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沙俄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_王春良 - 范文中心

简论沙俄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_王春良

10/08

DOI:10.16284/j.cnki.cn37-1401/c.2007.01.00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简论沙俄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

王春良,李 蓉

(1.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2.烟台大学韩语系,山东烟台 264005)

[摘 要]唐努乌梁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6—17世纪末,沙俄不断向西伯利亚扩张。17世纪以来,沙俄殖民侵略以“渗透”方式步步侵入唐努乌梁海。20世纪初,沙俄利用中国政府的腐败与贫弱,在没有任何条约的情况下,以“保护”之名侵占了唐努乌梁海。1919年中国政府收复唐努乌梁海,但1921年苏俄红军为追剿旧俄白军又重占唐努乌梁海,并于1944年把它作为一个自治共和国(图瓦)纳入苏联版图。[关键词]唐努乌梁海;布连斯奇界约;沙俄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7)01-0001-09

  

  唐努乌梁海在清代为乌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内有唐努山,故称唐努乌梁海。“乌梁海”之词始见于清代,它是中国古籍史书中“斡良改”人演译至清代称“乌梁海人”。因此,唐努乌梁海自清代起,是指唐努山乌梁海人居住的地区。在清代,乌梁海人分三支:唐努乌梁海人、阿尔泰山乌梁海人(居阿尔泰山)、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人(居环阿尔泰诺尔)。唐努乌梁海位于中国(清朝)外蒙古的西北,北至萨彦岭,南到唐努山,为群山环抱之盆地,其面积为17万多平方公里。1919年(民国8年)恩华撰《唐努乌梁海图说略》称“唐努等四旗占西经18度至28度,北至北纬54度、南至北纬50度,北界俄国伊尔库茨克、叶尼塞斯克、托穆斯克,西界我国割弃之阿尔泰诺乌梁海(属俄之托穆省),南界外蒙扎萨克图汗部及科布多杜尔伯特。……唐努乌梁海境内,北唐努迤南,唐努旗以北,气候最适,雨量尤多。……唐努乌梁海金矿最多,……森林茂富,巨木干天,大俱数

P356-358)

抱。”[1](1913年(民国2年)唐努乌梁海约有52300人,主要是乌梁海人。唐努乌梁海在清代分为五旗46佐领,旗设总管,由清政府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选拟奏补”。

一、唐努乌梁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古籍史书中称乌梁海人为“温良改”、“斡良改”。唐努乌梁海先后为我国北部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突厥等统治区的一部分。唐代(618—907

年)称乌梁海人为“都波”,或“都播”。公元647年(唐贞观21年),“唐政府宣布在大漠以北铁勒居地设置6都督府、7州。647—648年,……都播、……等部相继遣使入贡,`请置唐官'。唐于……结骨部置坚昆都督府(隶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都播是结骨的属部,……唐努乌梁海从此归入唐朝版图。”

[2](P17)

“唐朝灭亡后,唐努乌梁海地区先后处于

P18)辽(907—1125)、金(1115—1234)统治之下。”[2](

元代(1206—1368)称乌梁海人为“秃巴思”、“秃八”。成吉思汗于1207年“命长子拙赤北征`森林百姓'。拙赤降服了唐努乌梁海地区主要居民秃巴思(即都波)人……等部,取得了整个唐努乌梁海的土地。……秃巴思人的住地则归成吉思汗直辖,这些地区以后成为元朝岭北省的组成部分。”

[2](P19)

元、明

(1368—1644)“之际,唐努乌梁海由蒙古瓦刺部控制。明代中期,蒙古达延汗击溃瓦刺部,将唐努乌梁海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明末(1628—1644)清

[收稿日期]2006-12-12

[作者简介]王春良(1928-),男,江苏无锡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李蓉(1977-),女,山东聊城人,烟台大学韩语系讲师。

(1616—1644)初,“唐努乌梁海属于喀尔喀蒙古扎萨

P22)

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首领管辖。”[2](“1655年(清顺治12年)冬,清朝封喀尔喀八个大封建主为扎萨克”。“由于1655年以后和托辉特部成为清朝的属部,和托辉特管辖下的唐努乌梁海当然也就成为清

P25)

朝的一部分了。”[2](

遭拒未能得逞。1632年,沙俄军队侵占并建立

雅库次克城堡。1639年,俄军到达鄂霍次克海

[8](P1)岸。1649年,沙俄军队建立鄂霍次克城

[7](P18)

堡。“到17世纪中叶,俄国人穿过位于阿穆尔河(黑龙江)两岸的那片重要地区向东急剧扩张。他们很快就征服了几个独立的通古斯人游牧部落,沿阿穆尔河两岸建起星罗棋布的小要塞,其中主要的是阿尔巴津(雅克萨)和呼玛尔堡。

1682年,彼得一世(1672—1725)被立为沙皇。1685年6月、1686年7月至1687年(清康熙24年),中国清朝政府军为保卫领土在雅克萨击败了东侵的沙俄军队。“1689年,中国人毫不困难地把俄国人逐出了阿穆尔地区,并有能力把一支大军带到尼布

P19)

楚与该处的小小俄军对峙。”[11](中国(清政府)与

[10](P11)

[9](P7)

二、沙俄向西伯利亚扩张与中俄划界条约之签订沙皇俄国之前身莫斯科公国是欧洲东北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一个欧洲国家。1547年1月16日,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1530—1584年)加冕即位,为提高自身权威,自称“沙皇”(1547—1584),从

此莫斯科公国又称沙皇俄国,简称沙俄。16世纪的沙俄西临瑞典王国、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王国,南接奥斯曼帝国,北至巴伦支海,东边的领土已扩张至鄂毕河东岸地区。沙俄殖民“活动舞台是乌拉尔到太平洋之间的整个北亚。十六世纪俄国人出现在那里以前,亚洲的整个这片辽阔土地,同哥伦布以前的美洲一样,……从十六世纪开始,俄国哥萨克为谋取暴

P3)

利来到太平洋北岸。”[3](16世纪至17世纪初,沙皇利用西伯利亚当地居民政治、军事相对落后且较分散的状态,仅以数量甚少(数十或数百名)的“哥萨克”(突厥语,意为“冒险者”军人)组成的军队,向东扩展,夺占西伯利亚。1563年,沙皇伊凡四世自称“全西伯利亚皇帝”。1581年,以叶尔马克为首领的哥萨克装备了一支由840人组成的西伯利亚远征军。该军于1582年11月4日侵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西伯里(失必尔,今伊斯克尔)。西伯利亚汗国的统治者库楚姆汗与当地居民(通古斯人)对沙俄哥萨克进行了激烈的反抗,1585年8月6日,叶尔马克虽在败逃中淹死于额尔齐斯河,但哥萨克沙俄军队还是征服和侵占了西伯利亚汗国。1604年,沙俄军队建立了鄂木斯克。1618年,沙俄军队在托木河上游,建立库兹涅茨克城堡。1619年,又建成马

[5](P163)

科夫斯克和叶尼塞斯克,也都是城堡。1628[6](P79)年,在叶尼塞河岸建克拉斯诺尔斯克城堡。沙

[4](P95)

俄国于1689年(清康熙28年七月二十四,俄历1689

年8月27日)9月7日,签订中俄第一个划定两国边界的《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有法、英、中文本,中国《元史》上把俄罗斯译作兀鲁思、斡罗斯)。该条约第一条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又流入黑龙江的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于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于俄国。……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

P282)

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12](

P16)又[16](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大兴安岭以南,额尔

古纳河以南,包括库页岛均属中国领土。18世纪初,约1713年,库页岛的阿伊努人就到中国清朝设在黑龙江口的衙门向清朝纳贡。清朝官吏“对(这些)酋长都是表示欢迎的,给他们以品位和官职(清朝地方官),并以优厚的礼遇作为安抚的手

[13](P5)段。”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国家学者也承认:“直到18世纪末为止,中国与西伯利亚接壤地带,至少在局部上,享有压倒俄国的优势力量。彼得大帝之前,在军事上,中国大概完全是较强的一方,而在文化领域内,比起还是半开化的俄国来,中国就更为优越了。”

中国明末清初年间,唐努乌梁海属于喀尔喀蒙古扎萨克汗部和托辉特首领管辖。叶尼塞河上游地区也为扎萨克汗部辖地。但17世纪初期开始,沙俄势力不断侵入唐努乌梁海地区。沙俄“托木斯克将

[11](P19)

俄军队以这些城堡作为南侵准噶尔,直至唐努乌梁

海北境的据点。1613年1月,罗斯托夫总主教、菲拉列特之子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596—1645)被沙俄缙绅会议推举为沙皇,由此开始了沙俄帝国的罗曼诺夫王朝时代(1613—1917)。沙俄军队继续向南向东侵略扩张。1607年、1609年,沙俄塔腊城(位于额尔齐斯河岸)将军曾遣使至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诱使其“转入俄国国籍”,

军”企图将其“管理范围”扩大至唐努乌梁海。[14](P15)1616年,沙俄“托木(博尔)斯克将军库拉金派遣丘麦涅茨等人来到和托辉特首领硕垒乌巴什的住地,劝说他`臣服沙皇'。”。在此之后,沙皇的“使者”又曾几次劝诱硕垒乌巴什及其继承者俄木布额尔德尼归附沙俄,但均未得逞。

然而,沙俄侵略势力还是不断地侵入唐努乌梁海地区。苏联学者称“居住在萨彦岭山坡上的部落则以狩猎为生。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是古代哈卡斯人的嫡系后裔吉尔吉斯人”。“萨彦岭山坡上的部落”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唐努乌梁海人。沙俄侵略者已向唐努乌梁海人勒索毛皮等实物。“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末,当俄国人要求吉尔吉斯人缴纳更多的实物税时,王公伊谢伊回答俄国使者说,他们不能再交了。”吉尔吉斯人部落还联合其他部落,反抗俄国人的勒索与统治,整个十七世纪“吉尔吉斯人成了俄国人在上叶尼塞河所遇到的武装抵抗的主

P68)

力。”[15](

[15](P66)

[2](P26)

俄国,迤南归中国。对恰克图以西,唐努乌梁海等地

带的中俄国界,条约规定:“由恰克图与鄂尔怀图间之第一标记起向右,边界应经:鄂尔怀图鄂拉、特们库朱浑、毕齐克图、胡什古、卑勒苏图鄂拉、库克齐老图、黄果尔鄂博、永霍尔鄂拉、伯廓苏阿玛、贡赞鄂拉、胡塔海图鄂拉、蒯梁、布尔胡图岭、额古德恩昭梁、多什图岭、克色讷克图岭、固尔毕岭、努克图岭、额尔寄克塔尔噶克台干、托罗斯岭、柯讷满达、霍尼音岭、柯木柯木查克博木、沙毕纳依岭等处。按以上各山岭,并择其最高之处,适中平分,以为疆界。其间如横有山岭、河流,此等山岭、河流两国应适中平分,各得一半。按照以上划定之疆界……北部归俄国,南部归中国。所有地名河名,标记均应写明,绘于图上,由此次两国派往划界人员互换书面文件,各送本国长官查阅。两国疆界既定之后,如再有无知之徒,偷入游牧,设立帐篷,一经查明,应即饬令迁回本国。两国人民,如有互相出入游牧而杂居者,一经查明,应即各自取回,以安边疆。乌梁海人向一方纳五貂者,仍留在该方并继续交纳。向双方各纳一貂者,自划定疆界之日起,永不再交纳。两国大臣将以

P4);[16](P16)

上办法认为确当,议定了结。”[17](《布连斯

苏联学者也证实:“`乌梁海'部落(现在图瓦人

的祖先)在17世纪时占据着从伊尔库特河上游到额尔齐斯河之间萨彦岭以南和以北这片广阔土地。……阿尔泰萨彦人和上叶尼塞萨彦人,从前是一个民族。他们的名称,鞑靼语叫谢彦(Ceeh),光荣的萨

P68)彦岭就是因这个民族而得名。”[15](

奇条约》的签订,中俄第一次正式划定了中俄中段边

界。至1758年在唐努乌梁海地带,基本上以东萨彦岭、西萨彦岭峰顶为界,萨彦岭以南唐努乌梁海明确

[4](P95)划定为中国领土。

1655年(清顺治12年)以来,管辖唐努乌梁海的和托辉特部成为清政府的属部,唐努乌梁海地区成为清朝疆土的一部分。17世纪末,1697年(清康熙36年),清军打垮了噶尔丹叛军,噶尔丹暴亡,其残部归降清朝,漠北平定。清政府在包括唐努乌梁海的漠北的统辖进一步稳定巩固,并将“唐努乌梁海编

P16)

制五旗四十六佐领、两个总管。”[7](

1727年10月21日(清雍正五年九月初七日,俄

历1727年10月9日),中俄签订《恰克图界约》,该“界约”第三条规定:“中国大臣会同俄国所遣使臣所定两国边界在恰克图河溪之俄国卡伦房屋,在鄂尔怀图山顶之中国卡伦鄂博,此卡伦房屋鄂博适中平分,设立鄂博,作为两国贸易疆界地方后,两国疆界立定,遣喀密萨尔(界务官)等前往。自此地起,东顺至布尔古特依山梁,至奇兰卡伦。由奇兰卡伦、齐克太、

阿鲁奇都、阿鲁哈当苏,此四卡伦鄂博,以一段楚库河为界。由阿鲁哈当苏至额波尔哈当苏卡伦鄂博,由额波尔哈当苏至察罕鄂拉蒙古卡伦鄂博,俄国所属之人所占之地,中国蒙古卡伦鄂博,将在此两边中间空地,照分恰克图地方,划开平分。俄罗斯所属之人所占地方附近如有山、台干(山顶)、河,以山、台干、河为界;蒙古卡伦鄂博附近如有山、台干、河,以山、台干、河为界;无山、河空旷之地,从中平分,设立鄂博为界;察罕鄂拉之卡伦鄂博至额尔古讷河岸蒙古卡伦鄂博以外,就近前往两国之人,妥商设立鄂博为界。恰克图、鄂尔怀图两中间立为疆界:自鄂博向

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在中俄关系中第一次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但《尼布楚条约》所划定的中

俄边界以西,即沙俄侵占的西伯利亚与中国喀尔喀蒙古之间(额尔古讷河以西)的边界却未能划定。沙俄利用该段中俄边界未划定,不断向南侵占。清政府为抵御沙俄势力不断南侵,曾多次向沙俄政府提议谈判签订额尔古讷河以西的中俄边界。中俄双方代表经多次折冲谈判,在色楞格斯克以南布拉河畔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条约》。1727年(清雍正五年)8月27日互换。该条约有满、蒙、俄、拉丁四种文本。该条约规定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作为中俄两国疆界,即以额尔古讷河、恰克图、沙毕纳依岭(沙宾达巴哈)一线为中俄边界线。界线迤北归

西,鄂尔怀图山、特们库朱浑、毕齐克图、胡什古、卑勒苏图山、库克齐老图、黄果尔鄂博、永霍尔山、博斯口、贡宝山、胡塔海图山、蒯梁、布尔胡图岭、额古德恩昭梁、多什图岭、克色讷克图岭、固尔毕岭、努克图岭、额尔奇克塔尔噶克台干、托罗斯岭、柯讷满达、霍尼音岭、柯木柯木查克博木、沙毕纳永岭,以此梁从中平分为界。其间如横有山、河,即横断山、河,平分为界。由沙毕纳依岭至额尔古讷河岸,阳面作为中国,阴面作为俄国。将所分地方,写明绘图,两国所差之人互换文书,各给大臣等。此界已定,两国如有属下不肖之人,偷入游牧,占踞地方,房居住,查明各自迁回本处。两国之人如有互相出入杂居者,查明各自收回居住,以静疆界。两边各取五貂之乌梁海,各本主仍旧存留;彼此越取一貂之乌梁海,自定疆界之日起,以后永禁各取一貂。照此议定完结,互换证

[16](P31-32);[17](P12-13)据”。总之,中俄《恰克图界约》重申《布连斯奇条约》所划定的中俄中段边界。  三、清政府对唐努乌梁海的统治与沙俄势力之不断侵入  《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界约》签订后初期,清政府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统治体制基本未做改变。但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夏,原唐努乌梁的直接统管者之一和托辉特部首领博贝之孙青滚杂卜策动背逆清政府的活动。清政府任命三音诺颜部王公成衮扎布为“定边左副将军”指挥平定青滚杂卜叛乱,并命令边防清军配合成衮扎布,共同讨剿青滚杂卜之叛乱。1757年1月,青滚杂卜叛乱被平息,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唐努乌梁海被编为唐努旗、萨拉吉克旗、托锦旗、库苏古尔旗共四个旗。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唐努乌梁海又增编一旗(克穆齐克旗),清政府在乌梁海地区共编五旗,进行有效管治。清嘉庆朝《大清会典》记:乌梁海居唐努山者为唐努乌梁海,属定边左副将军。”“旗各建其长曰扎萨克,而治其事。扎萨克之众曰阿尔比图,其治皆统于扎萨克。无扎萨克则系于将军、若都统、若大臣而辖

[2](P109)之。而且,“以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为开端,

带收。”

清嘉庆十年(1806年),清政府对唐努乌梁海五部的贡赋规定为:唐努、萨拉吉克、托锦三旗年纳貂皮1218张,克穆齐克旗年貂皮687张,库苏古尔旗交纳453张貂皮。此种贡赋在此后100多年唐努乌梁海臣民“切实遵守”。甚至“就是在爆发辛亥革命的1911年,唐努乌梁海的贡皮也按时如数送到了京师。”这证明唐努乌梁海一直在清政府的有效管治之下。1860年(清咸丰十年十月初二日,俄历1960年11月2日)11月14日,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俄续增条约》,又名《北京条约》的第二条,内容中有涉及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中俄边界规定:中国“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及一千七百二十八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往西直到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

P438);[17](P28)

罕边界为界。”[16](但该界线在实际执行

[2](P90)

[2](P87)

中,双方发生多次争执与分歧。及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九月七日,俄历1864年9月25日)10月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条约》)之签订,对沙宾达巴哈至斋桑湖的边界走向又作较具体规定:“自沙宾达巴哈界牌起,先往西、后往南、顺萨彦山岭,至唐努鄂拉达巴哈西边末处,转往西南,顺赛留格木山岭,至奎屯鄂拉,即往西行,顺大阿勒台山岭;至斋桑淖尔北面之海留图两河中间之山,转往西南,顺此山直至斋桑淖尔北边之察奇勒莫斯鄂拉;即转往东南,沿淖尔,顺喀喇额尔齐斯河岸,至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为界。此间分别两国交界,即以水流为凭:向东、向南水流之处,为中国地;向西、向北

P619);[17](P42)

水流之处,为俄国地。”[16](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后,中俄双方开始实地勘定边界。在此过程中,中俄于1869年(清同治八年)至1870年(清同治九年)期间又签订三个勘界议定书:《中俄科布多界约》(1869年8月13

[17](P47)日)、《中俄乌里雅苏台界约》(1869年9月4[17](P49)日)、《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1870年8月12

唐努等四部乌梁海人直接向清中央政府交纳贡赋

……1764年以后,克穆齐克旗编成,该部乌梁海人

P87)

也改向清中央政府交纳贡赋。”[2](清乾隆二十三

日),并在唐努乌梁海地区西部建立八处分界

牌碑,在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三个勘界议定书过程中,沙俄又以种种阴谋手段,“强行划走了唐努乌梁海中西部的十佐领牧地”,侵占了中国西北边境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对唐努乌梁海西北端阿穆哈河(叶尼塞河上游西支流)地区。但“同时,这一界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与俄国边界的完全划

[18](P284)

[17](P51)

年(1758年),成衮扎布向清政府的奏折中也已明确

写到向清朝廷交实物税的情况:“现在(1758年)收取伊等貂鼠、猞猁狲、狼、狐等皮张,及雕羽、麝香等物,除麝香不准充贡,余物量其所值,以每户三貂计算,仅得一百七一户(的税)。其未完之项请于次年

定,它再一次确认沙宾达巴哈至博果苏克一线以东

P151)

的唐努乌梁海盆地为中国领土。”[2](

四、沙俄侵占唐努乌梁海

无论是在中俄边界划定前或划定后,沙俄对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侵吞持续地进行着。18世纪初,沙俄侵略势力已在叶尼塞河上游建立殖民据点—城堡。“这些沿着萨彦岭建起的城堡构成了一条

P118)

所谓阿巴根边防线。”[15](沙俄哥萨克和唐努乌梁海人之间进行着以物易物的贸易,“哥萨克运来的是火石枪、小刀和其他货物,而换走的却是貂皮、河狸皮和狐皮。为了便于对交易进行监督,当地管理机关后来在克木(穆)奇克河口博穆克木奇设立了一

P119)个实物交易站。”[15](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前

始,“1905年以前几十年里,俄国在唐努乌梁海共建

立了68个居民点,而1906年至1911年五六年间,就

P170)

建立了98个居民点。”[2](“这里最大的俄国居民

点,是图兰村和乌尤克村。图兰村在1907年即达

P171)

400多人,乌尤克村达300人”[2](图兰村“按所有俄国村镇的习惯排成一条线”,这里的俄国居民过着富裕的生活,对唐努乌梁海的“土地想耕种多少就耕种多少。”至1911年,俄国在唐努乌梁海的移

P173)

民有5000余人,[2](由乌辛斯克边务官管理俄国移民,并在这里设立教堂和学校。沙俄殖民者从19世纪30年代起还在唐努乌梁海大肆掠夺丰富的金矿。“从1838年到1881年,曾采得金沙464普特21俄磅,总价值950万卢布。……从1879年到1889年,十年的经营使(一家俄人)公司获得黄金137普特。”

[2](P169)

[2](P171)

后,从西伯利亚向南扩张的一些俄人穿过阿巴根防

线,把唐努乌梁海人驱向萨彦岭以南,且占领了原为唐努乌梁海人放牧的乌斯河谷地,并在此垦地定居建立俄人村庄,以及对唐努乌梁海人进行不公正的掠夺性的贸易。沙俄势力不断向唐努乌梁海地区深入扩张。1862年,中俄签订《陆路通商章程》。1869年,中俄签订《改订陆通商章程》。这些“条约”与“章程”均有利于沙俄商人与殖民者对中国外蒙古地区(包括唐努乌梁海)的入侵。尽管清朝地方政府对沙俄商人与殖民者的入侵不断采取抵制与禁止措施,但到“19世纪60年代末,唐努乌梁海已有16个俄国商站。……20世纪初,唐努乌梁海的贝克穆河、乌鲁克穆河、克穆齐克河流域都有这种(俄人)商站。这些庄园式商站既经营广泛的贸易,又经营畜牧和农业。”“1866年,俄国与唐努乌梁海的贸易额为138877卢布,1896年增至368500卢布,1907年更增

[2](P160)

至65万卢布。诚然,沙俄势力的入侵,遭到过

苏联学者P·卡鲍指出:“20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期,分布于图瓦地区(唐努乌梁海)的俄国移民村镇、庄园以及俄国人开设的商站和金矿等,成为俄国政府的真正前哨,成为俄国政府侵略政策的据

P179)

点。”[15](“沙皇俄国这个最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是一个最积极地参与瓜分世界的国家。它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把图瓦(即唐努乌梁海地区)

P204)

确定为其领土扩张政策的新目标。”[15](沙俄殖民侵略势力侵入唐努乌梁海,清政府亦曾进行过抵制,但由于实力不足与措施不力未能达到阻止的作用。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清政府的日趋腐败与中国更趋贫弱,沙俄政府乘机侵夺中国大片领土,其中在大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河以东就达100多万平方公里。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指出:“俄国—尽管它正好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1900年,沙俄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主要者之一,一度侵占了中国东北,即“满洲”。中日甲午战争后,沙俄对唐努乌梁海的侵略政策,由殖民商贸渗透掠夺转为乘机直接武力侵占。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沙俄伊尔库茨克军区司令部呈给总参谋长的报告中建议:“责成伊尔库茨克军区的机动部队占领西蒙古的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两域”,俄军可“经过米努辛斯克,越过萨彦岭(进入唐努乌梁海),通过萨菲亚诺夫村直取乌兰固木)(位于科布多乌布萨诺尔,即乌布

P175)萨湖西南)。”[15](1904年,沙俄总参谋部的军官

[19](P37)

唐努乌梁海人的愤怒抵抗。

19世纪60年代以后,沙俄地主商人在唐努乌

梁海侵占了大片土地。“萨菲亚诺夫、比亚科夫、瓦维林、麦德维杰夫、斯科别耶夫,主要就是这些人瓜分了乌梁海所有的肥沃土地。……这些(人占有的)大块土地每块都超过欧洲许多公国。他们是从无权出售这些土地的索约特人那里廉价获得的,往往是用总共不超过几十卢布的酒、绿茶、土布等东西换来的。……(其中一个土地占有者)仅在唐努山脉他就有320平方俄里的土地,在小叶尼塞河流域还有土

P151)

地。”[15](沙俄殖民者在唐努乌梁海的掠夺,同西

方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掠夺如同一辙。沙俄殖民者对唐努乌梁海入侵之时,也是向唐努乌梁海移民之

波波夫又提出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具体计

划,“建议从蒙古沿乌里雅苏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方向修筑一条通往西伯利亚铁路的马车道,……这条马车道必将有利于加强我们(沙俄)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影响,一旦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便于占领乌梁海,并将使我(俄)军的小部队更易进入蒙

P126)古。”[15](但由于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的失

们(沙俄)向该地区移民以及在该地区实施我们的总

P186-187)

政治任务造成严重的麻烦。”[15](会议记录认为:“由于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乌梁海问题的解决必须对我们(沙俄)有利。……对乌梁海既可公开占领,也可逐步吞并。”但“公开占领该地区必然会引起外交交涉。”为此,与会者倾向“逐步吞并”,并提出“逐步吞并”的“几点设想,作为措施。……明确地把乌梁海与蒙古分开……把乌梁海人置于我(俄)的势力之下,……而后再逐步吞并这个地区。如果说中国人从乌梁海人手中征收贡赋,并认为乌梁海人归他们管辖,因而在乌梁海地区行使国家权力,那么我们(沙俄)……继续向该地区输送俄国移民,给他们建立俄国管理机构(乡和村的行政机构),建立警察、法院、医院及其他国家机构,给予他们文化、经济及教育方面的援助,逐步地使乌梁海人也接受这些措施;准确地根据俄国法律在乌梁海地区发展工商业。……把我们(沙俄)地图上的边界移到唐努山

P190)脉。”[15](对此,苏联学者也认为:“伊尔库茨克会

败,上述侵占唐努乌梁海的计划未能及时付诸实践。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尽管失败并签订朴茨茅斯条

约,但沙俄与日本争夺中国“满蒙”地区的斗争并未结束。1907年,沙俄交通部工程师罗杰维奇提出《关于支持乌梁海地区俄国移民的措施》称:“乌梁海确实是俄中边境上抵抗力最小的一个点;但在这薄弱点的后面却是一个富饶的省份……如果中国开始对我阿穆尔边区施加压力的话,那么乌梁海边区就是适于俄国进行反击的地区。在这里可以花费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从米努辛斯克经由乌斯往乌梁海修一条设施完善的大道,同时在米努辛斯克再集结一定的兵力,……必要时也可非常迅速地占领乌梁海。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908年1月24日批示:“该地方(指唐努乌梁海)日后可

P193)能对我国极为有用。”[2](

[15](P184)

议所制定的占领乌梁海边区的计划是挑衅、欺骗和

P192)

残暴镇压的大杂烩。”[15](

实际上沙俄政府已在库尔次克会议之前,1910年派遣人员像窃贼般“偷偷地拆毁了萨彦岭上的察

P162)

布齐雅勒达坝界牌鄂博。”[7](当中国政府向沙俄政府提出抗议时,沙俄驻北京公使廓索维慈,竟声言中俄在唐努乌梁海的边界尚未解决,1869年所立界牌鄂博是不妥当的。

为了夺占唐努乌梁海,1911年夏天,沙俄陆军部积极地进行了准备工作,“以便在必要时立即占领乌梁海边区。”1911年年底,西伯利亚第七步兵师参谋长波波夫上校“授意乌斯边务官必须将乌

P193)

梁海边区并入俄国。”[15](

[15](P195)

[7](P163)

沙俄政府为加速向唐努乌梁海运输军队与货

物,1909年6月19日“通过的法律决定,由国库拨款修筑一条从米努辛斯克县格里戈利耶夫卡村到乌辛斯科耶村的马车道。其中对铺设30俄里长的由格里戈利耶夫卡村开始的这条路的起点地段和勘测至乌辛斯科耶村这条大道的其余地段,拨给了20万卢

P185)

布。”[15](1910年,沙俄向唐努乌梁海地区派出了

以波波夫上校为首的专门考察团,以便“就地详细考

[15](P186)

查乌梁海问题”。1911年2月28日,沙俄伊尔库茨克省总督克尼亚择夫主持召开了研究加强乌梁海边区俄国势力措施的伊尔库茨克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伊尔库茨克军区司令勃里列维奇将军、军区参谋长苏利克维奇将军、波波夫上校、乌斯边务官恰基罗夫等人。从这次会议记录的内容,充分显示出沙俄政府夺占唐努乌梁海的野心。该记录写道:“由于(俄国)移民逐渐增多,乌梁海牧民便对排挤他们的白种客人(俄移民)愈来愈不欢迎。乌梁海人同俄国人在土地问题上的纠纷,极容易爆发并酿成或极为严重的事件,这就要求国家政权进行干预。”乌梁海人“不久前(1909年)曾对我(沙俄)土地勘测人员在叶尼塞河河岸上树立标杆一事发生吵闹。”“乌梁海牧民则组成一些类似蒙古旗的公社,行使中华帝国的法律。”“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将会给我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统治摇摇欲坠,辛亥革命期间,沙俄乘机疯狂地以策动中国外蒙古“独

立”来实现其侵吞外蒙古的阴谋。1912年2月28日,沙俄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在给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奏折中虽也承认:“波波夫上校证明乌梁海地区属于俄国的论据,波波夫本人也不认为是充分的和完全的,已被莫斯科总档案馆的文牍员四等文官别洛库罗夫不久以前完成的一部著作所推翻。别洛库根据对十八世纪初即同中国签订`布连斯奇界约'时期的一些文献原本和地图材料的研究得到下列的结论:沿萨彦岭山脉的这条边界线是于1727年由俄中两国专员根据`布连斯奇界约'划界时共同确定的;划界以后在伏拉迪斯拉维奇伯爵监督下绘制的边界地

图对此也作了肯定。这样,不得不承认俄国在法律

P200)

上没有权利占有乌梁海边区。”[15](然而,沙皇尼古拉二世1912年2月28日对萨佐诺夫奏折批示:“中国发生了一些巨大变化(指清政府已被辛亥革命推翻),我们必须更积极地解决这个问题(指侵占唐努乌梁海),否则我们在沿中国边界的任何地方都不能为自己捞得好处。”要同“我们占领阿穆尔边区”

[15](P201)

任何来往;第二,各旗之间的一切争执和误会都必须

交由俄国驻乌梁海代表解决。所有统治者都必须呈

P219)

递关于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的书面保证。”[15](

在国际上沙俄宣布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保护”几乎是偷偷地进行的,被说成是占领乌梁海的“静悄

P221)

悄的工作”,[15](它只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统治

者”宣布和伊尔库次克总督“通知”其属下的边境专员采列林。再则,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未将注意力涉此事件,而中国正是国贼袁世凯掌控北洋政府的混乱贫弱时期。尽管如此,在俄国米努辛斯出版的具有布尔什维克倾向的《米努辛斯克边区报》还是发表了题为《侵略乌梁海》的文章。该文指出:“我们(俄国)面对着一次新的领土掠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地掠夺一块属于中国的领土。……俄国扩张领土的……重心已转向亚洲,转向中东和远东;波斯、蒙古正在变成俄国的行

P220)省。”[15](

那样占领唐努乌梁海。

在沙俄政府边务官员们策动下,从被沙皇称为

“中国发生了一些巨大变化”的1911年(清宣统三年)起,沙俄向唐努乌梁海的“移民活动已开始由俄国政府来组织和领导了。”根据1918年该地区俄国居民点的户口调查,“乌梁海的居民点,绝大多数(达总数的7/8)是1905年以后建立的,而且有半数以上是在1911年以后建立起来的。”1911年以后唐努乌梁海境内的俄国移民居民点总数已达340个,男女两性居民总数已达11958人,1911年以后建立的俄国移民村庄达174个,占移民村庄数的51.2%。正是在沙俄边务官员与俄国移民的策动与挑唆下,即“通过向图瓦(唐努乌梁海)统治者进行`说服'和`劝告',造成一种适当的`局势',以便公开地、直接地吞并图瓦。”于是,1912年2月15日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出现了“决定宣布乌梁海在`大俄罗斯帝国的保护'下`独立'”的“通告”。“通告”还吁请俄国军队立即占领乌梁海的居民点。1913年10月,沙俄政府又收到“克木奇克旗乌梁海人”,以“巴扬—巴道尔呼”、“贝子旗统治者”的名义写的两封要求给予保护的“申请书”。沙俄政府在收到其边务官员与俄国移民策动写成的“申请书”后,认为快速占领唐努乌梁海的时机已经“成熟”,1914年初,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了外交大臣萨佐诺夫的《关于俄国政府对乌梁海居民实行保护》的上奏(报告)。与此同时,萨佐诺夫在给沙俄政府内务大臣马克拉科夫的信中阐明了沙俄政府为什么采取“对唐努乌梁海地区实行保护”政策,而暂不实行军事占领与吞并。萨佐诺夫写道:“我们在乌梁海地区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使我们在现在宣布乌梁海地区为俄国领土,乌梁海居民为俄国臣民。……(因此)我(萨佐诺夫)同意伊尔库次克总督的意见,即暂时不应当接受乌梁海人加入俄

[15](P218)

国国籍,而只予以保护”。1914年6月,沙俄伊尔库次克总督宣称俄国已对乌梁海地区实行保护。自此以后,唐努乌梁海的“总管们必须承担下列两项义务:第一,不能擅自与外国(其中包括蒙古)有

[15](P216)[15](P209)

[15](P210)

[15](P213)

[15](P214)

与此同时,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萨拉吉克旗和托锦旗抵制和不承认俄国的“保护”,具体操控“保护”

的沙俄边境专员采列林也承认:“今天得到私人消息,说大总管和乌梁海人由于对(俄国)移民机关的行为极端不满而开始同中国人洽谈重归中国的问

P221)

题,还说要把俄国人赶走。”[15](但是,唐努乌梁海人反抗沙俄“保护”(侵占)的行动遭到沙俄官员和军队的残暴镇压。新任“乌梁海边区事务专员”格里戈里耶夫向唐努乌梁海各旗总管和官员发出指令:“大俄罗斯帝国宣布乌梁海地区处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以后,便使这块土地和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乌梁海人处于俄国单独监护之下。因此自宣布保护之日起,除俄罗斯帝国外,任何其他国家非经大俄罗斯帝国的允许,不得通过自己庶民、僧侣或官员在乌梁海地区进行任何活动,更不得侵犯对乌梁海的管理权,即不能向居民征税、审判和惩罚乌梁海居

P222)

民。”[15](该“指令”实际上宣布了沙俄强行侵占中国领土唐乌梁海地区。

继之而来的是沙俄军队对唐努乌梁海人民反抗沙俄侵占行动的残暴镇压。与此同时,沙俄政府有步骤地加速向唐努乌梁海地区进行殖民移民与掠夺其土地资源。“1914年底,居住在唐努乌梁海的沙俄移民增加到1.2万多人,当地居民(唐努乌梁海

P167)

人)总共才六万人。”[7](而沙俄移民局“在最近的两年(1916年和1917年)中间……预计使俄国居民人数(在唐努乌梁海)增加一倍。……打算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使俄国居民数量增为1915年的10

倍。”“仅1915年一年,(沙俄)移民局就占去(唐努乌梁海)土地32.5万俄亩。”移民局“尽量使俄

P226)国移民多得好地”,[15](并把唐努乌梁海地区称

[15](P227)

1918年8月,驻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陈毅和驻

库伦大员公署秘书长严式超等奉中国政府命武力收复唐努乌梁海。中国军队兵分两路,西路军于1918年9月下旬出发,由严式超率库伦卫队第三连及驻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卫兵各一排,由乌里雅苏台向西进发,经科布多后,向北进抵乌兰固木,进而攻克汗达垓图山口,以收复克穆齐克旗。东路军于1918年11月14日出发,由驻库伦大员公署秘书黄成土序领库伦骑兵四团一个排和50多名外蒙古地方军,由乌里雅苏台出发,北进经精奇里克,先抵唐努旗,再进攻克木毕齐尔的旧俄白军。1918年12月下旬,黄成

土序率东路军到达唐努旗总管驻地萨穆噶勒,

作“萨彦岭南的俄罗斯”。

在沙俄急速侵占唐努乌梁海的1915—1916年,唐努乌梁海总管曾数次派人赴乌里雅苏台向中国政府官员求援。唐努旗总管和克穆齐克旗总管拒绝向沙俄侵占者交出印信,唐努旗总管棍布多尔济逃往

[7](P168)

外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要求中国政府恢复唐努乌梁海。1916年11月2日,中国政府驻库伦办事大员陈致外交部函明确指出:“唐努乌梁海当然为我(中国)领土,岂可因国事多艰,自行放弃,默

P220)

认归俄。”[2](1916年11月下旬,中国政府“决定由陈毅(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兼任驻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但陈毅“电辞兼理”。1917年2月11日,中国政府驻俄公使刘镜人,就中国在唐努乌梁海添设佐理专员一事与沙俄外交部协商。刘镜人“驳以乌梁海为中国领土,证诸历史,按诸地图,凿凿可据。今俄认该处为属地,未免支离。”但俄方竟称:“此时我(俄国)政府正与蒙官员提商划界事宜,俟界务办

P222)妥后,再行谈论。”[2](所谓“与蒙官提商划界事

[15](P227)

收复了

唐努旗山南地区。但西路的进军却不如东路军顺利,此时流踞于唐努乌梁海的旧俄白军对中国军队进行顽抗。1919年1月21日,黄成土序率部前进,于1月下旬占领克穆齐克旗在唐努山南70余里的地区的卡伦(哨站、据点)多处,击败顽抗俄军。1919年1月31日,严式超率西路军由乌兰固木向北前进,2月4日,中国军队抵达克穆齐克旗的齐齐尔哈那卡伦附近。但克穆齐克旗之旧俄白军势力仍不撤走。1919年2月26日,黄成土序率部分尖兵,沿汗达垓图山口东小道前进,8月28日,抵达加大。严式超则率军于2月28日进驻汗达垓图大道坝口。中国军队与旧俄白军于加大激战9小时,互有伤亡。

1919年6月初,克穆齐克旗人民发动反俄起义,“当地人民聚集数百人,持猎枪木械,群起与俄为

[2](P242)难”。6月16日,中国军队在当地人民反俄起义配合下,击败旧俄白军之顽抗,于6月23日收复克穆齐克旗。7月12日,严式超率部光复加大,并于此正式成立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公署。中国政府任命严式超出任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随后,外蒙古地方部队,打败了驻克木毕齐尔的旧俄白军,并收复了克木毕齐尔。至此,被沙俄侵占的中国唐努乌梁海重归祖国,中国政府收复了对唐努乌梁海的主权并行使统辖。1920年12月21日,中国政府发布大总统令,任命黄成土序为唐努乌梁海参赞。但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继续波及中国唐努乌梁。在中国政府和军队收复唐努乌梁海的同时,萨彦岭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的苏俄红军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西伯利亚地区已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府。1920年,苏俄红军决定进入唐努乌梁海追剿残余之旧俄白军,并与中国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公署的官员举行了会晤,但苏俄政府与红军代表在唐努乌梁海主权问题上并未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

宜”,是指沙俄非法地向中国外蒙古地方自治政府提议划定唐努乌梁海与外蒙古其他地方的界线,也就是迫使外蒙古地方政府将唐努乌梁海从外蒙古分离出去。对沙俄的此种非法行动,中国政府令刘镜人向沙俄政府提出正式抗议。同时,驻库伦办理大员陈遵中国政府之令,于1917年4月8日通知外蒙古地方自治政府:“乌梁海土地宜坚认为外蒙古区域,勿与外人(俄国)径行勘划。”此处中国政府明确指出,唐努乌梁海土地是中国领土外蒙古土地的一部分,作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外蒙古自治政府无权与外国(俄国)谈判划界问题。同时,上述中国政府的命令和行动正是中国政府对唐努乌梁海行使主权以及抗议沙俄对中国领土主权之侵犯。  五、中国政府收复唐努乌梁海及其被苏俄红军再占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俄国势力发生发激烈动荡,旧俄势力(白俄)试图以此作为反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据点之一,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红军和游击队对旧俄反革命势力发动了进攻,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波及唐努乌海海地区,唐努乌梁海居民和中国内地至此经商者遭受严重灾害。面对此种形势,中国政府外交部采纳乌里雅苏台佐理专员陈毅之建议:武力收复唐努乌梁海。[2](P222)

场,与中国官员发生对立。更主要的是中国政府在唐努乌梁海的驻军很少,且装备与战斗力难于与西伯利亚的红军相比。尽管1921年初,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苏俄红军已陆续撤走。但1921年3月又发生旧俄白军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严重事件,攻占中国外蒙古库伦的恩琴率领的旧俄白军匪帮,伺机涌入唐努乌梁海,中国政府驻唐努乌梁海的官员与军队,惨遭杀害,地方政府机构与管辖受到致命摧残,而当时中国中央政府(北京政府)却无能无力驰援。在此形势下,1921年夏,苏俄红军再次进入唐努乌梁海,消灭了恩琴白匪,并在唐努乌梁海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在苏俄红军占领下,1921年8月,唐努乌梁海宣告“独立”,成立“唐努图瓦共和国”。虽然1921年9月,苏俄宣称不把唐努图瓦视为苏俄领土,但实际上苏俄已牢牢掌控着唐努乌梁海地区。1926年11月,在苏联红军占领下,“唐努图瓦共和国”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1944年10月,“图瓦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自治共和国纳入俄罗斯联邦的建制,成为苏联版图的一部分。对于沙俄———苏俄———苏联之逐步侵吞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中国历届政府未予承认,也未与沙俄———苏俄———苏联签订有关改变唐努乌梁海主权的条约。

沙俄———苏俄———苏联在没有任何条约的前提下侵占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的事例,在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上实属罕见。

参考文献:

[1]吕一燃.北洋政府时期的蒙古地区历史资料[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樊明方.唐努乌梁海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苏)C·B奥孔.俄美公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M].北京:中国地

图出版社,1990.

[5](英)约·串·巴德利.俄国·蒙古·中国(上卷第1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徐景学.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纪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7]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编写组.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8]周启乾.日俄关系简史(1679—1917)[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9]胡礼忠.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中俄,中苏关系300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10](德)G·F·米勒等.西伯利亚的征服和早期俄中交往、战争和商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英)R·K·L奎斯特德.1857———1860年俄国在远东的扩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2]刘民声,孟宪章.十七世纪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编年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9.

[13](日)吉田嗣延.日本北方领土[M].上海:上海设文出版社,1978.

[14](苏)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使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15](苏)P·卡鲍.图瓦历史与经济概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6]海关总署《中外旧约章大全》编纂委员会.中外早旧章大全第一分册(1689———1902年)[Z].北京:中国海关总署出版社,2004.

[17]中俄边界条约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773.[18]张海滨等.撕破的海棠叶———中国版图变迁大纪实[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0]师博.外蒙古独立之内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马亮宽]


相关内容

  • ==中国未收复的领土==
    中国未收复的领土== 中国未收复的领土 1.钓鱼岛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 ...
  • 川教版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知道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记住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的暴行:了解太平军抗击 ...
  • 评价戚继光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 ...
  • 中国保持完整的十大殖民建筑
    中国保持完整的十大殖民建筑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悲壮的半殖民地史.在那些曾被半殖民的城市,历史的痕迹仍处处可见.21世纪的今天,这些殖民建筑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是把它们看作中国的旧伤疤,还是像美国对待威廉斯堡一 样,将半殖民地小城的一草一木都保 ...
  • 历史上闯关东的原因
    检举 问题一: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 ...
  •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初中一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柳雪燕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 ...
  • [历史纵横]哪个朝代对当今中国疆域的贡献最大?
    中国从最初的中原之地发展到如今960万的庞然大物,是近千年的对周边荒地的开发与对其他落后人民的教化所得来的,下面就盘点一下统一时期各个朝代为当今中国的版图贡献了哪一部分(*代表后来脱离中国的地区): 秦朝 辽宁省(辽东半岛):战国时期燕昭王 ...
  • 大连老建筑闲谈-01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190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1907年迁至大连原沙俄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大楼,1909年迁入大连东公园町的新址处,1944年迁往新京.而在现大连鲁迅路9号的沈阳铁路局大连办事处的建筑群落 ...
  • [图文]俄国"土改"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页
    列宁"照抄"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纲领 列宁在风起云涌的分地浪潮中看到了乘乱夺权希望.于是布尔什维克很快调整策略,提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望,用"土地运动"创造革命的有利时机,要把它变成发动革命的有力杠杆.列 ...
  • 飞机模型主题生成课
    飞机模型制作科技创新活动课设计 乌梁苏小学 杨学智 第一课 飞机模型制作主题生成课 一. 活动背景 学生喜欢飞机,没有科学和技术作铺垫.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他们只知道剪.拼.粘等简单组装.<飞机模型的制作>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