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 - 范文中心

评论员文章

08/17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制度优势

——九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1月08日10: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果把我们国家比作中华号列车,党的领导就是火车头。我们党要带领13亿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领导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指引发展航船破浪前行。

“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落到实处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的着力点,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领导保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驾驭好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就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在,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益精细、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那种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规则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就要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完善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符合客观规律;就要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避免留下隐患;就要发挥政治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及时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思想认识问题和现实利益问题。

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激发全党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增强创造活力。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回望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把民族复兴推进到今天这样的境界。面对新的历史使命,肩负起属于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就能以最坚强的政治保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

2015年11月09日08: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习近平在会面中提出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四点意见,为两岸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必将对两岸的前途和未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此次会面,两岸双方对“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再确认,其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对两岸关系根本性质的明确界定。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坚持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在1993年实现“汪辜会谈”;因为有了“九二共识”,国共两党领导人才能在2005年4月实现历史性握手;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双方才能在2008年6月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处于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领导人今天才能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换意见,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只要坚持“九二共识”,两岸之间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什么困难都可以设法克服。

坚持“九二共识”,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如果这个基础被破坏,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共同福祉就会受到损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形象地说,如果没有了“九二共识”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坚持“九二共识”,是大陆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大陆方面承诺,台湾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反之,对任何否认“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始终如一,我们的立场从未改变,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

固本强基,方能行稳致远。要和平不要冲突、要交流不要隔绝、要协商合作不要零和对抗,已成为两岸主流民意。台海动荡紧张,两岸冲突对抗,民众深受其害;走和平发展之路,谋互利双赢之道,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两岸

领导人此次会面昭示,只有坚持“九二共识”,两岸才能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和平发展,才能共同携手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9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两岸关系翻开历史性的一页

2015年11月08日09: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历史将铭记这一天。11月7日,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台海两岸领导人在66年后首次会面,习近平、马英九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领导人这次历史性会面,以相互尊重和建设性的态度,围绕推进和平发展、致力民族复兴的主题,坦诚深入交换看法。双方回顾了66年来两岸关系的不平凡历程和历史性变化,充分肯定了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阐述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主张,并就此达成积极共识。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踏出了两岸高层政治互动往来的关键性一步,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

两岸领导人会面,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新前景。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等重大问题,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这对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两岸领导人会面,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7年来,在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缓和,收获了和平稳定;两岸经贸合

作交流,收获了互利共赢;两岸人员往来,收获了亲情福祉。正因为有了这7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

两岸领导人会面,也是两岸双方顺应两岸同胞心愿和时代潮流共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两岸同胞期望台海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并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两岸领导人坐在一起,正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两岸领导人会面,为的是进一步夯实两岸互信的政治基础。7年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确保和平发展正确方向,两岸双方需要不断巩固这个共同政治基础,深化对一个中国原则和两岸关系根本性质的认知。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两岸同胞要团结一致、坚决反对。

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两岸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面,充分说明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两岸双方完全能够在高层级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管控分歧,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共谋两岸关系发展,造福两岸同胞。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行动传递中国信心和力量

2015年11月23日07: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和出席重要国际会议期间,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中国担当。这既是向国际社会释放的重大利好,对做好国内经济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对中国经济怎么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四个没有变”,是对中国经济整体形势的重大判断,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把握,强调的是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

我们的信心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两个来自于”,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关切,揭示了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独特优势,表明中国发展仍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速居全球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这是在10万亿美元高基数之上的增长,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GDP,比前几年两位数增长时还要多。我们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没有继续高消耗、高投入的增长模式,而是坚决转方式、调结构,深化结构性改革。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服务业比重超过50%,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

中国今后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就“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中国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对外开放。这“五个更加注重”,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努力方向,强调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五年,中国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坚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放宽外资准入领域,营造高标准国际营商环境,打造利益共同体;坚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

刻变革,必将推动我们加快改革创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创造发展新机遇。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会怎样?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这“三个不会变”,体现了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诚意和行动。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也为世界经济释放出巨大需求,成为新的增长源。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蓝图已经绘就,行动决定成败。让我们满怀信心,脚踏实地,抓紧行动,决战决胜,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大步迈进,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和正能量。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3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2015年11月30日07: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总体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使扶贫开发工作站在高处,想在远处,干在实处。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

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今天,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2月01日07: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脱贫攻坚必须直面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把握的思路和方法,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我们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遵循。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打赢这场攻坚战,制约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不外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客观因素,不少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二是主观因素,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焦问题,就能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这场硬仗奠定良好基础。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对所有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该精准到户的务必精准到户,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才能实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从主要路径来说,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关键就是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着力发挥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作用;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实效是检验的标尺。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不能自说自话,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再硬的脱贫攻坚硬骨头我们也一定能啃下来。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我们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踏踏实实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我们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01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2015年12月02日07: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加强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乘势前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脱贫攻坚任务重

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好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出发,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当年,聂荣臻元帅曾在河北阜平战斗生活,留下了“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心愿。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感慨,40多年来,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有这样的为民造福情怀,牢记“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的古语,倾注自己的心血、精力和情感,把脱贫攻坚战进行到底。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二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成了脱贫攻坚,就是强调到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我们一定要兑现脱贫的承诺,这是不容推辞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把责任扛在肩上,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02日 01 版)

加快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2月01日07: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12月1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实施一周年。一年来,安全生产在法治指引下,呈现出新的变化:截至10月31日,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6%和13.6%,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2.5%和11.8%,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1%和5.1%。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背后,正是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安全生产既是经济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安全生产红线、安全发展战略、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主体责任、长效机制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指明了方向。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丰富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是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体现,对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个发展”,安全生产是基础也是保障。以法治方式抓安全,以底线意识谋发展,就要看到,当前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任务依然繁重。安全生产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将依法治安作为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不断开创安全生产法治建设新局面。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目标在于良政和善治的实现。加快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就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学立法,加快推进配套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建立多元化安全生产法规规章起草机制、立改废释并举的法规建设机制,以

及安全生产法规规章运行评估制度。就要进一步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制,推行联合执法和委托执法,层层公布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就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法治监督,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重点防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纠正一些文件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将安全生产纳入法治化轨道,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就能以安全生产筑牢执政为民的生命线、划定法治政府的责任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01日 03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把握“三个见实效”的目标要求

——一论持续用力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2015年12月09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树立目标导向,以是否取得实效作为检验标准。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中央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这“三个见实效”,是专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专题教育成果的标准和尺度。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今年4月份启动以来,已进行了7个多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按照深入学习教育、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标准、坚持以上率下、确保取得实效的要求,着力抓好集中学习、党课报告、专题研讨、查摆整改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把专题教育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同整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结合起来,使各级领导干部“补了钙”“加了

油”,增强了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也有力推动了不严不实问题的解决,深化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

成绩不是可以躺着休息的功劳簿,而是向着目标再出发的新起点。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持续用力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有厌烦、懈怠情绪,总想松口气、歇歇脚;有的联系实际不够,把自己摆进去不够,触动思想、触及问题不够;有的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对不严不实问题缺乏动真碰硬的勇气;有的对下指导不力,只是一般性地提要求,缺乏有效的督导。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即将进入专题民主生活会环节,这是专题教育的“关键动作”和重中之重,是学习教育成果的集中反映。要结合开好民主生活会,围绕实现“三个见实效”的目标要求,认真组织一次“回头看”,一项一项地对对表,一个一个地盘盘账。比如,在整治“四风”问题上,看看是否防止了老问题反弹回潮,新问题有没有跟进解决;在守纪律讲规矩上,看看纪律规矩这根弦是不是绷紧了,党规党纪执行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看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怎么样,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为问题解决得怎么样。通过组织“回头看”,找差距、补短板,加压力、增动力,做得好的要巩固,做得不好的要补课,问题突出的要尽快纠正。

总之,要始终坚持标准不降、要求不松,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责任,将“三个见实效”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达标准不交账,不出成效不过关,确保专题教育取得预期成效。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09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抓好民主生活会这个“关键动作”

——二论持续用力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2月11日07: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动真碰硬有辣味、红脸出汗触灵魂”的民主生活会给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以此为标准开好“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专题教育的“关键动作”和重中之重。说它关键,是因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了系统总结、整改提高的关键阶段;说它重要,是因为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总体状况大为改观,如今需要再接再厉、巩固提高。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前提是继续深化学习教育,提升对“三严三实”的思想认识。要注重梳理分析前一段学习教育情况,弄清楚哪些方面认识深化了,哪些方面认识还不到位,进而对症下药、补齐短板。准备民主生活会的过程也是思想再提高、认识再升华的过程,思想认识上形成了从严从实的自觉,才能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牢思想基础,民主生活会上揭短亮丑、排毒出汗才会水到渠成。 开好民主生活会,关键是把不严不实问题查清楚、摆到位。查摆问题不留死角、不留余地,把这方面功课做足做好,民主生活会就成功了一半。要紧扣“三严三实”的主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点到要害处、讲到根子上。要突出上级点、领导提,集体议、互相帮,主动找、自觉查,敞开门、群众提,充分运用组织力量、班子力量、个人力量、群众力量,进一步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害是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行深入的党性分析。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相当于一次政治点名,政治上的要求是第一位的。要对照党中央关于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对照党章规定,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和全方位透视,检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纪律观念是否强化、党性修养是否增强、干事创业是否尽责,同党中央对标看齐,进一步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纪律规矩意识。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重点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如何,是评判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标尺。要聚焦主题不散光,自我批评要正视问题、直面问题,相互批评要实字当头、本色相见,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组织负责的态度,讲原则、辨是非,在思想交锋中找准问题,在互帮共勉中增进团结,收到相互教育、相互警醒的效果。

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还需要严格的督导和把关。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起责任、强化督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及时掌握班子成员对

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认识、准备情况,用心做好指导和引导工作。要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领导班子、纪检和组织部门对下一级党组织的检查和指导,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健康顺利开展。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1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解决突出问题才有说服力

2015年12月14日19:55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论员:解决突出问题才有说服力

人民日报12月15日评论员文章:解决突出问题才有说服力

——三论持续用力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效,要靠解决问题来说话;提升群众满意度,也要看问题解决得怎样。专题教育开展7个多月以来,中央始终要求把“三个着力解决”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等问题,着力解决滥用权力、涉足寻租、不负责任等问题,着力解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等问题。按照“三个着力解决”的要求,坚持以问题为牵引,找出“痛点”、瞄准“靶心”、消除“病灶”,才能确保专题教育取得预期成效。

对于专题教育,群众最反感的是形式主义,最期盼的是解决问题。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必须动真格、见行动,如果问题只是查摆出来,而不主动、不积极地解决,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认真较真的态度,真改实改、推动解决问题,对一个地方、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领导班子要集体研究、分清责任;属于班子的问题,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担责,班子成员要主动认领;属于个人的问题,领导干部要自觉对接,积极整改。整改必须动真碰硬、从严从实,口头整改、纸上整改不行,“假动作”“打假球”更不行,只

有贯彻真改实改、坚持开门整改、接受群众监督,才能取得解决不严不实问题的实效,才能让干部服气、让群众买账。

抓整改最关键的是说到做到。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情况差异大,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也不尽相同,要紧密联系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把重点进一步聚焦到解决理想信念动摇、纪律规矩松弛、权力私用滥用等突出问题上来,聚焦到党员群众反应最强烈、影响本地政治生态的不严不实问题上来。吃拿卡要、庸懒散拖、执行政策“中梗阻”的老问题,“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顽症痼疾,基层干部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等。对这些问题,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排出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实行菜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加以解决。

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要从根本上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就要坚持标本兼治,扎紧制度“铁笼子”,向制度建设要长效,用制度把“三严三实”要求固化下来。一方面,制度建设不是“搞制度作秀”,而必须对着问题去,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务实管用、衔接配套;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执行,加强执纪监督检查,防止制度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稻草人”,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看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专题教育搞得怎么样,不是看会议开了多少、文件积了多厚,而是看“不严不实”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持续向问题叫板,不断让制度发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让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蔚为风尚。(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发展成果检验教育成效

——四论持续用力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2015年12月16日19:2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论员:用发展成果检验教育成效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锻造领导干部过硬的作风、素养和能力,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用发展成果检验教育成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

当前,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在贯彻全会精神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严三实”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也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胜利的内在要求。推进专题教育、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要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起来,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落实发展任务,切实把新的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坚持以优良作风推动事业进步,是我们党的一个宝贵经验。当前,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大多数干部都能敬业奉献、认真负责,但也有一些干部担当不够、精神状态不佳。有的存在“不贪不占也不干”的不作为问题,有的存在“错位、越位、失位”的乱作为问题,也有的存在面对经济新常态无所适从,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开拓发展新局面,需要焕发干部精气神。我们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就是要强化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激励领导干部提振精气神、树立好作风、增强执行力,更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就是要坚持从严教育和管理干部,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切实增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素养和能力。

心中有多少责任,事业才会有多大成就。现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行进到见成果、出实效的关键环节,尤其需要各级党委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既搞好自身的专题教育,也指导好下级党组织的专题教育。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靠前指导、严格把关,发挥引领表率作用;领导班子成员要对分管领域专题教育进行一次调研和检查;组织部门要加强现场指导和督导,推动每一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要把抓好专题教育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任务,纳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为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提供有力制度支持。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改作风永远在路上,好作风永远出在实践中。“三严三实”展现的是为人做事、执政用权的价值追求,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风气之魂和动力之源。敬终如始、善做善成,持续用力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就能以严和实的作风,筑牢改革发展的根基。(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党要向中央看齐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2月30日07: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

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部署,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中央政治局带头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和十八大以来中央抓作风建设的实际,总结经验、研究措施、提出要求,充分体现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次会议是中央政治局参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为全党上下开好民主生活会、践行“三严三实”、加强作风建设,树起标杆、形成示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先手棋,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其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始终坚持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从出台“八项规定”,到重拳整治“四风”,再到践行“三严三实”,在作风建设过程中,正是因为中央政治局坚持从自身抓起、以身作则,才树立起徙木立信的公信力,在全党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党政军民同频共振、上下一心的良好局面。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中央以身作则,是为了促进全党积极响应;中央率先垂范,是为了推动全党奋发进取。中央树立标杆之后,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看齐意识,主动向中央看齐,做到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

向中央看齐,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体现到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当好“三严三实”表率,首要的就是把握政治方向、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永葆全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提高掌控全局的领导艺术,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有过硬的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才能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干部群众。

向中央看齐,就要做落实的带头人,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对分管工作的管理上、体现到严格要求自己上。带头践行“三严三实”,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实际的而不是口头的,必须体现在日常工作的严格管理中,体现在对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严格监督中。有身先士卒的勇气,有“向我看齐”的底气,才有以上率下的正气,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带动更多党员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需要党的领导更加有力。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全党向中央看齐,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带头提高工作水平,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党更加团结统一,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30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定位准 标杆高 行之笃

2015年12月31日10: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践行‘三严三实’上定位准、标杆高、行之笃,以实际行动不辜负人民重托”。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总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的成效,科学分析作风建设的形势,就进

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出深刻阐述,为敬终如始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行到现在,取得了一系列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但是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一些重大案件说明,一个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如果不加强修养和锤炼,就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坚持毫不松劲抓、锲而不舍抓,才能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定位准,就是要聚焦问题,防止走神散光。查找不严不实的问题、发现不良作风的症结,最忌讳绕、躲、虚、偏,最需要抓住要害、找出痛点、点准穴位、瞄准靶心。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不行,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更不行,唯有以开门纳谏的胸襟、兼听则明的态度、从善如流的心态、严于律己的精神,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分析,才能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真正触及灵魂、增强党性。

标杆高,就是要坚持高标准,防止敷衍应付。目标就是方向,标准决定质量。标杆高,一是必须有很强的向党中央看齐意识,严格要求、不折不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要从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越是往后,就越要坚持标准不降、要求不松、措施不减,做到不达标准不交账、不出成效不罢休,才能避免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行之笃,就是要真改实改,防止形式主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效,要靠解决问题来说话,优良的作风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应该内化于心、见之于行,体现在解决问题的实践里、彰显于久久为功的行动中。行之笃,既要以身作则,无论公事私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都要加强自我约束;又要有很强的带队伍意识,既管事又管思想管作风,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最大的攻坚就是说到做到,最好的落实就是一抓到底。避免口是心非,防止言行不一,真正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才能以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成效、获得群众信任。

邓小平曾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我们党作为秉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树立和保持优良作风;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严的标准、实的精神,不断向问题叫板,就能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31日 04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领导干部要当好“三严三实”表率

2016年01月04日07: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好“三严三实”表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动员令。领导干部要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分管方面的管理和严格要求自己上,以实际行动不辜负人民重托。

政治能力强不强,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是不是过硬,决定了领导干部能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核心是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领导干部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为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牢记宗旨,保持公仆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妥善驾驭和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对党忠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时时处处以榜样力量感召干部群众。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就是领导干部要始终胸怀全局,增强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找准在全局中的合理定位,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利益,协调各方面关系,使各方面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令出如山。党中央定下来的事情,就一定要照着办、抓紧干,敢于负责、敢作敢为,既为一域

争光、又为全局添彩,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作选择搞变通。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事、尽其责。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对分管方面的管理上,就是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又要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既管事又管思想管作风,把班子抓好、把队伍带好、把事情干好。明确要求和督促分管领域和单位在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步调一致,在工作上有效履行职能,在选人用人上公道正派,使各方面干部和人才各得其所,优秀干部能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上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特别是要敢于唱“黑脸”,发现不严不实问题,都要严肃指出、督促改正,不能当老好人。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严格要求自己上,就是要清醒认识到党员的党性不会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必须持续不断“补钙”“加油”。坚决克服特权思想,坚持党性原则,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监督,不折不扣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4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践行“三严三实”是一辈子的事

2016年01月04日19:33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论员:践行“三严三实”是一辈子的事

人民日报1月5日评论员文章:践行“三严三实”是一辈子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总结我们党近一个世纪奋斗历程得出的重要结论。我们党作为秉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树立和保持优良作风,必须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开始就把党风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抓住要害和关键,打出

一系列“组合拳”,“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不严不实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要清醒看到,面向未来,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任务还很重,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效、防止问题反弹的任务还很重,解决党内作风上深层次问题的任务还很重。行百里者半九十。既要看到成绩、满怀信心,又要直面问题、保持清醒,不断深化对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始终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战略定力,毫不松劲、锲而不舍抓作风、转作风,使“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成为领导干部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

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党性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是把专题教育融入经常性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推动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要注重运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做法经验加强领导干部经常性教育,把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有效做法形成制度、固定下来,明确主题、聚焦问题,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既抓思想引导又抓行为规范,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严的标准和氛围,推动经常性教育认真起来、严肃起来,进一步推动政治生态改善。当前,要进一步做好转化的文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以“三严三实”作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问题具有艰巨性长期性顽固性。要紧盯作风问题新情况新变化,从解决“四风”问题和领导干部不严不实问题延伸开去,针对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隐形”“变种”的作风问题,厘清问题症结及演变态势,标准不降、要求不松、措施不减,做到掌握情况不迟钝、解决问题不拖延、化解矛盾不积压,把作风建设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

践行“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一辈子的事。各级党委(党组)要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上积极探索、不断前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领导干部在践行“三严三实”上定位准、标杆高、行之笃,以实际行动不辜负人民重托。(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本报评论员:用好党校教育这个独特优势

2015年12月13日08: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校是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提高素质的大熔炉。党中央召开这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目的就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

校工作,为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提供有力支持,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提供重要保证。

“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突出强调了党校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工作作出部署,对于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党校教育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党这样重视党校。从最早成立安源党校、北京党校这两所党校,到如今建立从中央到县四级党校体系近3000所党校,党校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批领导骨干。今天,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关键就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把党校教育这个独特优势保持好、发挥好,让党校承担好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

用好党校教育这个独特优势,前提和基础就是坚持好党校姓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党校从历史走来的每一个路标,都深深镌刻着党的烙印,清清楚楚写着党的标识。党性原则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是贯穿整个党校发展史的一条红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把党校姓党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认识必须十分清醒、行动必须十分自觉。

用好党校教育这个独特优势,坚持好党校姓党,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合格的领导干部。各级党校唯有把握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这个根本,抓住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关键,坚持党性原则、增强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促使领导干部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各级党校唯有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把党性教育这个共产党人的“心学”作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党校科研能力和水平、抓好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才能让领导干部真正学深、学透、学好,让党性教育不仅触动灵魂一阵子,更影响思想一辈子。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党的事业继往开来,需要源源不断造就德才兼备的执政骨干。用好党校教育这个独特优势,让领导干部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和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才能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党的队伍后继有人。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3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5年12月17日09: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让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今天,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12月16日,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千年古镇,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纵论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深入阐述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的“四项原则”,明确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开拓了人们的思想维度。互联网的问世与发展,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实现人民福祉是互联网发明的初衷,又是互联网发展的依归。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正是本着这样的主旨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21年来,互联网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目前,中国有6.7

亿网民,网民规模全球第一;有413万多家网站,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

二。互联网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风口”,互联网经济GDP占比去年即达7%,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中中国占了4家,去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大约2.8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发展、推动变革。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目的就是要让互联网给全体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然而也必须看到,互联网领域面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更大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还面临诸多难题和障碍。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基础上建构科学合理的规则与秩序。网络空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风险需要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面对机遇不能搞“有你没我”的零和游戏而应是携手共进的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当“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归结起来,就是希望互联网这个人类的命运之舟行稳致远。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定能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更好造福全人类。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7日 02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二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5年12月17日19:5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论员: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在这样一个用户数量达32亿的全球网络空间,良性的运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这“四项原则”,着眼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阐明了推进这一变革应该坚持的理念准则,引起与会嘉宾共鸣,赢得国际社会认同。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多边、民主、透明是基本遵循。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容无序运行。只有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才有前提。只有构建良好秩序,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全球互联网才能良性运行、健康发展。

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是重要的价值理念。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不应成为“扳倒”他国的工具,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因而,维护和平安全,应当也必须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基本要求。“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各国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彼此在网络

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国际社会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合作,致力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

人民日报评论员: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

——三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5年12月19日10: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五点主张”,是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携手呵护互联网这个人类共同家园贡献了中国智慧。

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使全世界几十亿人同乘一艘网络之舟,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既面临着相似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共同的风险挑战。只有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才能让这艘网络之舟驶向造福全人类的胜利彼岸。

我们所要构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该是一个信息上互联互通、文明上交流互鉴、经济上共同繁荣、发展上安全有序、治理上公平正义的共同体。这五

个方面,共同构成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其中,互联互通是前提,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交流互鉴是要求,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共同繁荣是目标,互联网可以也应当成为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各国可以也能够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安全有序是基础,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公平正义是保障,凡事应当由大家商量着办,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构建这样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才能从互联网发展中最大程度地获益。

“联,连也;通,达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要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就要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就要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让互联网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风口”;就要保障网络安全,共同遏制信息技术滥用,反对网络监听和网络攻击,反对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就要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互联网的未来就是属于我们的,人类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9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扎实稳妥 “十二五”胜利收官

——一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2月23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一个圆满的句号,往往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始。 “今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可以胜利收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回望今年以来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大势,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刻阐释,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重要遵循。

稳,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稳,首先体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在中高速、稳在合理区间,预计全年增长7%左右,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年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稳,更体现在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结构稳步优化、质量稳步提高,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服务业比重超过50%,增长新动力新亮点不断出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稳,还体现在改革的稳步推进,民生的持续改善,风险的妥善化解,社会大局的总体稳定。今年主要目标任务完成得稳、完成得好,使“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划上圆满句号,也为“十三五”时期发展顺利开局和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说“十二五”规划可以胜利收官,首先就在于取得的成就“实”,可谓实实在在。数据最有说服力,总的看,规划所确定的24项主要指标都将完成。从几项主要指标看,这5年,经济年均增长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从4516美元增加到约8000美元,城镇新增就业64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8%,农村贫困人口由1.66亿人减少到600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9.95%上升到55.8%,高速铁路里程从0.5万公里增加到1.9万公里以上、占全球60%多,节能减排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站在了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实,还体现在百姓的感受上,可谓真真切切。“十二五”时期,可以说是群众得到实惠多、感觉变化大的时期。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腰包鼓了”。就业机会增多,人们感叹“不挑不拣都会有事做”。保障房超额建成,医保实现全覆盖,群众从中获得实在益处。脱贫攻坚力度加大,贫困群体感受到真扶贫、扶真贫的力量。改革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去政府部门办事更简捷方便,创业创新的机会增加、阻力减少。群众普遍感受到党风政风之变,称赞“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十二五”发展成就的真切实在,振奋了党心,赢得了民心。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来之不易的成绩,源自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的顽强拼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尽管前进路上依然存在风险和挑战,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握正确方向,扎实稳步推进,就定能不断闯关夺隘,创造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3日 02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审时度势 “十三五”崭新开局

——二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5年12月23日20:5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人民日报评论员:审时度势 “十三五”崭新开局 ——二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起跑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大势作出了科学性、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为实现“十三五”崭新开局作出了战略部署。要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就在于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不明因无以知事论断”。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正确认识经济大势、准确研判经济态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总体来看,尽管艰和险在增多,但时和势都在我们这边。

从国内看,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新旧动能也在转换之中,仍然面临下行压力较大、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但形有波动,势仍向好。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很多地区很多产业都在发生可喜变化,前景是光明的。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今年主要目标任务,使“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划上圆满句号,为“十三五”崭新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国际看,明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疲弱复苏态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比较大,出现突然性事件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国际社会在高度关注经济增长和结构性改革、短期资本流动和长期投资、科技创新和促进就业、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这些重大关系,正在着力应对。可以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既充满机遇又富有挑战。只要我们深入研判,及时做好预警、预案、预控,保持战略主动,抓住有利机遇,主动有所作为,继续做强自己,把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断搞上去,就能为实现既定目标营造有利外部条件。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审时度势,关键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实现“十三五”崭新开局,根本的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发展、推动变革,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局是胜利的关键。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锐意推进改革,就定能为实现“十三五”崭新开局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人民日报评论员:遵循逻辑 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三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2月25日07: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遵循大逻辑,顺应大趋势,不断增强和发挥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面对比较严重的结构性产能过剩这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就能顺利过关。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能有效化解。只有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现高增长的想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引领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心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的“十个更加注重”,可以说是引领新常态的方法论、实践论。比如,过去主要看增速有多快,现在就要看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多好;过去有的城镇化“见物不见人”,现在就要注重以人为核心、回到让更多人口融入城镇这个本源上来。这样的转变中,蕴含的是思维和方法的转换。再比如,供给侧矛盾突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这样的转变,是工作要求和侧重点的变化。总之,顺应新常态这个大势,做到“十个更加注重”,就能有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会不会遵循大逻辑,能不能有新作为,是对各级干部的重大考验。进入新常态,不少同志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但也有一些同志不知道怎么干为好,正所谓“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确,对新常态有一个深化认识和逐步适应的过程,但适应一定要雷厉风行、殚思极虑,适应得越快越好,不能坐着等、站着看。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深入回答了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的问题。结合本地实际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就能在引领新常态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使我国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5日 01 版)

人民日报:改革创新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四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5年12月26日08: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法宝,也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关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做好改革创新这篇大文章。

“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个重点任务,就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发展障碍、增续内生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但经济持续发展也面临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导致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体循环不畅。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中国经济站在了一个无法绕开的历史关口。当此之时,如果不能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就容易让问题积重难返,甚至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改革是解决矛盾、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7年来,从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天的中国,依然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正是为了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我国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引领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进而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要主动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自觉性、主动性。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经济必将培育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6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锐意进取 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5年12月27日09: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深化改革,针对真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经济发展,找到实办法才能行稳致远。 “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站在中国经济无法绕开的历史关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之作为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十三五”时期能不能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就看能不能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件大事抓好抓实。

观察问题,看到病症很重要,找准病根更重要。目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主要矛盾就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已在供给侧。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的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导致人们出国买马桶盖、电饭煲甚至药品、牙膏。只有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又要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敢于经历痛苦的磨难,适当提高换挡降速容忍度,先筑底、后回升;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五大任务是五块硬骨头,我们要懂得化解产能过剩,才能为优化供给结构腾挪空间;降低企业成本,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激发活力;化解房地产库存,才能稳定房地

产市场、形成良好预期;扩大有效供给,才能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防范金融风险,才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做到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才能消化无效产能、培育崭新动能,让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五大政策支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让政府调控更加有效,让市场运行更加顺畅,就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从而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只要我们把握正确方向、奋力开拓进取,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就一定能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员:地方党委工作的基本遵循

2016年01月05日07: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日前发布,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条例》,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委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党执政治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制度保障。

省市县三级地方党委在本地区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上居于关键位置、负有重大责任。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地方党委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委领导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今后,地方党委配备班子、谋划工作、议事决策、监督追责,都必须与《条例》对对表,以《条例》为准绳。

要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相结合。地方党委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同时,要克服“等、

靠、要”思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心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探索符合发展规律、切合地方实际、体现群众意愿的改革发展路子。

要坚持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相结合。实践中,一些地方党委重经济社会发展、轻管党治党,“一手硬、一手软”问题比较突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地方党委既要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全面领导,创新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又要对本地区党的建设全面负责,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专职副书记要协助书记主抓党的建设,确保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实践中,少数地方党委书记搞“一言堂”,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严重违反民主集中制。地方党委要坚持集体领导,强化全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凡属重大问题,都应当由全会或者常委会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无权擅自决定。同时,要落实好个人分工负责制,常委会委员要按照集体决定和个人分工,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履行好各自领导职责。

要坚持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支持保证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相结合。地方党委在本地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主要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重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越俎代庖。要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注重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地方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维护《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提高运用《条例》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5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党内监督不留死角

——一论中央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

2016年01月06日07: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最近,中央印发《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中央纪委共设置了47家派驻机构,首次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全面派驻。《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派驻改革部署实现落地,标志着我们党在党内监督方面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不能有“真空地带”。中央和国家机关权力集中、地位重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中枢作用,理应在加强党的建设、执行党的纪律上走在前列。如果看不住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权力,中央和国家机关不能在从严治党上带好头,就谈不上以上率下,反倒会上行下效、带坏风气。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全面派驻,不仅强化了党内监督,更能促进中央和国家机关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最鲜明导向、作出最有力示范。

任何权力失去有效监督和制约,都有可能出现严重违纪和腐败问题。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案件表明,中央和国家机关也并非净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也同样严峻复杂,甚至容易出现“灯下黑”的情况。从已查处的案例来看,有的党组织党的意识淡漠,没有很好地履行主体责任;有的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断章取义、阳奉阴违;有的对党员领导干部管控不力、监督不严,权力寻租问题突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象依然存在。追根溯源,就在于管党治党不严、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督责任缺失。

派驻监督的本质,就是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对于派驻机构来说,不仅承担督促驻在部门党组织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的任务,还要履行对驻在部门的监督责任。同时,派驻监督的全覆盖,有利于加强日常监督,抓早抓小,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纪问题的发生。去年中央决定,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等新设7家派驻机构,监督50多个部门和单位,取得了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牢牢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切实履行好派驻监督职能,才能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组(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

所有权力都要受到监督,党内监督没有例外。现在,中央纪委已经为省区市推进全面派驻作出示范。加强派驻机构建设,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就定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6日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监督实效

——二论中央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

2016年01月07日0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效果是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改革的基本评价标尺。这次中央纪委派驻机构改革,之所以能实现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关键就在于坚持效果取向,坚持内涵发展,推进组织制度创新。

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有近140家,如果按照传统的“点对点”方式推进全面派驻,势必需要增加大量机构、编制和人数。我们不能一讲改革就要编制、增人员,必须推进组织制度创新,使改革效益最大化。这次中央纪委全面派驻改革完成后,派驻监督覆盖单位增加了80多家,监督对象翻了一番还要多,但派驻机构数量不增反减,由改革前的52家减少到现在的47家,实现了精简高效。发挥好派驻监督作用,就要把这一组织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为监督实效。

提高效率,才能增强派驻机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次改革,对系统规模大、直属单位多、监督对象广的部门,单独设置派驻机构;对业务相近相关或者系统规模小、监督对象少的部门,归口设置派驻机构。47家派驻机构中,有27家是实行综合派驻,负责监督11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两种方式结合,既强化了中央纪委直接领导的权威,又便于深入掌握所监督部门情况。现在,机构设置数量减少了,监督覆盖面扩大了,监督对象多了,就要“以点带面”,着力提高机构运行效率;就要更好聚焦主业主责,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提升实效,才能强化派驻监督职能。派驻机构的首要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这次改革的价值指向就是强化这一职责。综合派驻在一处办公、监督多个部门,派驻机构地位相对超脱,有利于增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但要防止监督浮在表面、浮光掠影。单独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一个楼里办公、一口锅里吃饭,要避免监督“抹不开面子”。派驻机构只有创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树立“对重大问题该发现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是渎职”的意识,才能防止出现“驻”的制约和“派”的无力,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派驻监督覆盖涉及的领域广、部门多、情况复杂,全面监督、从严监督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断推进组织制度创新、监督理念创新,不断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监督实效,强化党内监督就有了重要组织保障。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7日 04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好方式好作风推动职能转变

——三论中央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

2016年01月08日07: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何提升派驻监督实效?如何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这是实现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后,派驻机构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一些纪检组的工作发散有余、聚焦不足,参与了大量驻在部门的业务工作,甚至乐此不疲,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转变职能、聚焦主业,必须纠正过去方式方法上的偏差。转职能又是具体的,落到实处就是每一名纪检干部的作为担当,实现职能转变必须有优良的作风来保证。因此,转职能是核心,聚焦职责才能找准定位;转方式是关键,创新方式才能强化监督;转作风是保障,作风过硬才能敢于监督。强化派驻监督职能,必须以方式作风转变推动职能转变。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派驻机构统一名称为派驻纪检组,主业就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履行好党的纪律检查

职能,就要奔着党的纪律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党的纪律刚性约束。这次派驻机构全覆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强化派驻监督职能,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三项主要任务。我们讲转方式,聚焦主业主责就是最根本的转变。转方式不仅要转变发现问题的方式,还要转变解决问题的方式。瞪大眼睛,伸长耳朵,关心“张家长、李家短”,关注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才能发现问题。从问题线索抓起,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前端,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才能真正做到抓早抓小,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让红红脸、咬咬耳朵经常化。

派驻监督越深入,越是考验派驻干部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现实中,有的作风漂浮、虚躁,抓工作不实,调查研究不深入;有的政绩观不正确,以办大案论英雄,不注重抓早抓小、日常监督;有的碍于跟驻在部门的关系,“拉不下脸”。如果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打成一片”“混成一锅粥”,怎能履行好监督职责?纪检组不是“养老院”,纪检干部不能当“和事老”,必须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才能让派驻监督成为全天候的“探照灯”。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永远在路上。“三转”的每一次深化、要求的每一次提升,都是对派驻机构职责的聚焦再聚焦、定位再定位。不断深化“三转”,切实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就定能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把党内监督不断提升到新的水平。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8日 04 版)


相关内容

  • 关于表格的资料
    帖 多福老人欢迎您 ;http://qwp43.360doc.com 子的文章:插入图片; 关于表格的资料 引自燕儿日志 http://yanz0315.blog.163.com/blog/#m=0&t=1&c=fks_[* ...
  •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影评写作的角度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
  • (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以"三严三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以"三严三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贵在驰而不息.在中办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的通知后,4月21日中央又批准召开&qu ...
  •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大纲第一学期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课程大纲(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高等写作思维训练 英文名称:ADVANCED TRAING OF WRITING THOUGHTS 课程编号: 学时数及学分:13周,每周6课时,78学时,4学分. 教材名称及 ...
  • 论文发表的十大黄金法则
    论文发表的十大黄金法则 在期刊发表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论文发表的十大黄金法则, 法则 1:阅读尽可能多的发表论文,无论优质文章和不如人意的文章都有可学习之处. 任何时候成为一个批判者都不算晚.在杂志社里,一个小组成员 ...
  • _每周评论_的传播学意义
    第26卷第5期 2007年5月 怀化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HUAUNIVERSITY Vol1261No15 May.2007 5每周评论6的传播学意义 周爱武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5每周评论 ...
  • 中国影评比中国电影好?
    影评人是评电影的"文艺评论家",不是随便什么网络写手.编辑或者资讯帝.资源帝都能叫影评人的.扎实的文艺素养要有,视野要有,深刻的洞察力要有,立场要有,文采要有,严谨的写作态度要有―还有几个"知名影评人" ...
  • 消息写作例子
    按语:消息写作中,一些同学写出了非常优秀的作品,抓住了所给材料的核心, 同学们阅读他们的作品可以给你们带来收获,增强你们的消息写作能力.请认真 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同时注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新闻写作错误.注意语言的简 炼和写作的逻辑性. 跪拜 ...
  • 公务员考试申论五大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申论五大题型解析申论的题型可以分为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题.文章写作题.那么,这些题型的作答要点在哪里呢?考生应该如何下手才能得高分呢?下面,国家公务员网专家就这些问题分题型一一为广大考生解答. (一)归纳概括 ...
  • 写文章赚钱的网站太多了
    写文章赚钱的网站太多了,故发一个此类网站的集合: http://www.methodshop.com/ 容易申请,数码技术类文章,每篇$20到$200的报酬 http://www.howtodothings.com/user/regis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