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大纲 - 范文中心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大纲

09/23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 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影响人的

思想品德的活动,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 学校教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

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

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素 教育内容因素 教育手段

因素 教育途径因素 教育环境因素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特征:首先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㈠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征是: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教育和社会生活及生

产劳动融合在一起; 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 奴隶社会的教育: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巩固和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的大小奴隶主;

教育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校教育鄙视和脱离生产劳

动;欧洲奴隶社会有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和武士和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提

出“缪司”教育的雅典教育;在这个阶段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教育没有

培养生产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的教育:

在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设立的学校

有六学二馆,二馆是东宫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任”,

教育内容是儒学,即四书五经,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

生实行棍棒纪律,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欧洲的封建社会教育分为教会教

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骑士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

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艺;

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特征:出现双重教育目的,既要培养资

产阶级代理人,又要培养熟练的劳动力,增加了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引进

实验法,演示法等,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教学,改进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

及义务教育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特征:⑴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⑵共产党

统一领导,创办;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对封建迷信;⑷全社会实施平等的

民族教育;⑸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⑴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礼记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西方的第一

部教育著作 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柏拉图《理

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培根,夸美纽斯洛克 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

特,福禄贝尔,斯宾塞,乌申斯基, 杜威;

⑶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⑷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a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伊《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杜

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d批判教育学:

⑸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礼记 学记》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

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 足邋 等”,即循序

渐进。

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问答法 (2)、柏拉图《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 古罗马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

理》

西方近代的教育思想:

英国 培根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捷克 夸美纽斯 > 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

近代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英国 洛克 > “白板说”

法国 卢梭 >

瑞士 裴斯泰洛齐 >

德国 赫尔巴特 >

德国 福禄贝尔 >

英国 斯宾塞 >

俄国 乌申斯基 >

美国 杜威 >

主要观点:

夸美纽斯: (1)、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规律;

(2)、提出了“泛智”思想,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

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

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四是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

了班级授课制。

赫尔巴特 (1)、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

(3)、旧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杜威 (1)、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

验的改造

(2)、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

(3)、在师生关系上,他主张儿童中心,强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

活动中心

(4)、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

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

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当代教育学理论:

赞科夫 《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五大教学原则(高难度 高速度 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理解学习

过程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美国 布鲁纳 《教育过程》 主要思想是 结构主义和发现法

的教学方法。德国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论

瑞士 皮亚杰 > 论述智力发展的阶段

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

智力

苏联 苏霍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

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体现和谐教育思想

巴拉诺夫 >

巴班斯基 > 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思

阿莫纳什维利 >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

思想。

(1)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最早探讨

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2)加里宁 《论共产主义教育》

(3)马卡连柯 《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育诗》

(4)凯洛夫 主编《教育学》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提出了六个教学

基本环节,对我国的教育学曾产生很大的影响

(5)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阐

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

(三)运用

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⑴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日益繁密;⑵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⑶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⑸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

求;⑹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化,多媒体化,越来越重视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研究,

愈来愈强调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比如说教师的行为转变,在

新课程背景下,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宽容;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

引导、交往;在对待自我上,强调设疑、反思、创新;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

强调合作、沟通、交流。

(1)“赏识教育”问题:赏识教育是周弘提出来的,它是从教育自己女儿的过

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要求教育者改变心态尽量去“赏识”

自己的教育对象,以期激励其上进。这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实际上是教育学上的

“皮革马利翁效应”,运用恰当固然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但若过之,流弊无穷。

要记住“教”字中即有“放”的意思,也有“小击”——引导、组织、惩戒的意

思,如果我们不用或放弃必要的“惩戒”手段,而只是一味的“赏识”,大多是

会惯坏孩子的。治教其实和治国治政的道理是一样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法制、

没有刑罚,对罪犯也采取“赏识”态度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近来出现的因老师

罚了一会站就自杀者,提示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娇嫩,以至不能接受哪怕是轻微

的“惩戒”。缺失了“惩戒”的教育必然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一种残缺的教育

的前景是不难想象的。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可见必要的挫折对学生

成才反倒是有好处的。由上可知,赏识教育并不具备普适性,不宜盲目仿效。

(2)学习的动力问题:学习的动力究竟来自哪里?为什么有的学生孜孜不倦而

有的学生则不思进取?为什么有的学生其家长几乎不管而他的学习却非常主动,

有的学生让老师、家长操碎了心而他的学习却很被动?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差生

转化的大问题。如果按照上述教育的“三个层面”来分析,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或

失去主动性,乃因其不能“自化”,不能“自化”,乃因其不能“自食”,而不

能“自食”之原因可分为二:一是“无食可食”,这责之于老师的引导不得法,

犹如牧人没有找到好的牧场,牛羊无草可食一样;二是“食不如味”,即老师所

教与学生的基础脱节。而在以班级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我国基础教育中,“食不

如味”,是最容易发生的,长期的“食不如味”必然导致“无食可食”。这是在

班级制教学中必然产生差生且差生不易转化之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势必要

靠“个性化教学”来补偿。

(3)模式化问题:一种教育方法一旦形成某种模式既是这种教法成熟的表现,

同时也是这种教法僵化的表征,后继者大多只是模仿,效果未必就很好。教育其

实很象中医看病,不同的病人吃的是不同的方子,而他们的病可能是相同的,但

“证”是不同的。所谓“个性化教育”其实就是这东西,古人用四个字就说清楚

了,叫做“因材施教”。所以模式化是不宜强行推广的,它除了制造一些名师崇

拜效应外,其实对大多数教师的创造性是有妨害的,对学生也未必是负责任的作

法。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1996年颁发的《小学管理规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遵守社会公德意识,集体意识,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德,活泼开朗的性

格: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阅读,书写,计算,表达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社会常识:具有初步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能

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合理锻炼,养护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

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审美情

趣。

5、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

充分的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

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走向强调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教育,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6、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教育功能:教育活动着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类型:从作用对象划分(个体功能、社会功能)

从作用方向划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从作用呈现方式分(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个体功能: (1)教育是促进个体生理发展的功能

(2)教育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功能

社会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传递与

保存文化、活化

文化、交流融

合、选择、更新

创造)

教育功能观:是人们对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教育在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一

切作用或影响的认识和看法。我们把教育功能观分为正向功能观,负向功能观,

正负双向功能观。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2、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1950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工农服务,

为生产服务”

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指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体育,智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

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坚持德育体

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

合的方针;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与接班人;

3 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依据),社会生产方式(主要依据),

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的需求越来

越迫切,为了适应这一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教育就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1、正确的公民意识.

2、具有该年龄段应具有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3、掌握坚实的知识基础,注意课上知识与课外生活的联

系,能够学以致用。

4、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具有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6、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7、掌握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并具有创新意识。

8、积极参加文体艺术促进身心发展。

9、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

我们要以中学生升学、成长、就业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

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课内外相结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

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文

化和创新、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

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制定一个"学生素质拓展

计划"。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的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

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的制度。

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

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

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学制(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

构);

单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混合学制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

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

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

织形式,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及有关教育行政制度。

类型:(1).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

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2).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

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

3、校长负责制:

是指学校工作有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4、学校概念: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5、学校的基本性质:⑴人文性;⑵主体性;⑶优质独特性;

6、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此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3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12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学制的改革: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学制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8年学制改革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 发展的历史。

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

3、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建国50年来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沿革:(1949-1952)校务委员会制;(1952-1957)校长责任制;(1957-1962)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1962-1966)在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1966-1978)革命委员会制;(1978-1985)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责任制;(1985-至今)校长负责制

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改革都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⑴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

⑵个人负责和集体负责的关系;⑶职责和权力的关系;⑷领导与群众监督的关系; 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是: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三)运用

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路:

校园文化的特征:⑴校园文化的教育特征:教育性,示范性,可塑性,⑵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批判性,突变性,超越性;⑶校园文化的校园特征:独立性,多元性,弥散性;

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管理、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交互作用而创、生出来的的支配他们行为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群体意识等观念文化和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人际模式等制度文化。须强调的是,学校组织文化一经形成,便成为学校成员所共有和必须遵循(有主动和被动遵循之分)的学校普遍文化,并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首先,学校组织文化赋予学校中的各种事实和现象以现实意义。学校中的各种事实和现象本身并不具有意义,或者说只具有某种可能的意义,其意义的生成要经由一个解释过程,而在解释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学校组织文化。其次,学校组织文化通过赋予事实或现象以不同意义,进而决定学校成员,尤其是教师的行为反应方式。例如,同是教师揭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一事实或现象,在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中,可能会认为该教师无能,教育教学素养不高。前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反思,后者则促使教师尽量避免该种行为,或者即使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存有问题,也不会公开承认。总之,学校组织文化构成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使教师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话该说,哪些事情是受鼓励的,哪些是不受欢迎的。即它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约束性,使教师选择和趋向(这里的选择和趋向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之相符合的行为方式。

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师与学生

(一)识记

1、教师的职业角色:

社会生活中教师主要充当的角色:教师是教员,教师是管理者,教师是咨询者;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一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三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四是社区的开发教育者。五是反思性的实践者。

2、职业特征:

一是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二是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三是长期性和间接性,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四是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泛性。总之,教师劳动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并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既要发挥特长,创造性地教书育人,又要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育人大业。同时,教师还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种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使之形成合力。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

休假。5、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是: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计划。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步发展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阶段、胜任阶段、成熟阶段和专家阶段这四个阶段。

5、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途径:㈠师范教育㈡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㈢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㈣自我教育提高

6、校长的职责:

1、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

2、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

3、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7、校长的素质要求:

基本要求: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品德;学历要求初中校长要有大专以上学历、高中校长要有本科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校长岗位要求:1、本政治思想素质:2、位知识:政治理论、国情知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学校管理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其他相关知识。3、位能力: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及计划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指导教师的能力;协调能力;教育改革和实践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8、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第二、学生在教育的指导下学习。第三、学生的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一方面是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决定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第二、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9、学生群体文化特征:

10、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依据《教育法》,学生的权利包括:(一) 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 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 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四) 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

证书、学位证书;(五)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隐私权,健康权。

学生应尽的义务有:(一)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二) 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三)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四) 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五)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六)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11、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其他方面的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的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12、小学生学习规律:

(二)理解

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及道德说教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校长的地位:⑴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⑵学校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⑶学校管理的决策地位;⑷学校工作的指挥地位;

4、校长的作用:代表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协调作用,教育作用;

(三)运用

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教师的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三个方面;

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教育和教学组织能力,自我反思能力;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方向;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一、专业知识素养,要求(1)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2)精深的学科知识,要求教师所掌握的知识达到“化”的程度,即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样去向不明才能由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讲课,才能吸引学生,进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知识,而且要自觉地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与自己的风格融为一体,形成教育和管理技巧与艺术。

二、专业能力素养,要求教师(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能力。(3)精湛的语言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从新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适应阶段

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

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

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

教师“成名”阶段

教师“成家”阶段

1、适应阶段

参加工作1年。这阶段拜师学习,并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变。教师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性工作;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一年的试用期结束后,学校认可了新教师的这些转变,就录用为正式教师。这个阶段是教师生涯的第一站,可以说是在三尺讲台上“立住脚”。

2、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

到第3年左右,是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

主要是教师的“二字一话一机”(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计算机)等一般基本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验等常规基本功;处理重点、难点等课堂教学基本功;分析和了解学生、管理学生的基本能力。

即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过硬的基本功,具备了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在拜师形式上就算出师了,可以说是在三尺讲台上“站稳脚”。

3.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

到了第5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从而构建了自身经验体系。其中部分教学成果显著的皎皎者被评上“教坛新秀”或“优质课”获奖者,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经验型或技能型教师。可以说

在三尺讲台上“站好脚”。

4、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

在第5至8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这时教师在教学业绩上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平台状态”或“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那点经验和技能,也就此裹足不前。那些有远大抱负的教师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头扎入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蓄势待发。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上下求索”。

5、教师“成名”阶段

第8至12年左右,是教师“成名”阶段。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

此阶段的教师深谙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分歧点何在?熟知如何激活兴奋点、顺利通过分歧点,维护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这些教师因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学科指导能力,而业绩突出,被评为省、市的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成为“名师”。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

6、教师“成家”阶段

第1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教师“成家”阶段。

在成名教师当中,有些教师不满足于在学科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 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实践上,在做好“经师”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人师”,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同时,在对教育有深厚的积淀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不断创新,能高屋建领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最终成为教育“名家”。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大放异彩”。

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

校长的职责:

1、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

2、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

3、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长的地位:⑴学校的法人代表地位;⑵学校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⑶学校管理的决策地位;⑷学校工作的指挥地位;

4、校长的作用:代表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协调作用,教育作用;

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在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

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人,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应用积极的、乐观的眼观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例如在教室门锁了的情况下一个学生为了帮助同学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翻窗而入。我们的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首先会肯定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再把翻窗的危险性告诉他,再告诉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我也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事情起来也会成熟很多。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取相反的态度,忽视学生助人为乐这一美好动机,而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爬窗户这一行为,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二)“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这是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相信也是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这说明每个教师都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教育家去到一个班做实验,随意从中抽出一部分学生进行谈话,告诉这些学生他们是教育家从同学中选出来的最聪明的孩子。一段时间后再来校发现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正是教育家点亮了这些学生心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信念之灯,使他们发挥出了潜能。

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教师不断的期待和鼓励中获得点点滴滴的成功与进步的。

(三)“多一份爱心,多一分宽容”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想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身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你的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失败的例子。

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我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一次音乐课后,任课教师告诉我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了之后当时我就气过了头,急匆匆走进教室,大声的责问全体学生是怎么回事,并当众训斥了这个班干部。事后我对自己发那么大的脾气很懊悔,但没想到的是我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话就不多的他言语更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候,登记本上总

记了一大串名字。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给他提的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为我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有狭隘倾向了。

虽然后来我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个学生纠正了过来,也让每一个学生和我一起懂得了宽容对每个人的重要,但这件事留给我的教训的确是非常深刻的。 综上所述,要构建一个新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新的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表者从今天开始,以新的定位,新的观念来善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构建一个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五、课程

(一)识记

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学科,应该从事的活动内容和其有计划的进程。

2.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机关;属于一级课程;

3.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2.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5.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6.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

7.教科书: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

8.活动课程论: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学生“在做中学”。

9.结构课程论:以布鲁纳为代表,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强调得到的概念越基本,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面就越广;断言在结构主义课程前提下,任何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强调不仅要教出成绩良好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为此就要抛弃传统的复现法,代之以有利于开发智力的发现法。

10.要素课程论:

要素主义课程论的产生于对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该理论流派认为,课程应当以文化要素为基础。因此,要素主义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

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应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1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12.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特征:

一、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法规性;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普遍性;三、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础性;四、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对农村的适应性

(二)理解

1.课程内涵的发展: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两个有争议的概念,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也由分离到关联再到整合。探寻新课改背景下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必须要从同一角度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内涵,保证课程与教学的对等地位,让课程与教学指向同一目标。课程与教学在实践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转化,不断循环,共同发展。

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关于如何来看待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美国学者塞勒(J. G. Saylor)等人提出的三个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考察这个问题的实质。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现在我们的课程编制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包括学科专家)来着手进行的,尽管也吸收了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参与,但广大教师对于课程的意识仍然稀缺,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教”,而首先不是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以及当下所教内容在整体的学生成长所需的精神食粮中占有一个怎样的位置。只有当教师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课程与教学在行为主体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对于高品质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课程设置确定以后就是教学的事了。课程反映着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落实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具体的、可清晰描述的、可分解的任务。但这其中应该渗透着一种灵魂,一种自觉的追求。教学最高层次的追求就是洗涤精神的尘埃,点燃智慧的灵光,引导学生“做有意义的事,做有尊严的人,过有品位的生活”。教学不仅应该是有效率的,更应该是有灵魂的。赫尔巴特在19世纪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有其深意的。因为在他看来,“远非一切教学都是教育性的”。为此,赫尔巴特倡导“教育性教学”,这是一种能够使人“高尚而不是变坏”的教学。

3.三级课程管理:既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的管理模式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表现;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

5.课程资源开发

(三)运用

1.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角色,是决定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重视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支持保障系统,以增强教师实际实施课程的动机和能力,吸引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实践,对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认同接纳---—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条件

面对课程改革,教师抵制还是接纳,关键取决于教师内在的选择系统。新课程要在现实中得以实施并获得预期的效果,就不能不考虑这一内在选择系统,就其核心部分而言,这一系统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认可。只有在获得认可的条件下,教师才可能接受并参与课程改革,才能有效实施新课程。

(二)安全性。面对急剧的社会变革,教育改革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同样,教师自身的改革和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是抵制还是接纳改革,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自身的安全问题。

(三)利益。任何改革都关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适应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改革无疑符合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但改革总是与同改革发生关系的具体的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教师在审视课程改革时,利益因素必然在起作用。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利益是决定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及其行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知、能素养--—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内部条件

教师是新课程最直接的参与者之一,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素养,影响着新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

(二)教师的研究素质

(三)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

三、支持保障—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外部条件: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体现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不能把课程改革简单地视为主管部门的权力行使—我设计,你来做。任何“教师缺位”的课程改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也不能把课程改革中各种失误的责任都推给教师。“教师不是„替罪羊‟,而是课程改革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的合作伙伴。”[6]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合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以形成合力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成功。

新课程是要靠教师实施的,一方面我们必须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尽可能多的力量参与是课程改革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论是课程改革的设计者、决策者、组织者,还是教师、家长、学生,只有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才能推动改革的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2.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准》中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课程资源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没有了资源,那么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除了文本

资源外,还有许多种教学资源可以开发或利用,只有这些资源进入了课堂与学生发生互动,才能显现应有的教育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过去的应试教育让我们教师习惯了等待和执行课程,但新一轮课程改革却要让我们一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和利用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创造性作用。

一、文本资源的灵活运用。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它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新课程有很多优点:规范、标准,图片生动有趣,富有儿童气息。但缺点也很多:它固定、僵化,用不好就约束了教师的创造性。我们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要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教学行为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素材都可以看作是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广开思路,因地制宜,去发现开发可利用资源,让课程改革发出特有的光彩。在一些条件好的城镇地区,计算机网络走进了每一只教室,发挥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探微入里,揭示隐秘,引导学生想象。在低年级利用多媒体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心理准备。可在一些农村小学中,却大多还没有这些设备。条件的限制,我们教师不能把数学课当成“看图说话”课。

例如,我在上一年级数学《分类》课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没有条件参观商店,也没有条件去搬几箱水果来。我只能把学生的书包当作是一个资料库,让学生小组形式把书包里面的东西全倒在桌子上。学生说:“老师,这样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我就乘机切入主题说:“是啊,那你们能想个办法使桌子上看上去很整齐吗?”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方法了,讨论好了马上动手进行分类。在小组交流汇报时,有的组说:“我们把书本放在一起,把文具盒放在一起,把作业本放在一起,把水彩笔放在一起。”有的组放的简直就和商店里一样整齐,我发现原来课程资源就在身边。在这堂课上,由于我对现有的文本资源没有照搬照用,而是根据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在近似游戏的活动中不但深切体会了为什么要分类,而且也体验到了分类的方法,实现了课堂三维目标的达成,可谓简约又高效的课堂。

二、生活经验的合理开发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是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因此,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就成了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作为认识的对象,大多是放在客体的位置上进行单向度的知识灌输。把学生当作是一张白纸,教师所关心的是在这张“白纸”上如何进行着色的问题,而不去看原来有什么“底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课堂上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情境,呈现丰富多彩、学生乐于接触的数学题材,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体验,使他们在轻松参与的过程中又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处理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第五册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例题是“食堂原来有50袋粮食,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这种人为编造的题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自然没有什么兴趣可言,我作了这样的尝试:

1、课前布置学生用钱帮妈妈到商店去购物,可以帮买生活用品也可以买自己的学习用品,同样的也可买多件。选购的商品要求价格是整元的。(学生还没有认

识小数)

2、课堂上汇报交流,“我买了什么东西,每件价格是多少元?付了多少元?找回了多少元?”

生1:买2袋味精,每袋5元,付了10元,正好。

生2:买了3瓶娃哈哈,每瓶1元,付10元,找回7元。

生3:买2块橡皮,每块1元,付了10元,找回8元。

生4:买2瓶黄洒,每瓶1元,又买了1袋味精5元,付10元,找回3元。 ……

3、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把它改为数学问题,然后学生去讨论、分析、去探索解题过程。

再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穿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入手。让学生尝试一回“小当家”,代你们小组去购买适合的几套衣服,想出不同的算法,由此引出乘法分配律。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即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这是新课程实施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三、生成资源的动态把握。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动态生成而非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课堂不是舞台,学生不是道具,教案不是剧本,教学不是表演,它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应当允许偏差的存在,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而这一切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9+几的进位加法中,有一位教师准备充分,考虑周详,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整体不错,但课堂生成资源没有好好利用,十分可惜。先由教师买门票情境引入9+3=12,在教师问怎么知道要买12张门票?

生1:数一数1、2、3……12

生2:9变成10,10+3-1=12

生3:9+1=10,10+2=12

生4:9+3=12

4 5

生5:9+3=12

2 7

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对前三种方法不及时作出评价,更没有被教师用作新的生成资源,以至学生挖空心思违心地“教”老师。在这样的生成资源面前我建议可作如下调整:当生2回答后,师问:“9怎么会变成10呢?”,让学生讨论理解10+3-1=12。当生3回答后,师问:“你能用小棒把你的想法摆给大家看一看吗?”这样的教学不仅使优秀的学生明晰了计算的思维过程,而且让班中的学困生也能听懂,肯定比教师按部就班、让学生无目的摆摆小棒过过场更有趣,更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让课堂也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

正如一个哲人所说的“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可利用和开发的教学资源,而是缺少发现和利用这一教学资源的能力和习惯。作为新课程实验教师,我们一定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自觉提高自身的课程意识,并能把它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研读教材、蹲下身来研究学生,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教学资源,也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心投入的课堂教学效率才更高。

3.活动课程与结构课程比较:

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一般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可分四类:(1)社会动机,即同其他儿童在一起活动的欲望;(2)建设动机,即对原料加工,建造各种事物(包括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的愿望;(3)探索动机,即好奇的倾向和通过实验“追根问底”的愿望;(4)表演动机,即爱好创作、运动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倾向。活动课程的范围和教材的选择,就围绕着儿童的上述动机来进行。教师只是学生的参谋和顾问,教师不能预先规定学习什么,而是儿童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需要的就不能教,教师没有主导权。活动课程不能给学生系统的基础知识,因此这种课程很少被采用。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例如学生自愿来做的生物学实验,或者生物学的课外活动,都属于活动课程,即在学科课程的类型中插入活动课程的因素。

活动课程有时也叫“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而结构课程是选取螺旋式课程,打破中小学和大学同一学科的界限,强调基本学科的早期学习。课程排列方式分为直线式与螺旋式两种,直线式即一门课程一次性开设完成。螺旋式即一门课程在学生不同的年级,在深、广和难度上有变化性反复,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在智育上以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大胆假设。 采取发现法,发展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强调用发现的方法学习学科基本结构,重视对学生最佳动机——兴趣的培养。

4.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六、教学

(一)识记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掌握和传递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教学工作的意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教学工作的任务:第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⑵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⑶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课程;

5.教学过程的结构:⑴激发学习动机;⑵感知教材;⑶理解教材;⑷巩固知识;⑸运用知识;

6.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⑴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具。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是的疑难,使学生获得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良好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作用。

⑵启发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⑶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与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为了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

⑷循序渐进原则:指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作到:第一、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第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⑸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送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点。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活动。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技能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学以致用,加强训练,使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技能。

7.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⑴讲授法:属于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演讲等方式。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语言的高低,强弱,语流的速度和间隔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适应;

(3)语言要清晰,准确,精练;⑷语言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

⑵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3)谈话时,教师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应给学生思考的余地;(4)要做好归纳、小结。

⑶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2)要善于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要让学生有普遍发言的机会;(3)做好讨论小结,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⑷演示法:属于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弄清演示的目的,选择好演示的教具;(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3)引导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⑸练习法:属于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基本要求是:(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2)教师要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3)练习的目的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⑷教师要给学生的练习及时检查,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⑹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⑵实验前,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⑶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⑷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总结;⑸知道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8.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主要任务划分课的种类,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9.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10.课的一般结构: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基本条件);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11.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

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理解

1.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所谓个性发展,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地位、个性心理品质及个性特长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当前形式下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一)、要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性,有的放矢地实行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人天生素质的差异,尤其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所受教育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不同,使每个人都形成独特的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实践经验表明,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学生,他们千差万别,其认知基础、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特长等各异,如有人长于文史,有人长于数理,有人喜欢体育,有人酷爱音乐,有人爱好美术,有人对文学作品爱不释手。在这些学生中,一旦学校举行知识、文艺、体育、书画等竞赛活动,他们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才华。因此,笔者认为: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实施因材施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训练。当然,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性。只有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摒弃那种只面向部分学生、一味追求分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才能主动关心和尊重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自由选择,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和机会。

(二)、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到他作为人发展根据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教师的技巧在于善于觉察儿童的天赋,善于确定是以使他施展智力和创造力的领域”。显然,在举国上下高喊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个性化教育,面对有差异的学生,不仅要研究不同学生的共同特征,而且更重要地要对不同学生进行认真研究、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教育,培育他们的各自特色,挖掘潜能,使其优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比如教师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当然要关心和爱护,并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健康人格等方面给予启发和诱导,鼓励敢于冒尖,敢于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不能只看分数,以分数简单划一,也不能冷漠、歧视,更不能冷语相伤、讽刺挖苦,以免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个性受到压制。教师必须具体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什么,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应该给予关心和大力支持,因势利导,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个性的价值和老师热切的关怀,体验进步的喜悦,以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和创造的精神,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等个性是丰富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尊重他们对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的自主选择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比如: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所偏爱的某些学科、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做自己所喜爱的事情。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当年在中学学习时,最怕做数学题和写文章,但他却十分喜欢画画,有几次上素

描课,他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画其他东西,图画老师站在一边观看,笑而不语。正是这样的学习环境奠定了他日后的漫画成就。当学生的个性在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时,这对学生将是莫大的鼓舞,他们会排除心理上的外部压力,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喜爱学科的学习和各种兴趣活动中去,使潜能和兴趣特长得到最佳的发挥。

(四)、要给学生留下适当的“空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开放的环境。

所谓空白,就是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空间。发展个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就是满堂灌",有的教师总是担心课文这方面的知识讲不透,那方面的知识漏讲;学生这个问题不掌握,那个问题不理解,因而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而把知识讲得十分详细、面面俱到,知道多少就灌输多少。这样,几乎所有的课内外时间均被老师占用,可是留给学生思考探索和自我发展的时空极少或没有,他们好像禁锢在笼里的小鸟一样自由权利受到“剥夺”,其爱好、兴趣和特长得不到充分而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和发展的适当空间,由学生自己支配,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学校和教师不得占有学生自己所拥有的时间,要善于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参加图、音、体、美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创设宽松、开放的自由空间,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特长的更好发展。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是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既要防止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又要防止过分重视学生个经验的积累。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统一于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 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前提条件。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信赖于他们的智力的发展。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4.教学的教育性: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具有教育性,他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他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是佐藤正夫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之一。他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课题在于教养,但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教养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过程。”因此,教学总是伴随着教育

的。

佐藤正夫认为,教学的教育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实现:一是科学内容,这是人们最熟悉的,教学内容中总是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和态度,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也形成了对人生、社会的观点。二是学习活动本身,“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将会深深的左右她们的态度与性格”。学生被动的学习会促使他们形成盲从以及屈从的态度和性格,主动探究的学习则会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创造性的态度和性格。三是班机的集体活动的场合。班级中存在的人际关系的分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实际有赖于教师的自身条件,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应有的肯定,⑵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学生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的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6.有效教学的原则及理解:综合国内外对教学原则的认识和表述,一般认为,要实现有效的教学就要遵循以下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以符合科学要求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贯彻科学性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学内容必须是科学的和准确的,对中小学生来说,一般不要将尚有争议的,不可靠的知识当作基础知识传授给他们。教学内容要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也遵循必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要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用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态度 ,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思想性原则是指教师发挥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思想教育作用,使受教育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的教育性作用在我国就是要体现教学本身所固有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道德精神和无产阶级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共产主义的初步信念。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思想的培养。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想办法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然后,创设让学生“质疑”的问题和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养成习惯;再次,教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自我探究的能力。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的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从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意思就是说亲眼所见和亲耳听到的事物会有很

深的印象。因此贯彻这一原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选择各种直观的教具,而且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直观,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能在教育中体会到语言的美和感知到形象的事物。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更要注意用直观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的能力,帮助学生从直观中掌握比较抽象和高深的知识。

(4)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就是指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技能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达到熟练的程度,需要时能及时、准确地再现。夸美纽斯形容只传授知识不注意巩固的教学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结果什么也没留下。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心理学关于记忆与遗忘的研究成果,将教学内容科学的安排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巩固和掌握,并将新知识纳入到旧的知识体系中,为牢固掌握知识创造条件。同时教给学生科学复习的方法,也可利用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规律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传授的科学、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掌握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与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智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着力于安排好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协调,教学时遵循由一般了解到重点难点理解,由易至难,由简到繁,从模仿到创造,由基本知识到综合掌握等顺序,培养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传授,其中包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联系当代最新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等;联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对当今学生的要求等。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实践中可分为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实践活动,在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知识,同时依据事实、尊重实践,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善于探究与发现,解决实际问题,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

(7)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施以符合他们需要的教育。这一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开创的。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而且“退而省其私”,即观察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动机,观察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不仅如此,还要观察学生课后私底下的行为表现和言语举止,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优长。在此基础上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甚至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弟子来问,孔子的回答也是不同。教师要贯彻这一原则就要在教学中做到对学生全面了解,了解是理解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基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除了集体教育还要注意个别教育,如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学生,要在课堂上给他们多创造发言的机会,可以从复述开始再到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另一方面,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创造条件保护和发展他们的特殊才能,如开展有专门教师指导的课外小组和竞赛,向上级教育部门推荐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学生等。

(8)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导引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动配合教师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首先做好安排教学计划、熟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等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学生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明白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成长仍是一个自我完成的独立过程,不可替代不可逾越这样的道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和学校设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去,教师和学生合力完成成长的过程。

(三)运用

1.教师应如何备课: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的每一项教学活动的依据,只有在备课之前认真的研究课程标准,透彻的理解课标的要求,才能为自己教学活动的展开找到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的能力和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2.如何组织学生复习:⑴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就是在新学过的材料尚未遗忘之前,趁热打铁,使之巩固,然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去长久保存;⑵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每天复习的内容要适当,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产生干扰;⑶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以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要分散复习,要注意文理课的交叉复习,还应充分利用最佳复习时间;⑷复习方式多样化,复习方式应根据记忆材料的性质与数量灵活掌握,大量的或长篇的应采用分段记忆法,少量的应采用整体和综合记忆法;⑸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采用多种记忆方法,把视,听,读,写,操作结合起来;⑹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尝试回忆有注意集中,思维活跃,以及目标明确等特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它源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范例教学,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 范例教学分四个步骤:1、范例地学习“个”,即通过范例的、典型的、具体的、单个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2、范例地学习“类”,在第一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断,认识这一类事物的特征。3、范例地掌握规律和范畴,要求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事物发展的规律性。4、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和切身经验的知识,使学生不仅了解客观世界,也认识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 举例:

最优化教学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教师合理地选择能体现教养、教育和发展三者相结合的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在自身条件范围之内的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育教学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立足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效率,努力做到付出最小的代价来取得相对最好的教育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如果只考虑课堂教学的教养任务,而对教育和发展任务的完成听其自然,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下降。综合拟定任务,才能使这些任务在同一时间内都得到完成。而无需增加时间。例如,假定在课堂教学时要提出的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的技能,那么这也将直接推动基本教养任务的完成,还能促进更好地掌握本课的主导教育思想。其它教学、教育任务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综合拟定和完成教学任务,是最优化的第一个方法。

4.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正确处理来自对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以

提高教学策略,如教学完《草船借箭》这课后老师让学生质疑。有位学生谈到“诸葛亮”用计骗到十万枝箭,不是借来的,所以题目应改为“草船骗箭”。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课题中究竟是用“借”好,还是用“骗”好?学生意见不一。这时,教师抓住机会启发学生道:“请同学想一想诸葛亮用草船弄来箭,后来干什么用?”同学们立刻运用记忆中储存信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发表看法。有的说:“周瑜在赤壁大战中把诸葛亮从曹操那弄来的箭,又全部射向曹操,所以用„草船借箭‟这题目,更能形象说明了草船借来箭的用途。还有的说:„草船借箭‟的„借‟字,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字却有损于诸葛亮的形象。”这样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不仅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教会学生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直观教学加强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教学实践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着。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教学理论的发展等对教学方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实际情况又是那样千差万别,复杂多样,因此绝不能用某些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来以不变应万变,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这样可避免学生因单调而带来的消极因素,对提高认识水平大有裨益,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和有效性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七、学校德育

(一)识记

1、德育的意义:⑴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⑵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⑶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德育的目标:中小学总的德育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具体任务如下:⑴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

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⑵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⑶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本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⑷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德育的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年轻一代的问题,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是德育任务的具体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生态教育;

4、德育过程本质: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5、德育过程结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

6、德育过程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的反应;

7、德育原则概念:是教育者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8、德育的途径: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包括校内正式途径(教学、课外活动及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校会、班会、周会、晨会和时事政策学习) ;校内非正式途径(学生友谊团体,校园文化氛围);校外正式途径(校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校外非正式途径(邻里,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

9、德育的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有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二)理解

1、德育的目标确定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⑴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首先,要注意全面性。其次,要注意多端性。再次,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构成矛盾,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往往就是各种矛盾的转化。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积极转化,首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

盾的转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内部的矛盾,要促进他们向积极方面转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各个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转化。其次,协调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接受影响的过程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2、德育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其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辨证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4、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知(品德认识),情(品德情感),意(品德意志),行(品德行为)

5、思想品德形成基础:知识,情感,意志,行为

6、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合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因材施教原则:

4.德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团队、学生会及其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内容有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三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包括社会生产活动,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社会调查等

(三)运用

1、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2、运用德育基本理论分析新时期德育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方法: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末得到落实。第二、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第三,造诣内容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第四、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第五、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德育方法的改革:双导法,疏导法,对话法,感化法,交流法,心理咨询法;

七、班主任工作

(一)识记

1、班集体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2、班级管理的功能: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班级管理的目的:(1)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培养不同的能力,挖掘各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改变以往班级“保姆式”的管理模式。采取学生自治班主任引导的管理方法,扩大学生社会知识面;(3)让那些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敏捷的学生英雄有用武之地,让他们的能力得以体现和培养,人格得到尊重。(4)发挥群策群治的作用,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

4、班主任概念: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5、班主任的地位作用:⑴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⑵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⑶班主任是各课老师的协调者;⑷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6、班主任工作的意义:⑴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⑵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⑶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科任课老师的纽带;⑷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⑸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

(二)理解

1、班集体的特征: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

2、班集体发展阶段:班级松散群体→有组织的班级群体→初级班集体→班集体→优秀班集体

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班主任领导方式:权威型的基本特征:教师监督多,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命令和纪律,表扬少,批评多;学生的反应:无目标,道德,学习差;民主型的基本特征:教师和学生协商,指定具体目标,尽量鼓励,也客观批评,学生的反应:学生主动参与,有主见;放任型的基本特征: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学生的反应:无目标,道德,学习差;

5.班级管理内容:1、学生管理(三风):学风(学习目的、方法、态度等)·班风(舆论、合作、礼仪、人际关系)·作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生活·行为·体育·卫生·心理2、信息管理·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材料收集、加工、传递、储存·上下级(上级指示、任务、下级反映、意见)·学生之间(矛盾、问题)·校内、校外、影视、阅读(信息交流)3、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提高效率·劳逸结合·不同人的不同要求4、设施、财务管理·公共财产·学生财产·班费5、危机管理·病·丢东西·打架·心理问题·意外伤害

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方面。了解学生个体,一是要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一般表现,学习潜能,兴趣特长,个性特征,成长经历,人际交往关系和品德发展状况等。二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思想面貌,学生生活和居住的周围环境等。

7、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基本方法),问卷法,谈话法(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调查访问法(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测量法,考核法,书面材料分析法;

(三)运用

1、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

2、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班集体及班主任基本理论和观点:

八、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一)识记

1、教育研究的内涵: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科学力量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究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简言之,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

2、教育研究的性质:⑴客观性;⑵系统性;⑶创造性;⑷伦理性;⑸复杂性;⑹全员性;

3、教育研究的类型:按照研究成果的作用(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按照研究成果是否包含量的关系(研究方法)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按照研究的具体方法分为实验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观察和访谈研究,在小学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方法和行动研究法,这四种方法都属于实证研究;

4、教育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用文字描述现象,旨在理解教育现象;定量研究:主要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现象,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更强调通过数据的展现来说明研究结果;

5、教育改革含义:

6、教育改革作用:

(二)理解

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一是探讨教育的微观领域,重视教育过程内部研究;二是教育理论研究渗透到教育决策中,力求教育决策科学化;三是重视教育的领域研究及文化比较研究;四是教育研究的充分兴起并尝试建立元教育学.

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一、按图索骥

实施课题方案,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按图索骥”来获取文献资料或事实数据。 ㈠文献资料

指分布在书籍、报刊、网络和教育档案之中的现成资料。

⒈搜集内容: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以及存在问题。了解上述内容有助于弄清问题所涉及的各种概念和修正你的研究课题,还可能受到别人思想的启发,触动自己的灵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观点。

⒉检索步骤:明确范围→选择工具→确定途径→查找原始文献

⒊文献来源:①图书馆藏书。查找时可充分利用文献检索工具(目录、索引、文摘等,如《教育文摘周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参考工具书(专题述评、动态综述、手册、年鉴、大全、百科全书等),以专业期刊及核心期刊为重点;②网站浏览;③资源库(如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

通常来说,应以专业性强、内容新颖、论述深入,并能及时反映最新研究动态,

介绍最新研究理论,推广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资料为主导。

⒋检索的技术路线是宽→狭、近→远、易→难,要求准、全、高、快,有顺查、逆查、跟踪等检索方法。最好从二手资料入手来查找文献,根据查阅的二手资料再回头去查找第一手资料。

㈡事实数据

指通过研究者自身的观察、体验、感受、实验和调查而得来的资料,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要直接接触。搜集前要依据研究的具体目标,对资料范围作一个界定,对不同的资料采取不同的对策。

⒈定性记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而用定性的手段记录下来的资料。有两种:①客观性的,即对象活动的真实记录;②主观性的,即带有研究者主观感觉的描述等。

⒉定量数据,指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在教育研究中,定量数据的获得首先要有有效而可靠的量化手段。如为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的测验,若没有可用于对其进行量化描述的较为合理的模型,就无法获得可信的定量数据。

积累了丰厚的文献,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比别人看得更远”。获得了全面的事实数据,我们的课题才能具备坚实的基础,避免“假大空”的错误。

二、厚积薄发

从课题的确立到研究方案的实施都离不开资料的有效积累。通常许多教育研究的灵感往往来自“厚积薄发”的嬗变。相关资料的积累可分为行动积累(实践中直接的经验性积累)和学习积累(学习中间接的知识性积累)。这里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介绍两种具体的积累方法。

㈠问题追踪法 (二)主题拓展法

分析资料的方法:对于观察和访谈的资料,分析的方法是先将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再反复阅读,了解其中所涉及的概念和联系,从中找到对问题的一些看法。对于描述统计的资料,就是将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将数据中呈现的一些规律表现出来;

4、掌握叙事、随笔等反思性、质性研究方法。

5、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

(三)运用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提出课题,查阅文献,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好课题的标准:有实际或理论价值,问题具体清楚,可操作性强,具有时代特点,发挥教师特长;

研究报告写法的基本要求:表述简洁,观点准确,突出创新,

研究报告的结构:题目,序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


相关内容

  • 20XX年山东济宁曲阜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2014年山东济宁曲阜事业单位考试大纲 2014年山东济宁曲阜事业单位招聘240名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http://url.cn/Umkrvd 一.考试内容和方法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笔 ...
  •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
    2011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 小 学 语 文 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 1.考查考生对于小学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 ...
  • 20**年广西公务员笔试主要考试内容
    2015广西公务员笔试主要考试内容 2015年广西公务员招考公告信息|面试公告|海量复习资料及真题下载:http://www.dwz.cn/vtqpA 2015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课程推荐:http://www.dwz.cn/DCndg 考试 ...
  • 20**年山东事业单位统考大纲及考试内容分享
    2016山东事业单位统考大纲及考试内容分享 2016山东事业单位统考大纲及统考科目信息将在山东事业单位招聘网进行更新.往年山东事业编的考试内容各地区都是不同的,每个地区的考试试题都是由自己本地决定,而实行统考制度以后,所有地区的考试都使用山 ...
  •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1)
    单选: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D) 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A) A. ...
  • 20**年广西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南
    2016年广西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南 通过最新广西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上半年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2016年1月13-19日,笔试时间:3月12日.笔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幼/中/小学). ...
  •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 最新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 1. 教师资格考试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的重要举措,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 ...
  • 20**年安徽合肥教师招考高分题库
    2015安徽合肥教师招考高分题库 文章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http://ah.zgjsks.com/ 历年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一 四.案例分析题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奇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离家出走.6月2日,小奇第五次离家出走,父母亲 ...
  •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真题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真题 一.填空(第14-16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503469007读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2)814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最小的质数. (3 ...
  • 20**年国家电网招聘新大纲笔试内容及题型分布
    2017国家电网招聘新大纲笔试内容及题型分布 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网企业,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为南方电网经营范围).国家电网每年会进行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工作,各个单位分别在公司的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