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教案 - 范文中心

[弟子规]教学教案

06/07

《弟子规》教学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论语的重要思想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的重要影响。

2、 学习并掌握《弟子规》的总叙部分和〈谨〉〈信〉部分的重点段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 教学重点:掌握《弟子规》的相关内容,并能当堂背诵。

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情境导入法、分组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各位同学,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说如烟海,学习弘扬优秀的传统

文化,可以开启我们蒙昧的心智,净化我们瞑沅的灵魂。《弟子规》作为优秀文化的典籍,教育我们用仁爱之心待人,以宽厚之心待人,严谨做事,诚信做人,这样我们就能以平静的心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构筑自己幸福美满的人生。

教师配乐朗诵《缅怀祖德》(文字)

2、 介绍《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

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3、 相关的新闻报道:多媒体图片展示。

4、 孔子及论语:

之一,仁的核心价值观;故事:六弟子问仁;

首先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于颜渊问仁,说道,一个人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斗争,净化心灵,保持克己的诚敬,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境界了,这种境界就是“仁”。同时,孔子还告诉颜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只要不符合礼的境界,你只要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就是冉雍,他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是平民出身,孔子认为仲弓具有领袖的气质。孔子对于仲弓问仁,他说,一个人在外,要有礼貌,要诚心诚意地与人相处,做事情要有责任感,自己不愿意的,就要想到可能别人也不愿意。对于自己和别人都要没有怨言。

下来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居于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名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樊迟两次问到仁,第一次,孔子说,能够尊敬别人,爱护别人,就是仁,并且说,知人善任的人就是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第二次,孔子说,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恭恭敬敬,诚诚恳恳,为人处世,要忠人之事,要尽责任。对于平平常常的人,也要尽心尽力。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姓颛孙,名师,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张问为仁,孔子说,恭、宽、信、敏、惠。对于自己的行为要严加约束;对于别人要宽宏大量,要能够包容于人;对于别人要有信任感,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自己也要有信心;做事情要聪明,要理智,要反应快;对于家人、朋友、同事,要多做有利的事,这样才能与人相处,创出一凡大事业。

之二,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思想;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语义释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阳货》篇,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人与人的先天素质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人们受环境影响,养成的)习惯不同,便相距遥远了。在这里,“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很大差别。

从“习相远也”的观点出发,孔子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是很重要的。他说:“少若成天性,习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说的是少儿时期通过教育养成的智能,犹如天生自然一样。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教育都是重要的,提出了“终生学习”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他还现身说法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层面指出,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有关键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性相近,习相远”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人们把孩子送进学校时,首要的目的,并不是使他们学习具体知识,而是养成一个习惯。”《大学》中说:“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和“亲民”都是“修身”的要求,而“止于至善”则是修身达到的最后境界。陈嘉庚先生在创建厦门大学时把“止于至善”作为校训,可什么止于至善呢?科学文化知识追求的是“真”,而道德修养追求的是“善”。这种善在每个人的禀赋中都存在,比如仁爱,比如诚信。

5、 学习弟子规的总叙部分:播放视频资料;朗读;

背诵: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6、 学习次谨信部分:播放视频资料;分组朗读;上台表演;当堂测试;

分组学习安排:下发学案,相关学习资料在学案中已体现。

[谨]

一组: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背诵)

二组: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背诵)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三组: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背诵)

四组: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背诵)

[信]

一组: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背诵)

二组: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背诵)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三组: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背诵)

四组: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背诵)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7、 结束语:

同学们

当我们有足够的智慧、足够的严谨处理身边的每一件事

当我们用诚实的态度、仁爱的胸怀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我们一次次的坚持得到肯定

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会一天天在孝敬的教育中茁壮成长

愿《弟子规》陪伴你的一生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雨露中

健康生活 快乐生活 幸福生活

8、 播放短片《幸福的人生之旅》。


相关内容

  • 弟子规谨教案
    <弟子规>之"谨"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引导学生在读得准确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将韵文读得有滋有味. 2.会悟:结合注释理解韵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中受到启迪和 ...
  • 弟子规谨教案及反思-校本
    弟子规-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弟子规-谨部分内容. 2.初浅理解文中意思,大致背诵所学内容.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朗读弟子规-谨部分内容,大致背诵所学内容. 难点:初浅理解文中意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本单元题为"经典驿站",共17课,包括古代一些经典的文集,有<声律启蒙><续小儿语><增广贤文><弟子规><幼学杂字>&l ...
  • 弟子规教案入则孝3
    弟子规教案 5 进度:入则孝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教学内容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力准备,父母亲讨厌的事物,要小心谨 ...
  • 前亭中心学校20**年新八德教育工作汇报
    欣欣八德,馨满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2013年2月以来,在漳浦县教工委书记.宣传部陈部长的号召下,在县教工委,教育局的领导下,新八德教育在金浦大地蔚然成风.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落实新八德教育, ...
  • 议论文论据补充训练(教案)
    议论文论据补充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重点: 1.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学会补充论据. 2.补充论据的方法.技巧. 一. 什么叫论据? 在议论文中,论据是支持和证明论点的根据. 二. 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事实论据: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 ...
  •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学教案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 ...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 说说我自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清楚.大方地介绍自己,在介绍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2.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 教学重点: 知道从哪些方面清楚大方的做自我介绍 教学准备:四 ...
  • 七年级第10课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一 [文件] 第10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doc [标题] 第10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教案/初一 [内容] 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高级教师 ...
  • 中国美术赏析第三章(雕塑)教案
    学 校 教 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 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