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缺陷检测技术 - 范文中心

材料缺陷检测技术

01/10

材料(构件)缺陷检测技术

摘要: 无损检测技术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总得来说,无损检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 称作无损探伤,它的作用是在不破坏产品的前提下,检测出人眼无法看见的缺陷,以满足工程中的需要;第二阶段称为无损检测,它不是检测,它不是检测最终产品,而是要测量过程工艺参数;第三阶段称为无损评价,它不仅要检测缺陷是否存在和位置信息,还要测出缺陷的类型、尺寸、形状、取向以及对材料的力学行为的影响。,无损检测的类型有很多,根据美国国家航天局统计分析,大概有六大类,70余种。因为材料(构件)缺陷检验在航空航天,建筑,交通,工业,运输都有广泛的应用,也是这些行业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也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所以,现如今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材料缺陷检测设备和装置,如:超声检测、红外检测、电子错位散斑干涉、交变磁场测量法等无损伤检测技术。下面我将对一些现如今主要运用的检测技术对其原理、优缺点做一下介绍。

关键词: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红外检测;电子错位散斑干涉;交变磁场检测

引言:材料或构件在使用中难免会有疲劳损伤、荷载损伤和被腐蚀,即使是全新加工制作的构件也难免有缺陷。及时发现材料或构件的缺陷有利于减少损失,保障安全。如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探伤检测设备,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对应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下面将对比介绍一下现在普遍运用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1.超声探伤检测

原理: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千赫的机械波。在超声探伤中常用的频率为0.5~10兆赫。这种机械波在材料中能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传播,遇到声阻抗不同的异质界面(如缺陷或被测物件的底面等)就会产生反射。这种反射现象可被用来进行超声波探伤,最常用的是脉冲回波探伤法探伤,脉冲振荡器发出的电压加在探头上(用压电陶瓷或石英晶片制

成的探测元件),探头发出的超声波脉冲通过声耦合介质(如机油或水等)进入材料并在其中传播,遇到缺陷后,部分反射能量沿原途径返回探头,探头又将其转变为电脉冲,经仪器放大而显示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根据缺陷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和幅度(与参考试块中人工缺陷的反射波幅度作比较),即可测定缺陷的位置和大致尺寸。除回波法外,还有用另一探头在工件另一侧接受信号的穿透法。利用超声法检测材料的物理特性时,还经常利用超声波在工件中的声速、衰减和共振等特性。

优缺点:

超声检测法的优点是:穿透能力较大,例如在钢中的有效探测深度可达1米以上;对平面型缺陷如裂纹、夹层等,探伤灵敏度较高,并可测定缺陷的深度和相对大小;设备轻便,操作安全,易于实现自动化检验。缺点是:不易检查形状复杂的工件,要求被检查表面有一定的光洁度,并需有耦合剂充填满探头和被检查表面之间的空隙,以保证充分的声耦合。对于有些粗晶粒的铸件和焊缝,因易产生杂乱反射波而较难应用。

2.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红外热像仪最早是因为军事目的而得以开发,后来迅速向民用工业领域扩展。自二十世纪7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开始使用红外热像仪在各个领域进行探索。红外热像仪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非常轻便的现场测试设备。由于测试往往产生的温度场差异不大和现场环境复杂等因素,好的热像仪必须具备320*240像素、分辨率小于0.1℃、空间分辨率小、具备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合成功能等。由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进行非接触式的、高分辨率的温度成像,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可提供测量目标的众多信息,弥补了人类肉眼的不足,因此已经在电力系统、土木工程、汽车、冶金、石化、医疗等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在土木工程方面:红外热像仪可通过对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的检测,分析建筑物的结构,从而及时有效地发现例如外墙开裂、房顶裂缝、内部支撑损坏等问题,可避免严重影响救援进度、危害救援人员安全的房屋跨塌伤害事故,为灾区的救援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也可为灾区受损房屋的安全及渗漏状况提供参考依据。红外热像仪是“建筑质量检测”的有力工具,即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测

量建筑结构的表面温度状态,来检测外墙的剥离、空鼓状况或评价。红外热像仪未来的发展前景更不可限量。

原理: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优缺点:

由于红外热像仪属于窄带光谱辐射测温系

统,使用其进行温度测量时所测得的物体表面温度,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以测到的辐射能计算出来的。因此,实际测量时,测量精度受被测表面的发射率和反射率、背景辐射、大气衰减、测量距离、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相比之下,红外热像仪的测量误差因素比较多,误差可能会比较大。

3、交变磁场无损检测

交变磁场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

以实现金属表面裂纹尺寸测量。它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被用于水下结构和海上平台设备的无损检测中。这种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的很成熟,而且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

原理:

交变磁场检测时先给被测试件通以交变电流,使

工件表面外部空间形成交变磁场。若构件表面有裂缝,势必会影响电流分布,从而影响磁场分布,测量这个磁场变化,就能测定裂缝的长度和深度。

面缺陷和裂纹等多种测试。

原理:

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是以激光散斑作为被测物场变化信息的载体,利用被测物体在受激光照射后产生干涉散斑场的相关条纹来检测双光束波前后之间的相位变化。一束激光被透镜扩展并投射到被检测物体的表面上,反射光与从激光器直接投射到摄像机的参考光光束发生干涉,在被照射的表面产生散斑场及一系列散斑图像。当物体运动时,这些散斑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征出被测物体表面的位移场变化或形变信息。使用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得到视频信号,由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后在监视器上显示出表征物场变化的散斑干涉条纹图,通过数值计算将这些条纹解析为人们所熟知的物理量。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将全息干涉条纹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存储在计算机中进行运算和处理,处理过程实现了数字化、自动测量和对结果的

t其中0为被测金属板厚度,

μr为被测试件磁导率,

直观解释。

σ为被测材料的电导率,d为材料上缺陷的深度,励磁线圈的电流强度为Im,频率为f。当载有交变电流的励磁线圈靠近导体时,导体内部会产生电流,由于缺陷的存在,感应电流场受到破坏,利用磁测量传感器测到裂纹附近的磁场,就可以完成缺陷的检测。 在工件上表面外围空间的磁场强度可以根据实际模型分为在空气域产生的磁场(Hin),无缺陷工件的耦合场(Hpm),以及缺陷造成的耦合场(Hpc)三部分。

H(x,y,z)=Hin(x,y,z)+Hpm(x,y,z)+Hpc(x,y,z)电子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是基于物体结构损伤

[3]

优缺点:

优缺点:

由于检查过程是非接触的,故对工件表面要求不高,甚至都不需要给工件除锈除漆,也不需要标定试件。也可以测定裂缝位置,深度,但其技术操作要求较高。

4、电子散斑干涉检测

电子散斑干涉( ESPI)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全场实时测量技术 ,因其通用性强、 测量精度高、 频率范围宽及测量简便等优点 ,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电子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完成位移、 应变、 表

处的外表面在静载荷或动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非

均匀的表面位移或变形,在有规则的干涉条纹中会出现明显的异状,如不连续、突变的形状变化和间距变化等;通过测算这些微小的变化,便可查明物体内部缺陷及其位置。与常规无损检测手段如射线、超声波、电磁、渗透和磁粉检测技术等相比,电子散斑干涉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测量信息丰富,可实现实时处理,测量精度高,能达到激光的波长级别。

②能进行全场检验,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适用于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

③检测结果易于保存,电子散斑条纹图可以数字形

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便于后续处理分析。

④采用相减模式处理干涉散斑条纹,消除了一般杂散光的影响;测试仪器可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工作,即使在太阳光下也可测量高温物体的损伤。

方面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参考文献:

【1】张俊哲等注,《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1

【2】中国无损检测协会编译,“电磁检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基于交变磁场测量技术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赵海涛,2004.11

【4】“基于交变磁场测量法的微弱信号检测”,李文艳,陈国明,李伟,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陈建忠,史耀武,无损检测交变磁场测量法【J】.无损检测,2001

【6】王泽新,陈国民,基于labview的交流电磁场检测信号处理方法,石油工程建设,2008

【7】郭广平,刘水冰,王钰等,蜂窝结构的错位散斑无损检测技术,2004

【8】张伟伟,贺玲凤,顾学甫,电子剪切散斑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实验力学,2006

【9】陈金龙,孙晨光,秦玉文,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的检测技术,宇航学报,2004

【10】蜂窝夹芯板缺陷的ESSPI无损检测,栾旭,粱军,程靳,王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11】涡流阵列无损检测技术在打飞机中的应用,伏小强,吴素君,张佳佳,赵亮,何景武,上海飞机设计院

【12】谢小荣,杨小林,飞机无损检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3】 [4]付惠民,钱若力.无损检测可靠性与寿命

控制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 1994, 9

【14】林翠翠,散斑干涉法在工业质检中的应用,2011.12,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15】吴天茂,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东方电机,

2002

【16】孙德江,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西飞科技,

1993

【17】万敏,电子散斑干涉检测技术的研究,[硕士

学位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18】王巍巍,散斑干涉技术实验研究机无损检测


相关内容

  • 无损检测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课程名称:航空发动机装配与维修 班 级:94040401 学 号:[1**********]05 姓 名:段 天 祥 授课教师:石 宏 2012年11月15日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它在航空发动机维修中的应用 无 ...
  • [锅炉压力容器检测]课程教学大纲
    三 cch 等级:管理员 文章:39 积分:160 注册:2004-10-01 鲜花(0) 鸡 一. 一. 金属材料的性能 1.材料的一般性能 (1)使用性能 (2)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1)金属 ...
  • 焊接与切割标准
    焊接与切割卷 招聘(广告) GB324-88* 焊缝附号表示法 3 GB 985-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37 GB986-88* 埋弧焊焊逢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53 GB/T3375-94 焊接术语 ...
  •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 一: 二:基本方法:射线.超声.磁粉.渗透 教材:P281,P381 一:磁粉检测(MT) 磁粉探伤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 ...
  • 木材无损检测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_王欣
    第31卷 增刊12009年1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Vol.31,Supp.1Jan.,2009 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木材无损检测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王 欣 申世杰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 ...
  •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一般性要求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一般性要求 目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2 2 ...
  • 单晶硅的制备
    课程报告 题 目 单晶硅的制备 课 程 名 称 城市建设与环境友好材料 院 部 名 称 龙蟠学院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 级 M10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 生 姓 名 周海逢 学 号 1021416044 指 导 教 师 张小娟 金陵科技学 ...
  • 焊接专业毕业设计
    除尘器之箱梁的焊接工艺 [摘要] 本论文阐述了除尘器之箱梁的焊接工艺.根据生产需要,选用材质为Q345钢,厚度为3.0mm 的钢板.并论述了Q345钢的作用及焊接性,主要用于制造耐酸碱.大气及腐蚀介质等的结构件和容器等.通过对Q345钢板化 ...
  • 11无损探伤检测程序
    旅大10-1油田综合调整工程项目老平台适应性改造工程服务 无损探伤程序 目 录 1 范围----------------------------------------2 2 适用规范和标准------------------------- ...
  • 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了加强超高压容器的安全监察,保证安全运,保护人民 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2条 本规程是对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