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咕咚]教学反思

04/22

  有人说,低年级的语文课难度低,好把握。但当我得知待评名师讲课题目是《咕咚》的第二课时,却不免有些担忧。虽然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目前接触的篇幅最长的一篇老课文,而且其中的对白较多,要讲出新意并不容易。因此,我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力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提高能力,明白事理。自我感觉教学效果良好。

  一、新颖独特的注意力训练

  上课伊始,孩子们的心有的被草草收兵的游戏牵制,有的被呼哧呼哧的喘气羁绊,可谓是“魂不附体”,很难一下子安定下来。假如教师忽略这一点,急于按部就班实施教学,结果往往是“欲速不达”。其实能抓住孩子内心的导入方式很多:比如谈话、猜谜、画画等等。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采用“科学坐姿”、“定点凝视”等提升注意力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绪很快集中到课堂上,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以兴趣为先导,图文结合入情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鲜活的画面最能吸引其注意力。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湖边的木瓜树,并配以“咕咚”声,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思维很快活跃。在回顾第一课时内容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的一个个可爱的动物图片丰富了板书内容,并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一吐为快。

  三、夯实基础,以识字、写字为基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对写字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学中“多认少写”;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我采用以下策略:

  (一)闪式词语。用新奇的词语出现方式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运用开火车读,合作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读词,加以巩固。

  (二)识字。提出问题,引导多种方法识字。随文出现的生字“跟”,分析字形识记。将“足”字与“足字旁”进行观察对比;――你想怎样记住它?(换偏旁、熟字加偏旁……)――你还知道哪些“足字旁” 的字?(跑、跳、蹲、蹦、路、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前积累的好习惯。

  (三)写字。重点指导“跟”字的书写。要求学生在教师板书范写时边观察边书空,注意每一笔的书写规则;学生动笔书写时强调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认真、正确,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保证了书写效果。

  四、以朗读为主线,抓重点词语感悟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强调有感情朗读,学习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思,在读中知,在读中悟。比如: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比读、领读、读后评价等。

  (二)抓住重点词语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处在懵懂期,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引导。比如:“撒腿就跑” ――我们通常遇到什么样的事才会“撒腿就跑”呢?(体会紧张、害怕的心理指导朗读;)

  “乱哄哄”――平时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乱哄哄?结合图片体会当时混乱的场面,感受慌乱的心理状态。

  理解“愣”一词,让学生边做动作边体会,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准确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

  (三)角色读演,生生配合。由于课文篇幅较长,而且对白较多,通过分角色朗读,能够再现课文情境,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每个小动物的心情。我找出五名同学分别朗读小兔、狐狸、狮子、小猴和旁白内容。而其他同学则边听边根据自己的理解配合做动作。这样生生配合,读的同学声情并茂,表演的同学入情入理,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想象力。

  五、以合作交流为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一)小组合作探究:读一读5-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狮子的语句。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交流,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二)小组讨论: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做法?不喜欢谁的做法?分别说说理由。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语言表达得到锻炼,增强了明辨是非能力。

  六、注重思维的拓展,想象力的培养

  (一)小动物弄清真相之后都笑了,他们会边笑边说些什么?

  (二)如果你在湖边听到咕咚声,你会怎么办?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两个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又与生活实际相连,让他们懂得,遇事要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七、用改编的儿歌结尾

  朗朗上口的儿歌,便于学生记忆,在加深理解课文的同时再次获得思想启迪。让学生牢记:遇事情,不慌张,看仔细,想明白,事情真相要弄清!

  八、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九、反思不足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即使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也会有不足。录像课之后,我伏案沉思:尽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需改进:

  (一)学生在课上的书写时间还应适当增加。进一步加强写字指导和练习,力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人人写一手漂亮字。

  (二)个别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及兴趣培养还有待提高。需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不但“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进一步培养兴趣,发展思维,提升注意力,达到课堂有质、有效、高效。


相关内容

  • 关于小说写作中拟声词的运用
    单音节: 唰 哗 轰 嘭 砰 嘘 咻 飕 哔 当 吐 噎 双音节: 啦啦 哗哗 汪汪 咚咚 咚隆 呀呀 呼呼 嗖嗖 潺潺 嘘嘘 咻咻 鸭鸭 嘎嘎 铃铃 令令 滴滴 答答 飕飕 訇訇 吁吁 淅淅 得得 瑟瑟 冽冽 剌剌 沥沥 哼哼 啊啊 叨叨 ...
  • [写作指导] 谈谈对代入感的看法
    写网络小说第一重要的就是代入感,如果没有代入感,这部小说再精彩也不会有人看,作者只有把自己要想表达的地方写到位,才可能给读者展现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亲其境,切身体会之感. 我也是一新人,今天大言不惭的谈谈如何加强代入感的问题. 第一 ...
  • 数枣 绕口令
    数枣 绕口令 数枣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 拿着竿子去打枣, 青的多红的少. 一颗枣两颗枣三颗枣四颗枣五颗枣六颗枣七颗枣八颗枣九颗枣十颗枣, 十颗枣九颗枣八颗枣七颗枣六颗枣五颗枣四颗枣三颗枣两颗枣一颗枣, 这是一段绕口令,一气说完 ...
  • 感恩父母做的一件事
    <感恩父母做的一件事>父母生育了我,养育了我,同时也教育着我 从小到大,妈妈和爸爸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他们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养育我,使我长大成人小时候,我就像一只小鸟,依偎在父母的怀里,现在我长大了,不需要在那样依赖着父母.我可以 ...
  • 记一件惭愧的事
    最后的半瓶矿泉水 每天妈妈疲惫地回到家,都会忙着做好可口的饭菜等我们回家.每次看到我汗流夹背地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到的时候,她都会先找一张柔软而干净的毛巾隔在我的湿衣服和背之间,然后递上一杯水,让我喝下.可是昨天晚上,我因半瓶矿泉水让妈妈叹息了 ...
  • 伊索寓言好词好句
    好词摘抄: 永不凋谢 繁重 幸福 枪林弹雨 长途跋涉 趾高气扬 打劫 损失 慈悲 出卖 胆大包天 饶恕 罪恶 家世 夸耀 致敬 合适 朝夕生活 糟糕 相处融洽 丑陋 美丽传说 感激 热情款待 好句摘抄: 1.不久,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脚仍和 ...
  • 美食类节目策划
    食 在 玉 都 冯远敬 第 一 集 民族美食--烧羊肉 播音员: 关于饮食文化,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北京人吃的是文化:上海人吃的是精细:广东人吃的是心动:重庆人吃的是热烈. 那么,和田人吃的是什么?是豪情!--西北人那种特有的粗犷和豪放. ...
  • 一个微笑作文
    一个微笑作文一:一个微笑 在我的记忆中,记载了不少微笑.有满意的,有坚强的,也有温和的--然而,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一个温暖的微笑.它如春天般的温暖,融化了我心中冬天的寒冰. 记得那时,我才六岁.当我在大厦中乱转,想寻找妈妈时,没人理会我 ...
  • 一年级下期生字
    一单元 春天来了 fēng f ā风(风车)(吹风)(台风)(风风火火) 发(发现)(发明)(发财)(百发百中) bīng huā冰(冰冻)(冰冷)(冰块)(冰天雪地) 花(花朵)(花园)(红花)(五花八门) 放(放学)(开放)(放假)(百 ...
  • 美好的春天(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美好的春天(700字)作文 当春节结束后,气温开始渐渐地暖和了起来.美 丽的桃花和迎春花开了,种子也发芽了,让我知道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 下午,我坐在 树下的藤椅上抬头看着粉红色的桃花飘落.旋转着.突然带着一股泥土.青草和桃花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