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 范文中心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04/01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二定律》,选自高一物理必修一的

第四章第三节。欢迎各位专家指导!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3、教学重点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4、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二、说教法与学法

1. 教法指导:

为了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设计采取观察归纳、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学法指导:本节课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4种机会:

(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2)提供操作、尝试、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验,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3)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设置难关"逼迫"学生要想要说。

(4)提供成功的机会:赞赏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感受如何发现问题,并更多地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将本课划分成四大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定性得到a既与F有关,也与m有关。进而提出三者间到底有什么定量关系?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

(2)介绍研究三个变量问题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二)积极主动,探究新知

1.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1)交代清楚实验装置,研究对象及外力的施加。

(2)如何保持质量一定:利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车来做实验。

(3)如何测定加速度?根据初速为0的物体运动规律,在t相同的情况下,a∝s,通过测s来达到测a的要求。

实验一:小车质量均为0.1kg,小车1受0.1N的拉力,小车2受0.2N的拉力,同时开始运动,观察任一段时间内的两小车的位移关系,并根据实验得出结论:a∝F。

(学生自主探究)

2.F一定时,a与m的关系。

实验二:两小车均受0.1N的拉力,小车1质量为0.1kg,小车2质量为0.2kg,同时开始运动,观察任一段时间内的两小车的位移关系,并根据实验得出结论:a∝1/m。

(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出a、F、m三者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学生的观察归纳、尝试操作,交流合作,使学生体会了如何控制变量研究

物理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进行综合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

例:讨论a和F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对与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和独立性,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

(四)精练小结、布置作业:作业 p89-ex2(2)、(4)

四、板书设计

1、研究方案:利用实验。

2、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a∝F.

3、 F一定时,a与m的关系: a∝1/m.

4、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A、 文字表述: B、 数学公式: a∝F/m. F=ma

C、 力的单位N的定义:1N=1kg.m/s2

(2)理解:矢量性 瞬时性

(3)应用:多个力作用下的牛顿第二定律平衡状态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

谢谢!


相关内容

  • 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定律.经济学定律大全集
    基本资料 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定律.经济学定律大全集 作者: 凡禹,岳忆 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装帧: ISAN: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一生要知 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定律.经济学定律大全集 前 言 第1章 皮尔斯定理 第2章 ...
  • 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它是研究经典力学的基础. 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 ...
  • 高中物理知识点
    自己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
  • 谈镐生院士:我眼中的牛顿力学体系
    作者:谈镐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http://www.haha.mx/joke/2122739 我们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说",也知道开普勒通过分析太柯勃拉(1546-1601)的大量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他有名的行星运 ...
  •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 必修1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0 2 时间和位移----------------------- ...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
  • 欧姆定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导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的计算,学会解答计算题的一 ...
  •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一. 前期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顿第三定律.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力 ...
  • 物理学家的贡献
    初中物理基础--物理学家 附录一世界大物理学家一览表 泰勒斯(希腊,约前624-前546)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 毕达哥拉斯(希腊,前580-前500)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希腊,前 384-前322)主要著作有<工具 ...
  • 质量作用定律
    质量作用定律 law of mass action 提出 19世纪中期,G.M. 古德贝格和 P.瓦格提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有效质量成正比.此即质量作用定律,其中的有效质量实际是指浓度.近代实验证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元反应,因此该 ...