N2环庚基酰胺类同系物和Azone 的11个同系物, 以考察其对氢化可的松的促渗作用。结果氢化可的松被动扩散24h 累积渗透量(Q24)为(0.27±0.25)mmol, 采用Azone 作为促渗剂可使Q24提高到(28.84±4.62)mmol, 采用22吡咯烷酮2十二烷酯可使Q24达到(136±20.5)mmol, 比Azone 的作用强4.7倍。②Chatterjee 等[2]考察了甲氨蝶呤通过无毛小鼠皮的转运, 采用丙二醇(PG)、异丙醇(IPA)和聚乙二醇(PEG400)分别作为溶剂, 发现药物经皮稳态流率IPA>PG>PEG400。另外, 癸基甲基亚砜(DCMS)得到FDA 批准使用, 在低浓度即有促渗活性, 对极性药物的促渗效果大于非极性药物。③促渗剂42癸基 唑222酮(DermacSR238)与皮肤相容性好, 无刺激性和过敏性, 含量1%~10%时对利多卡因、匹鲁卡因、双氯芬酸、氢化可的松、吲哚美辛、可乐定、硫氮 酮、硝酸异山梨酯、吗啡和黄体酮等均有促渗作用[3]。

2 复合促渗剂

研究者发现, 按一定比例把部分促渗剂组合成二元或多元促渗剂, 可取得比单一促渗剂更好的效果。一般由一种亲水性分子和一种亲油性分子共同组成。①Michniak 等[4]考察了溶解 于丙二醇中的N2十二烷222吡咯啉酮分别与3%,10%,40%,80%的Azone 、十四烷酸异丙酯、PEG400、12甲基222吡咯啉酮、Miglyo1818和Miglyo1840合用对氢化可的松经皮渗透的影响, 发现除了PEG400、12甲基222吡咯啉酮、N2十二烷222吡咯啉酮外, 其他均可与丙二醇产生协同作用。②PG+油酸+Azone。高玉升(1992年) 用HPLC 法对透皮接受液中洋金花的主要成分———东莨菪碱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以15%PG、5%油酸和1.5%Azone混合液为促渗剂,Q24为9.8mg, 而单独用5%油酸的Q24为3.7mg,1.5%AzoneQ24为4.8mg 。③张 奇等[5]研究了促渗剂对青龙贴中麻黄生物碱透皮吸收的影响。其中对Azone 、丙二醇、冰片、薄荷油4种促渗剂单独应用和任意两种合用促渗效果进行了考察, 结果显示Azone 和丙二醇合用促渗效果最好。

3 中药促渗剂

目前以中药为原料, 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及手段进行透皮吸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因而从中药中寻找新的促渗剂是研究重点之一。当前研究较多的是利用中药挥发油和提取物作为促渗剂来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①采用离体裸鼠皮肤, 以阿魏酸为指标成分, 应用Valia2Chien 水平扩散池和

HPLC 检测法, 考察当归所含当归挥发油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

影响。结果表明:1%,2%,3%浓度当归挥发油, 对阿魏酸的透皮吸收均有促透作用, 其中以2%浓度促透作用较强, 并强于同浓度的冰片(P

收。另有报道, 薄荷醇对水杨酸、抗生素、氟脲嘧啶、曲安缩松、双氯芬酸等均有促渗作用

[8];冰片能增加甲硝唑、氟脲嘧啶的透皮吸收[9];肉桂醇提取物与另一芳香提取物按4.00∶

1.85比例混合而成C22中药促进剂[郝葆华(1994年) 报道]。

4 促渗剂与离子导入合用

目前, 促渗剂与离子导入合用所产生的协同促渗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Singh 等[10]进行了Azone 、二甲基甲酰胺、月桂醇、十四烷酸异丙酯和离子导入合用的研究, 发现Azone 与离子导入合用可产生协同促进作用, 使美多洛尔稳态速率达到1.37μg・cm22・h21。较被动扩散增渗130倍。甘露醇、尿素和葡萄糖等分子型药物离子导入,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月桂醇硫酸钠预处理皮肤使人表皮孔模吸收表面活性剂, 有利于药物的电渗[11]。

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 人们还发现许多新型的透皮促进剂, 如氨基酸以及一些水溶性蛋白, 能增加药物的经皮渗透, 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皮肤角质层脂质的流动性。还有氨基酸衍生物如二甲基氨基酸酯, 与角质层类脂成分类似的磷脂以及油酸等, 也易渗入角质层而发挥渗透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MichniakBB,playerMR,GodwinDA,etal.Astudyofenhancer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inaseriesof22oxopiperidine2l2aceticacidesters[J].Research,1995,13(9):268.

[2] ChatterjeeDJ,KodaRT.Effectofvehicle

£penetrationenhancersontransdermaldeliveryofmethotrexatethroughhairlessmouseskin[J]. PharmRes,1995,13(9):274.

[3] PfisterWR,RajadhyakshaVJ.Qxazolidinones:anewclassofcyclicurethanetransdermalenhancers(cute)[J].PharmRes,1995,13(9):280.

[4]MichniakBB,playerMR,GodwinDA,etal.Skinpermeationkineticsofprogesteronebybinarymixturesofpolyethyleneglycolethersandisopropyrpalmitate[J].PharmRes,1995,13(9):286.

[5] 张 奇, 邓英杰, 刘令勉. 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青龙贴中麻黄生物碱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3):1542156.

[6] 蔡贞贞, 魏 莉, 徐莲英. 当归所含挥发油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成药,1999,21(7):3332335.

[7] 关谷幸治. 透皮应用丁烯基酐内酯的体内动态[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6):22223.

[8] 吴宋夏, 王宗锐, 湛小红, 等. 薄荷醇促皮渗透作用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8):366.

[9] 朱健平, 王宗锐, 吴宋夏, 等. 龙脑促进药物经皮渗透作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2):104.

[10] SinghJ,GangaS.Facilitationofinvitropercutaneousabsorptionofmetoprololthroughhumanepidermisbyiontophoresisinpresenceofpenetrationenhancers[J].PharmRes,1995,13(9):246.

[11] PeckKD,HsuJ,Lik,etal.Theeffectofionicsurfactantsuponelectroosmoticfluxenhancementduringioutophoresisforasyntheticmembraneandhumanepidermalmembrane[J].PharmRes,1995,13(9):246


相关内容

  •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节药物的膜转运与肠道吸收一.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一)生物膜结构 (二)生物膜性质(三)膜转运途径二.药物转运机制1. 单纯扩散2. 膜孔转运(二)载体媒介转运1. 促进扩散 2. 主动转运1)ATP 驱动泵 (2)协同转运 (三)膜动转 ...
  • 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剂型设计的研究_夏海建
    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剂型设计的研究 1,2111,2* 夏海建,张振海,姚冬冬,贾晓斌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2.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摘要]化学 ...
  • 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制剂中的应用
    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制剂中的应用 一.前 言 药剂辅料不仅是原料药物制剂成型的物质基础,而且与制剂工艺过程的难易程度.药品质量.稳定性.安全性.释药速度.作用方式.临床疗效以及新剂型.新药途径的开发密切相关.新药用辅料的出现往往推动着 ...
  • 酶工程的发展
    酶工程的发展 酶工程,从定义上来说,是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主要由酶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和生物反应器四个部分组成.简而言之,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 ...
  • 生物药剂学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A .分布D .代谢M 与排泄E 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 转运:吸收.分布.排泄 3. 消除: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过程 4. 生物药剂学 ...
  • 泌尿外科常用药
    泌尿外科常用药 第一节 抗感染药 常用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1. 阻断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和杆菌肽等. 2. 阻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 3. 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如 ...
  • 20**年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重点
    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重点(一至5章) 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章(下) 考试重点: 4.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者慎用石杉碱甲. 1.阿片类镇痛药分类及代表药物2.阿片类镇痛药药理作用特点(1)镇痛作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组织内的阿片受体,选择性地抑制 ...
  • 新型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新型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 material,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 ...
  • 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研发探讨
    专题报告 仔鸡NDV 抗体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显示,饱和油脂的抗体滴度非常低,因此在饲料生产中,如果使用过多的动物油脂,对免疫抗病无益.而不饱和油脂的作用效果则较好.研究显示,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鸡进行IBDV 攻毒,感染后7d 饲喂CLA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