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思想 - 范文中心

人民战争思想

01/0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毛泽东军 事思想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战争,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曲折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继承中国 历史上的优秀军事遗产,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战争的经 验教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创立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它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相信和依靠人民 群众,团结和争取各阶级、各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一切进步 力量,开展以军事斗争为主,并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 等斗争形式紧密配合的全民战争。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人民群众武 装夺取政权。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规律和城市反革命力量强大,革命力量弱小等特点,正确 地提出了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并成功地把这 一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农村包围城市的武 装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的鲜明特征,是 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 ②坚决依 靠人民群众。革命战争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 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毛 泽东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 中”,“兵民是胜利之本”,只有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才能赢得战争。因此,要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武 装人民配合军队作战;组织人民群众努力发展生产,积极 支援前线。同时,实行正确的政策,最广泛地团结一切可 以联合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 敌人。 ③建立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人民军队。人民军 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这支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绝 对领导之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具有自 觉的纪律,良好的内部团结和外部团结。既是一支战斗 队,在一定条件下又担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任务。 ④建立 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强调,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就必须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地形又有利的农村地区, 建立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是人民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 略任务,达到保存自己和发展自己,消灭和战胜敌人,支 持长期战争的战略基地。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 地,并实行波浪式推进政策,不断扩大根据地,把人民群 众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起来,才能实行真正的人民战 争。 ⑤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毛泽东主张在建立 一支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的同时,还 应把人民群众组织和武装起来,直接参加或配合人民军 队作战。为此,提出必须建立以主力军、地方军和游击队 与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他对这种体制给予了高 度评价,指出:没有广大的群众武装组织和军队一道配合 作战,没有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的正确划分,要战胜敌 人,是不可能的。50年代后期,毛泽东还针对帝国主义势 力的包围遏制政策,以及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可能情 况,向全国发出了实行全民皆兵的号召,并强调要加强对 人民的国防教育工作。 ⑥运用适应于中国革命战争特点 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实行正确的战争指导。这种战略 战术,就是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承认在武器装备和总的 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充分地利用敌人的一切 弱点,发扬人民战争的一切优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 机动地进行作战,把战略上的劣势,逐步转变为战略上的 优势,能动地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⑦各种斗争形式相配 合。真正的人民战争,要求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 等各条战线上,开展广泛的全面的斗争。毛泽东发展马列 主义关于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的思想,从中国革命的实 际出发,提出了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紧密配 合的更为完善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他要求必须深入 动员,把一切革命人民不分性别、不分老幼,组织在各种 职业的工作团体之中,热烈地从事援助军队的各项工作。 并提出组织人民热烈地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 等各项建设工作,以各种方式直接参加战争或间接地支 援战争。 ⑧坚持军民结合增强战胜力量或国防力量的方 针。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支持长期战争,必须 实行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等政策,促使战争力量的不断发 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又根据中国国大人多、 经济力弱等特点,提出中国的国防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全民办国防 的方针。即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前提下,用国家的经济 建设促进国防建设,通过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的发展来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发展中,应有 计划地照顾到国防事业的需要。并提出了“藏粮于民”、 “藏富于民”等人民国防的战略方针。毛泽东人民战争思 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长期的革命 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经受了革命战争实践的 检验,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指南。今后中国人 民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战争,将是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 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仍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内容

  • 试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研究 田心铭 摘 要: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关 系意义上的人类为本或人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之一,人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理解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必然抓住人民为本这一基本内涵.以 ...
  • 军事理论答案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一.名词解释: 1.国防:国家采取的防卫活动,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P2) 2.国防建设:是 ...
  • 北方谈话当代价值
    2014年第8期No.8,2014观察与思考 OBSERVATIONANDPONDERATION 2014年8月Aug.,2014 邓小平"北方谈话"的历史考察和当代价值 □韩振亮 提要:北方谈话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在&qu ...
  • 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重点 前言: 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直接相关事项的总称.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 ...
  •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政治思想的研究
    关于老子<道德经>的政治思想的研究 摘要: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其哲学思想在政治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因此自始自终贯穿着老子的"道"的理念.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一系列"圣人"治国的 ...
  • 栗战书:遵循"四个坚持"的改革经验
    遵循"四个坚持"的改革经验 栗战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分别从党的领导.思想路线.实践主体.科学方法方面概括了"四个坚持"的重要经验.这"四个坚持&qu ...
  • 第一章马克思复习题
    第一部分 单选和多选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 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具有代表 性的早期领导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瞿秋白 D.毛泽东 2.在 ...
  • 地税局六五普法指导思想研究
    2010年是"五.五"普法的收尾之年,明年将是"六.五"普法开局之年,现在研究"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规划,从而使"五.五"普法和"六.五&qu ...
  • 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 2003年11期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三个代表"是" ...
  • 概论论述题
    1.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 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现为内容的中国化和形式的中国化. (1)在内容上毛泽东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