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 - 范文中心

注塑模具设计

02/01

武汉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注塑模具设计

完成期限:2004年2月 10日至 2004年 6月 7日

院系 机电工程系 指导教师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职 称 学生 院(系)主 任齐 接受任务日期 2004.2.10 批准日期

一、原始依据(资料)

设计塑料零件的注塑模具,选用材料为聚丙烯(PP)塑料,其收缩率为1.8﹪,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制造精度为IT9级 GB/T1800-1998.

二、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

课题内容

模具设计

模架设计

模具型腔设计

模具型腔加工刀位自动编程

模具制作工艺编程

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题任务要求

完成塑料件零件设计,完成注塑模具设计,完成注塑模具的型腔设计,完成三维实体模具模型设计,完成模具型腔加工刀位文件CNC自动编程,进行模具制作加工工艺编程,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主要参考资料

1.于华 主编 注射模具设计技术及实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郭广思 主编 注塑成型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3.黄毅宏 主编 模具制造工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申开智 主编 塑料成型模具(第二版) 轻工业出版社

5.李志刚 主编 模具CAD/CAM 机械工业出版社

6.邓弈 主编 数控加工技术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7.林清安 主编 PROE/Engineer2001模具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8.杨伟群 主编 数控工艺培训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四、同组设计者

机械002班 余可 姚杭杭

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摘 要

PRO/E软件是美国PTC公司最新一代的机械设计,制造和系统管理软件,根据最新发布的消息,PRO/E软件用途广泛,它还包含了纠正正确和错误的功能,利用它可以进行几乎所有的生产设计和生产装配,包括NC制作过程,产品装配,产品设计,铸件设计,模具设计,组织分析,关于生产数据有限资金的管理分析,运用分析好的方向来定型等等。现在市场意识到许多大学,许多职业都涉及到基础软件,包括设计,机器维护,数据管理,电器设计,汽车,玩具行业对空间CAD/CAM的需要。在我们国家有许多大学和工厂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时,局部地方在空间集成上运用此软件作为它的研究。

使用PRO/E软件进行设计和其他软件一起使用会更快,利用此软件可以直接将三维,二维单元的草图进行相互转换,它有联合产品数据来管理零件功能和设计中的其他部分,用模型做工具设计,生产加工时可以随时进行数据修改,可以自动的反映在其他相关的每一个出现错误的时刻,PRO/E2001软件设计主要应用在空间部分,模具部分,NC操控部分,在这些方面有具体的实例,利用大量图表把每一部分的加工过程详细描述。

关键词:工业模具设计,三维实体外观,二维实体切面,建立基础切割文件,自动编程

Abstract: The Pro/ ENGINEER is the United States PTC company new generation CAD/ CAE/ CAM that release it is often mighty that software, it is a

software for gathering, right and wrong of its function, and make use of it can proceed spare parts the design, product assemble, few NC process, gold piece design, cast piece design, organization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limited dollar manage with product database, application analysis, direction shape better design etc..From now of the market come seeing the foundation software for many university for main profession for involving including the industry the design, machine, defending truely, making with data managing, electric circuit design, car, space CAD/ CAM for toy waiting, it at our country graduate school with factory inside getting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locally too in droves choosing using that software be used asing its research of its.

Usage the Pro/ ENGINEER proceeds development design, more want with other software quickly several times.Make use of that software can directly proceeds three units, two units sketch of convert mutually.It have the united product database to manage the function, and design in the spare parts, molding tool design, process themanufacturing to wait the any and bad stanza inside logarithms according to of modification, can all automatically reflect the other related and each the bad stanza, from but guarantee design with make to wait the unifying of each bad stanza data. Main portraiting of this design the Pro/ ENGINEER2001 design in the spare parts, molding tool design, NC operation method that process, and the solid example(Leaf round the molding tool process) make use ofed the large quantity's diagram slice the right each step to proceeds the detailed portraited.

Key words: Industry molding tool design; Three units shape; Two units section;Establish the basis; Knife document; Automatic plait program

目 录

1 理论及计算依据 ………………………………………………1 2 模具设计 …………………………………………………………9

2.1 对第一个零件的模具设计…………………………………………9

2.1.1进入制造模式 ……………………………………………………9

1.1.2 模具型腔制造……………………………………………………9

2.1.3创建工件…………………………………………………………10

2.1.4分型面的建立 …………………………………………………11

2.1.5分割体积块 ……………………………………………………14

2.1.6抽取模具元件 …………………………………………………14

2.1.7铸模 …………………………………………………………15

2.1.8模具打开 ………………………………………………………15

2.2对第二个零件的模具设计 ………………………………………15

2.2.1 进入制造模式 …………………………………………………15

2.2.2 创建装配模具参考模型 ……………………………………… 16

2.2.3分型面的建立 …………………………………………………17

2.2.4 分割体积块 …………………………………………………… 19

2.2.5抽取模具元件……………………………………………………20

2.2.6 铸模 ……………………………………………………………21

2.2.7 模具打开…………………………………………………………21

3 数控加工…………………………………………………………22

3.1 加工上模 ………………………………………………………22

3.1.1粗加工铣削凹模轮廓…………………………………………22

3.1.2精加工铣削凹模轮廓…………………………………………28

3.2 加工下模…………………………………………………………34

3.2.1粗加工铣削凹模轮廓 ………………………………………35

3.2.2 精加工铣削凹模轮廓 ……………………………………… 41 4 参考资料 …………………………………………………………47 5 中英文翻译 ………………………………………………………48 6 致谢……………………………………………………………… 55 7 G代码………………………………………………………………56

一. 理 论 及 计 算 依 据

理 论 及 计 算 依 据 结 果

: 设计如图1的塑料零件的注塑模具,(PP)塑料,其收缩率为1.8﹪,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IT9级 GB/T1800-1998.

3

计算项目 理 论 及 计 算 依 据 结 果 3模具结构的设计 模具结构采用一模四腔结构,直浇口浇注系统。顶出

机构由SZ-60/40

模具整体结构及装配关系见模具装配图。

3.1浇注系统的设计 采用直浇口,又称中心浇口。这种浇口的流动阻力小, 2。同时浇注系统采用了与之匹配的整体式浇口 H7/m6.

图2 [浇口套图]

理论 及 计 算 依 据 结 果

式中: 塑件壁厚,该塑件为2mm.

L——塑件对型芯的包紧长度,该塑件为10mm. μ——塑料泊桑比,对PP,查表得μ

=0.32.

K——无因次系数,查表得 K=0.3007.

ε——收缩率,对该塑件PP塑料为0.018.

f——对型芯(钢)摩擦系数,为0.33. E——塑件材料PP的弹性模量,为13×102Mpa. 将以上数值代入脱模阻力计算公式,得

Q=8×2×0.018×13×10

2

×10×0.3007/(1-0.32) =1.65 KN

3.4顶杆脱模计算 注塑模采用顶杆脱模机构,因为该塑件为壁厚均匀的壳 SZ-60/40

顶杆直接作用在成型塑件上,顶杆的间距和直径分别是135

mm,8mm.采用顶杆脱模机构,一般都不会因强度不够引起屈

服变形或断裂破坏。但会因刚度不足引起挠曲变形影响尺寸 精度,故设计时应该按刚度条件计算长度。顶杆采用T8A材料,头部淬火硬度达50HRC以上,表面粗糙度Ra值小于 0.8um,和顶杆孔呈H8/f8配合。顶杆是标准件。

80%,所以,

用的最大注塑量应为:100mm3

3.7.1 最大 0.8V机≥V塑件+V浇

式中:

V机——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cm3.

V塑件——塑件的体积cm3.对该塑件为9.54cm3 0.8V﹥ (见1.3) V+V.

塑件

V

——浇注系统的体积cm3.用Pro-E软件画浇

出浇注系统的三维图,自动计算得 V=0.47cm3

3

V机≥(V塑件*2+V浇)/0.8=(9.54*2+1.67)/0.8=19.9cm 式中:由于采用SZ-60/40型注塑机,故V

=100

cm3,所以 注塑机满足实际注射量的要求。

3.7.2 锁模力的校核 塑料熔体在注射压力下充入模腔,经过注塑机喷嘴和模具 .模

F锁机﹥P模A

式中: P模——熔体塑料在型腔内的应力,对PP塑料 P模=15 Mpa.

A——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之和。经过计算,为:A=5.77mm2.

F

锁机

——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

锁机

故 F锁机﹥P模A=15×5.77=86.55 KN F

所选的注塑机额定锁模力 F

锁机

>P模A

=900 KN,

3.7.3

模具安装尺 每台注塑机都有一个允许安装的模具范围,所设计的模 寸的校核 具高度必须在这个允许的范围之内,即:

Hmin≤H模≤Hm 式中:H模—模具高度,220mm,(见模具装配图) 的校核 Hmin,Hmax

—.

故 Hmin≤200≤Hmax

因所选注塑机的参数中 Hmin=200mm,Hmax=300mm, Hmin≤200≤Hmax 所以满足要求。

②模具长 宽尺寸的 之间的空间,对所选注塑机,拉杆间距为 320×320 ,故应 校核 使: 模具长×宽﹤拉杆面积

由于 : 模具长=300mm,宽=250 代入校核式: 300×250﹤320×320 故满足要求。 ③开模行

程的校核 SZ-60/40注塑机是锁模机构为机械式和液压式联合作

用的注塑机开模行程不受模具安装高度影响,模具安装高

度靠连接在移动模板后的调节螺母,在允许的最大和最小模

具高度之间进行调节,而开模行程是由锁模的曲轴的运动或 移模油缸的运动决定的。因此,开模行程应满足:

S≥H1+H2+5~10 (mm)

式中: S—— 注塑机的开模行程,对所选注塑机S 的值为 80mm.

H1,H2—— 分别为推出距离和塑件高度(参见模

具装配图)由模具装配图可得:

H1+H2=45+(12+2)=59 mm 所以,应使 S≥59+5~10mm 因为 S=80mm,

成立

所以满足要求.

二.模具设计

(1)对第一个零件的模具设计

在进行模具设计之前,首先进入Pro/E2001的Pro/mold模块,然后导入零件进行模具设计,其具体操作如下。 1、进入制造模式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系统弹出【新增】对话框,如图1所示。 选择对话框左侧【类型】选项组中的【制造】单选按钮,右侧【子类型】选项组中的【模具型腔】单选按钮,在【名字】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PRT0004.prt,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制造模式,同时显示【制造】菜单。

图 1

2、模具型腔制造 装配参考模型

(1) 选择【模具型腔】>【装配】>【参考模型】命令,系统弹出【文件打开】对话框。

(2) 在目录中选择需要进行设计模具的文件:PRT0004.prt,然后单击【文件打开】按钮,欲进行模具设计的文件显示在屏幕上,如图2所示。 (3) 对零件进行装配。系统在参考模型显示在屏幕上时,会弹出【元件放置】对话框,在如图3位置点击【在缺省位置装配文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2 图

3

(4) 对参考模型命名。在上一步按【确定】按钮后,会弹出【创建参考模型】对话框,按 【确定】按钮就可,将弹出【模具模型】 菜单栏。

3、创建工件

(1)在 【模具模型】菜单中,选择【创建】>【工件】>【手动】,弹出【元件创建】 对话框,在【名字】框中输入工件的名字:PRT0004_wrk,按 【确定】 按钮,系统弹出【创建选项】对话框如图4所示,选择 【创建第一特征】按【确定】按钮。

(2),系统进入【特征操作】菜单栏,选择【实体】>【加材料】>【拉伸】>【实体】>【完成】,进入【属性】菜单栏,选择【单侧】>【完成】,进入 【设置草绘平面】,选择【新设置】>【平面】>【选出】,在做图区用鼠标选择FRONT做为绘图平面,选择 【正向】,进入【草绘视图】菜单栏,选择【顶 】>【平面】>【选出】,在做图区用鼠标选择TOP。

(3),选择如图5所示平面作为绘图参照,按【关闭】按钮,开始绘制工件外型。

图5

(4),点击工具栏的□图标,绘制如图6的草图,并修改数值为图示数字

图6

点击√,弹出 指定到 对话框,选择【盲孔】>【完成】,在信息栏,输入80的深度,按【确定】按钮,在【特征操作】栏,选定【完成返回】,得到如图7所示的工件和参考模型的装配图。

图7

4、分型面的建立:我采用有多个曲面特征组合成分模面的方法 在【模具】菜单中选择【分型面】>【创建】→输入分模面的名称“PART_SURF_1” (1) 先复制参考件的上表面。 选择【增加】>【复制】>【完成】

以【选出】命令选取零件PRT0004.prt的上表面(如下图8所示)→【完成】

→在特征建构对话框中单击【完成】

此时复制的曲面的边界线以黄色显示,如下图9所示

图9

(2)以【拉伸】建立平的曲面 【增加】→【拉伸】→【完成】

→【双侧都】且【开放终点】→【完成】 →选取绘图平面:MOLD-FRONT

→选择【完成】以确认视角方向朝向屏幕内 →选取TOP参考平面:MAIN-PARTING-PLN

→绘制如图10所示的剖面→【生成】→【完成】 →到平面→【完成】

→选取如图11所示的剖面→【到曲面】→【生成】→【到曲面】 →选取如图11所示的胚料背面为曲面终止面→【完成】

图10

图 11 图 12

完成后得到如图12所示的分型面

(3)将上列两个曲面合在一起

回到【曲面定义】菜单栏,选择【合并】,系统弹出【曲面合并】对话框,如图13所示,→选取如图14所示的新建曲面为额外曲面

13

图 14 图15

完成合并后的得到如图15所示→【完成/返回】→【完成/返回】到MOLD菜单下

5、分割体积块

回到【模具】菜单栏,选择【 体积块分割 】>【分割】>【两个体积块】/【所有元件】>【完成】,弹出【获得选取】菜单,选择【菜单选取】,弹出【选取工具】对话栏,如图16所示

图16

选择【选取所有】>【选取】>【完成选取】>【确定】,弹出如图17所示对话栏

图 17 在名字栏输入:MOLD-VOL-1。按【确定】,又一次弹出同样得窗口,输入:MOLD-VOL-2。按 【确定】>【 完成】 /【返回】 。

6、抽取模具元件

在【模具】菜单下,选择【模具元件】>【抽取】,弹出如图18所示【创建模具元件】 对话框,

图18

点击图标

,按【ok】>【完成 】/【返回】。

7、铸模

在【模具】菜单下,选择【铸模】>【创建】 ,在图19所示信息栏输入PRT0004_molding, 即可

图19 8、模具打开

分析 > 模具打开 > 定义间距 > 定义修改 > 获取 > 选取上模 > 完成  选取如图所示的边 > 输入间距40

以同样的方法选取下模,输入一样的间距,得如图20模具图。

图20

(2)第二个零件的模具设计

在进行模具设计之前,首先进入Pro/E2001的Pro/mold模块,然后导入零件进行模具设计,其具体操作如下。 1、进入制造模式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系统弹出【新增】对话框,如图21所示。 选择对话框左侧【类型】选项组中的【制造】单选按钮,右侧【子类型】选项组中的【模具型腔】单选按钮,在【名字】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mfg0001,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制造模式,同时显示【制造】菜单。

图21 2、创建装配模具参考模型

(1) 选择【模具型腔】 >【装配】>【工件】命令,系统弹出【文件打开】对话框。

(2) 在目录中选择需要进行设计模具的型腔:prt0001.prt,然后单击【文件打开】按钮,欲进行模具设计的模具型腔显示在屏幕上,如图22所示。

图22

(3) 对零件进行装配。当型腔出现以后,系统会弹出模具模型类型选项,选择【参考模型】,继续导入要进行模具设计的文件prt0001.prt,如图24所示

图23 图24

将参考模型装配到模具型腔当中去,如图25所示

图25

(4)创建参考模型如图

26

图26 3、分型面的建立

(1)在进行分型面的建立时,先在模型树栏中,将工件隐藏起来,具体操作为,用右键单击.prt0001_wrk.pat,弹出菜单栏,选择【隐藏】即可。然后选择模具菜单中的【分型面】来建立型腔的分型面。

得到

,选择【复制】,【完成】

在【曲面选取】中选出零件上分型的面,如图27然后【完成选取】,【完成】

图27

创建一个平面使的曲面与平面能合并起来形成零件的分型面

如图选择FRONT面和与该面垂直的面为基准创建一个平面如图

28

图28

做好平面后选择模具型腔的两个面以形成一个平面最后在模具型腔中间形成一个平面如图29

图 29 (2)合并曲面以形成分型面如图30

图 30

4、分割体积块

回到【模具】菜单栏,选择【 体积块分割 】>【分割】>【两个体积块】/【所有元件】>【完成】,弹出【获得选取】菜单,选择【菜单选取】,弹出【选取工具】对话栏,如图31所示,选取分型面如图32

图 31 图32

选择【选取所有】>【选取】>【完成选取】>【确定】,弹出如图33所示对话栏

图 33

在名字栏输入:MOLD_VOL_1。按【确定】,又一次弹出同样得窗口,输入:MOLD_VOL_2。按 【确定】>【 完成】 /【返回】 。

5、抽取模具元件

在【模具】菜单下,选择【模具元件】>【抽取】,弹出如图34所示【创建模具元件】 对话框,

图 34 点击图标

,按【ok】>【完成 】/【返回】。

6、铸模

在【模具】菜单下,选择【铸模】>【创建】 ,在图35所示信息栏输入2_molding, 即可

图 35

7、模具打开

分析 > 模具打开 > 定义间距 > 定义修改 > 获取 > 选取上模 > 完成

 选取如图所示的边 > 输入间距60

以同样的方法选取下模,输入一样的间距,得如图36模具图。

图 36

三、数控加工

根据摸具设计中产生的上下模的结构特征,采用铣削的方法进行数控加工,且上下模都分粗铣和精铣曲面两个步骤进行。

3.1 加工上模

在建立操作之前,首先要进入PRO/NC模式,然后导入零件加工模型,操作设置包括工作机床、刀具、机床坐标系、退刀面等的设置。

3.1.1 粗加工铣削凹模轮廓

1、 进入制造模式

选择【文件】> 【新建】命令,系统弹出【新增】对话框,如图1所示。 选择对话框左侧【类型】选项组中的【制造】单选按钮,右侧【子类型】选项组中的【NC零件】单选按钮,在【名字】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shang1_nc,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制造模式,同时显示【制造】菜单。

图1

2、制造模型设置

 装配参考模型

(1) 选择【制造模型】> 【装配】> 【参考模型】命令,系统弹出【文件

打开】对话框。

在目录中选取需要加工的文件:mold_vol_1.prt.1,然后单击【文件打开】按钮,欲加工的制造模型显示在屏幕上

 创建工件

(1) 在【菜单管理器】下选择【制造模型】、【新建】和【工件】命令,则

信息提视窗口提示:输入零件名称。

(2) 输入shang1_wrk后,回车,则系统显示【特征类】菜单

(3) 选择【实体】和【加材料】命令,则系统显示【实体选项】菜单

(4) 选择【拉伸】、【实体】和【完成】命令,则系统显示【属性】菜单

(5) 选择【单侧】和【完成】命令,则系统提示【设置平面】菜单

(6) 选择【产生基准】命令,接着选择【穿过】命令,然后选择零件上的

三个顶点作一绘图平面,模型上出现红色箭头,选择【反向】,系统显示【草绘视图】菜单

(7) 绘制如图2所视剖面,继续

图2

(8) 选择【指定到】菜单中的【至曲面】和【完成】命令,选取如图所视

的曲面

(9) 单击【确定】完成工件毛坯的绘制,其中外形的绿色线条为工件。

(10)选择【制造模型】菜单中的【完成/返回】命令,至此加工制造模型创

建完成。

(11)选择【指定到】菜单中的【至曲面】和【完成】命令,选取如图3所

视的曲面

图3

3、操作设置

在【制造】菜单中选取【制造设置】和【操作】命令,系统弹出图4所视的【操作设定】对话框,对其进行机床、刀具、机床坐标系和退刀面的设置

图 4

(1) 在【操作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操作名称:shang1

(2) 单击机床设定按钮,系统打开【机床设定】对话框以创建操作使用的

机床,如图5所视

图 5

(3) 单击【机床设定】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然后进行机床坐标系的

设定。

(4) 单击对话框中【参照】选项中的带箭头的按钮,系统弹出【制造作表

系】菜单。

(5) 选择【创建】命令,选择模型,系统弹出【坐标系1选项】菜单。

(6) 选择【一个点和两个轴】,然后单击【完成】命令系统提示在模型中选

择如图所视的一个点和两个轴,模型中出现三个箭头,选择红色箭头

为Z轴,接着出现另一箭头,设为Y轴,完成坐标系的建立。

(7) 选择如图所视的三个平面,模型中出现三个箭头,选择红色箭头为Z

轴,接着出现另一箭头,设为Y轴,完成坐标系的建立。

图6

(8) 单击对话框中【退刀】选项中的带箭头的按钮,系统弹出【退刀选取】

对话框。

(9) 单击对话框中的【创建平面】按钮,系统显示【基准平面】菜单。

(10)选择【基准平面】菜单中的【偏距】命令,系统提示选取一个平面。

(11)在模型窗口中选择如图所视平面,在紧接着出现的菜单中选择【输入

值】命令,然后在信息窗口中输入偏距:20,选择【完成】按钮,此

时推刀设置完成。

(12)最后单击【操作设定】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至此操作设置完成。

(13)选择【制造菜单】中的【刀具】命令系统提示【选取菜单】,选择MACH01

命令,系统显示【刀具设定】对话框,进行刀具设定。

(14)在【刀具设定】对话框中作如图7设置,单击【确定】,完成刀具设定。

图 7

整个操作(包括:操作名称、加工机床、机床坐标系、退刀面、刀具)设置完成。

4、设置加工方法

(1) 选择【制造设置】菜单中的【完成】命令,接着选取【加工】、【NC加

工】和【曲面加工】命令。

(2) 选择【制造】菜单中的【完成】命令,系统显示【序列设置】菜单。

(3) 选择【序列设置】菜单中的刀具、参数和曲面选项,单击【完成】。

(4) 系统显示【刀具设定】对话框,选择已经存在的T0001,然后单击【确

定】,接受该刀具的设置,系统显示【制造参数】菜单。

(5) 选择【制造参数】菜单中的【设置】命令,系统显示如图8所视的【参

数树】对话框,粗加工设置步进深度为2mm。

图8

(6) 按照图中所视设置各参数,然后保存,并关闭【参数树】。

(7) 选择【制造参数】菜单中的【完成】命令,系统弹出【曲面拾取】菜

单。

(8) 在模型中选取如图9所视的所要加工的曲面,单击【完成选取】命令,

然后定义切削方式如图47所示。

图9 图10

(9) 系统显示【演示路径】菜单,选择【演示路径】菜单中的【屏幕演示】

命令系统弹出如图11所视的【演示路径】对话框和加工模型。

图 11

(10)单击对话框中的开始按钮,则创建的刀具路径如图所视,此时轮廓加

工刀具路径创建完成。

(11)选择【NC序列】菜单中的【完成序列】命令,则序列设置完成。

(12)选择【菜单管理器】下【制造】菜单中的【加工】和【材料切减材料】

命令,系统显示【NC序列列表】菜单。

(13)在【NC序列列表】菜单中选择已建立的1:Profile Milling,系统显

示【材料删除】菜单。

(14)选择【材料删除】菜单中的【自动】和【完成】命令,系统显示【相

交的元件】和【获得选取】菜单。

(15)选择【加工】菜单中的【CL数据】和【输出】命令,系统显示【选取

特征】和【操作】命令,选取要加工的步骤shang1,显示【轨迹】菜

单,如图12所示。

图12 图13 图14

(16)选择【轨迹】菜单中的【文件】,系统显示【输出类型】命令,选取【CL

文件】和【重复】命令,然后【完成】。如图13

(17)保存副本,如图14所示,然后【完成】。

(18)选择【CL数据】中的【后置处理】,选择【全部】和【跟踪】,然后完

成。如图15

图15 图16 图17

(19)选择PP LIST中的UNCX01.12进行后置处理,然后【完成】,如图17

(20)如图185所示得到后置处理的信息,并得到G代码文件shang1.tap

图18

(21)在Windows环境下找到该文件,然后以写字板的方式打开shang1.tap文件。如图19所示。后置处理操作完成,并生成了机床控制数据(MCD)文件。

图19

3.1.2 精加工铣削凹模轮廓

1、 进入制造模式

选择【文件】> 【新建】命令,系统弹出【新增】对话框,选择对话框左侧

【类型】选项组中的【制造】单选按钮,右侧【子类型】选项组中的【NC零件】单选按钮,在【名字】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shang2_nc,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制造模式,同时显示【制造】菜单。

2、制造模型设置

 装配参考模型

(2) 选择【制造模型】> 【装配】> 【参考模型】命令,系统弹出【文件

打开】对话框。

在目录中选取需要加工的文件:mold_vol_1.prt.1,然后单击【文件打开】按钮,欲加工的制造模型显示在屏幕上

 创建工件

(12)在【菜单管理器】下选择【制造模型】、【新建】和【工件】命令,则

信息提视窗口提示:输入零件名称。

(13)输入shang2_wrk后,回车,则系统显示【特征类】菜单

(14)选择【实体】和【加材料】命令,则系统显示【实体选项】菜单

(15)选择【拉伸】、【实体】和【完成】命令,则系统显示【属性】菜单

(16)选择【单侧】和【完成】命令,则系统提示【设置平面】菜单

(17)选择【产生基准】命令,接着选择【穿过】命令,然后选择零件上的

三个顶点作一绘图平面,模型上出现红色箭头,选择【反向】,系统显

示【草绘视图】菜单

(18)绘制如图20所视剖面,继续

图20

(19)选择【指定到】菜单中的【至曲面】和【完成】命令,选取如图所视

的曲面

(20)单击【确定】完成工件毛坯的绘制,其中外形的绿色线条为工件。

(21)选择【制造模型】菜单中的【完成/返回】命令,至此加工制造模型创

建完成

(22)选择【指定到】菜单中的【至曲面】和【完成】命令,选取如图所视

的曲面

3、操作设置

在【制造】菜单中选取【制造设置】和【操作】命令,系统弹出图21所视的【操作设定】对话框,对其进行机床、刀具、机床坐标系和退刀面的设置

图 21

(15)在【操作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操作名称:shang2

(16)单击机床设定按钮,系统打开【机床设定】对话框以创建操作使用的

机床,如图22所视

图 22

(17)单击【机床设定】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然后进行机床坐标系的

设定。

(18)单击对话框中【参照】选项中的带箭头的按钮,系统弹出【制造作表

系】菜单。

(19)选择【创建】命令,选择模型,系统弹出【坐标系1选项】菜单。

(20)选择【一个点和两个轴】,然后单击【完成】命令系统提示在模型中选

择如图所视的一个点和两个轴,模型中出现三个箭头,选择红色箭头为Z轴,接着出现另一箭头,设为Y轴,完成坐标系的建立。

(21)选择如图所视的三个平面,模型中出现三个箭头,选择红色箭头为Z

轴,接着出现另一箭头,设为Y轴,完成坐标系的建立。

图23

(22)单击对话框中【退刀】选项中的带箭头的按钮,系统弹出【退刀选取】

对话框。

(23)单击对话框中的【创建平面】按钮,系统显示【基准平面】菜单。

(24)选择【基准平面】菜单中的【偏距】命令,系统提示选取一个平面。

(25)在模型窗口中选择如图所视平面,在紧接着出现的菜单中选择【输入

值】命令,然后在信息窗口中输入偏距:20,选择【完成】按钮,此

时推刀设置完成。

(26)最后单击【操作设定】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至此操作设置完成。

(27)选择【制造菜单】中的【刀具】命令系统提示【选取菜单】,选择MACH01

命令,系统显示【刀具设定】对话框,进行刀具设定。

(28)在【刀具设定】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完成刀具设定。整个操作(包

括:操作名称、加工机床、机床坐标系、退刀面、刀具)设置完成。

4、设置加工方法

(21)选择【制造设置】菜单中的【完成】命令,接着选取【加工】、【NC加

工】和【曲面加工】命令。

(22)选择【制造】菜单中的【完成】命令,系统显示【序列设置】菜单。

(23)选择【序列设置】菜单中的刀具、参数和曲面选项,单击【完成】。

(24)系统显示【刀具设定】对话框,选择已经存在的T0001,然后单击【确

定】,接受该刀具的设置,系统显示【制造参数】菜单。

(25)选择【制造参数】菜单中的【设置】命令,系统显示如图24所视的【参

数树】对话框,精加工不设置步进深度。

图24

(26)按照图中所视设置各参数,然后保存,并关闭【参数树】。

(27)选择【制造参数】菜单中的【完成】命令,系统弹出【曲面拾取】菜

单。

(28)在模型中选取如图25所视的所要加工的曲面,单击【完成选取】命令,

然后定义切削方式如图26所示,选取【按曲面】方式加工。

图25 图26

(29)系统显示【演示路径】菜单,选择【演示路径】菜单中的【屏幕演示】

命令系统弹出如图27所视的【演示路径】对话框和加工模型。

图 27

(30)单击对话框中的开始按钮,则创建的刀具路径如图所视,此时轮廓加

工刀具路径创建完成。

(31)选择【NC序列】菜单中的【完成序列】命令,则序列设置完成。

(32)选择【菜单管理器】下【制造】菜单中的【加工】和【材料切减材料】

命令,系统显示【NC序列列表】菜单。

(33)在【NC序列列表】菜单中选择已建立的Profile Milling,系统显示【材

料删除】菜单。

(34)选择【材料删除】菜单中的【自动】和【完成】命令,系统显示【相

交的元件】和【获得选取】菜单。

(35)选择【加工】菜单中的【CL数据】和【输出】命令,系统显示【选取

特征】和【操作】命令,选取要加工的步骤shang2,显示【轨迹】菜

单,如图28所示。

图28 图29 图30

(36)选择【轨迹】菜单中的【文件】,系统显示【输出类型】命令,选取【CL

文件】和【重复】命令,然后【完成】。如图29

(37)保存副本,如图30所示,然后【确定】。

(38)选择【CL数据】中的【后置处理】,选择【全部】和【跟踪】,然后完

成。如图31

图31 图32 图33

(39)选择PP LIST中的UNCX01.12进行后置处理,然后【完成】,如图33

(40)如图34所示得到后置处理的信息,并得到G代码文件shang1.tap

图34

(21)在Windows环境下找到该文件,然后以写字板的方式打开shang2.tap文件。如图35所示。后置处理操作完成,并生成了机床控制数据(MCD)文件。

图35

3.2 加工下模

在建立操作之前,首先要进入PRO/NC模式,然后导入零件加工模型,操作设置包括工作机床、刀具、机床坐标系、退刀面等的设置。

3.2.1 粗加工铣削凸模轮廓

1、 进入制造模式

选择【文件】> 【新建】命令,系统弹出【新增】对话框,如图36所示。 选择对话框左侧【类型】选项组中的【制造】单选按钮,右侧【子类型】选项组中的【NC零件】单选按钮,在【名字】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xia1_nc,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进入制造模式,同时显示【制造】菜单。

图36

2、制造模型设置

 装配参考模型

(3) 选择【制造模型】> 【装配】> 【参考模型】命令,系统弹出【文件

打开】对话框。

在目录中选取需要加工的文件:mold_vol_2.prt.1,然后单击【文件打开】按钮,欲加工的制造模型显示在屏幕上

 创建工件

(23)在【菜单管理器】下选择【制造模型】、【新建】和【工件】命令,则

信息提视窗口提示:输入零件名称。

(24)输入xia1_wrk后,回车,则系统显示【特征类】菜单

(25)选择【实体】和【加材料】命令,则系统显示【实体选项】菜单

(26)选择【拉伸】、【实体】和【完成】命令,则系统显示【属性】菜单

(27)选择【单侧】和【完成】命令,则系统提示【设置平面】菜单

(28)选择【产生基准】命令,接着选择【穿过】命令,然后选择零件上的

三个顶点作一绘图平面,模型上出现红色箭头,选择【反向】,系统显

示【草绘视图】菜单

(29)绘制如图37所视剖面,继续

图37

(30)选择【指定到】菜单中的【至曲面】和【完成】命令,选取如图所视

的曲面

(31)单击【确定】完成工件毛坯的绘制,其中外形的绿色线条为工件。

(32)选择【制造模型】菜单中的【完成/返回】命令,至此加工制造模型创

建完成。

(33)选择【指定到】菜单中的【至曲面】和【完成】命令,选取如图38

所视的曲面

图38

3、操作设置

在【制造】菜单中选取【制造设置】和【操作】命令,系统弹出图39所视的【操作设定】对话框,对其进行机床、刀具、机床坐标系和退刀面的设置

图 39

(29)在【操作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操作名称:xia1

(30)单击机床设定按钮,系统打开【机床设定】对话框以创建操作使用的

机床,如图40所视

图 40

(31)单击【机床设定】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然后进行机床坐标系的

设定。

(32)单击对话框中【参照】选项中的带箭头的按钮,系统弹出【制造作表

系】菜单。

(33)选择【创建】命令,选择模型,系统弹出【坐标系1选项】菜单。

(34)选择【一个点和两个轴】,然后单击【完成】命令系统提示在模型中选

择如图所视的一个点和两个轴,模型中出现三个箭头,选择红色箭头

为Z轴,接着出现另一箭头,设为Y轴,完成坐标系的建立。

(35)选择如图所视的三个平面,模型中出现三个箭头,选择红色箭头为Z

轴,接着出现另一箭头,设为Y轴,完成坐标系的建立。

图41

(36)单击对话框中【退刀】选项中的带箭头的按钮,系统弹出【退刀选取】

对话框。

(37)单击对话框中的【创建平面】按钮,系统显示【基准平面】菜单。

(38)选择【基准平面】菜单中的【偏距】命令,系统提示选取一个平面。

(39)在模型窗口中选择如图所视平面,在紧接着出现的菜单中选择【输入

值】命令,然后在信息窗口中输入偏距:20,选择【完成】按钮,此

时推刀设置完成。

(40)最后单击【操作设定】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至此操作设置完成。

(41)选择【制造菜单】中的【刀具】命令系统提示【选取菜单】,选择MACH01

命令,系统显示【刀具设定】对话框,进行刀具设定。

(42)在【刀具设定】对话框中作如图42设置,单击【确定】,完成刀具设

定。

图 42

整个操作(包括:操作名称、加工机床、机床坐标系、退刀面、刀具)设置完成。

4、设置加工方法

(41)选择【制造设置】菜单中的【完成】命令,接着选取【加工】、【NC加

工】和【曲面加工】命令。

(42)选择【制造】菜单中的【完成】命令,系统显示【序列设置】菜单。

(43)选择【序列设置】菜单中的刀具、参数和曲面选项,单击【完成】。

(44)系统显示【刀具设定】对话框,选择已经存在的T0001,然后单击【确

定】,接受该刀具的设置,系统显示【制造参数】菜单。

(45)选择【制造参数】菜单中的【设置】命令,系统显示如图43所视的【参

数树】对话框,粗加工设置步进深度为2mm。

图43

(46)按照图中所视设置各参数,然后保存,并关闭【参数树】。

(47)选择【制造参数】菜单中的【完成】命令,系统弹出【曲面拾取】菜

单。

(48)在模型中选取如图44所视的所要加工的曲面,单击【完成选取】命令,

然后定义切削方式如图45所示。

图44 图45

(49)系统显示【演示路径】菜单,选择【演示路径】菜单中的【屏幕演示】

命令系统弹出如图46所视的【演示路径】对话框和加工模型。

图 46

(50)单击对话框中的开始按钮,则创建的刀具路径如图所视,此时轮廓加

工刀具路径创建完成。

(51)选择【NC序列】菜单中的【完成序列】命令,则序列设置完成。

(52)选择【菜单管理器】下【制造】菜单中的【加工】和【材料切减材料】

命令,系统显示【NC序列列表】菜单。

(53)在【NC序列列表】菜单中选择已建立的1:Profile Milling,系统显

示【材料删除】菜单。

(54)选择【材料删除】菜单中的【自动】和【完成】命令,系统显示【相

交的元件】和【获得选取】菜单。

(55)选择【加工】菜单中的【CL数据】和【输出】命令,系统显示【选取

特征】和【操作】命令,选取要加工的步骤xia1,显示【轨迹】菜单.

(56)选择【轨迹】菜单中的【文件】,系统显示【输出类型】命令,选取【CL

文件】和【重复】命令,然后【完成】。

(57)保存副本,然后【完成】。

(58)选择【CL数据】中的【后置处理】,选择【全部】和【跟踪】,然后完

成。

图47 图48 图49

(59)选择PP LIST中的UNCX01.12进行后置处理,然后【完成】,如图47

(60)如图49所示得到后置处理的信息,并得到G代码文件shang1.tap


相关内容

  • 端盖模具 设计论文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
  •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闹钟后盖实例)附图纸 前 言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
  • 可口可乐的瓶盖注塑设计-毕业设计
    可口可乐的瓶盖注塑设计 前言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塑料成为一种新材料也发展起来了,且应用日趋广泛.它在国民经济中许多领域不同程度地替代了金属.木材及其他材料,成为当前社会使用的一大类材料.只有迅速地发展塑料加工业,才可能把各种性能优良的高分 ...
  • 模具设计的心得体会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22期 浅谈模具设计的心得体会 □孔藤桥 杨海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的发达,一些质量优.性能好.效率高.能耗低.价格廉的产品将被开发出来并淘汰那些老的生产 应该了解模具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知识,树立良好 ...
  • Ifuo1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前景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201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前景 ...
  • 线轮注塑模具说明书
    目 录 引言 ................................................................... 1 第1章 塑件工艺性分析 ............................... ...
  • 冲孔.切断.弯曲级进模的设计与制造
    Hefei University 本科课程设计(论文) BACHELO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 冲 孔 弯 曲 级 进 模 学科专业: 材控(二)班 作者姓名: 金 国 忠 导师姓名: 周 伟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 目 ...
  • 基于UG+NX的锻造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
    模具技术2008.No.5 文章编号:1001-4934(2008)05-0049-03 49 基于UGNX的锻造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 杨金岭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摘 锻造部,河北 秦皇岛066000) 要:针对锻造模具设计.制造 ...
  • 冲压模具的价格估算
    冲压模具的价格估算 [摘要]对冲压模具的价格估算提出了简介,给出了冲压模具的价格估算考虑的内容及具体的方法,并指出这一估算方法在冲压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冲压模具 价格 估算 1 引言 冲压模具的价格估算在有关文献中已有论述,但大都给 ...
  • 冲压模具报价流程
    冲压模具报价流程 第一步,工程分析 1,分析模具的冲压工艺 2,计算零件的材料展开 3,列出工步或工程 4,计算出模面尺寸,冲裁力 这些工作必须安排资深的模具设计工程师来完成.做完这四步以后的报价工作就简单了,就是本文接下来探讨的重点. 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