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浅析美国对第四次中东战争进程的影响 - 范文中心

谁主沉浮?浅析美国对第四次中东战争进程的影响

07/15

  [摘要]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关积极地国政府进行干涉。美国在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一贯的支持以色列,帮助以色列最终扭转战局。可以看出,美国是诱发战争的外部因素,但也是阻止双方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制约力量。究其原因,美国是为了本国的利益考虑,从而攫取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   [关键词]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以色列;阿拉伯国家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91-02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南部和北部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以色列军队猝不及防,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也称作斋月战争或者赎罪日战争。美国政府在战争中全力支持以色列。美国政府在战争前期,帮助以色列抵御住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后期又迫使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停止战争,握手言和,美国从一而终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美国政府的行为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外部原因之一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方面占据埃及的西奈半岛。而战争的胜利使以色列政府上下滋生了轻敌麻痹的思想。一方面,萨达特政府大量购买苏联武器,扩充实力;另一方面,埃及不断地制造各种假象迷惑以色列和美国政府。萨达特想以此通过武力收回失去的领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处理危机的主要机构一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在战争爆发前召开会议。尽管该小组准备了预案,但由于美国情报部门严重误判形势,特别小组认为,“苏联从中东撤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战争迫在眉睫,二是苏联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恶化,并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最大。”在战争即将来临之际,美国情报部门与国安会核心决策机构对形势评估出现如此严重的错误,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这既是美国官员傲慢心态所致,也是其对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政治心理缺乏了解的反映。   萨达特上台之后,他开始改变过去纳赛尔时期那种完全倒向苏联的政策。萨达特很早就对美国抱有好感,他认为美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与苏联一道,在制止英法和以色列对埃及的侵略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萨达特上台之初曾希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通过政治途径解决被占领土问题,也一度对1971年美国推出的调解埃以争端的“罗杰斯计划”抱有很大期望。但他很快发现美国只愿意顺着以色列的意愿行事,而不愿为了埃及等阿拉伯国家触犯以色列,并且继续向以色列提供大量先进武器,以保持其军事优势。以色列也态度蛮横地拒绝了他提出的从西奈撤军和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要求。萨达特在失望之余于1971年5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并宣称1971年是采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决定性一年”。   二、美国在战争期间对阿拉伯国家的影响   战争开始后,由于阿拉伯国家早有准备,以色列又轻敌,埃及和叙利亚向以军发到了全面进攻。埃及军队一举度过苏伊士运河,摧毁了以军坚固的“巴列夫防线”,向西奈半岛腹地推进。叙利亚军队也攻克了戈兰高地。以色列军队遭到了重大损失,被迫后撤,全国陷入一片恐慌。在阿拉伯人强大的攻势下,以色列军队面临战败的危险,仅仅在开战的一周之内,以色列就损失了600辆坦克和装甲车,相当于以色列全部坦克和装甲车的三分之一,损失飞机约80架,相当于以色列全部空军飞机的四分之一。   在阿拉伯国家取得重大胜利时,美国建立了从美国直飞以色列的航路,以保证军用物资的运输。正当阿以在战场上出现有利于以色列的变化时,犹太人院外集团积极影响尼克松政府,迫使尼克松最终“请求”国会批准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援助。这一政策立即引起阿拉伯产油国的不满。阿拉伯国家减产石油的制裁措施,使得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受到重挫,从而酿出来自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有力地打击了西方国家。   但是随着战争朝着有利于以色列方面的发展后,美国政府又不愿战争扩大化,损害美国的利益。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东与欧洲是它的重要战略基地。美国在于苏联争夺中东的斗争中,需要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埃及。以及美国的盟友,西欧和日本也站在了阿拉伯国家而考虑问题。因此,美国不希望战争继续进行,极力促使战争停止,从而赢得阿拉伯国家的好感。苏联和美国的观点相似,于是美苏一拍即合,都极力促成双方的停火。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积极地为实现阿、以停火而四处奔波。   三、美国政府对战争期间以色列的影响   如果说,美国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拯救了刚诞生的以色列,那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又扮演了拯救即将失败的以色列的角色。美国的行动再一次向阿拉伯国家和全世界证明,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美国将忠实履行保证以色列安全的责任。阿拉伯人又一次清楚地认识到美国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18天的战斗中,以色列总共消耗了价值9亿美元的武器弹药,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提供的。例如在战争爆发的最初12天内,美国就向以色列运送了8亿美元的军用物资,飞机和坦克基本上是按一对一的方式补充的。美国军方派出第六舰队的舰载直升机将以灌满燃料和弹药的坦克直接运送到战争前线。而飞机是由美国空军飞行员直接驾驶到以色列机场,交付给以色列飞行人员,以尽快投入到战场。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前的1972年,美国给予以色列军援和经援的速度和规模达到了这种程度:“尼克松政府在三年中给予的援助比1948年以来历届美国政府所给予的援助的总和还要多”。美以还签订了秘密协定,规定美国帮助以色列生产所需要的武器和装备,加强以色列的军事自给自足能力。当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打响后,美国就积极地制定援助以色列的方案,之后又大规模的运送军事物资给以色列。显然,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取得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胜利,美国政府的帮助最大,它甚至直接影响着以色列在战争中的抉择。   四、美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斡旋   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以色列将取得胜利时,美国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积极地从中斡旋。基辛格一方面“劝说”以色列停止围攻埃及的第三集团军,另一方面则与苏联协调两国的立场。


相关内容

  • 重新认识大国的实力
    作者:冯昭奎 世界知识 2002年07期 讨论大国实力对比的意义 现时,讨论大国实力对比的意义在于: 第一,大国实力对比是影响当今国际关系的基础性因素,而为了深入认识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并预测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的进程,很需要对大国实力对比 ...
  • 浅析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浅析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制度,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仅仅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而忽略了不同薪酬制度设计下员工应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的差异,导致了许多员工名义工资高而税后实际工资低的现象,本 ...
  • 从传统中蜕变_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T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
  • 中国政府应对[罗马规约]持什么态度和立场
    中国政府应对<罗马规约>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 1993年和1994年,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决议,决定设立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以审判在前南斯拉夫境内发生的武装冲突和在卢旺达境内发生的种族冲突中犯有严重违反国 ...
  • 浅析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工商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学员姓名 王芳 学号 S087010269 入学时间 2008 年 秋 季 指导老师 胡正琴 职称 讲师 试点学校 句容电大 浅析工 ...
  • 浅析美国西进运动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2007年2月第19卷第1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ijiazhuangVocationalTechnologyInstituteFeb.2007Vol.19 No.1 文章编号:100924873(2007)0120 ...
  •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2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3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4 Verification of ...
  • 浅析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利弊
    浅析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利弊 谢嘉元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6-07 导读:浅析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利弊,我国博物馆开始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2008年全国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正式启动,免费开放为博物馆带来了观众人数激增.公共文化职能 ...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
  • 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 含义:雅尔塔体制上指英/美/苏三国首脑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总称. 基本内容是 (1)欧洲一分为二 (2)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