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的影响 - 范文中心

家文化的影响

04/08

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不可忽视,尤其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 阶段,孩子在那个时期接触的最早、最持久的环境是家庭环境。本文就针对家庭环境 的一个重要部分—家庭文

化环境对小学生个性发展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 澳大利亚心理学者罗拉黑尔曾经这

个人在成人之前,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无论是从时间的久暂还是从影响的大小来讲,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本调查意在探昵家庭文化背景对小学生的学习

影响。为我国教育心理学提供一些实际材料,供教育工作者参考。衰!家长对80名学生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家庭 教育 小学生 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这样写到:“我想把我们开始教育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几个雕塑家带着自己的刀子同时来到它身边,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使它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的理想。这些雕塑家是谁呢?其中,第一是家庭,而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是母亲;第二是教师个人,他有精神财富,智慧,知识,能力,爱好和生活经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多种价值观念多变的复杂社会背景中,“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可见,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教育工作的整体效应,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下面笔者来谈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 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 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 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 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 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 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 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 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 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 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 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三、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虽然承担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机构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 T.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有学者将此归纳为三点: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因而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

家庭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层次的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儿童个体社会化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父母的文化修养。

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首先,而不同的职业又决定着其不同的经济收入,并进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古人云:“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 为商。”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所证实。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民主的或宽容的;(2)权威的 或独断的;(3)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表现

为父母对孩子的活动不仅予以保护,而且给予社会和文化的训 练,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 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父母便严加指责,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 心理,常常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同时,经常挨打骂的孩子,其性情可能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第三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百依百顺,或者相反,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 的孩子,

3、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

家庭感情气氛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酿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关系决定的。因为就现代家庭结构而言,小学生一般都是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核心家庭中,尽管还有亲子关系等,但这些关系都是由夫妻关系决定的。如果夫妻关系 十分和谐,夫妻双方就都乐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教育孩子,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这样的家庭气氛一般都是十分温暖融洽的。生活在这种家庭气氛中的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 感。由此就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使之向理想的社会化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妻反目,感情恶化,关系紧张,夫妻双方都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有时甚至拿孩子出气,或者逼孩子亲近 自己,疏远对方。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自卑心理(感到不如别的孩子幸福)而且缺乏安全感。这都会给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4、家庭生活条件

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间接因素,家庭生活条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就可以为孩子购置更多的发展资料(如书籍、报刊、智力玩具、学习机等等),还可以带孩 子外出旅游观光,扩大儿童的视野,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不过,父母在为儿童购置发展资料时,必须有选择地购买,而不能滥购,否则,一方面孩子应付不过来,另一方面对那些东西不珍惜。而且,有些东西甚至可能 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四、指导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倾听。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母子间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严。父母的倾听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2、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行要得体

每一天,家长的情绪、言行都影响着孩子。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你聋了?听见没有?”“当初我就不该生你!”“闭嘴!你这个小混蛋!”“如果你再打他,我就杀了你。”“你快把我累死了!”许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靠骂孩子来发泄淤积在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殊不知你的这些言行给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带来了什么。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家长自己生活没有规律,却责怪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不求上进,却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学校;对孩子不够尊重,却要求孩子尊重别人;家长对孩子很少赞扬,却要求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在家长的这些不良情绪、不得体语言、不恰当行为的影响下,孩子心中充满了恐惧、悲观、憎恨与不自信,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影响到他们的心境。

3、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心理环境

如果家长不转变原来那种只注重学习成绩的观念,孩子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重,“徐力杀母”事件还可能会发生。因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以自身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让孩子在家里感到轻松、愉快,这样才能使孩子保持健康的、积极的情绪。

4、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到后来他的孩子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对别人成绩的嫉妒。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

子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后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这是一位聋童父亲在为改变女儿命运的坎坷途中发现的一个奥秘。

五、结束语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应该说,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充分的情感内化及熏陶。传统的文化家园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层气质,时代不断塑造着青年的共时个性。正是深层气质引导着个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个特定时代各呈异彩。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第317-318页

[2]陈鹤琴.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3]李国霖.提升家校合作的主体性.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P37

[4]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纲(试行), 2000年2月21日

[5]李洪曾.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模.中国家庭教育,2003年4月P38

[6]曹亚中.学习型家庭创建和推进.百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

[7]赵忠心.开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新局面.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 37

|评论

http://passport.baidu.com/?business&aid=6&un=?? - 2

向TA求助

回答者: 论文精英 | 五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庭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和分析

程国美 许宏辉

一、研究目的、对象、步骤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本课题试图说明中学阶段,学校教学条件大致相同,学生的个体学习无显著变异的状态下,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的作用。本课题进行的是中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其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的方法是综合分析和跟踪性调查。对被调查的学生建立学生个人与家庭档案。本报告确定了如下的研究目的:①家长文化程度、职业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关系;②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

1 学生为上海市闵行区上虹中学, 一年级(现二年级)的6个班级,在其中抽取50名学习优秀者和50名学习困难者,共100人。其中男生58人,女生42人,独生子女占94%。

2 以上学生的父母,其中无学生为单亲家庭。

(三) 步骤与方法

1 前期调查(时间为2002年3月):

(1) 学习成绩调查:根据调查者中预时的语文、数学、英语各10次考试、单元测验的平均分数,确定前50名和后50名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一次成绩作为原始成绩,以观察他们以后学习成绩变化的趋势。

(2) 家长职业文化程度调查:主要根据新生入学后所填写的学籍卡中家长文化程度栏目, 由班主任老师逐一填写。

(3) 家庭教养方式调查,发放调查问卷,主要采集以下指标,以进一步了解家庭的教养方式,特别是亲子关系,家庭学习指导方式等。

2 中期跟踪调查并对部分学习困难者的家长(25名)进行座谈、讨论以及指导培训,时间为2002年4月——2003年7月。

3 后期成果分析,时间为2003年9月——12月。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家长职业文化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相关

上海教研所《初中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证实,父母的职业与文化程度,在学习成绩好、中、差三组学生间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此次我们的调查统计,同样再次证实了上述结果。

被调查者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情况。

表一 学历分布

表二 职业分布

由表一表二可知∶前50名学生的家长职业文化程度明显比后50名学生的家长职业文化程度要高。

1 学历为小学、初中的家长,前50名仅占16%(父)、30%(母),而后50名却占了82%(父)、94%(母);学历为大专以上的,前50名占了38%(父)、28%(母),而后50名只占了6%(父)、2%(母)。由此可见,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其中母亲的学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比父亲大一些。 2 职业为工人、职员的家长,前50名只占了12%(父)、42%(母),而后50名占了64%(父)、84%(母);职业为专业技术、科室干部的家长,前50名占了84%(父)、58%(母),而后50名却仅占了6%(父)、0%(母)。同样可知,家长的职业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并且,父母亲职业为科室干部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优异。

以上情况,可以充分说明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于父母职业、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之不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会有较大差别。而大多数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家长的影响。尤其是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其日后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因此,本课题将对家长的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影响关系,对100名被试者进行更深入的跟踪调查。

(二)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相互关系

1 通过学习成绩的比较研究及家长座谈会中获取的有关信息,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困难的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期望相对比较低

表三 期望比较

期望是家长对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一种预期的希望。家长若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就有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他们的学习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调查中得知,两类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期望,都希望小孩将来能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进入大学,接着能找一份好工作,有的甚至还希望小孩能够继续进修或出国留学。由表三可知,优秀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期望要明显高于困难学生家长。这两类学生家长的期望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家长的这种期望效应,在学生的身上也体现出来,所以两类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习成绩期望非常高的人数最多,占96%,学习困难的学生仅占30%。

(2) 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少

两类学生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我们所说的交流是指家庭中两代人能够经常性地讲述自己的现状并能尊重他人的建议与意见。在两类学生中,愿意把心事告诉父母的学习优秀生占78%,困难生仅占22%。而经常把心事告诉孩子的两类学生家长尽管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数量上也有一些差异,如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孩子的优秀生家长占,而困难生家长仅占可以看出,学习困难的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明显要少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

(3) 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人际关系欠和谐

从所调查的两类孩子来看,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家庭和睦优于困难生,认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非常友爱的优秀生占88%,困难生占46%,二者有一定差异。可以看出学习困难孩子的家庭人际环境较优秀生较差。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一致性问题上,两类学生家长具有较显著差异。优秀生的家长认为夫妻之间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矛盾的具有分歧的占24%,困难生家长认为存在矛盾的占52%。也就是说,在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上存在分歧的,困难生的父母人数更多一些。

(4)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性

优秀学生的家长更倾向于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而困难生家长在这一方面相比来说做得不够。认为父母对自己经常进行表扬的优秀生占76%,困难生占12%。

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优秀生家长安慰鼓励的占74%,而困难生家长仅占10%,两类学生家长的态度呈显著差异。

困难生的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不管提什么样的要求,都尽量满足的困难生家长占72%,而优秀生家长则占46%。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家长不仅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而且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且要学会欣赏孩子身上的优点,不断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据调查,困难生家长经常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的仅占28%,而优秀生家长则占78%,两类学生家长在这一问题上呈显著差异。

我们认为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对学习成绩的期望过大而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能够有更多鼓励、欣赏孩子的行为,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长则更多的是埋怨、忧虑。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希望得到鼓励与欣赏,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但他们难以在家庭教育中获得满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

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的若干尝试

(1) 每学年举行起始年级家长学校,召开专题讲座

先学习,请有关专家针对学校实际作专题讲座,让家长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并请家长代表谈学习感受,交流他们的教育方法。

(2) 成立家长委员会

首先由家委会成员听取学校的年度、学期工作汇报及计划,召开家长动员大会,听取全体家长意见;再分年级请家长介绍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组织部分家长代表参加学校教学开放日;成立家长互助小组,加强家庭之间沟通,实现家庭有效互动,资源共享,扬长避短,互帮互助。

发送一定量的教育杂志、小报、定期印发家庭教育的有关素材、联系册,向家长提供教育信息参考资料等。 家访,通过老师上门提供教育指导,以解决个别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家长共同商量如何解决孩子在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5)通过学校心理咨询活动,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对子女成长中不利的因素及家庭教育中的片面倾向,及时矫正。

(6)通过校长信箱,及时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并对家长予以指导、帮助、解决。

(7)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感受教育的艰辛与神圣,从现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方法中寻找家庭教育的灵感,在与孩子的零距离沟通中体验亲子教育的欢乐。

研究表明,被试家长的孩子学习兴趣明显比未被试家长的孩子学习兴趣要浓得多,另外和开始调查的学习成绩相比,也明显比原来进步了很多,有的学生甚至有突飞猛进的趋势。

三、讨论与总结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也有差异。 总之,父母应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如此这样,孩子才能在这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庭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和分析

程国美 许宏辉

一、研究目的、对象、步骤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本课题试图说明中学阶段,学校教学条件大致相同,学生的个体学习无显著变异的状态下,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的作用。本课题进行的是中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及家庭教养方式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其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的方法是综合分析和跟踪性调查。对被调查的学生建立学生个人与家庭档案。本报告确定了如下的研究目的:①家长文化程度、职业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关系;②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

1 学生为上海市闵行区上虹中学, 一年级(现二年级)的6个班级,在其中抽取50名学习优秀者和50名学习困难者,共100人。其中男生58人,女生42人,独生子女占94%。

2 以上学生的父母,其中无学生为单亲家庭。

(三) 步骤与方法

1 前期调查(时间为2002年3月):

(1) 学习成绩调查:根据调查者中预时的语文、数学、英语各10次考试、单元测验的平均分数,确定前50名和后50名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一次成绩作为原始成绩,以观察他们以后学习成绩变化的趋势。

(2) 家长职业文化程度调查:主要根据新生入学后所填写的学籍卡中家长文化程度栏目, 由班主任老师逐一填写。

(3) 家庭教养方式调查,发放调查问卷,主要采集以下指标,以进一步了解家庭的教养方式,特别是亲子关系,家庭学习指导方式等。

2 中期跟踪调查并对部分学习困难者的家长(25名)进行座谈、讨论以及指导培训,时间为2002年4月——2003年7月。

3 后期成果分析,时间为2003年9月——12月。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家长职业文化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相关

上海教研所《初中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证实,父母的职业与文化程度,在学习成绩好、中、差三组学生间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此次我们的调查统计,同样再次证实了上述结果。

被调查者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情况。

表一 学历分布

表二 职业分布

由表一表二可知∶前50名学生的家长职业文化程度明显比后50名学生的家长职业文化程度要高。

1 学历为小学、初中的家长,前50名仅占16%(父)、30%(母),而后50名却占了82%(父)、94%(母);学历为大专以上的,前50名占了38%(父)、28%(母),而后50名只占了6%(父)、2%(母)。由此可见,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其中母亲的学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比父亲大一些。 2 职业为工人、职员的家长,前50名只占了12%(父)、42%(母),而后50名占了64%(父)、84%(母);职业为专业技术、科室干部的家长,前50名占了84%(父)、58%(母),而后50名却仅占了6%(父)、0%(母)。同样可知,家长的职业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并且,父母亲职业为科室干部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优异。

以上情况,可以充分说明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于父母职业、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之不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会有较大差别。而大多数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家长的影响。尤其是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其日后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因此,本课题将对家长的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影响关系,对100名被试者进行更深入的跟踪调查。

(二)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学习成绩间的相互关系

1 通过学习成绩的比较研究及家长座谈会中获取的有关信息,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困难的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期望相对比较低

表三 期望比较

期望是家长对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一种预期的希望。家长若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就有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他们的学习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调查中得知,两类学生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期望,都希望小孩将来能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进入大学,接着能找一份好工作,有的甚至还希望小孩能够继续进修或出国留学。由表三可知,优秀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期望要明显高于困难学生家长。这两类学生家长的期望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家长的这种期望效应,在学生的身上也体现出来,所以两类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期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习成绩期望非常高的人数最多,占96%,学习困难的学生仅占30%。

(2) 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少

两类学生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我们所说的交流是指家庭中两代人能够经常性地讲述自己的现状并能尊重他人的建议与意见。在两类学生中,愿意把心事告诉父母的学习优秀生占78%,困难生仅占22%。而经常把心事告诉孩子的两类学生家长尽管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数量上也有一些差异,如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孩子的优秀生家长占,而困难生家长仅占可以看出,学习困难的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明显要少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

(3) 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人际关系欠和谐

从所调查的两类孩子来看,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家庭和睦优于困难生,认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非常友爱的优秀生占88%,困难生占46%,二者有一定差异。可以看出学习困难孩子的家庭人际环境较优秀生较差。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一致性问题上,两类学生家长具有较显著差异。优秀生的家长认为夫妻之间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矛盾的具有分歧的占24%,困难生家长认为存在矛盾的占52%。也就是说,在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上存在分歧的,困难生的父母人数更多一些。

(4)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性

优秀学生的家长更倾向于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而困难生家长在这一方面相比来说做得不够。认为父母对自己经常进行表扬的优秀生占76%,困难生占12%。

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优秀生家长安慰鼓励的占74%,而困难生家长仅占10%,两类学生家长的态度呈显著差异。

困难生的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不管提什么样的要求,都尽量满足的困难生家长占72%,而优秀生家长则占46%。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家长不仅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而且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且要学会欣赏孩子身上的优点,不断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据调查,困难生家长经常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的仅占28%,而优秀生家长则占78%,两类学生家长在这一问题上呈显著差异。

我们认为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对学习成绩的期望过大而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能够有更多鼓励、欣赏孩子的行为,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长则更多的是埋怨、忧虑。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希望得到鼓励与欣赏,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但他们难以在家庭教育中获得满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 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的若干尝试

(1) 每学年举行起始年级家长学校,召开专题讲座

先学习,请有关专家针对学校实际作专题讲座,让家长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并请家长代表谈学习感受,交流他们的教育方法。

(2) 成立家长委员会

首先由家委会成员听取学校的年度、学期工作汇报及计划,召开家长动员大会,听取全体家长意见;再分年级请家长介绍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组织部分家长代表参加学校教学开放日;成立家长互助小组,加强家庭之间沟通,实现家庭有效互动,资源共享,扬长避短,互帮互助。

发送一定量的教育杂志、小报、定期印发家庭教育的有关素材、联系册,向家长提供教育信息参考资料等。 家访,通过老师上门提供教育指导,以解决个别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家长共同商量如何解决孩子在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5)通过学校心理咨询活动,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对子女成长中不利的因素及家庭教育中的片面倾向,及时矫正。

(6)通过校长信箱,及时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并对家长予以指导、帮助、解决。

(7)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感受教育的艰辛与神圣,从现代学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方法中寻找家庭教育的灵感,在与孩子的零距离沟通中体验亲子教育的欢乐。

研究表明,被试家长的孩子学习兴趣明显比未被试家长的孩子学习兴趣要浓得多,另外和开始调查的学习成绩相比,也明显比原来进步了很多,有的学生甚至有突飞猛进的趋势。

三、讨论与总结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也有差异。

总之,父母应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如此这样,孩子才能在这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孩子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庭环境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小环境,孩子从睁开纯净的眼睛那一刹那开始认识周围的世界。幼儿园,小学校园以及之后的一切课堂环境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三环境。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萃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高科技的发展为家庭环境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在这样丰富的社会资源环境中,家长应该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对家庭、孩子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父母的盲目干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生活上,全方位细致的安排,导致孩子缺乏自立能力;学习上,不切实际地制定各种学习计划,大量地买资料,不顾孩子的意愿报了很多培训班。反复地唠叨,总是拿孩子与别人家的优秀孩子对比,看不得孩子休息玩耍,父母的这些做法,不但延误了孩子的能力培养,还严重干扰了孩子的自学能力,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孩子产生一种抑郁焦虑的无能、自卑、厌学甚至厌世的不健康心理,这其实也是与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事与愿违的。

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周围的生活环境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家庭内部的生活环境也从正、反两方面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宁静、和谐、团结、上进、卫生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高效学习。而嘈杂、争吵、懈怠、落后、肮脏的生活环境则难以培养出健康、进取的优秀孩子。家庭的不良环境,比如玩牌、酗酒、唱歌、看电视等更是让孩子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甚至让孩子陷进了“近墨者黑”这样一个不健康的境地。而和睦幸福的家庭,则让孩子拥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港湾,孩子会拥有更多的拼搏进取的力量。现在不少家长不注意对家庭环境的保护,对孩子影响很大。有一些家长不注意为孩子营造家庭的文化环境,各种家用电器、高档娱乐设施

应有尽有,却偏偏缺少书籍。电视、游戏机对孩子的负作用也很大,不少孩子整天与电视为伴,时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体会真实的世界和有益活动的乐趣,变得被动和缺乏想象力。再有就是家长人为造成的不良家庭环境,毫无约束地聊天、听音乐、看电视、搓麻将,让孩子无法静心学习。目前,成人片几乎成为孩子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介。孩子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期与大人共同面对同一种媒介时,他们窥视了成人社会的几乎所有秘密。对此,孩子的第一个反映不是理解,而是模仿,那些早熟的迹象实际上是他们模仿成人世界的结果。

三、家长的不文明,影响孩子的不文明。

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影响人。而学生,属未成年人,思想没有成熟,对事物的好坏鉴别力不强,最易受外界影响,家长的任何不文明言行和落后思想,都会让他们耳濡目染,最后形成坏的习惯,根深蒂固,影响一辈子。有的家长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本分老实勤劳,能吃苦,肯奉献,讲团结,讲卫生,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极少有生活上的不良习气。他们以文明的家庭环境影响教育儿女,让儿女学做好人,学做真人,为儿女的学习、发展打下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基础。因此,家长,孩子的家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文明和思想文明,要时刻留心自己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和思想影响。

那么,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社会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来处理国学精萃与现实社会的冲突矛盾呢?家长是将传统文化视为无用糟粕抛之脑后,还是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用以修身,齐家呢?

家庭教育早已不是时兴话题,家长的责任不只是生儿养大,让儿女有吃有穿,你同样有教他育他的职责,你的所有一切都对孩子产生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你的言行你的思想你的决策等都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将来。下面有几点好的建议送给各位家长:

一、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言行来自于父母,如果父母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那么孩子以后会有一个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勤劳,节俭、文明等习惯也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无穷尽的益处。

“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线。学生掌握了“做人”的准则、完善了“做人”的素质,不但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还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脱离家长老师呵护的情况下,理智的、自如的应对未来。为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注意在“做人”方面给予他充分的教育。我们的主要做法为:示范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支持并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学生成长阶段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表现也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如果学生所处家庭环境,由于父母经常发生争吵,而充斥着紧张与对抗,这样他往往会封锁自己,不爱与人交流,对任何人都缺乏足够的信任,孤立使他在个别时候遇到某些敏感问题时会采取对抗的心理,情感变化无常,不能自已,甚至有攻击倾向,这是幼时情感受到压抑的结果。同时这样的人往往更加独立,独立意识更强,他们遇事有主见,并不容易改变,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倔”。

二、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家庭里一直响着麻将声,那么肯定影响孩子的学习。以前,我遇到这样一个家庭,父母每天在家玩麻将,每天家里都有很多人打麻将,玩扑克。家里的孩子做作业也不专心,还不时看他爸爸的牌,关心牌桌上的输赢。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使其父母明白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影响孩子,我多次找到家长与其谈话,并建议家长儿子一起学习,“身教重于言传”,时间一长,潜移默化中,孩子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比以前自觉了,认真了。半年过去了,家长以不再玩麻将,孩子的学习也搞上去了,并且多次在数学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事实上,家庭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不只是在性格上的,还有包括认知能力、情绪反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一个人的行为、情感、性格表现往往能够看出这个家庭关系和环境状况如何。对家长来讲首先要对自己性格表现进行必要的约束,尽量改善遇事的急躁情绪,乱发脾气,及攻击性行为。这样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入手,使孩子有一个可以依赖的生长环境,同时对孩子进行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引导,使家庭教育成为社会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补充。针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还要对孩子早熟、独立、社会交往等各种问题进行咨询,提高自己的认识

水平,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指导。

三、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培养孩子的情商

现在,社会对情商的重视不亚于智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商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父母不能简单的说教,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凭借我们的一颗爱心,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帮助孩子塑造完美的人格。首先,我们要放下父母的架子,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孩子;其次,要和孩子多沟通,沟通使孩子觉得父母关心他,有利于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则从沟通中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肯定孩子的成绩,帮他分析存在的不足。所以,在工作中我经常建议家长不管自己有多忙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听孩子讲话,耐心与孩子交流。


相关内容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摘 要] 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探讨影片片名特征和翻译现状的基础上,从英汉思维差异.文化内涵联想.审美差异.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
  • 历年高考政治真题主观题(文化生活)
    (北京2013)41.(27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 ...
  • 邓丽君: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声音
    邓丽君: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声音 很少有哪个歌手像邓丽君这样,一直对我们有影响.用一只手就能把有影响力的歌手数清的华语歌坛,其他人的影响都是阶段性的,唯有邓丽君的影响是持续的. 上世纪80年代,邓丽君对大陆人来说是一本流行音乐.大众文化的启 ...
  • 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摘 要: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论述了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就如何有效地利用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关系 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1.企业文化的两种分类企业 ...
  • 中美篮球文化差异及NBA对中国篮球发展的影响
    中美篮球文化差异及NBA 对中 国篮球发展的影响 届 别 2014届 系 别 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专业 姓 名 宫士明 指导教师 史利江 二○一四年五月 中美篮球文化差异及NBA 对中国篮球发展的影响 The Basketball ...
  •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摘要]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发展主线,探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可提升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水平. [关键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 ...
  • 桂林旅游文化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桂林旅游文化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桂林既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 又是享 誉"山水甲天下"的山水旅游名城.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桂林旅游文化已形成 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近几十年来,桂林旅游 ...
  •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
    摘要: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的背景下,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本文在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及其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湟文化对河湟地区乃至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河湟地区文化影响下的河湟地区乃至青海省的经济发 ...
  • 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 ........................................................................................................ 1 1希腊神 ...
  • 校园环境文化论文
    校园环境文化论文 校园环境文化论文 对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而对于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来说,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